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四县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出卷:古田一中教研组考试时间:2010年4月1日8:00-10-00 说明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第II 卷时,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 写清楚。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语言基础类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 ,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③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④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⑥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6-8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 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 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 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 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 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 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 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 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 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 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除臣洗马 除:革除 B.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C.欲苟顺私情 苟:暂时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 B.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但以刘日薄西山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福建省宁德四县市一中 2010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 题 出卷:古田一中教研组 考试时间:2010 年 4 月 1 日 8:00-10-00 说明 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第 II 卷时,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 写清楚。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语言基础类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① ,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 ②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③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④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⑤ ,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⑥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二) 文言文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 6—8 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 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 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 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 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 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 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 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 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 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 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除臣洗马 除:革除 B.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C.欲苟顺私情 苟:暂时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 B.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但以刘日薄西山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报刘之日短也 4.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 了“愿乞终养”的要求。 本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叙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 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 法错落,显示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 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 孝难以两全,言语中透露出规劝皇上不要与他为难之意,语气强烈,锋芒毕露 5.课内文言翻译。(8分) (1)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4分) 译 文 (2)翻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4分,选 自《逍遥游》) 文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参 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①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注]①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 (1)“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一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其中的 种并加以分析。(4分) (2)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赵云保护着麋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曹操的追兵又到了。赵 云苦苦劝说受了重伤的麋夫人抱着阿斗上马,自己步行护卫。但为了让赵云全力 保护刘备的骨肉,麋夫人把阿斗交给赵云,就拔剑自杀了(《三国演义》)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报刘之日短也 4.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 了“愿乞终养”的要求。 B.本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叙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 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 法错落,显示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 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 孝难以两全,言语中透露出规劝皇上不要与他为难之意,语气强烈,锋芒毕露 5.课内文言翻译。(8 分) (1)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4 分) 译 文: 。 (2)翻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4 分,选 自《逍遥游》) 译 文: 。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①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注]①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 (1)“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一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其中的一 种并加以分析。(4 分) (2)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赵云保护着麋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曹操的追兵又到了。赵 云苦苦劝说受了重伤的麋夫人抱着阿斗上马,自己步行护卫。但为了让赵云全力 保护刘备的骨肉,麋夫人把阿斗交给赵云,就拔剑自杀了(《三国演义》)
B.吴荪甫雄心勃勃,总想扩大自己的事业。他和几个朋友组建了益中信托公司, 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了几个小厂,并准备加以扩充。他希望自己生产的灯泡、肥皂 等日用品将来能销往乡村。(《子夜》) C.高老太爷的病一直不见好,高家便求助于神的帮助,拜菩萨、祭天之后,便 是捉鬼。捉了高老太爷病房里的鬼,还要捉高工馆所有房间的鬼。捉鬼捉到觉慧 的房间时,觉慧却紧闭房门,将巫师等人挡在了门外。(《家》) D.马斯洛娃被判去西伯利亚做苦工。为了替被诬告的马斯洛娃伸冤,涅赫柳多 夫四处奔走。上诉失败后,涅赫柳多夫决定陪她去西伯利亚,并再次向她求婚。 但是,马斯洛娃拒绝了他,决定与西蒙斯结婚。(《复活》) E.老葛朗台的葡萄园这一年收成非常好,他十分高兴,于是从太太的衣柜里挑 了一件十分漂亮的衣服,送给了一直为主人效忠的拿侬。这是老葛朗台送给拿侬 的许多礼物中最贵重的一件(《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煕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 答 (2)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与爱斯梅拉达结成名义夫妻的经过。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 ③邻: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慎重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 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ks5u. con 理解的具体化: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中介 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人既是一个实践者,也是一个理解者,而人的理解渗透 到理论与实践的整个过程,成为其中至为关键的中介性要素。而具体化,则是理 解发挥其中介作用的关键所在 首先,理解的具体化表现为语言的具体化。作为当代西方实践哲学复兴的代表之 ,德国诠释学家伽达默尔曾把语言看成是对普遍东西的真实具体化。人们通常 只注意语言的工具性,视之为在使用者之外客观存在的工具。然而,伽达默尔却 侧重于对语言进行生存论的分析,强调语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要素,语言具有不 可磨灭的生存论意蕴。作为我们的语言,它渗透着我们对世界的全部经验。语言 在我们的使用中,不仅把普遍化的共性的语言具体化为文本中的私人化的个性的
B.吴荪甫雄心勃勃,总想扩大自己的事业。他和几个朋友组建了益中信托公司, 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了几个小厂,并准备加以扩充。他希望自己生产的灯泡、肥皂 等日用品将来能销往乡村。(《子夜》) C.高老太爷的病一直不见好,高家便求助于神的帮助,拜菩萨、祭天之后,便 是捉鬼。捉了高老太爷病房里的鬼,还要捉高工馆所有房间的鬼。捉鬼捉到觉慧 的房间时,觉慧却紧闭房门,将巫师等人挡在了门外。(《家》) D.马斯洛娃被判去西伯利亚做苦工。为了替被诬告的马斯洛娃伸冤,涅赫柳多 夫四处奔走。上诉失败后,涅赫柳多夫决定陪她去西伯利亚,并再次向她求婚。 但是,马斯洛娃拒绝了他,决定与西蒙斯结婚。(《复活》) E.老葛朗台的葡萄园这一年收成非常好,他十分高兴,于是从太太的衣柜里挑 了一件十分漂亮的衣服,送给了一直为主人效忠的拿侬。这是老葛朗台送给拿侬 的许多礼物中最贵重的一件(《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 (1)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 答: (2)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与爱斯梅拉达结成名义夫妻的经过。