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调研试题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B.随着月亮慢慢地移动,树影也无声地慢慢变化着姿态,他坐在树下悠闲自在,安之若素 C.网络上有人散布谣言,结果三人成虎,大家竟然信以为真了。 D.他笔下的这位主人公是一个成熟的男人,像这样的男子汉,用任何有关成熟的溢美之词 去形容都不为过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交通台目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室息死亡的事件每年都有发 生。这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B.目前台湾岛内按人口平均月消费咖啡已达38.5杯,这一数字,显示台湾人对咖啡的喜爱 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由于衡水中学的发展,衡水中学的校园得到了美化,教学成绩得到了提高,被授予“十 大名牌”中学。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竞然已经渺无! ②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 我精神的抚慰。 ③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 高超,行家估计中国 队胜率较大 A.踪迹给予越发 B.踪迹给以更加 C.踪影给予更加 D.踪影给以越发 4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 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
衡水中学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调研试题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 B.随着月亮慢慢地移动,树影也无声地慢慢变化着姿态,他坐在树下悠闲自在,安之若素。 C.网络上有人散布谣言,结果三人成虎 ....,大家竟然信以为真了。 D.他笔下的这位主人公是一个成熟的男人,像这样的男子汉,用任何有关成熟的溢美之词 .... 去形容都不为过。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交通台目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窒息死亡的事件每年都有发 生。这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B.目前台湾岛内按人口平均月消费咖啡已达 38.5 杯,这一数字,显示台湾人对咖啡的喜爱。 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由于衡水中学的发展,衡水中学的校园得到了美化,教学成绩得到了提高,被授予“十 大名牌”中学。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 ! ②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 我精神的抚慰。 ③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 高超,行家估计中国 队胜率较大。 A.踪迹 给予 越发 B.踪迹 给以 更加 C.踪影 给予 更加 D.踪影 给以 越发 4 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 )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 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
世界、历史,莫不如此 惟其这样 ①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 ②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 ③世界才显精致 ④人生才见灵动 ⑤历史才有风韵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D、①②⑤④③ (18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如果把唐宋墓中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乡村的泥玩具放在-起就会惊奇地发现它们几 乎一模一样,为什么? 民间艺术是历久难变的。这因为,民间的审美是共性的审美,必须是这一地域人们的审 美都变化了,它才会悄悄地发生改变。在漫长的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基本 上是一成不变的。深藏在谷壑里的山庄,或是江河相隔的村落,大多是在封闭状态中静静地 生息与传衍。因之,许多古老的文化形态总是在民间存活得很久很久。比如闽地的南音、云 南的纳西古乐,无怪乎人们称它们为古文化的活化石了。 当然,民间艺术并非全都不变。一般的规律是,交通方便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变异。 方面外来文化的涌入,冲击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则由于现代城市的崛起。城市文 化是十分敏感的,是种强大的不断更新换代的审美的源,向广大乡间放射,产生影响 当前,现代化、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以及媒体、科技、生活方式、时尚,都对我们传承 久矣的民间艺术产生根本性的冲击。一部分民间艺术处于濒危,正在消亡;那么,另一部分 依然“活着的民间艺术是怎样的呢? 那些摆在旅游景点小摊上的艳丽又奇特的布挂、面具、布老虎,那些画在民俗村屋梁房 柱上的怪异的图案,以及竖在那里的匪夷所思的图腾柱、旗幡与神像,或是-群群穿着半似 民族服装、半似戏装的年轻人跑过来跳一段不知所云的舞蹈……谁会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真 伪,反正有点特点就行 在全球化商品经济的时代,民间文化大概只有转化为旅游对象才能生存与延续下来。民 间艺术原本是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一种民俗方式,当它转变为一种经济方式时,便在本质 上发生变异。那种自发的、纯朴的、天真的精神情感不见了。代之以涂红抹绿,添金加银, 着力于对主顾的招徕与诱惑。它的特色被无度地夸张着,它内在的灵魂与生命却没有了。 商品化使民间艺术发生的变异正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着。这种貌似“茁壮成长”的民间 艺术,在文化意义上却是本质性的消亡。难道民间艺术只有这样一种出路吗?世界上还有另
