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三中201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分) (1)进不入以离尤兮, (屈原《离骚》) (2)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 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 敦颐《爱莲说》) (6) ,色愈恭,礼愈至。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参考答案】(1)退将复修吾初服;(2)艰难苦恨繁霜鬓;(3)赢得仓皇北 顾;(4)落霞与孤鹜齐飞;(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或遇其叱咄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聊斋志异·雷曹蒲松龄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岁知名。乐虚心 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无何,夏连疫卒,乐以时恤诸 其家。于是士大夫益贤乐。乐恒产无多,家计日蹙,乃叹曰:“文如平子,尚碌 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于是去读而贾。操业半年,家资小泰。 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见一人颀然而长,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容。乐推 食食之,则以手掏啖,顷刻已尽。乐又益以兼人之馔,食复尽。遂命主人割豚胁, 堆以蒸饼。又尽数人之餐,始果腹而谢曰:“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乐曰: “君固壮士,何飘泊若此?”曰:“罪婴天谴;不可说也。”问其里居,曰:“陆 无屋,水无舟,朝村而暮郭耳。” 乐整裝欲行,其人相从,乐辞之。告曰:“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乐 异之,遂与偕行。途中曳与同餐。辞曰:“我终岁仅数餐耳。”益奇之。次日, 渡江,风涛暴作,估舟①尽覆,乐与其人悉没江中。俄风定,其人负乐踏波出, 登客舟,又破浪去;少时,挽一船至,扶乐入,嘱乐卧守,复跃入江,以两臂夹 货出,掷舟中;又入之:数入数出,列货满舟。乐谢曰:“君生我亦良足矣,敢 捏珠还哉!”检视货财,并无亡失。益喜,惊为神人。放舟欲行,其人告退, 乐苦留之,遂与共济。 乐与归,寝处共之。每十数日始一食,食则啖嚼无算。一日,适昼晦欲雨,闻雷 声。少时,乐倦甚,伏塌假寐。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塌上,开目,则在云气 中,周身如絮。惊而起,晕如舟上,踏之,软无地。仰视星斗,在眉目间,遂疑 是梦。细视星箝天上,如老莲实之在蓬也。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星摇动, 似可摘而下者。拨云下视,则银河苍茫,见城郭如豆。俄见二龙夭矫②,驾缦车 来,车上有器,围皆数丈,贮水满之。有数十人,以器掬水,遍洒云间。忽见乐
福建省惠安三中 2013 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 1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 分) (1)进不入以离尤兮, 。 (屈原《离骚》) (2)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 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 敦颐《爱莲说》) (6) ,色愈恭,礼愈至。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参考答案】(1)退将复修吾初服;(2)艰难苦恨繁霜鬓;(3)赢得仓皇北 顾;(4)落霞与孤鹜齐飞;(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或遇其叱咄。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聊斋志异·雷曹 蒲松龄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岁知名。乐虚心 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无何,夏连疫卒,乐以时恤诸 其家。于是士大夫益贤乐。乐恒产无多,家计日蹙,乃叹曰:“文如平子,尚碌 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于是去读而贾。