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 ①子曰:“里 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 ③邻: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慎重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 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 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www.ks5u.com 理解的具体化: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中介 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人既是一个实践者,也是一个理解者,而人的理解渗透 到理论与实践的整个过程,成为其中至为关键的中介性要素。而具体化,则是理 解发挥其中介作用的关键所在。 首先,理解的具体化表现为语言的具体化。作为当代西方实践哲学复兴的代表之 一,德国诠释学家伽达默尔曾把语言看成是对普遍东西的真实具体化。人们通常 只注意语言的工具性,视之为在使用者之外客观存在的工具。然而,伽达默尔却 侧重于对语言进行生存论的分析,强调语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要素,语言具有不 可磨灭的生存论意蕴。作为我们的语言,它渗透着我们对世界的全部经验。语言 在我们的使用中,不仅把普遍化的共性的语言具体化为文本中的私人化的个性的
语言,而且也与使用者的个人的生存经验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之获得了一种具 体化的呈现。 其次,理解的具体化还表现为情境的具体化。按照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理解 不是要求理解者放弃自身的立场,恰恰相反,它要求理解者坚守自己的立场。文 本固然代表了作者的立场,是作者意图的具体化表达,但它一旦获得自己独立的 文本化存在形式,就逸离了作者的原始情境,失去了自己本初的具体性,而成为 一种有待确定的状态。在一切理解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文本的叙述与我们对于 有争议的现实的理解之间的意义问题。因此,文本的理解不是要去复制作者的原 初意图,而是要在文本所代表的普遍性和理解者自身的特殊性之间进行中介,从 而创造出文本的新的意义。理解者必须从自身的具体情境出发展开对文本的理 解,以便使文本的普遍意义在理解者的诠释学情境中具体化,形成文本的具体的 新生意义。情境的具体化是达成根本理解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三,理解的具体化还必须落实到问题的具体化层面。对文本的理解不是一个自 然发生的过程,它始终渗透着理解者的能动作用。当理解者把自己的诠释学情境 导入到文本的理解之中时,他必须对这一情境进行深刻的反思,以便在特定的问 题域中与文本展开诠释学对话。诠释学对话发生在文本与理解者之间,是在文本 所代表的作者情境与理解者自身的情境中展开的。要使这场对话成为真正的对话 而不是文本的独白,理解者自身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的具体化使理解 情境的具体化得以实现,也为文本的意义创生开辟了道路。理解者在对话中提出 的问题,不应该是漫无边际的,而应该是包含某种界限的问题域中的问题。没有 界限的问题乃是空的问题。要使问题成为有意义的真正的问题,理解者不仅要对 文本的情境做出深入了解,而且还必须对自身的诠释学情境做出深刻的反思,惟 其如此,理解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才能围绕着真正的问题而有效地展开。 所以,理解的具体化是沟通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要中介。要克服理论与实践的断 裂,实现理解的具体化是必不可少的途径。理论要掌握群众,不能依靠外在强制 灌入,而要通过群众的自主理解来实现,理论是要通过群众的理解来发挥作用的。 理解的具体化乃是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之合理转化的重要保障。 (选自2010年2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6.下列关于“理解的具体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解的具体化”是沟通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必要中介,是克服理论与实践的 断裂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B.“理解的具体化”表现为语言的具体化,即把普遍化的共性语言具体化为文 本中私人化的个性语言 C.“理解的具体化”还表现为情境的具体化,而情境的具体化是达成根本理解 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D.“理解的具体化”必须落实到问题的具体化层面,而做到这一点可以使理解 情境的具体化得以实现。 7.下列表述,与伽达默尔的观点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语言是对普遍东西的真实具体化,是在使用者之外客观存在的工具 B.我们的语言具有不可磨灭的生存论意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要素。 C.文本固然是作者意图的具体化表达,却失去了自己本初的具体性 D.理解者必须坚守自己的立场,从自身的具体情境出发展开对文本的理解。 8.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语言,而且也与使用者的个人的生存经验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之获得了一种具 体化的呈现。 其次,理解的具体化还表现为情境的具体化。按照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理解 不是要求理解者放弃自身的立场,恰恰相反,它要求理解者坚守自己的立场。文 本固然代表了作者的立场,是作者意图的具体化表达,但它一旦获得自己独立的 文本化存在形式,就逸离了作者的原始情境,失去了自己本初的具体性,而成为 一种有待确定的状态。在一切理解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文本的叙述与我们对于 有争议的现实的理解之间的意义问题。因此,文本的理解不是要去复制作者的原 初意图,而是要在文本所代表的普遍性和理解者自身的特殊性之间进行中介,从 而创造出文本的新的意义。理解者必须从自身的具体情境出发展开对文本的理 解,以便使文本的普遍意义在理解者的诠释学情境中具体化,形成文本的具体的 新生意义。情境的具体化是达成根本理解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三,理解的具体化还必须落实到问题的具体化层面。对文本的理解不是一个自 然发生的过程,它始终渗透着理解者的能动作用。当理解者把自己的诠释学情境 导入到文本的理解之中时,他必须对这一情境进行深刻的反思,以便在特定的问 题域中与文本展开诠释学对话。诠释学对话发生在文本与理解者之间,是在文本 所代表的作者情境与理解者自身的情境中展开的。要使这场对话成为真正的对话 而不是文本的独白,理解者自身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的具体化使理解 情境的具体化得以实现,也为文本的意义创生开辟了道路。理解者在对话中提出 的问题,不应该是漫无边际的,而应该是包含某种界限的问题域中的问题。没有 界限的问题乃是空的问题。