世界、历史,莫不如此。 , 。惟其这样, , , 。 ①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 ②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 ③世界才显精致 ④人生才见灵动 ⑤历史才有风韵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①②⑤④③ 二 (18 分,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如果把唐宋墓中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乡村的泥玩具放在一起,就会惊奇地发现它们几 乎一模一样,为什么? 民间艺术是历久难变的。这因为,民间的审美是共性的审美,必须是这一地域人们的审 美都变化了,它才会悄悄地发生改变。在漫长的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基本 上是一成不变的。深藏在谷壑里的山庄,或是江河相隔的村落,大多是在封闭状态中静静地 生息与传衍。因之,许多古老的文化形态总是在民间存活得很久很久。比如闽地的南音、云 南的纳西古乐,无怪乎人们称它们为古文化的活化石了。 当然,民间艺术并非全都不变。一般的规律是,交通方便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变异。 一方面外来文化的涌入,冲击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则由于现代城市的崛起。城市文 化是十分敏感的,是一种强大的不断更新换代的审美的源,向广大乡间放射,产生影响。 当前,现代化、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以及媒体、科技、生活方式、时尚,都对我们传承 久矣的民间艺术产生根本性的冲击。一部分民间艺术处于濒危,正在消亡;那么,另一部分 依然“活着”的民间艺术是怎样的呢? 那些摆在旅游景点小摊上的艳丽又奇特的布挂、面具、布老虎,那些画在民俗村屋梁房 柱上的怪异的图案,以及竖在那里的匪夷所思的图腾柱、旗幡与神像,或是一群群穿着半似 民族服装、半似戏装的年轻人跑过来跳一段不知所云的舞蹈……谁会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真 伪,反正有点特点就行。 在全球化商品经济的时代,民间文化大概只有转化为旅游对象才能生存与延续下来。民 间艺术原本是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一种民俗方式,当它转变为一种经济方式时,便在本质 上发生变异。那种自发的、纯朴的、天真的精神情感不见了。代之以涂红抹绿,添金加银, 着力于对主顾的招徕与诱惑。它的特色被无度地夸张着,它内在的灵魂与生命却没有了。 商品化使民间艺术发生的变异正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着。这种貌似“茁壮成长”的民间 艺术,在文化意义上却是本质性的消亡。难道民间艺术只有这样一种出路吗?世界上还有另
种对待自己传统和文化的方式一一那就是保持住民间艺术中那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把 它视为一种传统精神。他们是真正懂得自己民间艺术的价值和美感的。为此,民间艺术一直 是他们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 人们知道,在当今这样做何其困难。所以,普查与记录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就是迫不及待 要做的事了。这不只是为了记录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的 种历史精神。 (节选自冯骥才《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 5.从原文看,下列对“民间艺术”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民俗方式。 B.一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的传统精神。 C.一种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的载体。 D.一种文化形态和历史精神的体现。 6.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民间艺术”处于濒危状况的一项是 A.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乡村的泥玩具几乎一模一样 B.商品经济时代的城市文化造成了民间艺术的巨大变异 C.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许多民间艺术转化为旅游对象 D.认真开展原生态民间艺术的普查与记录己迫不及待。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生活内容和方式的改变,终将导致民间艺术的消亡 B.古老文化的原始形态保护得越好,民间艺术越能得以延续。 C.为了保护民间艺术,应当禁止将民间艺术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D.加大旅游经济投入,将改变旅游业中民间艺术严重变异的状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肯尼亚古人类化石可能改写人类进化史 在8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美国科 学家称,科学家们在肯尼亚发现的一块古人类化石表明,早在人类与尼安德特人并肩生活在 欧洲之前,另外两类早期人种已在非洲共同生活了许多年。在肯尼亚进行研究工作的科学家 们已经找到证据,证明“能人”与另一类早期人种“直立人”和平共处了几十万年,这比科 学家们之前预计的时间要长得多。这使得科学家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两类人种之间的进化关 系