操业半年,家资小泰。 一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见一人颀然而长,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容。乐推 食食之,则以手掏啖,顷刻已尽。乐又益以兼人之馔,食复尽。遂命主人割豚胁, 堆以蒸饼。又尽数人之餐,始果腹而谢曰:“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乐曰: “君固壮士,何飘泊若此?”曰:“罪婴天谴;不可说也。”问其里居,曰:“陆 无屋,水无舟,朝村而暮郭耳。” 乐整装欲行,其人相从,乐辞之。告曰:“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乐 异之,遂与偕行。途中曳与同餐。辞曰:“我终岁仅数餐耳。”益奇之。次日, 渡江,风涛暴作,估舟①尽覆,乐与其人悉没江中。俄风定,其人负乐踏波出, 登客舟,又破浪去;少时,挽一船至,扶乐入,嘱乐卧守,复跃入江,以两臂夹 货出,掷舟中;又入之:数入数出,列货满舟。乐谢曰:“君生我亦良足矣,敢 望珠还哉!” 检视货财,并无亡失。益喜,惊为神人。放舟欲行,其人告退, 乐苦留之,遂与共济。 乐与归,寝处共之。每十数日始一食,食则啖嚼无算。一日,适昼晦欲雨,闻雷 声。少时,乐倦甚,伏塌假寐。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塌上,开目,则在云气 中,周身如絮。惊而起,晕如舟上,踏之,软无地。仰视星斗,在眉目间,遂疑 是梦。细视星箝天上,如老莲实之在蓬也。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星摇动, 似可摘而下者。拨云下视,则银河苍茫,见城郭如豆。俄见二龙夭矫②,驾缦车 来,车上有器,围皆数丈,贮水满之。有数十人,以器掬水,遍洒云间。忽见乐
共怪之。乐审所与壮士在焉,语众云:“是吾友也。”因取一器,授乐令洒。时 苦旱,乐接器排云,约望故乡,尽情倾注。未几,谓乐曰:“我本雷曹,前误行 雨,罚谪三载。今天限已满,请从此别。”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使握端缒下, 飑飑然③瞬息及地。视之,则堕立村外,绳渐收入云中,不可见矣。时久旱,十 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注]①估舟:商船;②夭矫:屈伸自如的样子;③飑飑然:微风吹动的样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又益以兼人之馔 兼:超越 B.罪婴天 谴 婴:遭受 C.食则啖嚼无算 算:计算 D.约望故 乡 约:约略 【参考答案】A(兼:加倍)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雷曹“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3分) ①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 ②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 ③数入数出,列货满舟 ④因取一器,授乐令洒 ⑤以器掬水,遍洒云间 ⑥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 浍皆满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参考答案】C(①雷曹感谢乐云鹤让他吃了一顿饱饭;⑤是数十人所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夏平子谦虚好学,加上好友的帮助,文思才华大有长进。夏平子染病而死, 乐云鹤便照顾接济已故好友的家人,后来因生活日渐困难,于是他弃文经商。 B.乐云鹤客居金陵时初遇雷曹,他让困顿不堪的雷曹饱餐一顿。雷曹心怀感激, 就把自己因罪遭贬而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原因告诉了乐云鹤 C.乐云鹤与雷曹一起乘船渡江,忽遇狂风大浪,商船倾覆。雷曹将乐云鹤从水 中救出,然后多次下水,将其货物钱财全部捞出,乐云鹤认为他是神人。 D.乐云鹤在天阴欲雨伴有雷声的日子来到云海,自己虽未能参与行雨,但亲眼 目睹雷曹等人行雨的情景。落到地面后发现,自己村庄沟渠里的水都注满了。 【参考答案】C(A.乐云鹤谦虚好学;B.只说因罪遭到上天责罚,实情之后才 说;D.乐云鹤参与行雨。)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3分) 答:像夏平子那样有文才,尚目平庯无所作为地死了,何况我呢! (2)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3分) 答:你救了我的命,我也很知足了,哪敢指望连货物都能失而复得昵? 【参考译文】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小的时候是同乡,大了又是同学,他们是莫逆之交。夏平 子自幼聪明,十岁时就有文名。乐云鹤虚心向他学习,夏平子也认真地帮助他, 乐云鹤文思日见长进,从此和夏平子齐名。不久,夏平子染上疫病死去,乐云鹤 按时接济他的家人。因此士大夫更加认为乐云鹤贤能。乐云鹤家产本来不多,生 活日渐困难,他于是叹息道:“像夏平子那样有文才,尚日平庯无所作为地死了 何况我昵!不如早点改变计划!”于是放弃读书,改做买卖。经营了半年,家境 逐渐富裕起来
