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 1.链球菌属的形态特征 细胞呈球形或卵圆形,成对或成链排 列。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一般不运动,不产生色素。但肠 球菌群中某些种能运动或产色素。 2.链球菌属的生理生化特点 化能异养型,同型乳酸发酵产生 右旋乳酸;兼性厌氧型,接触酶反应阴性,厌氧培养生长良好。 根据生理生化特性可将链球菌属分为四个种群(见表7-1)。 表7-1 链球菌属不同种群生理生化特征 化脓性群 绿色群 肠球菌群 乳酸链球菌 抗原群 A,B,C,F,G 未分群 D N 鲜血琼脂平板培养 溶血 变绿 变绿或溶血 无 最适生长温度℃ 37 37 35~37 35 60℃,30min存活 - - + + 肉汤中生长 6.5% NaCl - - + - pH9.6 - - + - 0.1% 次甲基蓝 - - + + 40% 胆汁 - - + + * 乳品工业中应用最多的是链球菌属中的乳酸链球菌群
(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 1.链球菌属的形态特征 细胞呈球形或卵圆形,成对或成链排 列。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一般不运动,不产生色素。但肠 球菌群中某些种能运动或产色素。 2.链球菌属的生理生化特点 化能异养型,同型乳酸发酵产生 右旋乳酸;兼性厌氧型,接触酶反应阴性,厌氧培养生长良好。 根据生理生化特性可将链球菌属分为四个种群(见表7-1)。 表7-1 链球菌属不同种群生理生化特征 化脓性群 绿色群 肠球菌群 乳酸链球菌 抗原群 A,B,C,F,G 未分群 D N 鲜血琼脂平板培养 溶血 变绿 变绿或溶血 无 最适生长温度℃ 37 37 35~37 35 60℃,30min存活 - - + + 肉汤中生长 6.5% NaCl - - + - pH9.6 - - + - 0.1% 次甲基蓝 - - + + 40% 胆汁 - - + + * 乳品工业中应用最多的是链球菌属中的乳酸链球菌群
3.链球菌属的代表种 ❖ (1)嗜热链球菌(St.thermophilus)。 细胞形态呈链球状。某些菌株若不经过中间牛乳培养则在固体培养 基上得不到菌落。 能利用葡萄糖、果糖、乳糖和蔗糖进行同型乳酸发酵产生L型 乳酸 (适口性好)。在石蕊牛乳中不还原石蕊,可使牛乳凝固。 蛋白质分解力较弱,在发酵乳中可产生香味物质双乙酰。 该菌主要特征是能在高温条件下产酸,最适生长温度40~45℃,温 度低于20℃不产酸。耐热性强,能耐65~68℃的高温。 常作为发酵酸乳、瑞士干酪的生产菌。 (2)乳酸链球菌(St.lactis)。 细胞形态呈双球、短链或长链状。 同型乳酸发酵。在石蕊牛乳中可使牛乳凝固。牛乳随便放置 时,牛乳的凝固90%是由该菌所致。 产酸能力弱,最大乳酸生物量0.9%~1.0%。 可在4% NaCl肉汤培养基和0.3%亚甲基兰牛乳中生长,能水解 精氨酸产生NH3, 对温度适应范围广泛,10~40℃均产酸,最适生长温度30℃。 而对热抵抗力弱,60℃ 30min全部死亡。 常作为干酪、酸制奶油及乳酒和酸泡菜发酵剂菌种。 (3)乳脂链球菌(St.cremoris)。 细胞比乳酸链球菌大,长链状。 同型乳酸发酵。产酸和耐酸能力均较弱。 产酸温度较低,约18~20℃,37℃以上不产酸、不生长。 由于该菌耐酸能力差,菌种保藏非常困难,需每周转接菌种一次 或 在培养基中添加CaCO3 1%~3%保藏。 不能在4% NaCl肉汤培养基和0.3%亚甲基兰牛乳中生长,不水解精 氨酸。 此菌常作为干酪、酸制奶油发酵剂菌种
3.链球菌属的代表种 ❖ (1)嗜热链球菌(St.thermophilus)。 细胞形态呈链球状。某些菌株若不经过中间牛乳培养则在固体培养 基上得不到菌落。 能利用葡萄糖、果糖、乳糖和蔗糖进行同型乳酸发酵产生L型 乳酸 (适口性好)。在石蕊牛乳中不还原石蕊,可使牛乳凝固。 蛋白质分解力较弱,在发酵乳中可产生香味物质双乙酰。 该菌主要特征是能在高温条件下产酸,最适生长温度40~45℃,温 度低于20℃不产酸。耐热性强,能耐65~68℃的高温。 常作为发酵酸乳、瑞士干酪的生产菌。 (2)乳酸链球菌(St.lactis)。 细胞形态呈双球、短链或长链状。 同型乳酸发酵。在石蕊牛乳中可使牛乳凝固。牛乳随便放置 时,牛乳的凝固90%是由该菌所致。 产酸能力弱,最大乳酸生物量0.9%~1.0%。 可在4% NaCl肉汤培养基和0.3%亚甲基兰牛乳中生长,能水解 精氨酸产生NH3, 对温度适应范围广泛,10~40℃均产酸,最适生长温度30℃。 而对热抵抗力弱,60℃ 30min全部死亡。 常作为干酪、酸制奶油及乳酒和酸泡菜发酵剂菌种。 (3)乳脂链球菌(St.cremoris)。 细胞比乳酸链球菌大,长链状。 同型乳酸发酵。产酸和耐酸能力均较弱。 产酸温度较低,约18~20℃,37℃以上不产酸、不生长。 由于该菌耐酸能力差,菌种保藏非常困难,需每周转接菌种一次 或 在培养基中添加CaCO3 1%~3%保藏。 不能在4% NaCl肉汤培养基和0.3%亚甲基兰牛乳中生长,不水解精 氨酸。 此菌常作为干酪、酸制奶油发酵剂菌种
