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忏悔录 [古罗马]奥古斯丁著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忏悔录 古罗马〕奧古斯丁著 周士良译
汉 译 世 界 学 术 名 著 丛 书 忏 悔 录 〔 古 罗 马 〕 奥 古 斯 丁 著 周 士 良 译
关于本书的作者和内容 奥古斯丁( A urelius augustinus是古代基督教主要作家 之一,与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 Thomas a quins)同为 基督教神学的两大师。 奥氏于354年11月13日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城,即今 阿尔及利亚的苏克阿赫拉斯 Souk ahras),当时北非已入罗 马帝国版图,完全在罗马文化笼罩之下。父名巴特利西乌斯, 是本城的一个普通市民,母名莫尼加,是信奉基督教的,奧 氏自幼受母氏的熏陶,但没有正式领受洗礼。幼年在本城读 书,以后先后至马都拉(即今阿尔及利亚的末达乌路赫 Mdaourouch)和迦太基攻读文法和雄辩术(当时罗马教育分 级制,启蒙小学是识字和书算,十二至十六岁入文法学校 读文法、诗、文、历史,十六至二十岁入雄辩术学校,读修 辞和哲学)。十九岁,开始爱好哲学,由于探索恶的来源问题, 因而皈依了摩尼教。毕业后,先在本城执教,后至迦太基任 雄辩术教授八年。因不满迦太基的学风,便渡海至罗马,任 米兰城雄辩术教授。奥氏在迦太基时,对摩尼教教义已感觉 不满,至米兰后,受该城基督教教主安布罗西乌斯( A bro sius)的影响,正式脱离了摩尼教,一度醉心于新柏拉图派的 著作,对一切怀疑,但在界想上已逐渐和基督教接近。终于 经过一次剧烈的思想斗争,于386年秋决定信奉基督教;便
关 于 本 书 的 作 者 和 内 容 奥 古 斯 丁 ( A u r e l i u s A u g u s t i n u s ) 是 古 代 基 督 教 主 要 作 家 之 一 , 与 中 世 纪 的 托 马 斯 · 阿 奎 那 ( T h o m a s A q u i n a s ) 同 为 基 督 教 神 学 的 两 大 师 。 奥 氏 于 3 5 4 年 1 1 月 1 3 日 生 于 北 非 的 塔 加 斯 特 城 , 即 今 阿 尔 及 利 亚 的 苏 克 阿 赫 拉 斯 ( S o u k A h r a s ) , 当 时 北 非 已 入 罗 马 帝 国 版 图 , 完 全 在 罗 马 文 化 笼 罩 之 下 。 父 名 巴 特 利 西 乌 斯 , 是 本 城 的 一 个 普 通 市 民 , 母 名 莫 尼 加 , 是 信 奉 基 督 教 的 , 奥 氏 自 幼 受 母 氏 的 熏 陶 , 但 没 有 正 式 领 受 洗 礼 。 幼 年 在 本 城 读 书 , 以 后 先 后 至 马 都 拉 ( 即 今 阿 尔 及 利 亚 的 末 达 乌 路 赫 M d a o u r o u c h ) 和 迦 太 基 攻 读 文 法 和 雄 辩 术 ( 当 时 罗 马 教 育 分 三 级 制 , 启 蒙 小 学 是 识 字 和 书 算 , 十 二 至 十 六 岁 入 文 法 学 校 , 读 文 法 、 诗 、 文 、 历 史 , 十 六 至 二 十 岁 入 雄 辩 术 学 校 , 读 修 辞 和 哲 学 ) 。 十 九 岁 , 开 始 爱 好 哲 学 , 由 于 探 索 恶 的 来 源 问 题 , 因 而 皈 依 了 摩 尼 教 。 毕 业 后 , 先 在 本 城 执 教 , 后 至 迦 太 基 任 雄 辩 术 教 授 八 年 。 因 不 满 迦 太 基 的 学 风 , 便 渡 海 至 罗 马 , 任 米 兰 城 雄 辩 术 教 授 。 奥 氏 在 迦 太 基 时 , 对 摩 尼 教 教 义 已 感 觉 不 满 , 至 米 兰 后 , 受 该 城 基 督 教 教 主 安 布 罗 西 乌 斯 ( A m b r o A s i u s ) 的 影 响 , 正 式 脱 离 了 摩 尼 教 , 一 度 醉 心 于 新 柏 拉 图 派 的 著 作 , 对 一 切 怀 疑 , 但 在 界 想 上 已 逐 渐 和 基 督 教 接 近 。 终 于 经 过 一 次 剧 烈 的 思 想 斗 争 , 于 3 8 6 年 秋 决 定 信 奉 基 督 教 ; 便
