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 子看来,人们的社会性生活,不仅包括国家、政治,还包括一切知识文明以 及仁义道德等等,不仅是多余的,而且都是祸害,是束缚人的桎档,应加以 灭除。人类应该像牛马在草原自由漫步那祥,过着“天放”的生活。对这种 荒唐的追求,似乎可以一笑了之。其实,在作者到达这个荒唐的结论之前, 有着深刻的思想作为先导,这就是其对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关系及其 矛盾问题的认识。作者深刻地揭露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两者的对立,可惜 没有看到两者历史的统一,而对于两者的对立,又缺乏一副科学的头脑去 对待,于是走向极端,用人的自然性去否定和排斥人的社会性,推导出纯 自然化的无何有之乡的幻境,从而也走到了绝境。作者怒斥了当时社会关 系对人们生存权利的剥夺,可是他又企图让自然剥夺人类的社会生活的 权利。他谴责当时社会关系对人的自由的限制,呼唤还人以自由,可是他 所向往的自由只不过是牛马自然生活式的自由,结果用自然的自由取消 了社会性的自由和人的创造自由,人类反而失去了一切自由,人不再是 人。在庄子的理想国理论中,到处是一片荒漠,可是在荒漠中又蕴藏着黄 金。对中国古代各式各样的理想国理论,我们需要进行分析,沿着他们走 过的思路,寻找他们的得失,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研究和分析社会模 式思想和理论,应该是政治思想史重要内容之一。 再次,治国的方略和政策也应是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内容。国家和法与 治国方略和政策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又有区别。我们从中国古代政治思 想中不难发现,一些人在国家组织体系和法律规定上并没有什么原则区 分,但在治国方略和具体政策上却有明显的不同,甚至形成水火之势。比 如在农商关系上,有的主张重农抑商,有的主张帷农除商,有的主张农工 商协调发展,有的主张以商治国,凡此等等,在政策上分歧甚多,各有一套 理论。政治思想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并且具有多层 次性。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与政治实践有远近之分,有关治国方略和 具体政策方面的主张与实际政治最为接近。实际的政治家常常从这些主 张中选择行动方案。在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应特别注意这方面的研究,从中 可以得到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 在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还应把伦理道德问题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从 学科上划分,伦理道德应该是另一个独立的领域,伦理道德不同于政治思 想,比如在先秦法家那里,他们便把政治和道德分为两种不同的事情。不 过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有些派别把伦理道德政治化,这一点在儒家那里 表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孝”,早在周初,周公就明确地把它作为一种政治 规定,在《康诰》中宣布:“元恶大憝,矧帷不孝不友”,对不孝不友者“刑兹 3*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无赦”。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思想,孔子把孝视为直接的政治。有人问 他,你为什么不当官从政?孔子回答道:我宣扬孝道,就是从政(参见《论 语·为政》)。儒家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通为,也就是把道德与 政治合而为一。把道德政治化,以道德治国虽不是中国古代所独有,但由 于儒家在封建社会占正统地位,因此伦理政治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有 着深远影响,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关于政治实施理论以及政治权术理论也应是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内 容。进行政治决策以及如何把政策、政治规定和各种行政措施付诸实践, 这是政治思想家们经常讨论的问题,比如关于进谏、纳谏、庭议、兼听、独 断、考课、监察等等,都属于这方面的问题。在君臣关系方面,人们喜欢忠 义,其实内中充满了利害之争和尔虞我诈。这种关于权术的种种论述,就 是官场争斗的理论表现。比如在君主专制的情况下,臣子如何进说就是一 个经常被人议论的问题。韩非子的《说难》是专论这个问题的名篇,其实, 他的论说脱胎于他的老师荀子。荀子在《非相》中有一段论述,应该说是 《说难》的张本。中国古代有关政治实施和政治权术理论是相当丰富的,具 有独特的意义,很值得研究。 