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奴役与自由 人格主义哲学的体认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著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人的奴役与自由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著 徐黎明译 陈维正冯川校 O paocTBe l CBoooe yeJIobeka
人 的 奴 役 与 自 由 〔 俄 〕 尼 古 拉 · 别 尔 嘉 耶 夫 著 徐 黎 明 译 陈 维 正 冯 川 校 ABCDEFGHIEGJDJKHLHMJGHNC
编者的话 现当代西方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注重人的主体 性研究。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意在寻求到人类和人类文 化所依据的先在的根,由此而重识、重铸人与世界、人与社 会的关系。对人的研究是从两方面入手的:一是对人的宏观 研究,即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及其各个侧面,如经济、政治、 文化、历史、宗教等的研究;一是对人的微观研究,即立足 于人的主体性,致力于探求人的深奥莫测的精神世界和千变 万化的行为表现。 为了帮助国内学术界及广大读者了解现当代西方学术研 究的主潮,以便纵观全局,我们选编翻译了现当代西方著名 学者对人进行微观研究的一批有代表性的著作,作为丛书出 版。这些著作从各个领域的不同角度对人的本质、人格、本 能、潜能、情感、价值、需要、信仰等进行了较深刻的剖析, 力图揭示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精神状态,并预测这种精神 状态在未来的演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对人的
编 者 的 话 现 当 代 西 方 学 术 思 想 的 主 要 特 征 之 一 , 是 注 重 人 的 主 体 性 研 究 。 这 种 以 人 为 中 心 的 研 究 , 意 在 寻 求 到 人 类 和 人 类 文 化 所 依 据 的 先 在 的 根 , 由 此 而 重 识 、 重 铸 人 与 世 界 、 人 与 社 会 的 关 系 。 对 人 的 研 究 是 从 两 方 面 入 手 的 : 一 是 对 人 的 宏 观 研 究 , 即 着 眼 于 整 个 人 类 社 会 及 其 各 个 侧 面 , 如 经 济 、 政 治 、 文 化 、 历 史 、 宗 教 等 的 研 究 ; 一 是 对 人 的 微 观 研 究 , 即 立 足 于 人 的 主 体 性 , 致 力 于 探 求 人 的 深 奥 莫 测 的 精 神 世 界 和 千 变 万 化 的 行 为 表 现 。 为 了 帮 助 国 内 学 术 界 及 广 大 读 者 了 解 现 当 代 西 方 学 术 研 究 的 主 潮 , 以 便 纵 观 全 局 , 我 们 选 编 翻 译 了 现 当 代 西 方 著 名 学 者 对 人 进 行 微 观 研 究 的 一 批 有 代 表 性 的 著 作 , 作 为 丛 书 出 版 。 这 些 著 作 从 各 个 领 域 的 不 同 角 度 对 人 的 本 质 、 人 格 、 本 能 、 潜 能 、 情 感 、 价 值 、 需 要 、 信 仰 等 进 行 了 较 深 刻 的 剖 析 , 力 图 揭 示 现 代 人 在 现 代 社 会 中 的 精 神 状 态 , 并 预 测 这 种 精 神 状 态 在 未 来 的 演 变 。 从 中 ,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 一 方 面 , 对 人 的
人的奴役与自由 主体性研究已成为许多学科的交汇点,由此形成了哲学人类 学、深层心理学、社会生物学、人类行为学等竞相争艳的纷 繁格局;另一方面,这些著作在一定程度上较客观地揭示了 西方社会所面临的深刻的精神危机。当然,由于作者固有的 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这些著作中存在着一些唯心主义的观点 和偏见,也不可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在阅 读时加以分析、鉴别,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这些著作 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研究,吸收其中对我们有益的成分, 为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编委会 1987年5月