共怪之。乐审所与壮士在焉,语众云:“是吾友也。”因取一器,授乐令洒。时 苦旱,乐接器排云,约望故乡,尽情倾注。未几,谓乐曰:“我本雷曹,前误行 雨,罚谪三载。今天限已满,请从此别。”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使握端缒下, 飗飗然③瞬息及地。视之,则堕立村外,绳渐收入云中,不可见矣。时久旱,十 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注]①估舟:商船;②夭矫:屈伸自如的样子;③飗飗然:微风吹动的样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乐又益以兼人之馔 兼:超越 B.罪婴天 谴 婴:遭受 C.食则啖嚼无算 算:计算 D.约望故 乡 约:约略 【参考答案】A(兼:加倍)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雷曹“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 (3 分) ①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 ②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 ③数入数出,列货满舟 ④因取一器,授乐令洒 ⑤以器掬水,遍洒云间 ⑥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 浍皆满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参考答案】C (①雷曹感谢乐云鹤让他吃了一顿饱饭;⑤是数十人所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夏平子谦虚好学,加上好友的帮助,文思才华大有长进。夏平子染病而死, 乐云鹤便照顾接济已故好友的家人,后来因生活日渐困难,于是他弃文经商。 B.乐云鹤客居金陵时初遇雷曹,他让困顿不堪的雷曹饱餐一顿。雷曹心怀感激, 就把自己因罪遭贬而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原因告诉了乐云鹤。 C.乐云鹤与雷曹一起乘船渡江,忽遇狂风大浪,商船倾覆。雷曹将乐云鹤从水 中救出,然后多次下水,将其货物钱财全部捞出,乐云鹤认为他是神人。 D.乐云鹤在天阴欲雨伴有雷声的日子来到云海,自己虽未能参与行雨,但亲眼 目睹雷曹等人行雨的情景。落到地面后发现,自己村庄沟渠里的水都注满了。 【参考答案】C(A.乐云鹤谦虚好学;B.只说因罪遭到上天责罚,实情之后才 说;D.乐云鹤参与行雨。)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3 分) 答:像夏平子那样有文才,尚且平庸无所作为地死了,何况我呢! (2)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3 分) 答:你救了我的命,我也很知足了,哪敢指望连货物都能失而复得呢? 【参考译文】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小的时候是同乡,大了又是同学,他们是莫逆之交。夏平 子自幼聪明,十岁时就有文名。乐云鹤虚心向他学习,夏平子也认真地帮助他, 乐云鹤文思日见长进,从此和夏平子齐名。不久,夏平子染上疫病死去,乐云鹤 按时接济他的家人。因此士大夫更加认为乐云鹤贤能。乐云鹤家产本来不多,生 活日渐困难,他于是叹息道:“像夏平子那样有文才,尚且平庸无所作为地死了, 何况我呢!不如早点改变计划!”于是放弃读书,改做买卖。经营了半年,家境 逐渐富裕起来
天,乐云鹤来到金陵,住在客店里,看见一人长得很高大,身上筋骨凸起,脸 色黯淡,面带悲伤。乐云鹤把自己的饭推过去让他吃,他就用手抓着吃,一眨眼 就吃了个净光。乐云鹤又给他加了两个人的饭,很快又吃完了。乐云鹤便让店主 人割来一只猪腿,堆上一摞蒸饼。那人又吃了几个人的饭,这才吃饱肚子道谢说: 年了,没曾吃这么饱过。”乐云鹤说:“你本是一个壮士,为什么漂泊流落 到饭也吃不饱的地步呢?”那人回答说:“我的罪遭到上天责罚,不能说啊!” 又问他住在什么地方,回答说:“陆地上没有我的屋,水面上没有我的船;早上 在这个村,夜晚在那个镇了 乐云鹤收拾行装准备上路,那人在后面跟着他,乐云鹤向他告辞。那人说:“您 有大难,我不忍忘记这顿饭的恩德。”乐云鹤感到奇怪,就与他一同上路。途中 拉他一起吃饭。那人推辞说:“我一年只吃几顿饭。”乐云鹤更是感到惊奇。