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奴役与自由 不浅,但他却从来不信仰托尔斯泰的道德主义。显然,在别 尔嘉耶夫那里,理性和道德都不是精神的最后宿地,精神必 须找寻到一个比它们更为坚实即高于它们的东西。这一时期, 易卜生关于个体人格对集体的反抗、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个体 人命运的关注、尼采的价值重估等,都汇成一股潜在的力量 影响着他。另外,与培根同时代却站在培根对面的德国第 位哲学家雅各·波墨也深深影响着他。雅各·波墨的基督教 的三位一体思想进到了别尔嘉耶夫的哲学视域中,这种超自 然主义的神性景观对于他是一个全新的支点。这一时期,别 尔嘉耶夫被各种哲学思想灼烫着,他太热了,用他的话来说 即处在“精神的困苦挣扎”之中 1904年,别尔嘉耶夫参加《新路》杂志的工作。当时来 看,他哲学心路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还不太清楚的宗教哲 学。1905-1906年,别尔嘉耶夫又同布尔加柯夫一起编辑 《生活问题》杂志,力图汇集当时社会、政治、宗教、哲学、 艺术中的各种新潮流。紧接着在几年中,别尔嘉耶夫连续发 表了许多作品:《从永恒的观点出发—哲学的、社会的和文 学的经验(1900-1906年)》(1907年)、《新的宗教意识和社 会生活》(1907年)、《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1910年)等 可以看出,在精神困苦挣扎中的别尔嘉耶夫对人的沉思已脱 出一般的(即民族的、社会的、阶级的)视野,而进入了更 高的境界。在别尔嘉耶夫那里,人既有人类普遍性,同时又 具有不可重复和不可置换的个体性。这时他的哲学思想的定 ①此为梅列日科夫斯基在彼得堡组织的“宗教哲学会”的喉
不 浅 , 但 他 却 从 来 不 信 仰 托 尔 斯 泰 的 道 德 主 义 。 显 然 , 在 别 尔 嘉 耶 夫 那 里 , 理 性 和 道 德 都 不 是 精 神 的 最 后 宿 地 , 精 神 必 须 找 寻 到 一 个 比 它 们 更 为 坚 实 即 高 于 它 们 的 东 西 。 这 一 时 期 , 易 卜 生 关 于 个 体 人 格 对 集 体 的 反 抗 、 陀 思 妥 耶 夫 斯 基 对 个 体 人 命 运 的 关 注 、 尼 采 的 价 值 重 估 等 , 都 汇 成 一 股 潜 在 的 力 量 影 响 着 他 。 另 外 , 与 培 根 同 时 代 却 站 在 培 根 对 面 的 德 国 第 一 位 哲 学 家 雅 各 · 波 墨 也 深 深 影 响 着 他 。 雅 各 · 波 墨 的 基 督 教 的 三 位 一 体 思 想 进 到 了 别 尔 嘉 耶 夫 的 哲 学 视 域 中 , 这 种 超 自 然 主 义 的 神 性 景 观 对 于 他 是 一 个 全 新 的 支 点 。 这 一 时 期 , 别 尔 嘉 耶 夫 被 各 种 哲 学 思 想 灼 烫 着 , 他 太 热 了 , 用 他 的 话 来 说 , 即 处 在 “ 精 神 的 困 苦 挣 扎 ” 之 中 。 1 9 0 4 年 , 别 尔 嘉 耶 夫 参 加 《 新 路 》 ① 杂 志 的 工 作 。 当 时 来 看 , 他 哲 学 心 路 的 最 终 目 标 是 建 立 一 种 还 不 太 清 楚 的 宗 教 哲 学 。 1 9 0 5 — 1 9 0 6 年 , 别 尔 嘉 耶 夫 又 同 布 尔 加 柯 夫 一 起 编 辑 《 生 活 问 题 》 杂 志 , 力 图 汇 集 当 时 社 会 、 政 治 、 宗 教 、 哲 学 、 艺 术 中 的 各 种 新 潮 流 。 