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与其它电源协调发展的技术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仍存在技术障碍,可再生能源电 力的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难以有效落实,弃水、弃风、弃光 现象严重。 二是可再生能源对政策的依赖度较高。目前,风电、太 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的发电成本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 仍偏高,度电补贴强度较高,补贴资金缺口较大,仍需要通 过促进技术进步和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降低发 电成夲。可再生能源整体对政策扶持的依赖度较高,受政策 调整的影响较大,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 此外,全国碳排放市场尚未建立,目前的能源价格和税收制 度尚不能反映各类能源的生态环境成本,没有为可再生能源 发展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是可再生能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虽然可再生能源装 杋特别是新能源发电装机逐年快速增长,但是各市场主体在 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利用效率不高 “重建设、轻利用”的情况较为突出,供给与需求不平衡、 不协调,致使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未能充分挖掘, 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与先进国家相比仍较低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6 可再生能源与其它电源协调发展的技术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仍存在技术障碍,可再生能源电 力的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难以有效落实,弃水、弃风、弃光 现象严重。 二是可再生能源对政策的依赖度较高。目前,风电、太 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的发电成本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 仍偏高,度电补贴强度较高,补贴资金缺口较大,仍需要通 过促进技术进步和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降低发 电成本。可再生能源整体对政策扶持的依赖度较高,受政策 调整的影响较大,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 此外,全国碳排放市场尚未建立,目前的能源价格和税收制 度尚不能反映各类能源的生态环境成本,没有为可再生能源 发展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是可再生能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虽然可再生能源装 机特别是新能源发电装机逐年快速增长,但是各市场主体在 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利用效率不高, “重建设、轻利用”的情况较为突出,供给与需求不平衡、 不协调,致使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未能充分挖掘, 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与先进国家相比仍较低。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 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遵循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方向,坚持清 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发展方针,顺应全球能源转型大趋势, 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统筹各类可再生 能源协调发展,切实缓解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加快推动可再 生能源分布式应用,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 中的比重,加速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在规模化发展中加速技 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可再生能源布局优化和提质增效, 加快推动我国能源体系向清洁低碳模式转变 (二)基本原则 坚持目标管控,促进结构优化。把扩大可再生能源 的利用规模、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作为各地 区能源发展的重要约束性指标,形成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 源的能源发展共识,积极推动各类可再生能源多元发展 2、坚持市场主导,完善政策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 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以竞争性方式配置资源,加快成本 降低,实施强制性的市场份额及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证书制 度,逐步减少新能源发电的补贴强度,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 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水平。 坚持创新引领,推动转型升级。把加快技术进步和
7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 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遵循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方向,坚持清 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发展方针,顺应全球能源转型大趋势, 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统筹各类可再生 能源协调发展,切实缓解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加快推动可再 生能源分布式应用,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 中的比重,加速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在规模化发展中加速技 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可再生能源布局优化和提质增效, 加快推动我国能源体系向清洁低碳模式转变。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目标管控,促进结构优化。把扩大可再生能源 的利用规模、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作为各地 区能源发展的重要约束性指标,形成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 源的能源发展共识,积极推动各类可再生能源多元发展。 2、坚持市场主导,完善政策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 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以竞争性方式配置资源,加快成本 降低,实施强制性的市场份额及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证书制 度,逐步减少新能源发电的补贴强度,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 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水平。 3、坚持创新引领,推动转型升级。把加快技术进步和
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作为引导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通 过严格可再生能源产品市场准入标准,促进先进技术进入市 场,完善和升级产业链,逐步建立良性竞争市场,淘汰落后 产能,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4、坚持扩大交流,促进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政策 对话和技术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吸引全 球技术、资金、开发经验等优势资源,鼓励企业由单纯设备 出口或投资项目转向国际化综合服务,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 理和产业资源整合 三、发展目标 为实现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分别达到15%、20%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促进可再 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进程,改善可再生 能源经济性,提出主要指标如下 、可再生能源总量指标。到2020年,全部可再生能源 年利用量73亿吨标准煤。其中,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量 5.8亿吨标准煤 2、可再生能源发电指标。到2020年,全部可再生能源 发电装机6.8亿千瓦,发电量1.9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 量的27% 3、可再生能源供热和燃料利用指标。到2020年,各类
