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应急能力建设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 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 全面加强电力行业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电力突发事件应对能 力,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 应急预案》等,制定本计划。 、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加强、优化、统筹国家应急能 力建设,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 提高保障生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能力,确 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 三五ˆ规划》等国家级规划对应急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全 面提升应急救援处置效能。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呈现大规模特高压交直流混联、新能源大 量集中接入等特点,运行控制难度加大。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外力 破坏时有发生,大面积停电风险依然存在。电力生产安全事故未有 效杜绝,应急救援处置能力亟待提高。电力工业不断发展,电力体 制改革继续深化,应急管理责任体系仍需完善,应急管理方法和技 术手段有待创新,应急产业的支撑保障作用亟需加强
— 1 — 电力行业应急能力建设行动计划 (2018-2020 年)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 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 全面加强电力行业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电力突发事件应对能 力,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 应急预案》等,制定本计划。 一、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加强、优化、统筹国家应急能 力建设,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 提高保障生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能力,确 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 三五”规划》等国家级规划对应急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全 面提升应急救援处置效能。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呈现大规模特高压交直流混联、新能源大 量集中接入等特点,运行控制难度加大。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外力 破坏时有发生,大面积停电风险依然存在。电力生产安全事故未有 效杜绝,应急救援处置能力亟待提高。电力工业不断发展,电力体 制改革继续深化,应急管理责任体系仍需完善,应急管理方法和技 术手段有待创新,应急产业的支撑保障作用亟需加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 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 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加强 制度保障、应急准备、预防预警、救援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能力建 设,促进电力应急产业发展,着力提升人身伤亡事故、重特大设备事 故和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减少电力突发事件 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为实现电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1.行业指导、分工负责。国家能源局负责指导协调全国电力应 急能力建设工作。国家能源局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电力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组 织、指导、协调本地区电力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各电力企业和有关 单位,根据各自情况,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电力应急能力建设工作。 2.面向实战、突出重点。针对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实际,以提高 应急救援处置实战效果为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重解决 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体系不完善、应急准备不足、指挥协调不畅、 信息共享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全方位系统规划应急能力建设工作。 3.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强化电力应急资源保障能力,充分利 用和有机整合电力行业现有资源,提高电力应急基础设施利用率, 发挥信息与智力资源优势。进步汇集调动社会资源,増强电力应
— 2 —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 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 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加强 制度保障、应急准备、预防预警、救援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能力建 设,促进电力应急产业发展,着力提升人身伤亡事故、重特大设备事 故和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减少电力突发事件 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为实现电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1.行业指导、分工负责。国家能源局负责指导协调全国电力应 急能力建设工作。国家能源局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电力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组 织、指导、协调本地区电力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各电力企业和有关 单位,根据各自情况,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电力应急能力建设工作。 2.面向实战、突出重点。针对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实际,以提高 应急救援处置实战效果为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重解决 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体系不完善、应急准备不足、指挥协调不畅、 信息共享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全方位系统规划应急能力建设工作。 3.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强化电力应急资源保障能力,充分利 用和有机整合电力行业现有资源,提高电力应急基础设施利用率, 发挥信息与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汇集调动社会资源,增强电力应
急支撑保障能力,实现应急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4.技术引领、创新驱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利 用电力和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成果,发挥电力应急产业支撑保障作用, 在风险辨识与评估、监测预警、响应决策、协同处置、装备升级等 各个环节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创新电力应急救援处置手 段,提高电力应急科技水平。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立足电力行业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 适应、各区域平衡发展、与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特征相匹配、覆盖应 急管理全过程的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制度保障、应急准备、预防预 警、救援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社会协同应对 能力进一步改善,应急产业支撑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全面实现电力 突发事件科学高效应对。 2.分类目标 (1)制度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完善电力应急管理责任制度,实 现省、市、县三级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全覆盖,建立电力企业 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电力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县级以上地 方各级政府和大中型电力企业电力应急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 完善电力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统一、规范的电力应 急管理标准体系。构建电力应急能力评估长效机制,电力企业应急 能力持续提高。 (2)应急准备能力显著加强。加强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提高预