忏悔录 辞去教职,预备献身教会。次年在米兰领受了洗礼,启程回 乡,至梯伯河口,母亲病逝。因此延迟一年回至非洲。391年 在希波(今阿尔及利亚的彭城Bone)升为神甫。395年该城 主教病卒,奥氏便受任为希波主教。从此开始他在教会中的 系列活动,与教内各宗派展开剧烈的论战,成为当时基督 教学术界的中心人物。430年汪达人( andali侵入北非,是 年8月28日,希波城被围的第三个月,奧氏病逝 奥氏是古代基督教拉丁教父中著述最多的一人,据奥氏 本人提出《修订》的著作,至427年,已有93种,而书札和 布道言论尚不在内。他著作中最被传诵的,便是这一本《忏 悔录》。 忏悔录》原名“ Con fessiones”,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 认罪”解,但在教会文学中,转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 意义。奥氏本来着重后一意义,即叙述一生所蒙天主的恩泽, 发出对天主的歌颂:但一般都注重了第一义,因此我国过去 都称此书为“忏悔录”,在欧洲则“忏悔录”已成为自传的另 名称。 本书共十三卷,以内容言,可分为两部分,卷一至卷九, 是记述他出生至三十三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十至卷十 三,即写出作者著述此书时的情况(对于忏悔录的成书年代 据学者考证,应在400年左右,在奥氏升任主教之后,即395 或396年,至401年之间)。 第一部分:卷一,歌颂天主后,记述初生至十五岁的事 迹。卷 记述他的青年和在迦太基求学时的生活。卷 四、五,记述他赴米兰前的教书生涯。卷六、七,记述他思
辞 去 教 职 , 预 备 献 身 教 会 。 次 年 在 米 兰 领 受 了 洗 礼 , 启 程 回 乡 , 至 梯 伯 河 口 , 母 亲 病 逝 。 因 此 延 迟 一 年 回 至 非 洲 。 3 9 1 年 , 在 希 波 ( 今 阿 尔 及 利 亚 的 彭 城 B o n e ) 升 为 神 甫 。 3 9 5 年 该 城 主 教 病 卒 , 奥 氏 便 受 任 为 希 波 主 教 。 从 此 开 始 他 在 教 会 中 的 一 系 列 活 动 , 与 教 内 各 宗 派 展 开 剧 烈 的 论 战 , 成 为 当 时 基 督 教 学 术 界 的 中 心 人 物 。 4 3 0 年 汪 达 人 ( V a n d a l i ) 侵 入 北 非 , 是 年 8 月 2 8 日 , 希 波 城 被 围 的 第 三 个 月 , 奥 氏 病 逝 。 奥 氏 是 古 代 基 督 教 拉 丁 教 父 中 著 述 最 多 的 一 人 , 据 奥 氏 本 人 提 出 《 修 订 》 的 著 作 , 至 4 2 7 年 , 已 有 9 3 种 , 而 书 札 和 布 道 言 论 尚 不 在 内 。 他 著 作 中 最 被 传 诵 的 , 便 是 这 一 本 《 忏 悔 录 》 。 《 忏 悔 录 》 原 名 “ C o n f e s s i o n e s ” , 古 典 拉 丁 文 本 作 “ 承 认 、 认 罪 ” 解 , 但 在 教 会 文 学 中 , 转 为 承 认 神 的 伟 大 , 有 歌 颂 的 意 义 。 奥 氏 本 来 着 重 后 一 意 义 , 即 叙 述 一 生 所 蒙 天 主 的 恩 泽 , 发 出 对 天 主 的 歌 颂 ; 但 一 般 都 注 重 了 第 一 义 , 因 此 我 国 过 去 都 称 此 书 为 “ 忏 悔 录 ” , 在 欧 洲 则 “ 忏 悔 录 ” 已 成 为 自 传 的 另 一 名 称 。 本 书 共 十 三 卷 , 以 内 容 言 , 可 分 为 两 部 分 , 卷 一 至 卷 九 , 是 记 述 他 出 生 至 三 十 三 岁 母 亲 病 逝 的 一 段 历 史 。 卷 十 至 卷 十 三 , 即 写 出 作 者 著 述 此 书 时 的 情 况 ( 对 于 忏 悔 录 的 成 书 年 代 , 据 学 者 考 证 , 应 在 4 0 0 年 左 右 , 在 奥 氏 升 任 主 教 之 后 , 即 3 9 5 或 3 9 6 年 , 至 4 0 1 年 之 间 ) 。 第 一 部 分 : 卷 一 , 歌 颂 天 主 后 , 记 述 初 生 至 十 五 岁 的 事 迹 。 卷 二 、 三 , 记 述 他 的 青 年 和 在 迦 太 基 求 学 时 的 生 活 。 卷 四 、 五 , 记 述 他 赴 米 兰 前 的 教 书 生 涯 。 卷 六 、 七 , 记 述 他 思 i 忏 悔 录