第 二天,乘船渡江时,忽然狂风大作,波浪滔天,江上的商船全部倾覆,乐云鹤和 那人都掉进江里。一会儿风平浪静,那人背着乐云鹤踏着波浪钻出水面,把乐云 鹤送到一只客船上,自己又破浪游去;过一会儿,他拉来一只小船,扶乐云鹤上 去,嘱咐他躺在船上等着,又跳进江中,用两个胳膊夹着货物出水,扔在船上 然后又潜进江中。这样出入几次,捞出的货物摆满了小船。乐云鹤感激地说:“你 救了我的命,我也很知足了,哪敢指望连货物都能失而复得呢?”检査货物钱财, 点也没丢失。乐云鹤更加高兴,惊异地认为他是神人。开船要走时,那人与他 告辞。乐云鹤苦苦挽留他,于是跟他一起渡江 乐云鹤带着那人返回家乡,吃住都在一起。那人十几天才吃一顿饭,要吃就吃得 不计其数。一天,正好天阴了下来要下雨,听到打雷的声音。过了一会儿,乐云 鹤觉得非常困倦,伏在床上打瞌睡。醒来之后,觉得身子摇摇晃晃,不像在床上 睁眼一看,自己已在云海中,四周全是棉絮般的云朵。乐云鹤惊讶地站起来,头 晕得像在船上。用脚一踏,软软的不是地面。仰头看看星辰,就在眼前,于是怀 疑是在做梦。仔细一看,星星都镶嵌在天上,就像老莲子嵌在莲蓬上一样。用手 摇动,大星星牢不可动,小星星活动,像能摘下来。拨开云层往下看看,就见银 河苍茫,地面上的城市只有豆粒那样大小。一会儿看见两条龙屈曲环绕地驾着 辆车飞来,车上有些容器,周长都有好几丈,里面贮满了水。有几十个人,用器 具从车上舀水,遍洒云间。忽然看见乐云鹤,都感到奇怪。乐云鹤仔细观看跟随 他的壮土也在这些人里面,那壮士告诉众人说:“这是我的朋友。”说着,就拿 过一个舀水的器具,交给乐云鹤,让他洒水。当时正好大早,乐云鹤接过器具 拨开云朵,约略望着故乡的方向,尽情地舀水倾洒。过了一会儿,那人对乐云鹤 说:“我本是雷曹,以前因为误了行雨,被罚到人间三年。现在期限已满,我们 从此分别了。”于是把驾车用的万尺长的绳子,扔到乐云鹤面前,让乐云鹤握着 绳子一头缒下去,嗖嗖地瞬间便到了地面。一看,正好落在自己村外,绳子渐渐 收回云中,看不见了。当时天早了很久,十里外的地方,仅下了一指雨,唯独乐 云鹤的村里下得沟渠都满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大德歌秋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一天,乐云鹤来到金陵,住在客店里,看见一人长得很高大,身上筋骨凸起,脸 色黯淡,面带悲伤。乐云鹤把自己的饭推过去让他吃,他就用手抓着吃,一眨眼 就吃了个净光。乐云鹤又给他加了两个人的饭,很快又吃完了。乐云鹤便让店主 人割来一只猪腿,堆上一摞蒸饼。那人又吃了几个人的饭,这才吃饱肚子道谢说: “三年了,没曾吃这么饱过。”乐云鹤说:“你本是一个壮士,为什么漂泊流落 到饭也吃不饱的地步呢?”那人回答说:“我的罪遭到上天责罚,不能说啊!” 又问他住在什么地方,回答说:“陆地上没有我的屋,水面上没有我的船;早上 在这个村,夜晚在那个镇了。” 乐云鹤收拾行装准备上路,那人在后面跟着他,乐云鹤向他告辞。那人说:“您 有大难,我不忍忘记这顿饭的恩德。”乐云鹤感到奇怪,就与他一同上路。途中 拉他一起吃饭。那人推辞说:“我一年只吃几顿饭。”乐云鹤更是感到惊奇。第 二天,乘船渡江时,忽然狂风大作,波浪滔天,江上的商船全部倾覆,乐云鹤和 那人都掉进江里。一会儿风平浪静,那人背着乐云鹤踏着波浪钻出水面,把乐云 鹤送到一只客船上,自己又破浪游去;过一会儿,他拉来一只小船,扶乐云鹤上 去,嘱咐他躺在船上等着,又跳进江中,用两个胳膊夹着货物出水,扔在船上; 然后又潜进江中。这样出入几次,捞出的货物摆满了小船。乐云鹤感激地说:“你 救了我的命,我也很知足了,哪敢指望连货物都能失而复得呢?”检查货物钱财, 一点也没丢失。乐云鹤更加高兴,惊异地认为他是神人。开船要走时,那人与他 告辞。乐云鹤苦苦挽留他,于是跟他一起渡江。 乐云鹤带着那人返回家乡,吃住都在一起。那人十几天才吃一顿饭,要吃就吃得 不计其数。一天,正好天阴了下来要下雨,听到打雷的声音。过了一会儿,乐云 鹤觉得非常困倦,伏在床上打瞌睡。醒来之后,觉得身子摇摇晃晃,不像在床上, 睁眼一看,自己已在云海中,四周全是棉絮般的云朵。乐云鹤惊讶地站起来,头 晕得像在船上。用脚一踏,软软的不是地面。仰头看看星辰,就在眼前,于是怀 疑是在做梦。仔细一看,星星都镶嵌在天上,就像老莲子嵌在莲蓬上一样。用手 摇动,大星星牢不可动,小星星活动,像能摘下来。拨开云层往下看看,就见银 河苍茫,地面上的城市只有豆粒那样大小。一会儿看见两条龙屈曲环绕地驾着一 辆车飞来,车上有些容器,周长都有好几丈,里面贮满了水。有几十个人,用器 具从车上舀水,遍洒云间。忽然看见乐云鹤,都感到奇怪。乐云鹤仔细观看跟随 他的壮士也在这些人里面,那壮士告诉众人说:“这是我的朋友。”说着,就拿 过一个舀水的器具,交给乐云鹤,让他洒水。当时正好大早,乐云鹤接过器具, 拨开云朵,约略望着故乡的方向,尽情地舀水倾洒。过了一会儿,那人对乐云鹤 说:“我本是雷曹,以前因为误了行雨,被罚到人间三年。现在期限已满,我们 从此分别了。”于是把驾车用的万尺长的绳子,扔到乐云鹤面前,让乐云鹤握着 绳子一头缒下去,嗖嗖地瞬间便到了地面。一看,正好落在自己村外,绳子渐渐 收回云中,看不见了。