— 3 — 急支撑保障能力,实现应急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4.技术引领、创新驱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利 用电力和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成果,发挥电力应急产业支撑保障作用, 在风险辨识与评估、监测预警、响应决策、协同处置、装备升级等 各个环节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创新电力应急救援处置手 段,提高电力应急科技水平。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立足电力行业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 适应、各区域平衡发展、与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特征相匹配、覆盖应 急管理全过程的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制度保障、应急准备、预防预 警、救援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社会协同应对 能力进一步改善,应急产业支撑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全面实现电力 突发事件科学高效应对。 2.分类目标 (1)制度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完善电力应急管理责任制度,实 现省、市、县三级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全覆盖,建立电力企业 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电力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县级以上地 方各级政府和大中型电力企业电力应急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 完善电力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统一、规范的电力应 急管理标准体系。构建电力应急能力评估长效机制,电力企业应急 能力持续提高。 (2)应急准备能力显著加强。加强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提高预
案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现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现场处置 方案全覆盖,开展智慧预案应用。加强应急演练管理,强化应急宣 教培训,建设一批国家级电力应急培训演练基地,实现大中型电力 企业应急管理和救援处置人员培训全覆盖。 (3)预防预警能力大幅提高。加强重要城市和灾害多发地区关键 电力基础设施防灾建设,提高电网防灾抗灾能力。强化自然灾害监测 预警,建成电力系统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强化电力企业人身伤亡 事故风险预控能力建设,大中型电力企业实现安全事故风险全评估。 加强水电站大坝安全应急管理,建成水电站安全与应急管理平台。 (4)救援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完善电力企业与县级以上地方各 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应急协调机制。建成多支能够承担重大电力突发 事件抢险救援仼务的电力应急专业队伍,加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储 备,实施电力应急专家领航计划。初步建立电力应急物资和裝备储 备体系,启动西南水电工程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建成源网荷友好互 动大面积停电先期处置综合应用项目 5)恢复重建能力继续强化。完善灾后评估机制,建立灾情统 计系统。加强系统恢复能力建设,完善黑启动方案,创新灾变调度 辅助技术,优化恢复策略。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风险分析、应急 电源配置和应急演练参与。加强新型业态应急能力建设,激励社会 化服务供给,实现主体责任全覆盖。 (6)电力应急产业加快发展。明确电力应急产业发展方向,开 展关键电力应急技术研究应用。组建电力行业应急科研机构,促进 电力应急科技文化创新。推进电力应急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电力应
— 4 — 案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现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现场处置 方案全覆盖,开展智慧预案应用。加强应急演练管理,强化应急宣 教培训,建设一批国家级电力应急培训演练基地,实现大中型电力 企业应急管理和救援处置人员培训全覆盖。 (3)预防预警能力大幅提高。加强重要城市和灾害多发地区关键 电力基础设施防灾建设,提高电网防灾抗灾能力。强化自然灾害监测 预警,建成电力系统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强化电力企业人身伤亡 事故风险预控能力建设,大中型电力企业实现安全事故风险全评估。 加强水电站大坝安全应急管理,建成水电站安全与应急管理平台。 (4)救援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完善电力企业与县级以上地方各 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应急协调机制。建成多支能够承担重大电力突发 事件抢险救援任务的电力应急专业队伍,加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储 备,实施电力应急专家领航计划。初步建立电力应急物资和装备储 备体系,启动西南水电工程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建成源网荷友好互 动大面积停电先期处置综合应用项目。 (5)恢复重建能力继续强化。完善灾后评估机制,建立灾情统 计系统。加强系统恢复能力建设,完善黑启动方案,创新灾变调度 辅助技术,优化恢复策略。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风险分析、应急 电源配置和应急演练参与。加强新型业态应急能力建设,激励社会 化服务供给,实现主体责任全覆盖。 (6)电力应急产业加快发展。明确电力应急产业发展方向,开 展关键电力应急技术研究应用。组建电力行业应急科研机构,促进 电力应急科技文化创新。推进电力应急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电力应
急产业合作机制,建设国家级电力应急产业发展基地。 3.量化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值 省、市、县三级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编修完成率|100% 1234 省、市两级地方政府电力应急管理机构完备率 100 大中型电力企业电力应急管理机构完备率 100% 大中型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完成率 100% 5|大中型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和救援处置人员培训覆盖率100% 大中型电力企业安全事故风险评估率 100% 6789 灾害导致重大以上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恢复80%上 及停电重点地区、重要城市负荷恢复9%以的时/小于7天 一级以上重要电力用户供电风险分析实施率 100% 一级以上重要电力用户自备应急电源规范配置率 100% 主要建设任务及要求 (一)制度保障能力建设 1.完善电力应急管理责任制度。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属 地为主、分工负责的原则,完善国家指导协调、地方政府属地指挥、 企业具体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电力应急管理体制。推进县级 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落实大面积停电事件属地应急处置责 任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地市级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编修工作, 2019年底前完成县区级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编修工作。严格落 实电力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 制,明确其他相关负责人的应急管理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管
— 5 — 急产业合作机制,建设国家级电力应急产业发展基地。 3.量化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值 1 省、市、县三级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编修完成率 100% 2 省、市两级地方政府电力应急管理机构完备率 100% 3 大中型电力企业电力应急管理机构完备率 100% 4 大中型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完成率 100% 5 大中型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和救援处置人员培训覆盖率 100% 6 大中型电力企业安全事故风险评估率 100% 7 灾害导致重大以上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恢复 80%以上 及停电重点地区、重要城市负荷恢复 90%以上的时间 小于 7 天 8 一级以上重要电力用户供电风险分析实施率 100% 9 一级以上重要电力用户自备应急电源规范配置率 100% 三、主要建设任务及要求 (一)制度保障能力建设 1.完善电力应急管理责任制度。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属 地为主、分工负责的原则,完善国家指导协调、地方政府属地指挥、 企业具体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电力应急管理体制。推进县级 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落实大面积停电事件属地应急处置责 任,力争 2018 年底前完成地市级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编修工作, 2019 年底前完成县区级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编修工作。严格落 实电力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 制,明确其他相关负责人的应急管理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