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一中、安溪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2)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略无慕艳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课内文言知识(15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越国以鄙远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赠送 C.悟已往之不谏谏:进谏,进言 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自夸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B.失其所与,不知怀王与诸将曰 C.群臣错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D.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4.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夜缒而出,见秦伯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D.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C.距关,毋内诸侯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大王来何操? D.夫晋,何厌之有?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三)课外文言阅读(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藏书室记 苏辙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 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
福建省德化一中、安溪一中 2015 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42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______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原《离骚》) (2)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无慕艳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课内文言知识(15 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越国以鄙远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赠送 C.悟已往之不谏 谏:进谏,进言 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自夸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B.失其所与,不知 怀王与诸将曰 C. 群臣错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D.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4.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夜缒而出,见秦伯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D.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 分) A.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C.距关,毋内诸侯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大王来何操? D.夫晋,何厌之有?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三)课外文言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7-10 题。 藏书室记 苏辙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 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
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 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 读书。曰:“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颜、闵由是 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 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 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如孔子犹养之以 学而后盛,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傅说①之诏其君,亦曰:“学 于古训,乃有获,而况余人乎!” 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 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 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②;好勇不好 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 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 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 读书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日益之 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 注释:①傅说:商朝政治家。②绞:言语伤人。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手缉而校之缉:收集整理 B.然后申之以弦歌申:陈述说明 C.有兼人之才兼:超过 D.其蔽也贼贼:偷窃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吾世其庶矣乎甘辛咸苦,皆其性也 B.广之以读书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 C.傅说之诏其君予一以贯之 D.而况余人乎凡学而不读书者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纲,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及学习方法的诸多见解。 B.苏氏父子都重视读书,作者提出了读书能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 C.作者以农夫种田依顺草木本性使其自由生长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育人之道。“° D.孔子否定死读书而不思考的做法,他认为“一以贯之”是增长学问的力法。 10.把《藏书室记》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2分) (2)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4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11.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漫感① 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 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 读书。曰:“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颜、闵由是 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 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 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如孔子犹养之以 学而后盛,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傅说①之诏其君,亦曰:“学 于古训,乃有获,而况余人乎!” 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 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 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②;好勇不好 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 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 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 读书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日益之 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 注释:①傅说:商朝政治家。②绞:言语伤人。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手缉而校之 缉:收集整理 B.然后申之以弦歌 申:陈述说明 C.有兼人之才 兼:超过 D.其蔽也贼 贼:偷窃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吾世其庶矣乎 甘辛咸苦,皆其性也 B.广之以读书 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 C.傅说之诏其君 予一以贯之 D.而况余人乎 凡学而不读书者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纲,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及学习方法的诸多见解。 B.苏氏父子都重视读书,作者提出了读书能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 C.作者以农夫种田依顺草木本性使其自由生长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育人之道。 D.孔子否定死读书而不思考的做法,他认为“一以贯之”是增长学问的力法。 10.把《藏书室记》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2 分) (2)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4 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6 分) 11.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漫感① 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亥杂诗 龚自珍 少年击剑更吹箭,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②,万千哀乐聚今朝。 