作者和内容 想转变的过程。卷八则记述他一次思想斗争的起因、经过与 结果。卷九是他皈依基督教后至母亲病逝一段事迹。 第二部分:卷十是分析他著书时的思想情况。卷十至十 三,则诠释《旧约创世纪》第一章,瞻仰天主六日创世的工 程,在歌颂天主中结束全书 奥氏在书中不仅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而且对自己的行动 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笔细腻生动,别具风格,成 为晚期拉丁文学中的代表作,列为古代西方文学名著之一。 在中古时代,欧洲印刷术尚未发明,本书传抄极多,欧 洲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中所藏旧抄本尤为繁夥。1506年始有 奥氏全集出版,以后重要的版本有:1576-1577年出版的比 利时罗文大学本,1679年法国巴黎出版的本笃会本(后收入 米涅辑的《拉丁教父集》 M igne: Patrologia L atina)和1896 年奥地利维也纳出版的《教会拉丁作家丛书》本。至1926年 法国拉布利奥勒① abriola)教授复据维也纳本,参考了十八 种第七至十一世纪的古抄本和四种印本校订,出版了合校本, 收入《法兰西大学丛书》,成为最完美的本子。现在此书即据 此合校本移译的。 译者识 1962年8月28日
想 转 变 的 过 程 。 卷 八 则 记 述 他 一 次 思 想 斗 争 的 起 因 、 经 过 与 结 果 。 卷 九 是 他 皈 依 基 督 教 后 至 母 亲 病 逝 一 段 事 迹 。 第 二 部 分 : 卷 十 是 分 析 他 著 书 时 的 思 想 情 况 。 卷 十 至 十 三 , 则 诠 释 《 旧 约 创 世 纪 》 第 一 章 , 瞻 仰 天 主 六 日 创 世 的 工 程 , 在 歌 颂 天 主 中 结 束 全 书 。 奥 氏 在 书 中 不 仅 流 露 出 真 挚 的 情 感 , 而 且 对 自 己 的 行 动 和 思 想 作 了 非 常 深 刻 的 分 析 , 文 笔 细 腻 生 动 , 别 具 风 格 , 成 为 晚 期 拉 丁 文 学 中 的 代 表 作 , 列 为 古 代 西 方 文 学 名 著 之 一 。 在 中 古 时 代 , 欧 洲 印 刷 术 尚 未 发 明 , 本 书 传 抄 极 多 , 欧 洲 天 主 教 本 笃 会 隐 修 院 中 所 藏 旧 抄 本 尤 为 繁 夥 。 1 5 0 6 年 始 有 奥 氏 全 集 出 版 , 以 后 重 要 的 版 本 有 : 1 5 7 6 — 1 5 7 7 年 出 版 的 比 利 时 罗 文 大 学 本 , 1 6 7 9 年 法 国 巴 黎 出 版 的 本 笃 会 本 ( 后 收 入 米 涅 辑 的 《 拉 丁 教 父 集 》 M i g n e : P a t r o l o g i a L a t i n a ) 和 1 8 9 6 年 奥 地 利 维 也 纳 出 版 的 《 教 会 拉 丁 作 家 丛 书 》 本 。 至 1 9 2 6 年 法 国 拉 布 利 奥 勒 ( L a b r i o l e ) 教 授 复 据 维 也 纳 本 , 参 考 了 十 八 种 第 七 至 十 一 世 纪 的 古 抄 本 和 四 种 印 本 校 订 , 出 版 了 合 校 本 , 收 入 《 法 兰 西 大 学 丛 书 》 , 成 为 最 完 美 的 本 子 。 现 在 此 书 即 据 此 合 校 本 移 译 的 。 译 者 识 1 9 6 2 年 8 月 2 8 日 作 者 和 内 容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