6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 △◆▲ 经济学恩考的一些简单实例 第一个例子,你正在设计一座公园,其中一项内容是在一片绿地中 设计步行小道的式样。很多逛公园的人都希望尽可能省力地走到自己想 去的地方—直线是两点间最短的距离。你应该听取些建议,相应地 采取些措施:篱笆、对角线步行小路、有点儿粗糙的路面,或者是用 其他绿色植物代替草地等。 种不太有效的方法就是树立指示牌,提醒人们抄近路穿越绿地所 带来的不良后果一一遛公园的人对此已经了然于胸。理性是对个人行为 而不是对团体行为的一种假设。虽然我非常喜欢草地,之所以还是决定 抄近路,是因为我本人从中得到的益处(时间得到了节省)大于自己所 付出的成本(只是踝坏了一些草坪)。而如果把我抄近路的成本加到其他 人身上,那么,我这种行为的总成本就要比总收益高,但是,对我来说, 出于对自己付出和收益的考虑,才使我决定采取如此的行动。 第二个经济学思考的简单例子,是有关男卫生间选址规律的弗里德 曼法则。男卫生间从三维空间角度看,总是与女卫生间挨着。建筑单位 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建筑成本最小化,建造两个小型管道通风装置的成本 要比建造-个大的更高。因此,紧挨在一起分别建造提供给不同性别者 使用的卫生间,以便共用-个通风口,这样更为经济。这一规律并不适 用于以成本加上10%作为定价基础而签订的政府建房协议。 第三个例子,请考虑一下某人作两项决策时的情形—购买什么样 的汽车和投票支持哪位政治家。他可以通过花时间和精力仔细研究两种 方案来作出最后的定夺。如果选择汽车,那么,就要在购买哪种款式的 车上作出决定。如果选择政治家,他的决定就有一千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使候选人胜出。如果候选人在没有这位投票者支持的情况下仍能被选出, 那么,该投票者的投票就是白费时间。这样,他就会理性地决定用更多 时间进行购车决策—他自己受益也会更多,我们可以预期,理性的不 予理会一定是投票选举活动的一个特点—当为得到信息而付出的成本 大于信息自身的价值时,不予理会是很明智的。 另一方面,如果你或你的公司能从一些提交审议的法律方案中获得
第1章交通高峰、理性婴庀及其他7 △◆▲ 几乎所有的好处,那么,你也许会愿意投入大笔资金和全部精力确保这 样的法律得到通过。如果实施该法律的成本要摊到许多入身上,其他人 可能没人觉得该法律能带给他们什么实际利益,因而就会反对该法律的 实施。这就是为什么特殊利益在使自己受益的同时,虽要以他人的损失 为代价仍能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即使出现1000:1的压倒性多数票, 也会是如此情景。我们在第19章将回到这一话题。届时,我们将探讨政 治经济学方面的问题。 在这个例子中,我对理性的定义作了一点细微的更改。此前,理性的 意思是:为应该做什么而进行正确的决策——比如,投票选举出合适的政 治家。现在,理性的意思是:对如何决定应该干什么进行决策—只有 当有关候选人信息的价值比收集该信息的成本高时,人们才会去收集 这些信息。对于很多不同的目的,第一个定义就足够了;而当问题的 基本部分涉及到获取并使用该信息的成本时,第二个定义就是非常必 要的了。 最后一个例子是有关战争的问题。在现代战争期间,许多士兵并不打 枪,而许多打枪的土兵却不瞄准特定的目标。这并不是非理性的行为—恰 恰相反,在许多情况下,这样的土兵坚信,他们在战场上的这种无所作 为会对赢得战争的人产生很大影响。如果他们开枪,尤其是如果他们总 是对准别人射击,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使自己被对方击中。 通常,将军和士兵都有两个目标,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军队取得胜利, 他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士兵能从战争中幸存下来。土兵生命的重要性对 兵来说,要比对将军来说重要得多。因此,士兵们会理性地并不完全按 照将军们理性的命令要求去行事。 对二战期间美国士兵行为的研究分析表明,最有可能射击的士兵都 是那些携带勃朗宁冲锋枪的新兵。他们好像对此情有独钟,因为他们手 中的武器要比一般的自动步枪(像机关枪那样,只要子弹上满膛就可不 停地射击)强大得多。他们的行为比起普通枪手的行为更有可能决定谁 将蠃得这场战争无论他们是否辆牲,都是如此。 这样的问题并不仅限于现代战争。假设你是1000年以前手拿长矛、 徒步打仗的一名战士,当时正面临着同样手持长矛的大批骑兵的进攻
8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 △◆ 如果你们都坚守阵地,也许就会击败敌人的进攻,而且辆牲的人会很 少;如果你们逃跑,多数人就会被敌人策与撞倒并被杀死。显然,你们 应该坚守阵地。 上述情形不言自明,但也有不对的地方。因为你只能控制自己,而 不能挖制整个战线。如果其余的人都在坚守阵地,而你却逃跑了,那么, 你逃跑时就儿乎不会有被杀的危险,至少不会有被敌人杀死的危险。如 果大家都逃跑,那么、你惟一的选择就是抢在第一个逃跑。因此,不管 其他人准备做什么,你还是捷足先登。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打算,人 人争先恐后地逃跑,那么,多数人都会被杀死。 效忠团队、爱国主义、团结精神、信奉上帝〈相信他既能奖励英雄 又能惩罚懦夫),这些都是试图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就 是当部队行军到桥边,在离桥不远的一侧排好长队,并把桥烧毁.然后 告诉土兵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由于这支部队不能再退却,只好拼死 一搏。