注释:①此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②分: 料想。 (1)请找出《漫感》一诗的诗眼,并分析该诗眼的作用。(2分) (2)两首诗都运用了“剑”“箫”的意象,这两个意象也被认为是龚自珍人生 的真实写 照。结合这两个意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人形象?(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因为觉得乡下不安宁,吴老太爷被送到上海,吴荪甫等到码头迎接他。上车 后由于受到各种刺激,吴老太爷一到公馆就病倒了。(《子夜》) B.鸣凤给觉慧端来了茶,被淑华拦下说话。太太高声叫她去装烟,淑华故意不 放她走并骂太太是老烟鬼。觉慧对淑华很反感。(《家》) C.巴黎大瘟疫流行,弗罗洛赶回家时父母已死,而被遗弃在摇篮里的小弟弟正 在啼哭。从此,他就做了家长,尽心尽力地照顾小弟弟。(《巴黎圣母院》 D.葛朗台看准时机,卖掉酒和白杨,赚了大钱。欧也妮知道这件事后,就央求 他救济夏尔,结果却遭到了父亲的严厉训斥。(《欧也妮·葛朗台》) E.玛丝洛娃赶到车站去见涅赫留朵夫,可车厢里的他却装作没有看见她。她想 卧轨自杀,后来经过扳道工的劝说,才平静下来。(《复活》) 13.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的题目。 平儿道:“姥姥别说闲话,你既是姑娘的干妈,也该知道的。”便一五一十的告 诉了。把个刘姥姥也唬怔了,等了半天,忽然笑道:“你这样一个伶俐姑娘,没 听见过鼓儿词么,这上头的方法多着呢。这有什么难的 把刘姥姥“唬怔了”的是什么事?依据刘姥姥所说的方法,平儿如何处理这件事 的?请简述。 2)阅读下面《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他扫视了破旧、斑驳、土气的屋子)绷着脸说:“唉!乖乖,我当真是在葛朗 台先生的府上吗?他当真做过索漠市长,是巴黎葛朗台先生的哥哥?” 上文“绷着脸”说话的人是谁?“他”为什么来到葛朗台先生的府上?又受到 葛朗台先生怎样的“款待 我选择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4.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①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窬 ②之类也。(《孟子·尽心下》) 【注】①餂:tian探取,获取。②窬:从墙上爬过去。 (1)同样是“该不该说话”的问题,孔孟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述。(3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少年击剑更吹箭,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②,万千哀乐聚今朝。 注释:①此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②分: 料想。 (1)请找出《漫感》一诗的诗眼,并分析该诗眼的作用。(2 分) (2)两首诗都运用了“剑”“箫”的意象,这两个意象也被认为是龚自珍人生 的真实写 照。结合这两个意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人形象? (4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1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因为觉得乡下不安宁,吴老太爷被送到上海,吴荪甫等到码头迎接他。上车 后由于受到各种刺激,吴老太爷一到公馆就病倒了。(《子夜》) B.鸣凤给觉慧端来了茶,被淑华拦下说话。太太高声叫她去装烟,淑华故意不 放她走并骂太太是老烟鬼。觉慧对淑华很反感。(《家》) C.巴黎大瘟疫流行,弗罗洛赶回家时父母已死,而被遗弃在摇篮里的小弟弟正 在啼哭。从此,他就做了家长,尽心尽力地照顾小弟弟。(《巴黎圣母院》) D.葛朗台看准时机,卖掉酒和白杨,赚了大钱。欧也妮知道这件事后,就央求 他救济夏尔,结果却遭到了父亲的严厉训斥。(《欧也妮·葛朗台》) E.玛丝洛娃赶到车站去见涅赫留朵夫,可车厢里的他却装作没有看见她。她想 卧轨自杀,后来经过扳道工的劝说,才平静下来。(《复活》) 13.简答题。(选做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的题目。 平儿道:“姥姥别说闲话,你既是姑娘的干妈,也该知道的。”便一五一十的告 诉了。把个刘姥姥也唬怔了,等了半天,忽然笑道:“你这样一个伶俐姑娘,没 听见过鼓儿词么,这上头的方法多着呢。这有什么难的。” 把刘姥姥“唬怔了”的是什么事?依据刘姥姥所说的方法,平儿如何处理这件事 的?请简述。 (2)阅读下面《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他扫视了破旧、斑驳、土气的屋子)绷着脸说:“唉!乖乖,我当真是在葛朗 台先生的府上吗?他当真做过索漠市长,是巴黎葛朗台先生的哥哥?” 上文“绷着脸”说话的人是谁?“他”为什么来到葛朗台先生的府上?又受到 葛朗台先生怎样的“款待”? 我选择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14.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①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窬 ②之类也。(《孟子·尽心下》) 【注】①餂:tiǎn 探取,获取。②窬:从墙上爬过去。 (1)同样是“该不该说话”的问题,孔孟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述。(3 分)