紧 接 着 在 几 年 中 , 别 尔 嘉 耶 夫 连 续 发 表 了 许 多 作 品 : 《 从 永 恒 的 观 点 出 发 — — 哲 学 的 、 社 会 的 和 文 学 的 经 验 ( 1 9 0 0 — 1 9 0 6 年 ) 》 ( 1 9 0 7 年 ) 、 《 新 的 宗 教 意 识 和 社 会 生 活 》 ( 1 9 0 7 年 ) 、 《 知 识 分 子 的 精 神 危 机 》 ( 1 9 1 0 年 ) 等 。 可 以 看 出 , 在 精 神 困 苦 挣 扎 中 的 别 尔 嘉 耶 夫 对 人 的 沉 思 已 脱 出 一 般 的 ( 即 民 族 的 、 社 会 的 、 阶 级 的 ) 视 野 , 而 进 入 了 更 高 的 境 界 。 在 别 尔 嘉 耶 夫 那 里 , 人 既 有 人 类 普 遍 性 , 同 时 又 具 有 不 可 重 复 和 不 可 置 换 的 个 体 性 。 这 时 他 的 哲 学 思 想 的 定 人 的 奴 役 与 自 由 9 ① 此 为 梅 列 日 科 夫 斯 基 在 彼 得 堡 组 织 的 “ 宗 教 哲 学 会 ” 的 喉 舌
人的奴役与自由 向已渐趋明朗。他所主张的解放是人内在的精神解放,即人 摆脱自然的受限状态,臻至神性的真理。 1911年,他的《自由哲学》出版了。这是他这一时期哲 学思想的小结。此书的第一部分猛烈抨击了传统的形而上学 一神学本体,说它一直把那个空洞的概念即巴门尼德的存在 当作有生命的第一实在,并由此制造出一套纯属思辨理性的 认识论来遮掩人的生存。因此,首先被纠正的应该是存在的 本身。集子的第二部分则探寻了历史的意义,旨在重建基督 教的本体论。 随后,他的《创造的意义》(1916年)一书问世。这本书 第一次充分传达出了他的宗教哲学思想。①他的用意这时已 十分清楚:当科学意识摧毁了自然主义的人类中心论后,必 须在新的基础上建构新的人正论,即在宗教基础上建构哲学 人学 为此,他首先对自己的哲学进行本体论的转换,与以自 然为对象和唯一终极实在的理性主义哲学划清界限。他的哲 学关注人,以人的自由、创造和爱为主题,并认定存在的中 心是人。他提出“猜破人的奥秘也就是猜破存在的奥秘”。这 与他在25年后撰写的《人的奴役与自由》中所提出的“要解 开人这桩世间最幽邃的谜题”③一脉相承。当然,这仅仅是第 ①晚年的别尔嘉耶夫在《自我认识》中回顾自己的哲学思想历程时说,他 对青年时期的著作只喜欢其中的《创造的意义》和《历史的意义》两书 ②别尔嘉耶夫:《创造的意义》的第2章,载于《哲学译从》1990年,第3 ③见本书第一部分
向 已 渐 趋 明 朗 。 他 所 主 张 的 解 放 是 人 内 在 的 精 神 解 放 , 即 人 摆 脱 自 然 的 受 限 状 态 , 臻 至 神 性 的 真 理 。 1 9 1 1 年 , 他 的 《 自 由 哲 学 》 出 版 了 。 这 是 他 这 一 时 期 哲 学 思 想 的 小 结 。 此 书 的 第 一 部 分 猛 烈 抨 击 了 传 统 的 形 而 上 学 - 神 学 本 体 , 说 它 一 直 把 那 个 空 洞 的 概 念 即 巴 门 尼 德 的 存 在 当 作 有 生 命 的 第 一 实 在 , 并 由 此 制 造 出 一 套 纯 属 思 辨 理 性 的 认 识 论 来 遮 掩 人 的 生 存 。 因 此 , 首 先 被 纠 正 的 应 该 是 存 在 的 本 身 。 集 子 的 第 二 部 分 则 探 寻 了 历 史 的 意 义 , 旨 在 重 建 基 督 教 的 本 体 论 。 随 后 , 他 的 《 创 造 的 意 义 》 ( 1 9 1 6 年 ) 一 书 问 世 。 这 本 书 第 一 次 充 分 传 达 出 了 他 的 宗 教 哲 学 思 想 。 ① 他 的 用 意 这 时 已 十 分 清 楚 : 当 科 学 意 识 摧 毁 了 自 然 主 义 的 人 类 中 心 论 后 , 必 须 在 新 的 基 础 上 建 构 新 的 人 正 论 , 即 在 宗 教 基 础 上 建 构 哲 学 人 学 。 