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选择题(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愆期(qian)譬如(bi) 孔疚间u尔卜尔筮(sh)熏陶渐染(ian) B.吐哺(bu)夙兴夜寐(su)咎言(j)自我徂尔(cu)匪夷所思fe) C.不逞 huang)象弭(m 归聘(pin)雨雪霏霏(yu)风靡一时(m) D.桑葚(shen)棠棣(d) 敛裾(j 晊其笑矣x)载歌载舞(z通i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哽咽葳蕤遗施蒲纬 娥眉公姥扶将窈窕 C.思量誓违许和怅然 D.婀娜芨荷嗟叹煎迫 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 A.芳菲菲其弥章 延伫乎吾将反 B.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何方圜之能周兮 C.箱帘六七十 府吏见丁宁 D.謇朝谇而夕替 蒲苇纫如丝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B.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C.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D.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2019-2020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 一、选择题(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愆.期(qiān) 譬如(bì) 孔疚.(jiù) 尔卜尔筮.(shì) 熏陶渐.染(jiàn) B.吐哺(bǔ) 夙.兴夜寐(sù) 咎.言(jiù) 自我徂.尔(cú) 匪.夷所思(fěi) C.不遑.(huánɡ) 象弭.(mí) 归聘.(pìn) 雨.雪霏霏(yù) 风靡.一时(mǐ) D.桑葚.(shèn) 棠棣.(dì) 敛裾.(jù) 咥.其笑矣(xì) 载.歌载舞(zǎi)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哽咽 葳蕤 遗施 蒲纬 B.娥眉 公姥 扶将 窈窕 C.思量 誓违 许和 怅然 D.婀娜 芨荷 嗟叹 煎迫 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 ) A.芳菲菲其弥章 延伫乎吾将反 B.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何方圜之能周兮 C.箱帘六七十 府吏见丁宁 D.謇朝谇而夕替 蒲苇纫如丝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B.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C.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D.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 ““团”“” 颂”“赋”“比”“兴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C.刘勰《文心雕龙》称《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 千金 D.“乐府双璧”指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两部作品。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日前美国《洛杉矾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 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 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 “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 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罘。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 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 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一一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 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 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 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 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 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 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 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 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 “风”“雅”“颂”“赋”“比”“兴”。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C.刘勰《文心雕龙》称《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 千金”。 D.“乐府双璧”指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两部作品。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 分)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 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 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 “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 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 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 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 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 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 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 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 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 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 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 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
