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二、以“轻重”治国 155 第二节关于市场规律的认识…… 157 一、谷物、货币、万物的比价问题… 157 二、关于物价………158 第三节国家垄断以牟利论……159 一、垄断货币的铸造与发行… 159 二、掌握充足的谷物 160 三、控制盐铁……… 160 四、垄断山林及特产……… 160 五、操纵市场,从中取利……………161 第四节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治国方略… 163 一、经济控制与经济鼓励…… 163 二、以经济实力解决矛盾…… 164 第八章阴阳家以天人配合为特征的程式化政治思想… 166 第一节阴阳、五行说概述 166 一、阴阳五行的缘起…… 166 二、阴阳五行学派… 167 第二节邹衍五德终始下的政治循环理论… 168 第三节《月令》天人相应的政治程式化理论… 170 一、天人相应…… 170 二、时政论……… 170 第九章秦朝皇权专制思想…… 173 第一节皇帝至上理论的极度发展… 173 第二节皇帝极欲与重罚主义…… 175 一、皇帝极欲…… 175 二、“督责之术”… 176 第三节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77 一、以法为主,兼蓄其他的文化政策…… 177 二、文化专制主义…… 177 第十章西汉前期黄老改治理论与儒法的新发展…… 179 第一节道家黄老政治思想的实践与理论…… 179 一、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 179 二,《淮南子》无为政治思想… 180 。4
目 录 第二节儒家政治思想面问实际的新发展… 187 一、陆贾的仁义与无为相结合的政治思想… 187 二、贾谊尊仁义与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189 第三节晁错的尚法与重农战思想……… 193 第十·章西汉中、后期政治指导思想的争论与发展 196 第一节“独崇儒术”与汉武帝的统治思想… 196 一、西汉统治者关于攻治指导思想的争论… 196 二、独崇儒术………… 198 三、汉武帝的杂霸政治术…… 199 四、汉元帝尊儒………… 203 第二节《春秋·公羊传的“大一统”政治思想… 205 一、《公羊传》和“公羊学”… 205 二、《公羊传》的“大一统”政治学说… 206 第三节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论… 211 一、天的体系与天人合一… 212 二、君权至上和天谴说…… 213 三、阴阳合分论与德治主张… 214 四、道的永恒与经、权、更化… 216 第四节《盐铁论》中的王、霸道之争… 218 一、盐铁之议与《盐铁论》…… 218 二、王道仁义与霸道权利之争…… 219 三、贤良文学对社会政治弊端的揭露批判… 221 第五节西汉晚期的政治调整思潮…… 222 一、西汉后期社会危机与政治调整思想… 222 二、扬雄对汉代经学的反思与改造…… 229 三、王莽受命改制的政治思想……… 232 第十二章东汉锻纬化的经学政治视与名教思潮… 237 第一节东汉初期统治集团的崇儒与集权思想… 237 一、刘秀君臣的崇情思想……… 238 二、以“柔道”治国… 239 三、并官政策与集权思想… 242 第二节《白虎通义》名教与神学相结合的政治思想… 243 一、帝王的神圣性与至上性……… 244 ·5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二、三纲五常的绝对化思想 245 第三节王充的经学批判思想…………… 247 一、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247 二、对神化圣人和经学崇拜的批判 249 三、时命论与思想的矛盾性 251 第四节东汉名教思潮… 252 一、汉代的孝治与名教…… 252 二、奖励名节与孝廉取士 253 三、“浮华交会”与名教的衰落…… 257 第五节东汉末年的党锢与清议思潮… 259 一、“党锢之祸”及其根由… 259 二、清议思潮及其政治意义……… 261 第六节《太平经》的善恶现和太平理想… 264 、“兴善止恶”论…… 265 二、君臣民“并力同心”说……………… 267 三、“尊道重德”的治国思想… 269 