为 此 , 他 首 先 对 自 己 的 哲 学 进 行 本 体 论 的 转 换 , 与 以 自 然 为 对 象 和 唯 一 终 极 实 在 的 理 性 主 义 哲 学 划 清 界 限 。 他 的 哲 学 关 注 人 , 以 人 的 自 由 、 创 造 和 爱 为 主 题 , 并 认 定 存 在 的 中 心 是 人 。 他 提 出 “ 猜 破 人 的 奥 秘 也 就 是 猜 破 存 在 的 奥 秘 ” 。 ② 这 与 他 在 2 5 年 后 撰 写 的 《 人 的 奴 役 与 自 由 》 中 所 提 出 的 “ 要 解 开 人 这 桩 世 间 最 幽 邃 的 谜 题 ” ③ 一 脉 相 承 。 当 然 , 这 仅 仅 是 第 1 0 人 的 奴 役 与 自 由 ① ② ③ 见 本 书 第 一 部 分 。 别 尔 嘉 耶 夫 : 《 创 造 的 意 义 》 的 第 2 章 , 载 于 《 哲 学 译 丛 》 1 9 9 0 年 , 第 3 期 。 晚 年 的 别 尔 嘉 耶 夫 在 《 自 我 认 识 》 中 回 顾 自 己 的 哲 学 思 想 历 程 时 说 , 他 对 青 年 时 期 的 著 作 只 喜 欢 其 中 的 《 创 造 的 意 义 》 和 《 历 史 的 意 义 》 两 书
人的奴役与自由 11 步,问题还在于对人究竟作什么样的理解。在《创造的意 义》中,别尔嘉耶夫确认他的哲学是“自觉地以关于人的宗 教启示的事实为目标”的哲学。他认为:人由于受“此世的 诱惑”,即受理性主义的特别是受自笛卡尔以来的自然机械观 的束缚,人朝向物质必然性,已失却了自身的自由,堕入低 等级的自然领域;而“人要恢复自己的尊严,唯有通过绝对 的人—一圣子的出世,通过神的化身才能实现”,即“通过 基督而再生为新的精神的人的亚当”。②显然,作者在这里告 诉我们,人的救赎不以社会历史进程的所谓规律或者人的自 然本性为依据,而必须由上帝来完成。而且,他对十字架意 义的强调,使这位上帝不再是一个在彼岸的抽象物,而是与 人在一种活的关系中。这样,别尔嘉耶夫不仅从根本上批判 了近代以来把人的价值观建在自然实在性上的谬误,而且还 给人与上帝在存在意义上的交会找到了契合点。那么人为什 么可以通过基督走近上帝呢?别尔嘉耶夫认为:“人不仅出自 此世,而且出自别世,不仅出自必然,而且出自自由,不仅 出自自然界,而且还出自神。”一句话,这是由人的意识的 二重性所决定。也正立足于此,别尔嘉耶夫指出人不是自然 的客体,而是超自然的主体,是“存在的中 “全人”、 原初的亚当”、“小宇宙”。我们见到,在别尔嘉耶夫建构的 哲学人学中,他把基督教精神与生存的本体论连接在一起,在 神性整体的真理那里找寻人的位置。至此,他对这种超验的 ①别尔嘉耶夫:《创造的意义》,载于《哲学译从》1990年,第3期。 ②同上 ③同上
一 步 , 问 题 还 在 于 对 人 究 竟 作 什 么 样 的 理 解 。 在 《 创 造 的 意 义 》 中 , 别 尔 嘉 耶 夫 确 认 他 的 哲 学 是 “ 自 觉 地 以 关 于 人 的 宗 教 启 示 的 事 实 为 目 标 ” 的 哲 学 。 他 认 为 : 人 由 于 受 “ 此 世 的 诱 惑 ” , 即 受 理 性 主 义 的 特 别 是 受 自 笛 卡 尔 以 来 的 自 然 机 械 观 的 束 缚 , 人 朝 向 物 质 必 然 性 , 已 失 却 了 自 身 的 自 由 , 堕 入 低 等 级 的 自 然 领 域 ; 而 “ 人 要 恢 复 自 己 的 尊 严 , 唯 有 通 过 绝 对 的 人 — — 圣 子 的 出 世 , 通 过 神 的 化 身 才 能 实 现 ” , ① 即 “ 通 过 基 督 而 再 生 为 新 的 精 神 的 人 的 亚 当 ” 。 ② 显 然 , 作 者 在 这 里 告 诉 我 们 , 人 的 救 赎 不 以 社 会 历 史 进 程 的 所 谓 规 律 或 者 人 的 自 然 本 性 为 依 据 , 而 必 须 由 上 帝 来 完 成 。 