当时天早了很久,十里外的地方,仅下了一指雨,唯独乐 云鹤的村里下得沟渠都满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大德歌 秋 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①陈抟:五代、宋初的道士,曾在华山修道,相传他嗜睡,能入眠后百日不 醒。②蛩:蟋蟀。 (1)这首元曲景物描写的特点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抓住一个“声”字,通过描写风声、雨声、蝉鸣蟋蟀声、雨打芭蕉 声不绝于耳,(1分)渲染了女主人公“懊恼伤怀”、“泪点抛”的愁肠怨绪。 (1分) (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闺怨”之情,试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开篇以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起兴,为全诗定下了愁苦的基调;(1 分)使用了陈抟的典故,抒写了秋风秋雨难成眠的愁怨;(1分)全曲由秋景入 题,又以秋景作结,首尾呼应,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情景交融,(1分)抒 发了女主人公久盼人归人未归的伤心和愁怨。(1分) 【参考鉴赏】寒风飘飘,冷雨潇潇,就是那能睡的陈抟也睡不着。说不完的烦恼 和愁苦伤透了心怀,伤心的泪水扑簌簌地像断线珍珠飞抛。秋蝉烦噪罢了蟋蟀又 叫,渐渐沥沥的细雨轻打着芭蕉 这首小令描写的少妇的烦恼,是因为“人未归”而引发的,故“懊恼伤怀抱”便 成为此曲表现的重点。此曲起头三句写风、写雨、写长夜不眠,由景入情,直入 怀抱。风雨交加,突然而至,声势咄咄逼人。这就给脆弱的少妇带来很大压力。 “飘飘”、“潇潇”双声叠韵,音响悠长,倍増空寂之情。四、五句写女主人公 愁苦情状。“扑簌簌泪点抛”是对这位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的具体展现,并在准 确地捕捉这一典型细节以后留下空间,让读者想像补充,其闺房幽情在充实中越 发空灵。最后二句继续写景,景语皆情语,蝉噪蛩鸣,雨打芭蕉。这些外界景物 强烈地衬托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难以言喻的久别之苦,进一步凸现女主人 公愁苦的心境。如果说在《大德歌·春》、《大德歌·夏》两支小令里,尚局限 于由于忧思而形容憔悴、瘦骨嶙峋的话,那么在《大德歌·秋》这支小令里,她 的忧思就势如潮涌,终于冲决感情的堤坝,伤心的泪水滚滚而下了。不言而喻, “扑簌簌泪点抛”,就是对这位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的具体展现。小令以大自然 的秋声写人物心灵的感受,声情并茂,直率中见委婉,委婉中情更真, 此曲从秋景写起,又以秋景作结,中间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情景相生,交织 成篇,加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大大提高了艺术感染力 《大德歌·春》: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 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大德歌·夏》: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 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大德歌·冬》: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 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少女时代的林佩瑶与雷鸣相恋,但雷鸣随即南下,开始军旅生涯.林佩瑶在 苦等之下没有音讯,嫁给了白己并不喜欢的吴荪甫,婚后的她一直空虚寂寞。(《子 夜》)
[注]①陈抟:五代、宋初的道士,曾在华山修道,相传他嗜睡,能入眠后百日不 醒。②蛩:蟋蟀。 (1)这首元曲景物描写的特点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2 分) 【参考答案】抓住一个“声”字,通过描写风声、雨声、蝉鸣蟋蟀声、雨打芭蕉 声不绝于耳,(1 分)渲染了女主人公“懊恼伤怀”、“泪点抛”的愁肠怨绪。 (1 分) (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闺怨”之情,试作简要分析?(4 分) 【参考答案】开篇以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起兴,为全诗定下了愁苦的基调;(1 分)使用了陈抟的典故,抒写了秋风秋雨难成眠的愁怨;(1 分)全曲由秋景入 题,又以秋景作结,首尾呼应,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情景交融,(1 分)抒 发了女主人公久盼人归人未归的伤心和愁怨。