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毎年的木兰秋狝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 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 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 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一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荼的兴致,而 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6.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 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 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 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 美的享受。 7.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8.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B.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 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女木兰秋狝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5分) 大学生村官
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狝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 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 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 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 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6.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 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 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 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 美的享受。 7.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8.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 ...的一项是( ) A.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B.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 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女木兰秋狝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5 分) 大学生村官
谢大立 大学生村官小胡还没有到村里,就被老村长直接由镇里领到了栗里村看醉石。那是块高七八尺, 宽丈余的石头。讲解员说,陶渊明妤酒,喝醉了就睡石头上。石头下面有溪流,讲解员说叫醒酒泉 陶渊明一觉酲来,喝一碗溪里的泉水,酒也就醒了。 看完了醉石,又看庐山的大林寺。正巧是农历四月初九,当初白居易来此探友的时日。这季节 山下的桃花早凋谢了,这里的却含苞欲放。白居易因此写下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也借这诗句名满天下。 旅游,是小胡梦寐以求的事。小胡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地里刨食的。暑假、寒假同学 们都结伴旅游,他则打工挣学费。同学们旅行回来,带回来和一些名胜古迹的合影,他就从那些图 片里领略那里的风采,做梦去那些地方。 如此的经历,让小胡收获了梦寐以求,还收获了一种叫踏实的东西。当好村官于小胡的仕途十 分重要。能不能当好村官,小胡的心里是没底的。但老村长给了他底。老村长是个非常和蔼可亲的 长者,一个星期下来,他们相处得如爷俩。上阵父子兵,就凭这古训,他这村官就当好一半了。 乡亲们的热情,使他的心里更有底了。村委会与老村长的屋子毗邻,他们安排他住里面。被子 虽是他带来的,但他们给他洗了还晒了,他睡在上面,如同睡在阳光的香味里。酲来,桌子上变魔 术般多了一碟鱼、一碟肉、一碟豆腐、一碟炒鸡蛋,还有许多瓶咸苿。村长夫人告诉他,都是村民 们主动送来的,见他睡得香,就没有叫醒他。 激情使小胡吃罢饭就找老村长要工作。老村长领着他村前、村后转,山下、山上转。转到太阳 快落山时,他们跟着一条河流往下走。河流旁,是一条可以走车的土路,路上没有车,走着他们两 个人。哗哗的流水声,在他们的脚下时断时续地响。 水声突然吼叫起来,是流水在他们的脚下变成了瀑布。阳光在瀑布里丝丝缕缕,小胡情不自禁 地叫起来:“壮观,太壮观了!”老村长说:“对岸那两个字也壮观。”小胡放眼对岸,石璧上写 着“牛吼”两个字。小胡说:“牛吼,这水的吼叫声还真有点像牛吼。”老村长说:“像吧,要冫 古人会在咱这儿留下墨宝……” 走着说着,河突然没了。让河没了的是一座山。山硬生生地把河挡住了,水却并没有形成堰塞 湖。小胡又是情不自禁:“奇特,水都到哪里去了?”老村长顺手拿起根木棍,一头顶住石壁,让 小胡把耳朵顶住木棍的另一头听。哗啦哗啦的响声随即传进小胡的耳里。老村长问:“像不像人的 肚子里有了空气的响声?”小胡说:“形象!”老村长指指石壁的上空说:“形象可是石璧上的字 说的。”小胡朝上望去,看到石璧上雕刻着“响肠”两个大字 老村长说:“到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了我领你去庐山的目的了吧?”小胡一怔,说:“到庐山