而 且 , 他 对 十 字 架 意 义 的 强 调 , 使 这 位 上 帝 不 再 是 一 个 在 彼 岸 的 抽 象 物 , 而 是 与 人 在 一 种 活 的 关 系 中 。 这 样 , 别 尔 嘉 耶 夫 不 仅 从 根 本 上 批 判 了 近 代 以 来 把 人 的 价 值 观 建 在 自 然 实 在 性 上 的 谬 误 , 而 且 还 给 人 与 上 帝 在 存 在 意 义 上 的 交 会 找 到 了 契 合 点 。 那 么 人 为 什 么 可 以 通 过 基 督 走 近 上 帝 呢 ? 别 尔 嘉 耶 夫 认 为 : “ 人 不 仅 出 自 此 世 , 而 且 出 自 别 世 , 不 仅 出 自 必 然 , 而 且 出 自 自 由 , 不 仅 出 自 自 然 界 , 而 且 还 出 自 神 。 ” ③ 一 句 话 , 这 是 由 人 的 意 识 的 二 重 性 所 决 定 。 也 正 立 足 于 此 , 别 尔 嘉 耶 夫 指 出 人 不 是 自 然 的 客 体 , 而 是 超 自 然 的 主 体 , 是 “ 存 在 的 中 心 ” 、 “ 全 人 ” 、 “ 原 初 的 亚 当 ” 、 “ 小 宇 宙 ” 。 我 们 见 到 , 在 别 尔 嘉 耶 夫 建 构 的 哲 学 人 学 中 , 他 把 基 督 教 精 神 与 生 存 的 本 体 论 连 接 在 一 起 , 在 神 性 整 体 的 真 理 那 里 找 寻 人 的 位 置 。 至 此 , 他 对 这 种 超 验 的 人 的 奴 役 与 自 由 1 1 ① ② ③ 同 上 。 同 上 。 别 尔 嘉 耶 夫 : 《 创 造 的 意 义 》 , 载 于 《 哲 学 译 丛 》 1 9 9 0 年 , 第 3 期
人的奴役与自由 价值原则和基础终身不渝。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据别尔嘉耶夫多次述说,在他哲学 思想拓展的过程中,他之所以皈依基督教,关键在于接受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的那位传说中的宗教大法官的形象。① 我们见到,这位宗教大法官多少悟到了自由的辩证法。自由 本来是人天性中的根本秘密,人需要信仰自由和自由的信仰 但现实中的人却往往无力承受上帝的赐与,不能净化自己的 内灵,反而确信天上的面包与地上的面包不可兼得,甚至为 了地上的面包而打出这样的旗帜:先给食物,再问他们的道 德。于是,对自由的需求蜕变成对权威的需求,而自由也变 成了最令人难以忍受和最令人恐惧的东西。于是,大地上的 精灵们纷纷起来率领人群造反,在推倒圣殿的废墟上修造新 的大厦。于是,羊群被搅散,走上了谁都不熟习的道路 这便是人的自由的辩证法。追究起来,人在自己的生存中从 信仰自由走向否弃自由,这源于人自身的罪性,即人做了上 帝的叛逆者和俗世的囚徒。无疑,这对以沉思人的自由、创 造和爱为主题的别尔嘉耶夫具有重要的启迪,如果按照霍布 斯的“自由即消除对人的障碍”,那么,在别尔嘉耶夫晚年写 成的《人的奴役与自由》中,自由便不再指消除人在自然生 命需要中、在自然界中以及在道德良心进行社会选择中的障 碍,更重要的是指消除人的深层次上的内在的精神障碍。简 言之,自由即精神自由,即人的个体人格向着上帝进行超越。 ①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上 部“宗教大法官”一节
