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 201l年高考模拟测试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3)固时俗之工巧兮 (屈原《离骚》) (4)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5)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人五干 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误①,止司刑使,停斩决, 飞奏表曰:“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奏成复毁,意不能 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表奏,特敕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 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 初,张光辅以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光辅怒曰 “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仁杰,汝南勃乱,一越王耶!”仁杰曰:“今—越王已死, 而万越王生。光辅质之,仁杰曰:“明公亲董戎旃②二十余万,所在劫夺,远迩流离,创巨 之余,肝脑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③理之 也。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士? 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当北面请命,死犹生也。'遂为光辅所 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福建师大附中 2011 年高考模拟测试 语 文 试 题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3)固时俗之工巧兮, 。(屈原《离骚》) (4)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5)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 (6)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人五千 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误①,止司刑使,停斩决, 飞奏表曰:“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奏成复毁,意不能 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表奏,特敕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 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 初,张光辅以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光辅怒曰: “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仁杰,汝南勃乱,一越王耶!”仁杰曰:“今一越王已死, 而万越王生。”光辅质之,仁杰曰:“明公亲董戎旃②二十余万,所在劫夺,远迩流离,创巨 之余,肝脑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③理之 也。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士? 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当北面请命,死犹生也。”遂为光辅所 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迁内史,及薨,朝野凄恸。则天赠文昌左相。中宗朝,赠司空。睿宗朝,追封梁国公 哀荣备于三朝,代莫与为比 (选自刘肃《大唐新语》) 【注释】①诖误:连累,牵累。②戎旃:军旗,文中指军队。③著纲:颁明法令。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矜:同情 B.所在劫夺,远迩流离 迩:近 C.绳坠四面成蹊 蹊:小路 D.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谮:打压 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狄仁杰为民着想的一组是()(3分) ①时狄仁杰检校刺史 ②奏成复毁,意不能定 ③我狄使君活汝耶 ④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 ⑤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⑥及薨,朝野凄恸 A.①②③ B.③④⑤C.③⑤⑥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武则天准备篡夺唐王朝政权时,越王李贞在汝南起兵反抗,但最终不仅没有取得 成功,还连累了不少人 B.特赦配流丰州的囚犯们从老人处得知是狄仁杰救了他们后,斋戒了三天,并在到达 丰州后建碑纪念狄的恩德 C.狄仁杰说“万越王生”的意思是,如果张光辅听任属下胡作非为,就有可能激起民变, 逼使百姓造朝廷的反 D.狄仁杰去世之后,历经三朝,则天、中宗、睿宗都给了他很高的封号,这种荣耀在 当时没有谁可以与他相比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译文 (2)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夜雪 韩 白居易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迁内史,及薨,朝野凄恸。则天赠文昌左相。中宗朝,赠司空。睿宗朝,追封梁国公, 哀荣备于三朝,代莫与为比。 (选自刘肃《大唐新语》) 【注释】①诖误:连累,牵累。 ②戎旃:军旗,文中指军队。 ③著纲:颁明法令。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 矜:同情 B.所在劫夺,远迩.流离 迩:近 C.绳坠四面成蹊. 蹊:小路 D.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 谮:打压 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狄仁杰为民着想的一组是 ( )(3 分) ①时狄仁杰检校刺史 ②奏成复毁,意不能定 ③我狄使君活汝耶 ④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 ⑤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 ⑥及薨,朝野凄恸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当武则天准备篡夺唐王朝政权时,越王李贞在汝南起兵反抗,但最终不仅没有取得 成功,还连累了不少人。 