以上儿项还没有把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内容说完全,但这几项大抵都 是不可缺少的。 基于上述内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大体可概括如下:研究历史 上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学派和不同人物关于国家和社会制度、社会 改造、以及通过国家机关和强力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 理想、理论、方针和政策;研究这些理想、理论、方针和政策得以提出的社 会背景及其对实际政治的影响: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变 的过程和规律。 4
目 录 导言: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1 第一章商与西周神佑王权攻治思想……1 第一节商代裨、祖崇拜与王权思想… 1 一、上帝的权威和祖先崇拜 二、王权专制思想… 第二节周公的尊天敬德思想………5 一、救天和尊王的政治观念… 5 二、敬德、保民、慎罚思想……… 6 第三节“天子独尊”的王权专制思想… 9 第四节西周后期对王专权的修正… 10 一、邵公论弭谤…小 10 二、伯阳父论“和”、“同”…… 11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攻治思想的世俗化转型………… 12 第一节春秋时期的政治思潮………… 13 一、关于天人关系与政治的指导思想……… 13 二、对“民”在政治成败中地位的新认识……… 15 三、君主专制思想的强化……… 18 四、关于礼、法、刑、政的政治作用的新认识… 20 五、关于用人与成败…24 第二节战国时期政治思想上的百家争鸣… 26 第三章儒家以伦理为中心的攻治思想… 30 第一节孔子以礼仁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30 一、政治理想与统治者的自我认识………31 ·1…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二、伦理政治与安于专制秩序…… 34 三、保守的边际平衡式的政治思维… 38 第二节《中庸》、《大学的修身治国思想…… 42 一、关于修身之道… 42 二、修身治国平天下…… 44 第三节孟子的仁政思想… 46 一、人性善和伦理思想… 46 二、仁政说… 50 三、论君臣与君民关系… 52 四、王道、霸道与统一… 56 第四节荀子的礼治思想… 57 一、性恶论和对性的改造… 57 二、礼治、法治和人治 60 三、道义分析与道高于君…… 63 四、富国与富民… 65 第五节《易传》以应变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70 一、《易传》的理论特点… 70 二、社会结构本于自然说… 71 三、应变攻治… 73 四、圣人治道… 75 第四章法家以法、势、术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80 第一节慎到的以势行法思想 80 一、贵势与天子为天下说… 81 二、尚法贵公论… …82 三、驭臣之术 85 第二节申不害的术治思想… 87 一、申子在法家中的地位… 87 二、术治思想…… 88 第三节《商君书》的以法强国思想… 90 一、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91 二、耕战政策论…… 92 三、以“重罚”为特色的法治思想… 95 第四节韩非的绝对专制政治思想…… 98 一、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99 2+
目 录 二、君利中心论 102 三,势、法、术理论与君主专制主义的绝对化 103 四、思想与文化专制论…… 108 第五章道家以法自然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111 第一节《老子》法自然的无为政治思想…… 111 一、道与法自然…… 112 二、无为政治……… 115 三、弱用之术… 117 四、小国寡民说… 121 第二节《庄子》的自然主义政治思想… 122 一、人性自然说……… 123 二、对桎楷人自然性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观念的批判…126 三、政治主张与理想社会… 131 第三节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黄老政治思想…136 一、顺天合人与循理用当原则… 137 二,法断与审形名…………… 139 三、文武、德刑、刚柔并用之术…14 第六章量子的兼爱论与绝对尚同的专制主义… 144 第一节刑政、政长的起源和社会政治的基本矛盾…145 一、一人一义的混乱时代… 145 二,刑攻、政长的产生……145 第二节兼相爱,交相利说 146 第三节尚同说与君主专制主义… 148 一、立统一之义… 148 二、推行“义”的手段 149 三、专制主义政治体系… 150 第四节尚贤说、节用说、非攻说… 151 一、尚贤说……… 151 二、节用说… 151 三、非攻说………… 152 第七章《管子·轻重篇》的商业治国理论… 154 第一节以“轻重”治国说… 154 一、“轻重”一词的含义… 15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