价 值 原 则 和 基 础 终 身 不 渝 。 需 要 补 充 的 一 点 是 , 据 别 尔 嘉 耶 夫 多 次 述 说 , 在 他 哲 学 思 想 拓 展 的 过 程 中 , 他 之 所 以 皈 依 基 督 教 , 关 键 在 于 接 受 了 陀 思 妥 耶 夫 斯 基 塑 造 的 那 位 传 说 中 的 宗 教 大 法 官 的 形 象 。 ① 我 们 见 到 , 这 位 宗 教 大 法 官 多 少 悟 到 了 自 由 的 辩 证 法 。 自 由 本 来 是 人 天 性 中 的 根 本 秘 密 , 人 需 要 信 仰 自 由 和 自 由 的 信 仰 , 但 现 实 中 的 人 却 往 往 无 力 承 受 上 帝 的 赐 与 , 不 能 净 化 自 己 的 内 灵 , 反 而 确 信 天 上 的 面 包 与 地 上 的 面 包 不 可 兼 得 , 甚 至 为 了 地 上 的 面 包 而 打 出 这 样 的 旗 帜 : 先 给 食 物 , 再 问 他 们 的 道 德 。 于 是 , 对 自 由 的 需 求 蜕 变 成 对 权 威 的 需 求 , 而 自 由 也 变 成 了 最 令 人 难 以 忍 受 和 最 令 人 恐 惧 的 东 西 。 于 是 , 大 地 上 的 精 灵 们 纷 纷 起 来 率 领 人 群 造 反 , 在 推 倒 圣 殿 的 废 墟 上 修 造 新 的 大 厦 。 于 是 , 羊 群 被 搅 散 , 走 上 了 谁 都 不 熟 习 的 道 路 — — 这 便 是 人 的 自 由 的 辩 证 法 。 追 究 起 来 , 人 在 自 己 的 生 存 中 从 信 仰 自 由 走 向 否 弃 自 由 , 这 源 于 人 自 身 的 罪 性 , 即 人 做 了 上 帝 的 叛 逆 者 和 俗 世 的 囚 徒 。 无 疑 , 这 对 以 沉 思 人 的 自 由 、 创 造 和 爱 为 主 题 的 别 尔 嘉 耶 夫 具 有 重 要 的 启 迪 , 如 果 按 照 霍 布 斯 的 “ 自 由 即 消 除 对 人 的 障 碍 ” , 那 么 , 在 别 尔 嘉 耶 夫 晚 年 写 成 的 《 人 的 奴 役 与 自 由 》 中 , 自 由 便 不 再 指 消 除 人 在 自 然 生 命 需 要 中 、 在 自 然 界 中 以 及 在 道 德 良 心 进 行 社 会 选 择 中 的 障 碍 , 更 重 要 的 是 指 消 除 人 的 深 层 次 上 的 内 在 的 精 神 障 碍 。 简 言 之 , 自 由 即 精 神 自 由 , 即 人 的 个 体 人 格 向 着 上 帝 进 行 超 越 。 1 2 人 的 奴 役 与 自 由 ① 陀 思 妥 耶 夫 斯 基 : 《 卡 拉 马 佐 夫 兄 弟 》 , 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 1 9 8 1 年 版 , 上 部 “ 宗 教 大 法 官 ” 一 节
人的奴役与自由 以后,爆发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别尔嘉耶夫 开始对此都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并撰文预言革命的胜利。但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革命所表现的精神的粗糙叫他不能忍 受,幻灭感折磨着他。1918年,在他的宗教哲学的反思批判 下,他写成了《不平等的哲学—一给社会哲学方面的论敌的 信》。对这一时期的战争与革命的总结,集中体现在他的《新 的中世纪——关于俄国和欧洲命运的沉思》(柏林,1924年) 一书中。1918年,别尔嘉耶夫还创建了自由精神文化学院,举 办各种研讨班,讲授他自己的宗教哲学和历史哲学。1920年, 莫斯科大学历史系和哲学系推选他为教授。1921年,他因涉 嫌“策略中心”案被捕,次年复再度被捕。1922年,他流亡 欧洲,从此开始了他的漂泊生涯 在欧洲,他先侨居柏林,1924年又迁至巴黎。这时的别 尔嘉耶夫已经历了种种磨难,他在自传体的《梦与实体》 书中写道:“我经过三次大战,其中两次是世界大战,另外 次则是1905年与1917年的俄罗斯革命。