B.特赦配流丰州的囚犯们从老人处得知是狄仁杰救了他们后,斋戒了三天,并在到达 丰州后建碑纪念狄的恩德。 C.狄仁杰说“万越王生”的意思是,如果张光辅听任属下胡作非为,就有可能激起民变, 逼使百姓造朝廷的反。 D.狄仁杰去世之后,历经三朝,则天、中宗、睿宗都给了他很高的封号,这种荣耀在 当时没有谁可以与他相比。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译文: 。 (2)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 译文: 。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春 雪 夜 雪 韩 愈 白居易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试比较韩诗“二月初惊见草芽”中的“惊”字与白诗“已讶衾枕冷”中的“讶”字在表现 诗人情感上的差异。(2分) 答 (2)虽然都是写雪,但两首诗的表现角度并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那林黛玉倚着床栏杄,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般,直坐二更 多天方才睡了。一宿无话。 黛玉晚上亲来怡红院看望宝玉。由于袭人正闹脾气,且又没有听清黛玉的声音,烦躁得 很,没有开门。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 自己更觉无趣,直到半夜才睡下。(《红楼梦》) B.正月初八高家放烟火由年青人布置安排,长辈们拗不过他们请求都来了,只有爷爷 受不住夜间寒气,没来参加。他们在移动的船上放烟火,黑暗的夜空银花飞舞,色彩变幻; 水面上浮着红绿色的小灯笼,把水面映成了奇异的颜色。淑英吹笛子,觉新拉胡琴,觉民唱 歌,大家和着唱,静静的湖面歌声荡漾,别具情味。(《家》) C.遂大驱士马,尽入谷中。懿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不见了。懿心疑,谓 子日:“倘有兵截断谷口,如之奈何?” 言未已,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 诸葛亮经过深思熟虑设下一计,将司马懿诱进上方谷,纵火焚烧。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 以为必死无疑。不料天降大雨,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司马懿大喜得脱。(《三国演义》 D.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意外与玛丝洛 娃重逢。他坐在陪审席里,回忆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以来的一切往事。他承认自己卑鄙无耻 良心上背着这样的罪孽,居然还能心安理得地过了这么多年,不禁羞愧难当。(《复活》) E.她立刻迈开大步,披头散发,在窗栅栏前踱来踱去,眼睛冒着火花,用肩膀撞着墙 活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母狼。它已经饿了很久,现在感到喂食的时间临近了 爱斯梅拉达被法庭判处死刑。执行死刑的那天,隐修女居第尔思念女儿的痛苦比往常发 作得更厉害。当她听说要处死一个埃及姑娘时,她幸灾乐祸地大笑起来。(《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着 这天仙美貌的姑娘。只见她越走越快,拐过一个街角,就在他刚看不见她时,就听见她一声 尖叫,他急忙赶上去,请简述甘果瓦看到了什么?他怎么做?结果如何?
(1)试比较韩诗“二月初惊见草芽”中的“惊”字与白诗 “已讶衾枕冷”中的“讶”字在表现 诗人情感上的差异。(2 分) 答: 。 (2)虽然都是写雪,但两首诗的表现角度并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4 分) 答: 。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 ) A.那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二更 多天方才睡了。一宿无话。 黛玉晚上亲来怡红院看望宝玉。由于袭人正闹脾气,且又没有听清黛玉的声音,烦躁得 很,没有开门。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 自己更觉无趣,直到半夜才睡下。(《红楼梦》) B.正月初八高家放烟火由年青人布置安排,长辈们拗不过他们请求都来了,只有爷爷 受不住夜间寒气,没来参加。他们在移动的船上放烟火,黑暗的夜空银花飞舞,色彩变幻; 水面上浮着红绿色的小灯笼,把水面映成了奇异的颜色。淑英吹笛子,觉新拉胡琴,觉民唱 歌,大家和着唱,静静的湖面歌声荡漾,别具情味。(《家》) C.遂大驱士马,尽入谷中。懿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不见了。懿心疑,谓 二子曰:“倘有兵截断谷口,如之奈何?” 言未已,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 诸葛亮经过深思熟虑设下一计,将司马懿诱进上方谷,纵火焚烧。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 以为必死无疑。不料天降大雨,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司马懿大喜得脱。(《三国演义》) D.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意外与玛丝洛 娃重逢。他坐在陪审席里,回忆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以来的一切往事。他承认自己卑鄙无耻, 良心上背着这样的罪孽,居然还能心安理得地过了这么多年,不禁羞愧难当。(《复活》) E.她立刻迈开大步,披头散发,在窗栅栏前踱来踱去,眼睛冒着火花,用肩膀撞着墙, 活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母狼。它已经饿了很久,现在感到喂食的时间临近了。 爱斯梅拉达被法庭判处死刑。执行死刑的那天,隐修女居第尔思念女儿的痛苦比往常发 作得更厉害。当她听说要处死一个埃及姑娘时,她幸灾乐祸地大笑起来。(《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 (1) 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着 这天仙美貌的姑娘。只见她越走越快,拐过一个街角,就在他刚看不见她时,就听见她一声 尖叫,他急忙赶上去,请简述甘果瓦看到了什么?他怎么做?结果如何?
