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44分) 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轻于鸿毛画地为牢雕琢词句剖符丹书山青水秀味同嚼腊 B.隐忍苟活完壁归赵博闻强志怀瑾握瑜箭拔弩张旁征搏引 C.兵挫地削脸色憔粹风流倜傥相视而嘻名门旺族开门揖盗 D.前倨后恭满腹经伦一蹶不振引车卖浆无计于事真知灼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 的想象。 B.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造就了如诗如画的美景,置身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峥嵘的群峰、莽葬 森林、高峡平湖和瀑布的壮美。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 品供不应求 D.仿制古画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不署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黑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衡水中学 2009-2010 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高 三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 44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轻于鸿毛 画地为牢 雕琢词句 剖符丹书 山青水秀 味同嚼腊 B.隐忍苟活 完壁归赵 博闻强志 怀瑾握瑜 箭拔弩张 旁征搏引 C.兵挫地削 脸色憔粹 风流倜傥 相视而嘻 名门旺族 开门揖盗 D.前倨后恭 满腹经伦 一蹶不振 引车卖浆 无计于事 真知灼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 的想象。 B.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造就了如诗如画的美景,置身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峥嵘的群峰、莽莽 森林、高峡平湖和瀑布的壮美。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 品供不应求。 D.仿制古画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不署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黑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了H5N1病毒出现日期比人们最初认为的要早得多,专家们对此 感到担忧,因为这说明该病毒已经有很长时间得以广泛扩散。 B.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中法两国承诺共同致力于公平、公正和开放的国际贸易秩序,加 强在相关领域的磋商与合作。 C.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一个操普通话的中年男子说:“你被清华大学录 取了。” D.清华大学在江苏招生的负责人说,江苏教育部门虽然对2009年等级要求还没有明确表 态,但从目前清华大学招办反馈的信息看,学校认为2008年“AA+”这一等级要求比较合 理, 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A.草创未就,会道此祸 然赢欲就公子之 名 B.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C.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此五霸之伐也 D.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栾 曲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②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③卒廷见相如,毕 礼而归之 ④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 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回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 于顷襄王 ⑦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⑧公子从车骑,虚左 ⑨公子为人, 仁而下士 A.①③⑤②/④⑧/间⑥⑨/⑦ B.①③⑤②⑨/④⑧⑥/⑦ C.①③⑤/②囤④⑧/⑥/⑦⑩ D.①③⑤⑦②/④⑧⑨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34分)
A.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了 H5N1 病毒出现日期比人们最初认为的要早得多,专家们对此 感到担忧,因为这说明该病毒已经有很长时间得以广泛扩散。 B.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中法两国承诺共同致力于公平、公正和开放的国际贸易秩序,加 强在相关领域的磋商与合作。 C.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一个操普通话的中年男子说:“你被清华大学录 取了。” D.清华大学在江苏招生的负责人说,江苏教育部门虽然对 2009 年等级要求还没有明确表 态,但从目前清华大学招办反馈的信息看,学校认为 2008 年“AA+”这一等级要求比较合 理。 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然嬴欲就公子之 名, B.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C.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此五霸之伐也 D.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 曲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②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③卒廷见相如,毕 礼而归之 ④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⑥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 于顷襄王 ⑦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⑧公子从车骑,虚左 ⑨公子为人, 仁而下士, A.①③⑤/②/④⑧/⑥⑨/⑦ B.①③⑤/②⑨/④⑧/⑥/⑦ C.①③⑤/②/④⑧/⑥/⑦⑨ D.①③⑤⑦/②/④⑧⑨/⑥/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 34 分)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 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 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嘴呵①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 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 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 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 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 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 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果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粟氏。 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代桃侯舍 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 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 职,免之。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酬金失侯 (节选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注:①噍呵:申斥。噍,通“谯”。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功次迁为中郎将 次:依次 B.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属:通“嘱” C.常让他将 让:责备 D.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 相:辅佐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绾称病不行 B.文帝且崩时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吾攻赵旦暮且下