8 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作为引导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通 过严格可再生能源产品市场准入标准,促进先进技术进入市 场,完善和升级产业链,逐步建立良性竞争市场,淘汰落后 产能,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4、坚持扩大交流,促进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政策 对话和技术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吸引全 球技术、资金、开发经验等优势资源,鼓励企业由单纯设备 出口或投资项目转向国际化综合服务,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 理和产业资源整合。 三、发展目标 为实现 2020、203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分别达到 15%、20%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促进可再 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进程,改善可再生 能源经济性,提出主要指标如下: 1、可再生能源总量指标。到 2020 年,全部可再生能源 年利用量 7.3 亿吨标准煤。其中,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量 5.8 亿吨标准煤。 2、可再生能源发电指标。到 2020 年,全部可再生能源 发电装机 6.8 亿千瓦,发电量 1.9 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 量的 27%。 3、可再生能源供热和燃料利用指标。到 2020 年,各类
可再生能源供热和民用燃料总计约替代化石能源1.5亿吨标 准煤 4、可再生能源经济性指标。到2020年,风电项目电价 可与当地燃煤发电同平台竞争,光伏项目电价可与电网销售 电价相当。 5、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和消纳指标。结合电力市场化 改革,到2020年,基本解决水电弃水问题,限电地区的风 电、太阳能发电年度利用小时数全面达到全额保障性收购的 要求 6、可再生能源指标考核约束机制指标。建立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可再生能源比重及全社 会用电量中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比重的指标管理体系。到 2020年,各发电企业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与燃煤发电 量的比重应显著提高 专栏22020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主要指标 内容 利用规模 年产能量 折标煤 数量单位数量 单位万吨年 、发电 67,500 19,045 56,188 1、水电(不含抽水蓄能)34000 12,500 36.875 2、并网风电 21000 4,200 亿千瓦时 12,390 3、光伏发电 10500万千瓦 1,245 3.673 4、太阳能热发电 500 200 590 5、生物质发电 1.500 900 2.660 二、生物天然气 80亿立方米 960 三、供热 15,100 1、太阳能热水器 80,000 600 2、地热能热利用 160,000 万 4,000 3、生物质能供热(万吨) 1500
9 可再生能源供热和民用燃料总计约替代化石能源 1.5 亿吨标 准煤。 4、可再生能源经济性指标。到 2020 年,风电项目电价 可与当地燃煤发电同平台竞争,光伏项目电价可与电网销售 电价相当。 5、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和消纳指标。结合电力市场化 改革,到 2020 年,基本解决水电弃水问题,限电地区的风 电、太阳能发电年度利用小时数全面达到全额保障性收购的 要求。 6、可再生能源指标考核约束机制指标。建立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可再生能源比重及全社 会用电量中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比重的指标管理体系。到 2020 年,各发电企业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与燃煤发电 量的比重应显著提高。 专栏 2 2020 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主要指标 内容 利用规模 年产能量 折标煤 数量 单位 数量 单位 万吨/年 一、发电 67,500 万千瓦 19,045 亿千瓦时 56,188 1、水电(不含抽水蓄能) 34,000 12,500 36,875 2、并网风电 21000 4,200 12,390 3、光伏发电 10500 1,245 3,673 4、太阳能热发电 500 200 590 5、生物质发电 1,500 900 2,660 二、生物天然气 80 亿立方米 960 三、供热 万 m2 15,100 1、太阳能热水器 80,000 9,600 2、地热能热利用 160,000 4,000 3、生物质能供热(万吨) 1,500
四、生物液体燃料 680 1、生物燃料乙醇 400万吨 380 2、生物柴油 200万吨 300 可再生能源合计 72,928 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合计 57828 注: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包含发电、生物天然气和燃料三类 四、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要通过不断完善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 创新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式和优化发展布局,加快促进可再生 能源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 模,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推动我国能源结 构优化升级 (一)积极稳妥发展水电 积极推进水电发展理念创新,坚持开发与保护、建设与 管理并重,不断完善水能资源评价,加快推进水电规划研究 论证,统筹水电开发进度与电力市场发展,以西南地区主要 河流为重点,积极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合理优化控 制中小流域开发,确保水电有序建设、有效消纳。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1、积极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在做好环境保护、移民 安置工作和统筹电力市场的基础上,继续做好金沙江中下游 雅砻江、大渡河等水电基地建设工作;适应能源转型发展需 要,优化开发黄河上游水电基地。到2020年,基本建成长江 10
10 注: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包含发电、生物天然气和燃料三类。 四、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要通过不断完善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 创新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式和优化发展布局,加快促进可再生 能源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 模,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推动我国能源结 构优化升级。 (一)积极稳妥发展水电 积极推进水电发展理念创新,坚持开发与保护、建设与 管理并重,不断完善水能资源评价,加快推进水电规划研究 论证,统筹水电开发进度与电力市场发展,以西南地区主要 河流为重点,积极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合理优化控 制中小流域开发,确保水电有序建设、有效消纳。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1、积极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在做好环境保护、移民 安置工作和统筹电力市场的基础上,继续做好金沙江中下游、 雅砻江、大渡河等水电基地建设工作;适应能源转型发展需 要,优化开发黄河上游水电基地。到 2020 年,基本建成长江 四、生物液体燃料 680 1、生物燃料乙醇 400 万吨 380 2、生物柴油 200 万吨 300 可再生能源合计 72,928 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合计 5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