(2)结合两选段,谈谈你对“道听途说,德之弃也”的理解。(3分 三、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4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 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人性的弱点 周末上午,天气晴朗,非常适合到外面逛逛,但我一个人在家看NBA。今天的比 赛对我喜欢的火箭队来说,非常关键。打胜这场比赛,火箭队将成为本赛季的冠 军。到底是火箭队?“道髙一尺”,还是火箭队的对手小牛队“魔高一丈”呢? 难以预料!为了怕打扰,我昨天晚上还特意编造了几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将老婆 孩子送到丈母娘家里。 咚”“咚”“咚 电视里,火箭队和小牛队正打到紧要处,双方比分在相持中交替上升,呈胶着状 态,谁都无法将对手甩开。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是谁这么煞风景?”我不耐烦地打开门。“老板,打搅了。这本书您一定得看 看……”原来是个推销员! 真讨厌!我正要关门,那人麻利地把脚伸进门来,不由分说将书递到我手上,涎 着脸嘻嘻地笑。“老板,这本书您一定得看看……”看他的样子,不翻翻那本 书他是不肯走了。为了让他死心,我接过书,准备装模作样地翻翻便还给他- 我从不在新华书店以外的场所买书。 书是卡耐基写的,这本书我其实有,很薄的一本。不过眼前的这个版本应该还收录 了卡耐基的其他文章,否则没那么厚,而且,装帧很是精致。翻着翻着,我突然 发现书中夹着一张百元钞票。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顿时觉得面红耳赤,心狂 跳不止。那人正低头翻着他的背包,应该没觉察到我表情的变化。 我合上书,瞄了一眼封底,故作轻松地说:“这本书还不错,多少钱?——哦, 200元。” 那人满脸堆笑:“本来要200元的,咱俩有缘,150元卖给你。” 我眼睛一眨,突然明白了:小样儿,弄张假币放在书中,想骗我买书!不过,也 说不定是真钞。我打定主意,要把书价砍100元下来。如果书中夹着的是假币, 花五十元买本这么厚的书也不错;如果是真钞,嘿嘿,我除了白得一本书,还可 以倒赚五十元! “五十块我就买!”我斩钉截铁地说。 “天哪!你总得让我喝口稀饭吧?这个价,我实在卖不了!”那人的样子很夸张, 像是我在喝他的血。 “超过五十元就没得谈!”说完我就准备关门 那人见状,用手一拦,作无比痛心状:“好吧,我卖了,谁叫咱俩有缘呢 付了钱,拿了书,关上门。我顾不上其他,急急忙忙找到书中那100块钱,拿出 家中常备的小验钞机,一验,没叫!再放进去一验,还是没叫!我乐了,果然是 真钱!抬眼一看,电视里我攴持的火箭队也正领先着昵!胜券在握!势必要“擒 牛”成功啊!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正在这时,敲门声又响起,我打开门,正是 刚才的推销员
(2)结合两选段,谈谈你对“道听途说,德之弃也”的理解。(3 分) 三、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4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 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人性的弱点 周末上午,天气晴朗,非常适合到外面逛逛,但我一个人在家看 NBA。今天的比 赛对我喜欢的火箭队来说,非常关键。打胜这场比赛,火箭队将成为本赛季的冠 军。到底是火箭队?“道高一尺”,还是火箭队的对手小牛队“魔高一丈”呢? 难以预料!为了怕打扰,我昨天晚上还特意编造了几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将老婆 孩子送到丈母娘家里。 “咚”“咚”“咚”…… 电视里,火箭队和小牛队正打到紧要处,双方比分在相持中交替上升,呈胶着状 态,谁都无法将对手甩开。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咚”“咚”“咚”…… “是谁这么煞风景?”我不耐烦地打开门。“老板,打搅了。这本书您一定得看 看……”原来是个推销员! 真讨厌!我正要关门,那人麻利地把脚伸进门来,不由分说将书递到我手上,涎 着脸嘻嘻地笑。“老板,这本书您一定得看看……” 看他的样子,不翻翻那本 书他是不肯走了。为了让他死心,我接过书,准备装模作样地翻翻便还给他—— 我从不在新华书店以外的场所买书。 书是卡耐基写的,这本书我其实有,很薄的一本。不过眼前的这个版本应该还收录 了卡耐基的其他文章,否则没那么厚,而且,装帧很是精致。翻着翻着,我突然 发现书中夹着一张百元钞票。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顿时觉得面红耳赤,心狂 跳不止。那人正低头翻着他的背包,应该没觉察到我表情的变化。 我合上书,瞄了一眼封底,故作轻松地说:“这本书还不错,多少钱?——哦, 200 元。” 那人满脸堆笑:“本来要 200 元的,咱俩有缘,150 元卖给你。” 我眼睛一眨,突然明白了:小样儿,弄张假币放在书中,想骗我买书!不过,也 说不定是真钞。我打定主意,要把书价砍 100 元下来。如果书中夹着的是假币, 花五十元买本这么厚的书也不错;如果是真钞,嘿嘿,我除了白得一本书,还可 以倒赚五十元! “五十块我就买!”我斩钉截铁地说。 “天哪!你总得让我喝口稀饭吧?这个价,我实在卖不了!”那人的样子很夸张, 像是我在喝他的血。 “超过五十元就没得谈!”说完我就准备关门。 那人见状,用手一拦,作无比痛心状:“好吧,我卖了,谁叫咱俩有缘呢!” 付了钱,拿了书,关上门。我顾不上其他,急急忙忙找到书中那 100 块钱,拿出 家中常备的小验钞机,一验,没叫!再放进去一验,还是没叫!我乐了,果然是 真钱!抬眼一看,电视里我支持的火箭队也正领先着呢!胜券在握!势必要“擒 牛”成功啊!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正在这时,敲门声又响起,我打开门,正是 刚才的推销员