结果,敌人的部队撤退了,这支部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当然, 这是一个高风险的决策。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美国独立战争的章节谈到了英国让其部队士 兵穿上鲜红色的军装,排着整齐的几何图形编队行进,为英勇的美国军 队提供了很好的靶子。我自己的猜测是,英国人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当时 在做些什么。因为,正是同样的英国军队,在几十年后的滑铁卢战役中 击败了当时最伟大的将军。 整齐的几何图形编队使士兵要想离开队伍会非常抢眼。佩有闪闪发 光钮扣的鮮艳军装使得士兵在被打败后很难再隐藏起来。高中历史教科 书的错误在于,它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英国将军们为了控制自己的士兵而 特意设计的一个谋略。 土兵作为个体和作为团队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Nal传奇》中有关 克隆塔夫之战的报道得到解释。克隆塔夫之战是11世纪在爱尔兰军队和 爱尔兰-北欧混合军队之间展开的战斗。北欧部队的统帅是西占德,他是 奥克尼群岛的首领。西古德有一面战旗,他的部队总是勇往直前,但是, 无论是谁高举战旗,最后都会牺牲的。 西古德的部队在不断前进,两位举旗的土兵先后都牺牲了。首领让
第1章交通高峰、理性婴儿及其他9 △◆X▲ 第三位士兵举旗,但这位十兵却一口拒绝了。在没有找到其他人举旗后, 西古德生气地说:“什么人就该干什么事。”说完,他把战旗从旗杆上扯 下,围在自已的腰上,带领部队继续向前。最后,他牺牲了,他的部队 也战败了。如果当时有一两个人能举起战旗,西古德的部队也许会取得 胜利,但举旗的士兵为了胜利可能就无法生存下来。 别忘了,你们过去可是认为经济学就是有关股票、公债和失业率的。 智力测验 假如你是一位英雄,手中的剑已经折断,而在后面,正有 帮坏人(土匪、强盗……)追杀你。幸运的是,你骑着马 雨他们却没有。不幸的是,你的马已经筋疲力尽,而他们将最 终会抓到你。幸好你有一把弓,可惜你只有10支箭。值得庆幸 的是,作为一位英雄,你总是百发百中,从未失过手;糟糕的 是,后面有40个坏人,他们以一定间隔在你身后横向排开一队 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冲。他们离你很近,已经到了射程之内。 问题:请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设法逃脱。 应用经济学:一种对付不说话学生的简单技术 讲课讲到一半的时候,我会停下来问学生,看是否每个人都听懂了 我所讲的内容。结果,没有一个人应答,我只好又继续讲课。但到期末 考评成绩时,我会发现自己犯了错误。 这也是个人与团体发生理性冲突的例子,这种情况对每位教师来说 都是再熟悉不过了。学生作为一个团体,他们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如果他们能大胆诚实地回答:根本就没听懂我的课。如果我还继续讲课 的话,那么,我不仅在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且也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 但是,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害怕心理:担心如果承认自己什么也没弄 明白,会被别人认为很愚譏,也会在我和他的同学们面前显得自己很无 知
10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 △◆▲ 对这样的问题我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尽管我还没有说服自已所 在的大学将其推广。这个做法就是在每个座位的前方地面上加装一个按 钮,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在不引起其他人注意的情况下用脚按下该按钮。 在教室的后方,装有一个很大的指示牌,可以显示出有多少人正在按下 按钮。当我注意到下面听课学生开始目光发呆时,我就停一会儿,让听 懂我课的同学按一下按钮。屏幕上显示的数字是2,于是,我就把上课的 内容再重复一遍。 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为什么、何时才会出现相等的情形? 假如你站在超市付款处一排排长队的最后边,怀中抱着所购商品。 你是应该步履艰难地在一排排长队中寻找其中最短的队,还是找一个离 你最近的队来排? 第一种也是最简单的答案是,所有的队都会一样长,因此,不值得 费劲寻找更短的队。为什么? 购物者只要看到两个不同长度的队,自然就会排进看上去较短的队 中。这样一来,原来比较短的队也会随之变长,该过程一直持续到两队 同样长短为止。这种情形发生在两两相邻的队,以此类推,所有的队都 会差不多一样长短。因此,不值得付出很大代价去寻找短一点的队。 上述情形是基于这样的假设:每个人都能很轻易地看出哪个队更短。 但是,相对长度并不是空间概念,而是时间概念。如果第一个队的10个 人都只购买一点点商品,而第二个队8位购物者都推着购物车、满载着商 品,人们肯定愿意排第一个队。估计排哪个队能使你更快地离开商店是 需要动-番脑子的。如果收费系统工作得很顺利,以至于所有的队都是 同-长度(从时间上讲),那么,就不值得费脑筋去想着该排哪个队。因 此,空间上也就无法使各队保持同样长短。平均来看,排不同的队所用 时间长短的区别,只是对弄清排哪个队用时更短的一个回报。如果这个 队比另一个队所用时间更长,那么,每个人都会去找最短的队来排,结 果所的队就变成了一样长短。如果这个队比另一个队更短,也就没有 人愿意离开这个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