一种对待自己传统和文化的方式——那就是保持住民间艺术中那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把 它视为一种传统精神。他们是真正懂得自己民间艺术的价值和美感的。为此,民间艺术一直 是他们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 人们知道,在当今这样做何其困难。所以,普查与记录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就是迫不及待 要做的事了。这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的 一种历史精神。 (节选自冯骥才《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 5.从原文看,下列对“民间艺术”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民俗方式 。 B.一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的传统精神 。 C.一种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的载体 。 D.一种文化形态和历史精神的体现 。 6.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民间艺术”处于濒危状况的一项是 A.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乡村的泥玩具几乎一模一样 。 B.商品经济时代的城市文化造成了民间艺术的巨大变异 。 C.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许多民间艺术转化为旅游对象 。 D.认真开展原生态民间艺术的普查与记录已迫不及待 。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生活内容和方式的改变,终将导致民间艺术的消亡 。 B.古老文化的原始形态保护得越好,民间艺术越能得以延续 。 C.为了保护民间艺术,应当禁止将民间艺术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 D.加大旅游经济投入,将改变旅游业中民间艺术严重变异的状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 肯尼亚古人类化石可能改写人类进化史 在 8 月 9 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美国科 学家称,科学家们在肯尼亚发现的一块古人类化石表明,早在人类与尼安德特人并肩生活在 欧洲之前,另外两类早期人种已在非洲共同生活了许多年。在肯尼亚进行研究工作的科学家 们已经找到证据,证明“能人”与另一类早期人种“直立人”和平共处了几十万年,这比科 学家们之前预计的时间要长得多。这使得科学家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两类人种之间的进化关 系
“能人“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一种古人类,而“直立人”则是一类形态特征比“能人”进 步且类似现代人类的古人类。由于他们在解剖学上有着许多交迭,因此,科学家们曾认为“直 立人”是由“能人”演变而来的。然而,最新发现却表示,“能人”很可能与“直立人”拥 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2000年,科学家们在肯尼亚伊勒瑞特地区的古老的火山灰烬中发现了两块化石。通过 鉴定,研究人员们确定一块下颚骨化石属于“能人”,有144万年的历史。在此次之前,最 近发现的“能人”化石是著名的“图尔卡纳男孩”,这是一个有160万年历史的人类化石 是在1984年由古人类学家理查德利基及其研究小组发现的。另一块出土的化石是一个有 155万年历史的头盖骨,毫无疑问,这块头盖骨属于“直立人"。 根据传统理论,“"能人″生活在距今300万年至150万年前,应该是第一种能够熟练制 作石器的古人类。“直立人”生活在距今约180万至20万年前,“直立人”是由“能人”进 化而来的。 在科学家们看来,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类之间相互竞争,最后,我们的人种在斗争中胜 出,成为地球上唯一留存下来的人类成员。相反,“能人”与“直立人”却能和平共处50 万年,尽量避免发生任何冲突。理查德-利基的妻子米弗-利基认为,“"能人”与“直立人 作为个体种长期分散的事实表明它们拥有各自的生态龛位,因此能够避免直接竞争。通过分 析这两类人种的下颚和牙齿,科学家们猜想,与“直立人”相比,“能人”的膳食中可能多 蔬菜少肉食这与现在的大猩猩和黑猩猩的情况类似尽管这两种猿类生活在同样的栖息地, 但是,比起专门猎食其它动物的黑猩猩,大猩猩吃的硬蔬菜要多得多。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弗兰克-布朗说,“能人和‘直立人′之间是共存关系,这使‘直 立人′是从“能人′进化而来的理论被推翻。他们共同生活在同个盆地50万年,但却能 作为独立族群分别存在,这就暗示出他们有自己的生态区域,避免了纷争。或许两个族群在