(2)肃乃辞孙权,至陆口,召吕蒙、甘宁商议,设宴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修下请书 选帐下能言快语一人为使,登舟渡江。江口关平问了,遂引使者入荆州,叩见云长,具道鲁 肃相邀赴会之意,呈上请书。云长看书毕,谓来人日:“既子敬相请,我明日便来赴宴。汝 可先回。”(《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 简述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日:“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 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 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 之与人也,出纳①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日第二十》) 【注释】)出纳:意在出”上,“纳不译。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 肃乃辞孙权,至陆口,召吕蒙、甘宁商议,设宴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修下请书, 选帐下能言快语一人为使,登舟渡江。江口关平问了,遂引使者入荆州,叩见云长,具道鲁 肃相邀赴会之意,呈上请书。云长看书毕,谓来人曰:“既子敬相请,我明日便来赴宴。汝 可先回。”(《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 简述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 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 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 之与人也,出纳①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第二十》) 【注释】)①出纳:意在“出”上,“纳”不译。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孔子看来,要想参与政事,有所成就,就要尊奉“五美”,摒弃“四恶”。 B.孔子认为,在让老百姓获利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好处,就称得上是“惠而不费”。 C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会怠慢任何人,不管他们人数是多还是少,势力是大还是小。 D.孔子认为,从政者在下达命令与要求完成间留的时间不充裕,那就是残害百姓。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论语颜渊第十二》)这 句话所体现的孔子思想的理解。(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文化交流中,我们欠缺什么 国内常听说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样种说法。这应该是指文化的价值体现在 它的独特性、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性上,倘若雷同,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存在价值 然而,当我们认识到文化的价值在于其独特性、差异性之后,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 点上,认为只要是民族的,就一定是“世界的”,那恐怕又陷入了另一种片面性,一种简 单的思维方式,缺乏一种深层次的、辩证的思考。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人之所以能够彼此理解,相互沟通,不同文化之所以能够交流, 是因为在至髙的精神层面上存在着某种普世共通的精神价值。这种普世性的精神价值,是站 在文化接受方的立场、为接受方所认可的那种带有普世性的精神价值。 文化学者余秋雨曾谈及他亲历2001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和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感 受。汉诺威世博会开幕前,根据当地的民意测验,中国馆在ˆ最想去看的馆项中排在第二 位。然而,那次世博会上的中国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还有一 座不大的长江三峡的塑料模型等。结果,所有排队进来的外国观众,几乎很少有人在馆内的 某一个角落停下脚步,都只是用了几分钟时间匆匆走过,就直奔出口。而在2005年日本爱 知世博会上,中国馆显然也做出了努力,但在宣传理念上还是没有太大的改观。当时,世博
A.在孔子看来,要想参与政事,有所成就,就要尊奉“五美”,摒弃“四恶”。 B.孔子认为,在让老百姓获利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好处,就称得上是“惠而不费”。 C.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会怠慢任何人,不管他们人数是多还是少,势力是大还是小。 D.孔子认为,从政者在下达命令与要求完成间留的时间不充裕,那就是残害百姓。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论语·颜渊第十二》)这 句话所体现的孔子思想的理解。(3 分) 答: 。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文化交流中,我们欠缺什么 盛宁 国内常听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样一种说法。这应该是指文化的价值体现在 它的独特性、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性上,倘若雷同,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存在价值。 然而,当我们认识到文化的价值在于其独特性、差异性之后,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 点上,认为只要是“民族的”,就一定是“世界的”, 那恐怕又陷入了另一种片面性,一种简 单的思维方式,缺乏一种深层次的、辩证的思考。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人之所以能够彼此理解,相互沟通,不同文化之所以能够交流, 是因为在至高的精神层面上存在着某种普世共通的精神价值。这种普世性的精神价值,是站 在文化接受方的立场、为接受方所认可的那种带有普世性的精神价值。 文化学者余秋雨曾谈及他亲历2001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和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感 受。汉诺威世博会开幕前,根据当地的民意测验,中国馆在“最想去看的馆”一项中排在第二 位。然而,那次世博会上的中国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还有一 座不大的长江三峡的塑料模型等。结果,所有排队进来的外国观众,几乎很少有人在馆内的 某一个角落停下脚步,都只是用了几分钟时间匆匆走过,就直奔出口。而在 2005 年日本爱 知世博会上,中国馆显然也做出了努力,但在宣传理念上还是没有太大的改观。当时,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