(1 分) 【参考鉴赏】寒风飘飘,冷雨潇潇,就是那能睡的陈抟也睡不着。说不完的烦恼 和愁苦伤透了心怀,伤心的泪水扑簌簌地像断线珍珠飞抛。秋蝉烦噪罢了蟋蟀又 叫,渐渐沥沥的细雨轻打着芭蕉。 这首小令描写的少妇的烦恼,是因为“人未归”而引发的,故“懊恼伤怀抱”便 成为此曲表现的重点。此曲起头三句写风、写雨、写长夜不眠,由景入情,直入 怀抱。风雨交加,突然而至,声势咄咄逼人。这就给脆弱的少妇带来很大压力。 “飘飘”、“潇潇”双声叠韵,音响悠长,倍增空寂之情。四、五句写女主人公 愁苦情状。“扑簌簌泪点抛”是对这位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的具体展现,并在准 确地捕捉这一典型细节以后留下空间,让读者想像补充,其闺房幽情在充实中越 发空灵。最后二句继续写景,景语皆情语,蝉噪蛩鸣,雨打芭蕉。这些外界景物 强烈地衬托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难以言喻的久别之苦,进一步凸现女主人 公愁苦的心境。如果说在《大德歌·春》、《大德歌·夏》两支小令里,尚局限 于由于忧思而形容憔悴、瘦骨嶙峋的话,那么在《大德歌·秋》这支小令里,她 的忧思就势如潮涌,终于冲决感情的堤坝,伤心的泪水滚滚而下了。不言而喻, “扑簌簌泪点抛”,就是对这位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的具体展现。小令以大自然 的秋声写人物心灵的感受,声情并茂,直率中见委婉,委婉中情更真。 此曲从秋景写起,又以秋景作结,中间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情景相生,交织 成篇,加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大大提高了艺术感染力。 《大德歌·春》: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 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大德歌·夏》: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 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大德歌·冬》: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 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少女时代的林佩瑶与雷鸣相恋,但雷鸣随即南下,开始军旅生涯.林佩瑶在 苦等之下没有音讯,嫁给了白己并不喜欢的吴荪甫,婚后的她一直空虚寂寞。(《子 夜》)
B.看到觉新和瑞珏打牌时的亲密样子,想到自己不幸的生活以及以后寂寞凄凉 的岁月,梅伤心极了,一个人来到园中哭泣;觉新前来安慰梅,两个人相对而泣。 (《家》) C.得知叔叔自杀的消息后,强烈的同情心使欧也妮母女感到要为夏尔做点事, 于是精心准备了一桌家里从未有过的丰盛午餐,而夏尔却毫不知情。(《欧也 妮·葛朗台》 D.伽西莫多用“陶罐和水晶瓶”来暗示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拿起插在水晶 瓶中的鲜花,整天抱在胸前。伽西莫多对此很高兴。(《巴黎圣母院》) E.对自家庄园的土地,聂赫留朵夫采用出租的形式,租金比附近一带要低三成 而对于姑妈家庄园的土地,他则彻底放弃了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复 活》) 【参考答案】B、D(B.①梅一个人回到淑华房间哭泣,②来安慰她的是瑞珏;D.① 爱斯梅拉达整天抱着的是枯萎的花束,②伽西莫多对此很失望。)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单福曰:“此非的卢马乎?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玄德曰:“已 应之矣。”遂具言跃檀溪之事。福曰:“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一主。某 有一法可禳。”玄德曰:“愿闻禳法。”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 “终必妨一主”为小说后面的什么情节作铺垫?单福教刘备怎样的“禳法”? 其目的何在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 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红楼梦》第六回) 这段话是谁说的?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段话? 【参考答案】 (1)庞统乘刘备的的卢马过“落凤坡”,(1分)死于乱箭之下。