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稿说明 1、统稿原则:简明扼要,层次清楚,表述准确,便于操作。 2、对各位专家的意见尽可能予以采纳 3、作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绝不仅仅是地质灾害的问题,还主要应包括“水 土环境影响”,本次统稿特別注意増加和修改了相关内容。此外,矿业活动对森林植被、 土地资源、水土流失、地质遗迹的影响破坏在“总则”作了要求 4、矿坑充水、井巷工程和瓦斯不能纳入评价内容,虽可以做现状评价,但难以作 预测评价,因为预测评价的风险和责任过于重大,就目前的评价费用而言,这样的风险 和责任可能没有单位会去承担 5、评价技术要求不需要分为一、二、三级。级别是依据环境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和矿山规模来划分的,而技术要求应该一致。以“一级评价”的要求作为整个评价的技 术要求。 进行了大量的文字推敲、提法用法不妥的修正、同一问题表述不一的统一,增 加了评价分级的水土环境方面内容和环境问题影响评价方法,精简了报告编写提纲等。 基本理顺了“技术要求”的内容 可在组织专家讨论的基础上再次推敲、修改并最终定稿。 李前银 2006年7月11日
1 统 稿 说 明 1、统稿原则:简明扼要,层次清楚,表述准确,便于操作。 2、对各位专家的意见尽可能予以采纳。 3、作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绝不仅仅是地质灾害的问题,还主要应包括“水 土环境影响”,本次统稿特别注意增加和修改了相关内容。此外,矿业活动对森林植被、 土地资源、水土流失、地质遗迹的影响破坏在“总则”作了要求。 4、矿坑充水、井巷工程和瓦斯不能纳入评价内容,虽可以做现状评价,但难以作 预测评价,因为预测评价的风险和责任过于重大,就目前的评价费用而言,这样的风险 和责任可能没有单位会去承担。 5、评价技术要求不需要分为一、二、三级。级别是依据环境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和矿山规模来划分的,而技术要求应该一致。以“一级评价”的要求作为整个评价的技 术要求。 6、进行了大量的文字推敲、提法用法不妥的修正、同一问题表述不一的统一,增 加了评价分级的水土环境方面内容和环境问题影响评价方法,精简了报告编写提纲等。 基本理顺了“技术要求”的内容。 可在组织专家讨论的基础上再次推敲、修改并最终定稿。 李前银 2006 年 7 月 11 日
二○O六年六月 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 目录 编制说明. 1.适用范围 2.定义 3.总则 4.工作程序 5.基本要求 6.技术要求 7.工作方法 8.成果提交 6882566 9.附录
3 二○○六年六月 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 目 录 编 制 说 明....................................................................................... 4 1. 适用范围........................................................................................ 5 2. 定义............................................................................................... 5 3. 总则............................................................................................... 6 4. 工作程序........................................................................................ 8 5. 基本要求........................................................................................ 8 6. 技术要求........................................................................................ 2 7. 工作方法........................................................................................ 5 8. 成果提交........................................................................................ 6 9. 附录............................................................................................... 6
编制说明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土资源 部发布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建设用地审査报批管理办法》、《建设 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 用方案审査的通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四川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引用和参考的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GB127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 ·ZBD14001-89《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1:100万)》; ·ZBD14002-89《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1:20万)》 ·ZBD14003-89《工程地质调査规范(1:2.5~1:5万)》 GB/I14158-9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査规范(1:5 万)》; GB 《滑坡泥石流勘查规范》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本技术要求的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定义、总则、工作程序、技术 要求、工作方法、成果提交和附录 主要起草单位:
4 编 制 说 明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土资源 部发布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建设 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 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四川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引用和参考的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GB127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 ·ZB D 14001-89《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1:100 万)》; ·ZB D 14002-89《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1:20 万)》; ·ZB D 14003-89《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1:5 万)》; ·GB/T14158-9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 万)》; ·GB 《滑坡泥石流勘查规范》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本技术要求的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定义、总则、工作程序、技术 要求、工作方法、成果提交和附录。 主要起草单位:
主要起草人员 本技术要求自2006年6月30日起实施 本技术要求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 (试行) 适用范围 1.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生产和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12本技术要求规定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不能替代矿业活动各个阶段 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调(勘)查或有关评价工作。 2.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矿山地质环境:因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所涉及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 质构造、土壤和地表地下水等要素的总体。 2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 的地质环境负效应及其结果。 2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对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地质 环境现状、环境地质问题、发展演化趋势及综合影响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
5 主要起草人员: 本技术要求自 2006 年 6 月 30 日起实施。 本技术要求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 (试 行) 1. 适用范围 1.1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生产和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1.2 本技术要求规定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不能替代矿业活动各个阶段 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调(勘)查或有关评价工作。 2. 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 矿山地质环境:因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所涉及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 质构造、土壤和地表地下水等要素的总体。 2.2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 的地质环境负效应及其结果。 2.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对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地质 环境现状、环境地质问题、发展演化趋势及综合影响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
提出地质环境保护对策的过程。 24地质灾害: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环境 造成或可能造成影响和危害的地质现象 2.5地质灾害易发区: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6地质灾害危险区: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 区域或地段。 27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 坏的程度或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和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程度 3.总则 3.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审查、办理采矿许可证、审批矿山建设 用地、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和防治矿山地质灾害的依据。 3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地质 灾害,包括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沉陷、开裂); 二是水土环境影响,包括供水水源影响、地表地下水污染和土地损毁及土壤 污染。此外,尚应包括矿业活动对森林植被、水土流失和地质遗迹的影响和 破坏。 3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局限于矿业活动范围之内,应依据矿山开发 利用方案的总体布局和地质环境条件,将可能产生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影响的 范围纳入评价区域,其中可能引发地灾害的范围应作为调査评价重点。 33.1单个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区,应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的采矿许 可证范围为基础。若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超出许可范围,应根据实际 情况适当扩大。 332矿区(多个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区,不仅要考虑单个矿山的矿业 活动影响,还应根据整个矿区矿业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定评价区范围
6 提出地质环境保护对策的过程。 2.4 地质灾害: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环境 造成或可能造成影响和危害的地质现象。 2.5 地质灾害易发区: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6 地质灾害危险区: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 区域或地段。 2.7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 坏的程度或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和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程度。 3. 总则 3.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审查、办理采矿许可证、审批矿山建设 用地、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和防治矿山地质灾害的依据。 3.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地质 灾害,包括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沉陷、开裂); 二是水土环境影响,包括供水水源影响、地表地下水污染和土地损毁及土壤 污染。此外,尚应包括矿业活动对森林植被、水土流失和地质遗迹的影响和 破坏。 3.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局限于矿业活动范围之内,应依据矿山开发 利用方案的总体布局和地质环境条件,将可能产生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影响的 范围纳入评价区域,其中可能引发地灾害的范围应作为调查评价重点。 3.3.1 单个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区,应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的采矿许 可证范围为基础。若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超出许可范围,应根据实际 情况适当扩大。 3.3.2 矿区(多个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区,不仅要考虑单个矿山的矿业 活动影响,还应根据整个矿区矿业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定评价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