主 体 性 研 究 已 成 为 许 多 学 科 的 交 汇 点 , 由 此 形 成 了 哲 学 人 类 学 、 深 层 心 理 学 、 社 会 生 物 学 、 人 类 行 为 学 等 竞 相 争 艳 的 纷 繁 格 局 ; 另 一 方 面 , 这 些 著 作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较 客 观 地 揭 示 了 西 方 社 会 所 面 临 的 深 刻 的 精 神 危 机 。 当 然 , 由 于 作 者 固 有 的 资 产 阶 级 的 局 限 性 , 这 些 著 作 中 存 在 着 一 些 唯 心 主 义 的 观 点 和 偏 见 , 也 不 可 能 提 供 解 决 问 题 的 答 案 。 这 就 需 要 我 们 在 阅 读 时 加 以 分 析 、 鉴 别 , 在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指 导 下 , 对 这 些 著 作 进 行 科 学 的 、 实 事 求 是 的 研 究 , 吸 收 其 中 对 我 们 有 益 的 成 分 , 为 建 设 符 合 我 国 国 情 的 社 会 主 义 精 神 文 明 服 务 。 《 现 代 社 会 与 人 》 名 著 译 丛 编 委 会 1 9 8 7 年 5 月 2 人 的 奴 役 与 自 由
别尔嘉耶夫哲学思想概述 代中译序 在世界中有一种最高的圣 秩制度,亦即唯一崇高神圣的 制度一—为真理献身。① 19世纪初,西方科学理性一人本精神东渐,叩开了俄罗 斯古老的国门。国粹与泊来品在这片土地上争战不已。那场 颇具声势的精神文化运动2是俄罗斯文化的转形,而苏维埃 政权则是它的社会一政治转形。这种近代向现代过渡的转形 其基本价值基础究竟建立在哪里,或者说,这种转形的终极 价值根据究竟是什么,当历经近两个世纪后,至少时间在冲 刷了那些历史之流、生活之流的表象后,已使它透明多了。而 且人实在无法再闭着眼不看自己的现实历史境遇。无疑,这 ①别尔嘉耶夫:《我们末世论哲学》,载于《哲学译丛》1991年,第4 ②产生于19世纪末一30世纪初,各种新兴的文化思想自西涌入,各种流派 应运而生,在人文科学的诸多领域中都产生了精神的飞跃。文学上的象 征主义、语言学中的形式主义、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批评、社会学、心理 学、性晢学等是这场精神文化运动结出的果实。它在诸多方面都与德国 的古典文化运动相似
别 尔 嘉 耶 夫 哲 学 思 想 概 述 — — 代 中 译 序 在 世 界 中 有 一 种 最 高 的 圣 秩 制 度 , 亦 即 唯 一 崇 高 神 圣 的 制 度 — — 为 真 理 献 身 。 ① 1 9 世 纪 初 , 西 方 科 学 理 性 - 人 本 精 神 东 渐 , 叩 开 了 俄 罗 斯 古 老 的 国 门 。 国 粹 与 泊 来 品 在 这 片 土 地 上 争 战 不 已 。 那 场 颇 具 声 势 的 精 神 文 化 运 动 ② 是 俄 罗 斯 文 化 的 转 形 , 而 苏 维 埃 政 权 则 是 它 的 社 会 - 政 治 转 形 。 这 种 近 代 向 现 代 过 渡 的 转 形 其 基 本 价 值 基 础 究 竟 建 立 在 哪 里 , 或 者 说 , 这 种 转 形 的 终 极 价 值 根 据 究 竟 是 什 么 , 当 历 经 近 两 个 世 纪 后 , 至 少 时 间 在 冲 刷 了 那 些 历 史 之 流 、 生 活 之 流 的 表 象 后 , 已 使 它 透 明 多 了 。 而 且 人 实 在 无 法 再 闭 着 眼 不 看 自 己 的 现 实 历 史 境 遇 。 无 疑 , 这 ① ② 产 生 于 1 9 世 纪 末 — 3 0 世 纪 初 , 各 种 新 兴 的 文 化 思 想 自 西 涌 入 , 各 种 流 派 应 运 而 生 , 在 人 文 科 学 的 诸 多 领 域 中 都 产 生 了 精 神 的 飞 跃 。 文 学 上 的 象 征 主 义 、 语 言 学 中 的 形 式 主 义 、 哲 学 中 的 形 而 上 学 批 评 、 社 会 学 、 心 理 学 、 性 哲 学 等 是 这 场 精 神 文 化 运 动 结 出 的 果 实 。 它 在 诸 多 方 面 都 与 德 国 的 古 典 文 化 运 动 相 似 。 别 尔 嘉 耶 夫 : 《 我 们 末 世 论 哲 学 》 , 载 于 《 哲 学 译 丛 》 1 9 9 1 年 , 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