在20世纪,我也经 历了俄罗斯的精神文化的复兴阶段,经历了俄罗斯共产政治 的统治;在欧洲,我体认了整个欧洲文化的危机,目睹了中 欧的动荡不安、法国的沦陷、德国军队的掠城。就我个人而 言,我至今依旧在流放之中,至我瞑目之日,依旧是一位放 逐者。”对此,那些精神贫乏、缺少个性的人会漫不经心,会 把它视作个人履历表上的事实。但这对于精神体验型的哲学 家却是再重要不过的了,因为他们的哲学认识朝向具体的生 活,不是概念的抽象组合,也不是讨论式的思想。别尔嘉耶 夫就曾多次强调,他不是经院式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是与他
以 后 , 爆 发 了 俄 国 二 月 革 命 和 十 月 革 命 , 别 尔 嘉 耶 夫 一 开 始 对 此 都 倾 注 了 巨 大 的 热 情 , 并 撰 文 预 言 革 命 的 胜 利 。 但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 社 会 革 命 所 表 现 的 精 神 的 粗 糙 叫 他 不 能 忍 受 , 幻 灭 感 折 磨 着 他 。 1 9 1 8 年 , 在 他 的 宗 教 哲 学 的 反 思 批 判 下 , 他 写 成 了 《 不 平 等 的 哲 学 — — 给 社 会 哲 学 方 面 的 论 敌 的 信 》 。 对 这 一 时 期 的 战 争 与 革 命 的 总 结 , 集 中 体 现 在 他 的 《 新 的 中 世 纪 — — 关 于 俄 国 和 欧 洲 命 运 的 沉 思 》 ( 柏 林 , 1 9 2 4 年 ) 一 书 中 。 1 9 1 8 年 , 别 尔 嘉 耶 夫 还 创 建 了 自 由 精 神 文 化 学 院 , 举 办 各 种 研 讨 班 , 讲 授 他 自 己 的 宗 教 哲 学 和 历 史 哲 学 。 1 9 2 0 年 , 莫 斯 科 大 学 历 史 系 和 哲 学 系 推 选 他 为 教 授 。 1 9 2 1 年 , 他 因 涉 嫌 “ 策 略 中 心 ” 案 被 捕 , 次 年 复 再 度 被 捕 。 1 9 2 2 年 , 他 流 亡 欧 洲 , 从 此 开 始 了 他 的 漂 泊 生 涯 。 在 欧 洲 , 他 先 侨 居 柏 林 , 1 9 2 4 年 又 迁 至 巴 黎 。 这 时 的 别 尔 嘉 耶 夫 已 经 历 了 种 种 磨 难 , 他 在 自 传 体 的 《 梦 与 实 体 》 一 书 中 写 道 : “ 我 经 过 三 次 大 战 , 其 中 两 次 是 世 界 大 战 , 另 外 一 次 则 是 1 9 0 5 年 与 1 9 1 7 年 的 俄 罗 斯 革 命 。 在 2 0 世 纪 , 我 也 经 历 了 俄 罗 斯 的 精 神 文 化 的 复 兴 阶 段 , 经 历 了 俄 罗 斯 共 产 政 治 的 统 治 ; 在 欧 洲 , 我 体 认 了 整 个 欧 洲 文 化 的 危 机 , 目 睹 了 中 欧 的 动 荡 不 安 、 法 国 的 沦 陷 、 德 国 军 队 的 掠 城 。 就 我 个 人 而 言 , 我 至 今 依 旧 在 流 放 之 中 , 至 我 瞑 目 之 日 , 依 旧 是 一 位 放 逐 者 。 ” 对 此 , 那 些 精 神 贫 乏 、 缺 少 个 性 的 人 会 漫 不 经 心 , 会 把 它 视 作 个 人 履 历 表 上 的 事 实 。 但 这 对 于 精 神 体 验 型 的 哲 学 家 却 是 再 重 要 不 过 的 了 , 因 为 他 们 的 哲 学 认 识 朝 向 具 体 的 生 活 , 不 是 概 念 的 抽 象 组 合 , 也 不 是 讨 论 式 的 思 想 。 别 尔 嘉 耶 夫 就 曾 多 次 强 调 , 他 不 是 经 院 式 的 哲 学 家 , 他 的 哲 学 是 与 他 人 的 奴 役 与 自 由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