“能人”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一种古人类,而“直立人”则是一类形态特征比“能人”进 步且类似现代人类的古人类。由于他们在解剖学上有着许多交迭,因此,科学家们曾认为“直 立人”是由“能人”演变而来的。然而,最新发现却表示,“能人”很可能与“直立人”拥 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2000 年,科学家们在肯尼亚伊勒瑞特地区的古老的火山灰烬中发现了两块化石。通过 鉴定,研究人员们确定一块下颚骨化石属于“能人”,有 144 万年的历史。在此次之前,最 近发现的“能人”化石是著名的“图尔卡纳男孩”,这是一个有 160 万年历史的人类化石, 是在 1984 年由古人类学家理查德-利基及其研究小组发现的。另一块出土的化石是一个有 155 万年历史的头盖骨,毫无疑问,这块头盖骨属于“直立人”。 根据传统理论,“能人”生活在距今 300 万年至 150 万年前,应该是第一种能够熟练制 作石器的古人类。“直立人”生活在距今约 180 万至 20 万年前,“直立人”是由“能人”进 化而来的。 在科学家们看来,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类之间相互竞争,最后,我们的人种在斗争中胜 出,成为地球上唯一留存下来的人类成员。相反,“能人”与“直立人”却能和平共处 50 万年,尽量避免发生任何冲突。理查德-利基的妻子米弗-利基认为,“能人”与“直立人” 作为个体种长期分散的事实表明它们拥有各自的生态龛位,因此能够避免直接竞争。通过分 析这两类人种的下颚和牙齿,科学家们猜想,与“直立人”相比,“能人”的膳食中可能多 蔬菜少肉食,这与现在的大猩猩和黑猩猩的情况类似:尽管这两种猿类生活在同样的栖息地, 但是,比起专门猎食其它动物的黑猩猩,大猩猩吃的硬蔬菜要多得多。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弗兰克-布朗说,“‘能人’和‘直立人’之间是共存关系,这使‘直 立人’是从‘能人’进化而来的理论被推翻。他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盆地 50 万年,但却能 作为独立族群分别存在,这就暗示出他们有自己的生态区域,避免了纷争。或许两个族群在
食物方面存在差异。最重要的结论就是,在东非早期的那段历史上,曾经不止一个人类族群 存在过。几个“能人′族群平行存在在历史上是十分正常的,28000年前灭亡的穴居人就 是其中一例”。 新发现的化石证明,“直立人”和“能人”有可能是由生活在200到300万年前的同一 祖先进化而来的姐妹人种。然而,加州大学的古人类学家蒂姆-怀特认为,“直立人”还有可 能是由一小部分孤立的“能人”进化而来的,之后这两类人种共同生活了几十万年,因为他 并不完全相信出土的下颚骨化石一定属于“能人"。怀特说:“人们很可能问的一个非常简单 的问题是:既然他们的下巴和牙齿如此相似,那你怎么知道这不是“直立人”的上颚呢?另 一个问题是,即使已经发现了50万年,人们对于“能人”并不真正了解,对它也没有一个 确切的定义。 8、下列对“肯尼亚古人类化石”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肯尼亚古人类化石是指美国科学家们8月9日在肯尼亚发现的古人类化石 B、在肯尼亚发现的化石有两块,一块下颚骨化石有144万年的历史,另一块化石是著名的 图尔卡纳男孩”,有160万年的历史,它们均属于“能人”。 C、肯尼亚发现的化石证明,“直立人”和“能人”是由生活在200到300万年前的同一祖先 进化而来的姐妹人种。 D、肯尼亚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使得科学家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能人”和“直立人”之间的进 化关系,人类的进化史可能从此改写。 9、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直立人”与“能人”进步在解剖学上有着许多交迭,因此,科学家们曾认为“直 立人”是由“能人”演变而来的。 B、古人类学家蒂姆-怀特不相信出土的下颚骨化石一定属于“能人”。他认为,“直立人”还 有可能是由一小部分孤立的“能人”进化而来的 C、科学家们认为“能人”与“直立人”之间能够避免竞争,和平共处,是通过分析他们的 下颚和牙齿后后(“后”应删去)得出的。 D、弗兰克-布朗认为,“能人”和“直立人”之间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盆地50万年,是因为两
食物方面存在差异。最重要的结论就是,在东非早期的那段历史上,曾经不止一个人类族群 存在过。几个‘能人’族群平行存在在历史上是十分正常的,28000 年前灭亡的穴居人就 是其中一例”。 新发现的化石证明,“直立人”和“能人”有可能是由生活在 200 到 300 万年前的同一 祖先进化而来的姐妹人种。然而,加州大学的古人类学家蒂姆-怀特认为,“直立人”还有可 能是由一小部分孤立的“能人”进化而来的,之后这两类人种共同生活了几十万年,因为他 并不完全相信出土的下颚骨化石一定属于“能人”。怀特说:“人们很可能问的一个非常简单 的问题是:既然他们的下巴和牙齿如此相似,那你怎么知道这不是“直立人”的上颚呢?另 一个问题是,即使已经发现了 50 万年,人们对于“能人”并不真正了解,对它也没有一个 确切的定义。” 8、下列对“肯尼亚古人类化石”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肯尼亚古人类化石是指美国科学家们 8 月 9 日在肯尼亚发现的古人类化石。 B、在肯尼亚发现的化石有两块,一块下颚骨化石有 144 万年的历史,另一块化石是著名的 “图尔卡纳男孩”,有 160 万年的历史,它们均属于“能人”。 C、肯尼亚发现的化石证明,“直立人”和“能人”是由生活在 200 到 300 万年前的同一祖先 进化而来的姐妹人种。 D、肯尼亚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使得科学家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能人”和“直立人”之间的进 化关系,人类的进化史可能从此改写。 9、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直立人”与“能人”进步在解剖学上有着许多交迭,因此,科学家们曾认为“直 立人”是由“能人”演变而来的。 B、古人类学家蒂姆-怀特不相信出土的下颚骨化石一定属于“能人”。他认为,“直立人”还 有可能是由一小部分孤立的“能人”进化而来的。 C、科学家们认为“能人”与“直立人”之间能够避免竞争,和平共处,是通过分析他们的 下颚和牙齿后后(“后”应删去)得出的。 D、弗兰克-布朗认为,“能人”和“直立人”之间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盆地 50 万年,是因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