谢大立 大学生村官小胡还没有到村里,就被老村长直接由镇里领到了栗里村看醉石。那是块高七八尺, 宽丈余的石头。讲解员说,陶渊明好酒,喝醉了就睡石头上。石头下面有溪流,讲解员说叫醒酒泉, 陶渊明一觉醒来,喝一碗溪里的泉水,酒也就醒了。 看完了醉石,又看庐山的大林寺。正巧是农历四月初九,当初白居易来此探友的时日。这季节, 山下的桃花早凋谢了,这里的却含苞欲放。白居易因此写下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也借这诗句名满天下。 旅游,是小胡梦寐以求的事。小胡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地里刨食的。暑假、寒假同学 们都结伴旅游,他则打工挣学费。同学们旅行回来,带回来和一些名胜古迹的合影,他就从那些图 片里领略那里的风采,做梦去那些地方。 如此的经历,让小胡收获了梦寐以求,还收获了一种叫踏实的东西。当好村官于小胡的仕途十 分重要。能不能当好村官,小胡的心里是没底的。但老村长给了他底。老村长是个非常和蔼可亲的 长者,一个星期下来,他们相处得如爷俩。上阵父子兵,就凭这古训,他这村官就当好一半了。 乡亲们的热情,使他的心里更有底了。村委会与老村长的屋子毗邻,他们安排他住里面。被子 虽是他带来的,但他们给他洗了还晒了,他睡在上面,如同睡在阳光的香味里。醒来,桌子上变魔 术般多了一碟鱼、一碟肉、一碟豆腐、一碟炒鸡蛋,还有许多瓶咸菜。村长夫人告诉他,都是村民 们主动送来的,见他睡得香,就没有叫醒他。 激情使小胡吃罢饭就找老村长要工作。老村长领着他村前、村后转,山下、山上转。转到太阳 快落山时,他们跟着一条河流往下走。河流旁,是一条可以走车的土路,路上没有车,走着他们两 个人。哗哗的流水声,在他们的脚下时断时续地响。 水声突然吼叫起来,是流水在他们的脚下变成了瀑布。阳光在瀑布里丝丝缕缕,小胡情不自禁 地叫起来:“壮观,太壮观了!”老村长说:“对岸那两个字也壮观。”小胡放眼对岸,石壁上写 着“牛吼”两个字。小胡说:“牛吼,这水的吼叫声还真有点像牛吼。”老村长说:“像吧,要不, 古人会在咱这儿留下墨宝……” 走着说着,河突然没了。让河没了的是一座山。山硬生生地把河挡住了,水却并没有形成堰塞 湖。小胡又是情不自禁:“奇特,水都到哪里去了?”老村长顺手拿起根木棍,一头顶住石壁,让 小胡把耳朵顶住木棍的另一头听。哗啦哗啦的响声随即传进小胡的耳里。老村长问:“像不像人的 肚子里有了空气的响声?”小胡说:“形象!”老村长指指石壁的上空说:“形象可是石壁上的字 说的。”小胡朝上望去,看到石壁上雕刻着“响肠”两个大字。 老村长说:“到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了我领你去庐山的目的了吧?”小胡一怔,说:“到庐山
的目的……”老村长说:“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小胡说:“请老村长明示。”老村长· 副胸有成竹的架势说:“把我们这些宝贵的资源利用起来,开发旅游。”小胡说:“开发旅游?” 老村长斩钉截铁地说:“对,开发旅游!我就不信我们的牛吼、响肠比不过栗里的一块石头、大林 寺的几朵桃花!” 小胡不想顶撞老村长,又不想违心,想了想委婉地说:“人们看醉石看的是陶渊明,上大林寺 冲的是白居易……”老村长打断他的话说:“谁又能肯定那块石头上真的睡过陶渊明,还有那个大 林寺桃花,肯定也不是白居易时的桃花。由于编得好,人们不是照样去?我们的牛吼、响肠只要编 得好,肯定会比醉石、大林寺桃花吸引人。牛魔王、牛郎都姓牛,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使法 时,铁扇公主就听到肠子里一阵阵哗啦哗啦地响……” 小胡语塞、发怔。老村长的语重心长又像魔咒一样地念响了:“只要编出了名堂,就有人来咱 这儿旅游,游人来了要吃、要住、要玩,旅店、饭店、美容店就跟着搞起来了……到那时,我们俩 就对上对下都有个好的交代了……”老村长最后拍拍小胡的肩头说:“你是大学生,有文化;上头 派来的村官,有靠山。我们这次到庐山去参观的钱,都是村民们凑的份子呀……” 说完,老村长如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自顾自地走了,留下小胡一个人站在夕阳里,进退不 得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4期 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栗里村醉石、大林寺桃花是借名人典故打出了“文化牌”,迎来八方游客,这一现象反映了栗 里村、大林寺旅游业发展急功近利的心态。 B.关于“乡亲们对小胡主动热情”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了乡亲们的淳朴善良,另一方面暗示此地经 济落后,大学生村官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希望。 C.小胡出生在小山村,家境贫寒,假期里,需要打工挣学费,而他的同学却能够结伴游览各地的名 胜古迹。当一名村官可谓圆了他的旅游梦。 D.作者通过对老村长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塑造了老村长淳朴善良、睿智老练、热心为 家乡做贡献的人物形象。 E.小说详细地描写了村里“壮观的牛吼、形象的响肠”等景观,既给读者直观具体的印象,也暗示 此地具有旅游开发的潜质 10.小说在塑造“大学生村官”这个形象时,表现了他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1.小说以“小胡一个人站在夕阳里,进退不得”结尾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看法。(6分)
的目的……”老村长说:“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小胡说:“请老村长明示。”老村长一 副胸有成竹的架势说:“把我们这些宝贵的资源利用起来,开发旅游。”小胡说:“开发旅游?” 老村长斩钉截铁地说:“对,开发旅游!我就不信我们的牛吼 、响肠比不过栗里的一块石头、大林 寺的几朵桃花!” 小胡不想顶撞老村长,又不想违心,想了想委婉地说:“人们看醉石看的是陶渊明,上大林寺, 冲的是白居易……”老村长打断他的话说:“谁又能肯定那块石头上真的睡过陶渊明,还有那个大 林寺桃花,肯定也不是白居易时的桃花。由于编得好,人们不是照样去?我们的牛吼、响肠只要编 得好,肯定会比醉石、大林寺桃花吸引人。牛魔王、牛郎都姓牛,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使法 时,铁扇公主就听到肠子里一阵阵哗啦哗啦地响……” 小胡语塞、发怔。老村长的语重心长又像魔咒一样地念响了:“只要编出了名堂,就有人来咱 这儿旅游,游人来了要吃、要住、要玩,旅店、饭店、美容店就跟着搞起来了……到那时,我们俩 就对上对下都有个好的交代了……”老村长最后拍拍小胡的肩头说:“你是大学生,有文化;上头 派来的村官,有靠山。我们这次到庐山去参观的钱,都是村民们凑的份子呀……” 说完,老村长如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自顾自地走了,留下小胡一个人站在夕阳里,进退不 得。 (选自《小说月刊》2016 年第 4 期) 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栗里村醉石、大林寺桃花是借名人典故打出了“文化牌”,迎来八方游客, 这一现象反映了栗 里村、大林寺旅游业发展急功近利的心态。 B.关于“乡亲们对小胡主动热情”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了乡亲们的淳朴善良,另一方面暗示此地经 济落后,大学生村官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希望。 C.小胡出生在小山村,家境贫寒,假期里,需要打工挣学费,而他的同学却能够结伴游览各地的名 胜古迹。当一名村官可谓圆了他的旅游梦。 D.作者通过对老村长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塑造了老村长淳朴善良、睿智老练、热心为 家乡做贡献的人物形象。 E. 小说详细地描写了村里“壮观的牛吼、形象的响肠”等景观,既给读者直观具体的印象,也暗示 此地具有旅游开发的潜质。 10. 小说在塑造 “大学生村官”这个形象时,表现了他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11.小说以“小胡一个人站在夕阳里,进退不得”结尾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看法。(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