(三)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 1.明串珠菌属的形态特征: 明串珠菌属的菌落特征 固体培养,菌落一般小于1.0mm, 光滑、圆形、灰白色;液体培养,通常混浊均匀,但长 链状菌株可形成沉淀。 细胞球形或豆状,成对或成链排列。 革兰氏染色阳性,不运动,无芽孢。 ❖ 2.明串珠菌属的生理生化特点: 化能异养型,生长繁殖需要复合生长因子:烟酸、硫胺素、 生物素和氨基酸,不需要泛酸及其衍生物。 利用葡萄糖进行异型乳酸发酵产生D型乳酸、乙酸或醋酸、CO2, 可使苹果酸转化为L型乳酸。 通常不酸化和凝固牛乳,不水解精氨酸,不水解蛋白,不还原 硝酸盐,不溶血,不产吲哚。兼性厌氧型,接触酶反应阴性。 生长温度范围5~30℃,最适生长温度25℃。 3.代表种——肠膜状明串珠菌(L.mesenterides) 固体培养,菌落直径小于1.0mm;液体培养,混浊均匀。 细胞球形或豆状,成对或短链排列。 利用葡萄糖进行异型乳酸发酵,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生长合 成大量的荚膜物质——葡聚糖,形成特征性粘液。 最适生长温度25℃,生长的pH值范围3.0~6.5,具有一定嗜渗 压性,可在含4%~6%的NaCl培养基中生长。 该菌不仅是酸泡菜发酵重要的乳酸菌,而且已被用于生产右旋 糖苷的发酵菌株,右旋糖苷是代血浆的主要成分
(三)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 1.明串珠菌属的形态特征: 明串珠菌属的菌落特征 固体培养,菌落一般小于1.0mm, 光滑、圆形、灰白色;液体培养,通常混浊均匀,但长 链状菌株可形成沉淀。 细胞球形或豆状,成对或成链排列。 革兰氏染色阳性,不运动,无芽孢。 ❖ 2.明串珠菌属的生理生化特点: 化能异养型,生长繁殖需要复合生长因子:烟酸、硫胺素、 生物素和氨基酸,不需要泛酸及其衍生物。 利用葡萄糖进行异型乳酸发酵产生D型乳酸、乙酸或醋酸、CO2, 可使苹果酸转化为L型乳酸。 通常不酸化和凝固牛乳,不水解精氨酸,不水解蛋白,不还原 硝酸盐,不溶血,不产吲哚。兼性厌氧型,接触酶反应阴性。 生长温度范围5~30℃,最适生长温度25℃。 3.代表种——肠膜状明串珠菌(L.mesenterides) 固体培养,菌落直径小于1.0mm;液体培养,混浊均匀。 细胞球形或豆状,成对或短链排列。 利用葡萄糖进行异型乳酸发酵,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生长合 成大量的荚膜物质——葡聚糖,形成特征性粘液。 最适生长温度25℃,生长的pH值范围3.0~6.5,具有一定嗜渗 压性,可在含4%~6%的NaCl培养基中生长。 该菌不仅是酸泡菜发酵重要的乳酸菌,而且已被用于生产右旋 糖苷的发酵菌株,右旋糖苷是代血浆的主要成分
(四)片球菌属(Pediococcus) ❖ 1.片球菌属的形态特征: 细胞球形,成对或四联状排列。 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不运动, 固体培养,菌落大小可变,直径1.0~2.5mm。 无细胞色素。 2.片球菌属的生理生化特点: 化能异养型,生长繁殖需要复合生长因子:烟酸、泛酸、生物素 和氨基酸,不需要硫胺素、对-氨基苯甲酸和钴胺素。 利用葡萄糖进行同型乳酸发酵产生DL型或L型乳酸。 通常不酸化和凝固牛乳,不分解蛋白质,不还原硝酸盐,不产吲 哚。兼性厌氧,接触酶反应阴性。 生长温度范围25~40℃,最适生长温度30℃。 该属中,嗜盐片球菌(Pc.halophilus)耐NaCl浓度18%~20%,是 参与酱油酿造的重要乳酸菌; 乳酸片球菌(Pc.acidilactici)可在 含6%~8% 的NaCl环境中生长,耐NaCl浓度13%~20%,是酸泡菜发酵 中重要的乳酸菌