那人焦急万分地说:“老板,太对不起了,我书中夹着300元钱,是我母亲寄给 我的,有一张钞票的编号我还记得 “你这骗子!”我跳了起来,愤怒地几乎有些歇斯底里。 “钱肯定在你身上,不给我就报警啦,反正我记得钞票的编号!”推销员的音调 也提高了,看他的表情,一脸正气还有些洋洋得意。 这时,楼上传来邻居家开门的声音。事情闹大影响不好,破财消灾吧!我不情愿 地掏出300元钱。关上门,一屁股瘫坐在沙发上,半天缓不过神来。电视里,不 知道从什么时候发生了惊天大逆转,这会儿拥抱、欢呼的居然是小牛队的队员和 球迷!我的心情也降到了冰点,看着桌上那本花了250元买来的《人性的弱点》, 我不由感叹:“这本书还真适合我。”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情节曲折是这篇小说一大特点。在双方的较量中,“我”貌似始终掌握主动, 实则一直被对手牢牢牵制,落得个被“逆转”的下场 B.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一个最朴素的道理:贪小便宜吃大亏。不是骗子的骗术有 多高,而是人一旦被“贪欲”抓牢,骗子就会轻易得逞。 C.小说中的“我”开始尚有戒备之心,后来因心里惦念着球队比赛的情况,放 松了警惕,加之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以致骗子的骗术最终得逞 D.本文篇幅短小,却构思巧妙,如买书花的钱是250元、书是《人性的弱点》 等细节安排,非常耐人寻味,都能显出作者的独特匠心。 E.小说对“我”与“推销员”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进行了细致描写,塑 造了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较深刻的印象。 16.文中划线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7.小说结局是“我”“偷鸡不成蚀把米”,骗子得逞。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 计?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5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邵逸夫:最后的旧式生意人 黄佟佟 ①许多年了,这个清瘦的宁波男人总会坐着轮椅出现在香港最大电视台的台庆夜 里,气定神闲地享受着众人的瞩目、欢呼、掌声,成为台庆夜永不变化的一景 人们像嗔怪调皮的孩子一样夸他“精灵古怪”,他也就笑容满面地收下,谁也不 知道他究竟还听不听得懂一一毕竟,2007年时邵逸夫就已经一百岁了 ②他几乎是香港娱乐界最有权力的人,但他很少说话;他几乎是对内地最为慷慨 的慈善家,几乎每一省的髙校里都有他捐助的逸夫楼,但他很少落面。从八十年 代中期开始,他几乎年年捐出过亿的资金,他说“人们都说赚钱难,但懂得将钱 用在最适当的地方更难。 ③他继承了父亲血液里的生意基因,按着父亲那一代人的方式做着生意,脸上带 着那股子不松不紧地笑意,低调而精明地扩展着自己生意帝国。旧式的生意人不 同于新式的生意人,他们从不张扬,也从不多话,他们从不志在必得,更不以成 功者自居:他们通常笃信命运,谨小慎微,虽然秉承着商人那不断追求利润最大 化的本质,但又带着些传统农耕社会文化下的体贴人情;他们一方面精通商业奥 秘,另一方面又深谙世事人心;他们在翻腾险恶的时代里面不改色从容不迫、维 持着体面,追逐着利润,保持着自己合适而漂亮的身段
那人焦急万分地说:“老板,太对不起了,我书中夹着 300 元钱,是我母亲寄给 我的,有一张钞票的编号我还记得。” “你这骗子!”我跳了起来,愤怒地几乎有些歇斯底里。 “钱肯定在你身上,不给我就报警啦,反正我记得钞票的编号!”推销员的音调 也提高了,看他的表情,一脸正气还有些洋洋得意。 这时,楼上传来邻居家开门的声音。事情闹大影响不好,破财消灾吧!我不情愿 地掏出 300 元钱。关上门,一屁股瘫坐在沙发上,半天缓不过神来。电视里,不 知道从什么时候发生了惊天大逆转,这会儿拥抱、欢呼的居然是小牛队的队员和 球迷!我的心情也降到了冰点,看着桌上那本花了 250 元买来的《人性的弱点》, 我不由感叹:“这本书还真适合我。” 1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 情节曲折是这篇小说一大特点。在双方的较量中,“我”貌似始终掌握主动, 实则一直被对手牢牢牵制,落得个被“逆转”的下场。 B.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一个最朴素的道理:贪小便宜吃大亏。不是骗子的骗术有 多高,而是人一旦被“贪欲”抓牢,骗子就会轻易得逞。 C. 小说中的“我”开始尚有戒备之心,后来因心里惦念着球队比赛的情况,放 松了警惕,加之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以致骗子的骗术最终得逞。 D. 本文篇幅短小,却构思巧妙,如买书花的钱是 250 元、书是《人性的弱点》 等细节安排,非常耐人寻味,都能显出作者的独特匠心。 E. 小说对“我”与“推销员”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进行了细致描写,塑 造了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较深刻的印象。 16. 文中划线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17. 小说结局是“我”“偷鸡不成蚀把米”,骗子得逞。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 计?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5 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邵逸夫:最后的旧式生意人 黄佟佟 ①许多年了,这个清瘦的宁波男人总会坐着轮椅出现在香港最大电视台的台庆夜 里,气定神闲地享受着众人的瞩目、欢呼、掌声,成为台庆夜永不变化的一景。 人们像嗔怪调皮的孩子一样夸他“精灵古怪”,他也就笑容满面地收下,谁也不 知道他究竟还听不听得懂——毕竟,2007 年时邵逸夫就已经一百岁了。 ②他几乎是香港娱乐界最有权力的人,但他很少说话;他几乎是对内地最为慷慨 的慈善家,几乎每一省的高校里都有他捐助的逸夫楼,但他很少落面。从八十年 代中期开始,他几乎年年捐出过亿的资金,他说“人们都说赚钱难,但懂得将钱 用在最适当的地方更难。” ③他继承了父亲血液里的生意基因,按着父亲那一代人的方式做着生意,脸上带 着那股子不松不紧地笑意,低调而精明地扩展着自己生意帝国。旧式的生意人不 同于新式的生意人,他们从不张扬,也从不多话,他们从不志在必得,更不以成 功者自居;他们通常笃信命运,谨小慎微,虽然秉承着商人那不断追求利润最大 化的本质,但又带着些传统农耕社会文化下的体贴人情;他们一方面精通商业奥 秘,另一方面又深谙世事人心;他们在翻腾险恶的时代里面不改色从容不迫、维 持着体面,追逐着利润,保持着自己合适而漂亮的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