四、太平盛世的政治理想… 270 第七节东汉末年的政治批评与反思思潮… 272 一、对昏君奸臣的抨击与反思 272 二、关于重整政治关系的反思与设计…” 274 三、论用人之道… 276 四、论治国之道… 1■4 278 五、关于经济政策的反思与措施… 282 第十三章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思想的多元发展… 284 第一节汉末的名理与名法思潮… 284 一、东汉末期的名理思潮…… 285 二、汉魏之际的名法思潮 290 第二节魏晋玄学中的政治思想……… 294 一、何晏贵自然与用名教…… 294 二、王弼“名教出于自然”的政治哲学… 296 三、嵇康、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政治观…… 301 四、裴领的崇有论的政治思想…… 305 五、郭象“存在即合理”的政治思想… 308 大、玄学攻治思想的特点…………… 312 ·6*
自 录 第三节两晋及南朝儒家政治思想的承传与发展…313 一、论王朝更迭与王权合法性… 313 二、君权至上与君臣关系……… 316 三、礼制与教化… 318 四、九品官人法与贤人政治… 320 五、法治与“议复肉刑”… 322 第四节北魏统治集团治国思想的儒学化… 327 一、北魏前期统治者对儒家政治思想的认同…… 327 二、孝文帝的孝治主张… 332 第十四章魏晋至宋佛教、道教的政治思想… 335 第一节佛、道、儒三教的争衡与兼摄… 335 第二节佛教的政治观念……… 338 一、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338 二、佛教学者的尊君思想……… 340 第三节道教神化王权、维护宗法的政治思想… 342 一、道教中的尊君思想…… 342 二、道教经戒对大众社会政治观念的影响… 347 第十五章隋唐诸帝的君道理论………… 349 第一节民本论与君臣一体论…… 350 一、民本论:君权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350 二、君臣一体论:驭群臣与驭天下… 354 第二节封建论:家天下与公天下… 356 第三节法制论与谏议论“… 359 一、人治与法治… 359 二、谏议论:兼听与独断…… 361 第四节孝治及隋唐君道的思想特点……… 364 一、以孝治天下 364 二、隋唐君道的思想特点… 365 第十六章隋唐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批判思想…… 367 第一节隋唐儒学的复兴……… 367 第二节孔颖达的道论与治道…… 369 一、自然本体与伦理本位相结合的道论… 369 二、以礼仁为中心的治国之道… 370 7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三、系统的君德论 371 第三节《中说》兴王道、正礼乐的政治思想 372 一、“三教可一”论 372 二,批判藏纬,提倡中道… 373 三、兴王道,正礼乐…… 374 第四节柳宗元的大中之道及国家政体论… 374 一、天与人不相干预论…… 375 二、国家政体论 375 三、大中之道与仁义之政…… 376 四、“吏为民役”论… 378 第五节韩愈的道统论与尊君思想… 378 一、道统论……… 378 二、性品说… 379 三、圣人创制立法、拯救人类说………… 380 第六节隋唐,五代政治批判思想的新发展… 381 一、皮日休的仁政论及其对暴攻的批判……… 382 二、《无能子》否定圣人、帝王和纲常的政治思想… 383 三、罗隐的明君论及其对暴君的批判……… 385 四、谭峭的“君盗”论与均食、尚俭论……… 386 第十七章北宋政治调整与强化王权的政治思想… 388 第一节宋初诸帝强化集权的治国方略…… 388 一、强化对兵权的控制…… 389 二、削夺地方权力,限制朝臣权柄… 390 三、养官和不抑兼并………… 390 四、守内虑外…… 391 第二节李觀的富国强兵政治思想……… 391 一、礼和王霸道同质论……… 392 二、义利统一说……… 393 三、救弊之术… 393 四、强本节用……… 394 五、“强兵”主张 396 第三节王安石“改易更革”政治调节思想… 397 一、天、道自然与“性不可春恶言”……… 398 二、“改易更革”论…… 39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