(1分)教刘 备将的卢马赐给有仇怨之人,(1分)待妨过了此人,然后乘之,自然无事。(1 分)单福的目的在于考验刘备是否真像传说的那样具有仁德的品格。(1分 (2)刘姥姥说的。(1分)对凤姐(王熙凤)说的。(1分)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 到贾府攀亲,(1分)而凤姐又是贾府的当家,(1分所以刘姥姥说这番话讨好凤 姐,以求获得一些赏钱。(1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 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②孟子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 子·滕文公下》 (1)请根据材料①,说说君子和小人在用人方面有什么区别?(请用自己的话 回答)(2分) 【参考答案】君子用人出于公心,量才使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1分)小 人用人出于利己,用人也疑,贪欲无穷,所以会求全责备。(1分) (2)请结合材料①②,简述孔子所说的“君子”形象的特征和孟子提出的“大 丈夫”的标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B.看到觉新和瑞珏打牌时的亲密样子,想到自己不幸的生活以及以后寂寞凄凉 的岁月,梅伤心极了,一个人来到园中哭泣;觉新前来安慰梅,两个人相对而泣。 (《家》) C.得知叔叔自杀的消息后,强烈的同情心使欧也妮母女感到要为夏尔做点事, 于是精心准备了一桌家里从未有过的丰盛午餐,而夏尔却毫不知情。(《欧也 妮·葛朗台》) D.伽西莫多用“陶罐和水晶瓶”来暗示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拿起插在水晶 瓶中的鲜花,整天抱在胸前。伽西莫多对此很高兴。(《巴黎圣母院》) E.对自家庄园的土地,聂赫留朵夫采用出租的形式,租金比附近一带要低三成; 而对于姑妈家庄园的土地,他则彻底放弃了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复 活》) 【参考答案】B、D(B.①梅一个人回到淑华房间哭泣,②来安慰她的是瑞珏;D.① 爱斯梅拉达整天抱着的是枯萎的花束,②伽西莫多对此很失望。) 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单福曰:“此非的卢马乎?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玄德曰:“已 应之矣。”遂具言跃檀溪之事。福曰:“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一主。某 有一法可禳。”玄德曰:“愿闻禳法。”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 “终必妨一主”为小说后面的什么情节作铺垫?单福教刘备怎样的“禳法”? 其目的何在?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 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红楼梦》第六回) 这段话是谁说的?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段话? 【参考答案】 (1)庞统乘刘备的的卢马过“落凤坡”,(1 分)死于乱箭之下。(1 分)教刘 备将的卢马赐给有仇怨之人,(1 分)待妨过了此人,然后乘之,自然无事。(1 分)单福的目的在于考验刘备是否真像传说的那样具有仁德的品格。(1 分) (2)刘姥姥说的。(1 分)对凤姐(王熙凤)说的。(1 分)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 到贾府攀亲,(1 分)而凤姐又是贾府的当家,(1 分)所以刘姥姥说这番话讨好凤 姐,以求获得一些赏钱。(1 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 分) ①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 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②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 子·滕文公下》 (1)请根据材料①,说说君子和小人在用人方面有什么区别?(请用自己的话 回答)(2 分) 【参考答案】君子用人出于公心,量才使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1 分)小 人用人出于利己,用人也疑,贪欲无穷,所以会求全责备。(1 分) (2)请结合材料①②,简述孔子所说的“君子”形象的特征和孟子提出的“大 丈夫”的标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