(一)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 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 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噍呵①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 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 “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 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 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 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 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 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代桃侯舍 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 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 职,免之。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酬金失侯。 (节选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注:①噍呵:申斥。噍,通“谯”。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功次迁为中郎将 次:依次 B.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 属:通“嘱” C.常让他将 让:责备 D.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 相:辅佐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而绾称病不行 B.文帝且崩时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吾攻赵旦暮且下
C.上赐之剑 D.以军功,孝景前六年 中封绾为建陵侯 执其手而与之谋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敦厚”的一组 是 )(3分) ①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②有功,常让他将③将河间兵击楚,有功④代 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⑤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⑥丞相以 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④⑥ 9.以下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卫绾历任文、景、武三朝,为人醇厚谨慎。文帝时,有一次太子孝景召请文帝左 右近臣饮,卫绾借口生病推辞 B.景帝即位后,一年多的时间对卫绾不闻不问,卫绾却一天比一天谨慎。景帝曾想 赐给卫绾一把剑,被卫绾回绝,卫绾不与人争功。景帝认为他廉洁忠诚,后因平叛有功而 得以提升,后来因为军功而被封为建陵侯 C.卫绾曾做太子太傅,后业代替挑侯舍做了丞相,他在朝迁上奏事,但举职分内例 行的事上奏,不别有所议论,自从他开始做官以至于位居丞相,终究无所建树,亦无过 D.武帝即位后,丞相卫绾在景帝卧病时曾滥杀无辜而免去了官职 先是,寿春县人荷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 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①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 禁经数旬,然后遣人告知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 闻既号啕,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诘奉伯诈状。 奉伯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 又定州流人解庆宾兄弟坐事俱徙扬州。弟思安背役亡归,庆宾惧后役追责,规绝名贯, 乃认城外死尸,诈称其弟为人所杀,迎归殡葬。颇类思安,见者奠辨。又有女巫阳氏自云 见鬼,说思安被謇之苦,饥渴之意。庆宾又诬疑同军兵苏显甫、李盖所杀,经州讼之,二 人不胜楚毒,各自款引
C.上赐之剑 D.以军功,孝景前六年 中封绾为建陵侯 执其手而与之谋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敦厚”的一组 是 ( )(3 分) ①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②有功,常让他将 ③将河间兵击楚,有功 ④代 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⑤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 ⑥丞相以 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 ④⑥ 9.以下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卫绾历任文、景、武三朝,为人醇厚谨慎。文帝时,有一次太子孝景召请文帝左 右近臣饮,卫绾借口生病推辞 B.景帝即位后,一年多的时间对卫绾不闻不问,卫绾却一天比一天谨慎。景帝曾想 赐给卫绾一把剑,被卫绾回绝,卫绾不与人争功。景帝认为他廉洁忠诚,后因平叛有功而 得以提升,后来因为军功而被封为建陵侯 C.卫绾曾做太子太傅,后业代替挑侯舍做了丞相,他在朝迁上奏事,但举职分内例 行的事上奏,不别有所议论,自从他开始做官以至于位居丞相,终究无所建树,亦无过错。 D.武帝即位后,丞相卫绾在景帝卧病时曾滥杀无辜而免去了官职 (二) 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 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①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 禁经数旬,然后遣人告知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 闻既号啕,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诘奉伯诈状。 奉伯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 又定州流人解庆宾兄弟坐事俱徙扬州。弟思安背役亡归,庆宾惧后役追责,规绝名贯, 乃认城外死尸,诈称其弟为人所杀,迎归殡葬。颇类思安,见者莫辨。又有女巫阳氏自云 见鬼,说思安被害之苦,饥渴之意。庆宾又诬疑同军兵苏显甫、李盖所杀,经州讼之,二 人不胜楚毒,各自款引
狱将决竟,崇疑而停之。密遣二人非州内所识者,为从外来,诣庆宾告曰:“仆住此 州,去此三百,比有一人见过寄宿,夜中共语,疑其有异,即便诘问迹其由绪,乃云是流 兵背役选走,姓解字思安。时欲送官,若见求及,称‘有兄庆宾,今住扬州相国城内,嫂 姓徐;君脱矜愍②,为往报告见申委曲;家兄闻此必重相报,所有资财当不爱惜。今但见 质,若往不获,送官何晚?’是故相造指申此意。君欲见雇几何当放贤弟。若其不信,可 见随看之。”庆宾怅然失色,求其少停,当备财物。此人具以报,崇摄庆宾问曰:“尔弟 逃亡,何故妄认它尸?”庆宾伏引。更问盖等,乃云自诬。数日之间,思安亦为人缚送。 崇召女巫视之,鞭笞一百。 [注]①崇:李崇(公元455-525年),北魏中后期名臣,曾任扬州(今安徽寿县)刺史。 ②君脱矜愍:脱,如果;愍,同“悯” 1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解庆宾兄弟坐事俱徙扬州。 徙:发配充军 B.狱将决竟,祟疑而停之。 狱:收入监牢 C.比有一人见过寄宿。 比:近期,前不久 今但见质,若往不获,送官何晚 质:(作为)人质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为往报告,见申委曲。 B.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 出号令。 C.求其少停,当备财物 D.狱将决竟,崇疑而停之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比有一人见过寄宿。 B.君脱矜愍,为往报告见申委曲。 C.所有资财当不爱惜。 D.庆宾怅然失色 13.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李崇所断案件“证据确凿“的一组是( 分)
狱将决竟,崇疑而停之。密遣二人非州内所识者,为从外来,诣庆宾告曰:“仆住此 州,去此三百,比有一人见过寄宿,夜中共语,疑其有异,即便诘问迹其由绪,乃云是流 兵背役逃走,姓解字思安。时欲送官,若见求及,称‘有兄庆宾,今住扬州相国城内,嫂 姓徐;君脱矜愍②,为往报告见申委曲;家兄闻此必重相报,所有资财当不爱惜。今但见 质,若往不获,送官何晚?’是故相造指申此意。君欲见雇几何当放贤弟。若其不信,可 见随看之。”庆宾怅然失色,求其少停,当备财物。此人具以报,崇摄庆宾问曰:“尔弟 逃亡,何故妄认它尸?”庆宾伏引。更问盖等,乃云自诬。数日之间,思安亦为人缚送。 崇召女巫视之,鞭笞一百。 [注]①崇:李崇(公元 455—525 年),北魏中后期名臣,曾任扬州(今安徽寿县)刺史。 ②君脱矜愍:脱,如果;愍,同“悯”。 1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解庆宾兄弟坐事俱徙扬州。 徙:发配充军 B.狱将决竟,崇疑而停之。 狱:收入监牢 C.比有一人见过寄宿。 比:近期,前不久 D.今但见质,若往不获,送官何晚? 质:(作为)人质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为往报告,见申委曲。 B.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 出号令。 C.求其少停,当备财物。 D.狱将决竟,崇疑而停之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比有一人见过寄宿。 B.君脱矜愍,为往报告见申委曲。 C.所有资财当不爱惜。 D.庆宾怅然失色 13.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李崇所断案件“证据确凿“的一组是(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