(四)片球菌属(Pediococcus) ❖ 1.片球菌属的形态特征: 细胞球形,成对或四联状排列。 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不运动, 固体培养,菌落大小可变,直径1.0~2.5mm。 无细胞色素。 2.片球菌属的生理生化特点: 化能异养型,生长繁殖需要复合生长因子:烟酸、泛酸、生物素 和氨基酸,不需要硫胺素、对-氨基苯甲酸和钴胺素。 利用葡萄糖进行同型乳酸发酵产生DL型或L型乳酸。 通常不酸化和凝固牛乳,不分解蛋白质,不还原硝酸盐,不产吲 哚。兼性厌氧,接触酶反应阴性。 生长温度范围25~40℃,最适生长温度30℃。 该属中,嗜盐片球菌(Pc.halophilus)耐NaCl浓度18%~20%,是 参与酱油酿造的重要乳酸菌; 乳酸片球菌(Pc.acidilactici)可在 含6%~8% 的NaCl环境中生长,耐NaCl浓度13%~20%,是酸泡菜发酵 中重要的乳酸菌
(五)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 1.双歧杆菌属的形态特征: 细胞呈多样形态:Y字型、V字型、弯曲状、勺型,典型形态为分叉杆菌,因 而取名bifidus(拉丁语源是分开、裂开之意)。 革兰氏染色阳性,亚甲基兰染色菌体着色不规则。无芽孢和鞭毛,不运动。 2.双歧杆菌属的生理生化特点及其功能性: 化能异养型,对营养要求苛刻,生长繁殖需要多种双歧因子(能促 进双歧杆菌生长,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质), 能利用葡萄糖、果糖、乳糖和半乳糖,通过果糖-6-磷酸支路生成摩 尔比2:3的乳酸和乙酸及少量的甲酸和琥珀酸。 蛋白质分解力微弱,能利用铵盐作为氮源,不还原硝酸盐,不水解 精氨酸,不液化明胶,不产生吲哚,联苯胺反应阴性。 专性厌氧,接触酶反应阴性,对氧的敏感性存在不同菌种或菌株的 差异,多次传代培养后,菌株的耐氧性增强。 生长温度范围25~45℃,最适生长温度37℃。生长pH值范围4.5~ 8.5,最适生长起始pH值6.5~7.0,不耐酸,酸性环境(pH≤5.5) 对菌体存活不利。 3.代表种:人体肠道中共有8种,其中数量最多的5种为: 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 婴儿双歧杆菌(B.infantis)、 青春双歧杆菌(B.adolescentis)、 长双歧杆菌(B.longum)、 短双歧杆菌(B.breve)。 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有益菌群,它可定殖在宿主的肠粘膜上形 成生物学屏障,具有拮抗致病菌、改善微生态平衡、合成多种微生 素、提供营养、抗肿瘤、降低内毒素、提高免疫力、保护造血器官、 降低胆固醇水平等重要生理功能,其促进人体健康的有益作用,远 远超过其它乳酸菌
(五)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 1.双歧杆菌属的形态特征: 细胞呈多样形态:Y字型、V字型、弯曲状、勺型,典型形态为分叉杆菌,因 而取名bifidus(拉丁语源是分开、裂开之意)。 革兰氏染色阳性,亚甲基兰染色菌体着色不规则。无芽孢和鞭毛,不运动。 2.双歧杆菌属的生理生化特点及其功能性: 化能异养型,对营养要求苛刻,生长繁殖需要多种双歧因子(能促 进双歧杆菌生长,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质), 能利用葡萄糖、果糖、乳糖和半乳糖,通过果糖-6-磷酸支路生成摩 尔比2:3的乳酸和乙酸及少量的甲酸和琥珀酸。 蛋白质分解力微弱,能利用铵盐作为氮源,不还原硝酸盐,不水解 精氨酸,不液化明胶,不产生吲哚,联苯胺反应阴性。 专性厌氧,接触酶反应阴性,对氧的敏感性存在不同菌种或菌株的 差异,多次传代培养后,菌株的耐氧性增强。 生长温度范围25~45℃,最适生长温度37℃。生长pH值范围4.5~ 8.5,最适生长起始pH值6.5~7.0,不耐酸,酸性环境(pH≤5.5) 对菌体存活不利。 3.代表种:人体肠道中共有8种,其中数量最多的5种为: 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 婴儿双歧杆菌(B.infantis)、 青春双歧杆菌(B.adolescentis)、 长双歧杆菌(B.longum)、 短双歧杆菌(B.breve)。 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有益菌群,它可定殖在宿主的肠粘膜上形 成生物学屏障,具有拮抗致病菌、改善微生态平衡、合成多种微生 素、提供营养、抗肿瘤、降低内毒素、提高免疫力、保护造血器官、 降低胆固醇水平等重要生理功能,其促进人体健康的有益作用,远 远超过其它乳酸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