要使问题成为有意义的真正的问题,理解者不仅要对 文本的情境做出深入了解,而且还必须对自身的诠释学情境做出深刻的反思,惟 其如此,理解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才能围绕着真正的问题而有效地展开。 所以,理解的具体化是沟通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要中介。要克服理论与实践的断 裂,实现理解的具体化是必不可少的途径。理论要掌握群众,不能依靠外在强制 灌入,而要通过群众的自主理解来实现,理论是要通过群众的理解来发挥作用的。 理解的具体化乃是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之合理转化的重要保障。 (选自 2010 年 2 月 23 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6.下列关于“理解的具体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解的具体化”是沟通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必要中介,是克服理论与实践的 断裂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B.“理解的具体化”表现为语言的具体化,即把普遍化的共性语言具体化为文 本中私人化的个性语言。 C.“理解的具体化”还表现为情境的具体化,而情境的具体化是达成根本理解 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D.“理解的具体化”必须落实到问题的具体化层面,而做到这一点可以使理解 情境的具体化得以实现。 7.下列表述,与伽达默尔的观点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语言是对普遍东西的真实具体化,是在使用者之外客观存在的工具。 B.我们的语言具有不可磨灭的生存论意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要素。 C.文本固然是作者意图的具体化表达,却失去了自己本初的具体性 D.理解者必须坚守自己的立场,从自身的具体情境出发展开对文本的理解。 8.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本的理解是在文本所代表的普遍性和理解者自身的特殊性之间进行中介, 从而创造出文本新的意义 B.诠释学对话是在理解者自身的情境与文本所代表的作者情境中展开的,不应 是文本的独白。 C.理解者对文本的情境做出了深入的了解,一般就能提出包含某种界限的问题 域中的问题。 D.理论要通过群众的理解来发挥作用,这种理解不是外在的强制灌入,而是群 众的自主理解。 四.必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 混合能源网 有人设想汽车在将来的能源领域发挥一种全新的作用。他们将停车场称为“搁置 的资产” 种没有投入全部生产能力的发电站。汽车可以成为一座微型发电 站,如果把停车场的所有汽车接入电网,就能产生许多兆瓦的电——相当于一座 小型发电站。如果把全世界所有停车场里停放的汽车都接入电网,产生的电将相 当于目前全球消耗量的10倍 这种想法可能成为能源难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源专家们知道,世界经济不可 能永远依赖石油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因此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从太阳能和 风能,到汽车和地下室的氢燃料电池,还有以玉米和其它植物为燃料的微涡轮机。 目前还没有一个能源网络能够容纳这样的大杂烩。现在的输电线大多是单向的 从大型电站输送到家庭、工厂和城市。美国纵横交错的输电线有30多万公里, 输送着占全世界1/4的电力。去年东部地区的停电事件表明,这一电网连应付 目前的能源需求都很困难。 如果能源网络能像因特网一样更分散、更灵活,那就可以通过缩短能源生产商和 消费者之间的平均距离而提高效率,网络受高负荷、风暴和恐怖袭击破坏的可能 性也会变小。人们的想法是创建一种灵活的电网,可以双向输送—一既输出能源 又接受无数家庭输送回来的能源。 有了混合型能源网,讨论矿物燃料与再生能源孰好孰坏就毫无必要了,而且混合 型能源网本身就成了氢燃料的最大优点。几乎每一种能源都可以用来产生氢,氢 又可以转化成电,不仅输送到家庭和工厂,也可以让汽车运转。在混合型能源网 中,人类将第一次有可能用任何能源来支持交通运输和电力。 根据这种观点,汽车在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发电站。未来的汽车里加的将不是 汽油,而是氢。你可以在加气站加气,也可以利用家里的氢储备,你外出上班时 太阳能电池和风车就可以把氢储存起来。如果你需要的能源较少,而得到的能源 多于自己的需要,你随时都可以把能源卖给公用事业公司。只要在用电高峰期、 在价钱最高的时候通过能源网把电输送回去,你就可以得到额外的收入。白天在 你上班的时候,你也可以把汽车接入能源网,这又能给你带来一笔额外收入。 从理论上讲,混合能源网可以为电力行业带来一连串的革新。它可以引起人们对 氢燃料汽车的兴趣,并为发电设备开辟消费市场。 当然,这一切要成为现实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障碍。电力行业需要制定一大堆标 准和规范,这很难,但并非不可能——许多聪明的工程师正为此而努力。更大的 难题是让公用事业接受变革。在许多国家,公用事业都是安于现状的垄断行业 尽管如此,电力行业已经出现了变革的迹象。日本由于担心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过 于严重,于1993年实行了推广太阳能的计划。现在约17万个日本家庭向电网送
A.文本的理解是在文本所代表的普遍性和理解者自身的特殊性之间进行中介, 从而创造出文本新的意义。 B.诠释学对话是在理解者自身的情境与文本所代表的作者情境中展开的,不应 是文本的独白。 C.理解者对文本的情境做出了深入的了解,一般就能提出包含某种界限的问题 域中的问题。 D.理论要通过群众的理解来发挥作用,这种理解不是外在的强制灌入,而是群 众的自主理解。 四.必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 分) 混合能源网 有人设想汽车在将来的能源领域发挥一种全新的作用。他们将停车场称为“搁置 的资产”──一种没有投入全部生产能力的发电站。汽车可以成为一座微型发电 站,如果把停车场的所有汽车接入电网,就能产生许多兆瓦的电──相当于一座 小型发电站。如果把全世界所有停车场里停放的汽车都接入电网,产生的电将相 当于目前全球消耗量的 10 倍。 这种想法可能成为能源难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源专家们知道,世界经济不可 能永远依赖石油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因此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从太阳能和 风能,到汽车和地下室的氢燃料电池,还有以玉米和其它植物为燃料的微涡轮机。 目前还没有一个能源网络能够容纳这样的大杂烩。现在的输电线大多是单向的: 从大型电站输送到家庭、工厂和城市。美国纵横交错的输电线有 30 多万公里, 输送着占全世界 1/4 的电力。去年东部地区的停电事件表明,这一电网连应付 目前的能源需求都很困难。 如果能源网络能像因特网一样更分散、更灵活,那就可以通过缩短能源生产商和 消费者之间的平均距离而提高效率,网络受高负荷、风暴和恐怖袭击破坏的可能 性也会变小。人们的想法是创建一种灵活的电网,可以双向输送──既输出能源 又接受无数家庭输送回来的能源。 有了混合型能源网,讨论矿物燃料与再生能源孰好孰坏就毫无必要了,而且混合 型能源网本身就成了氢燃料的最大优点。几乎每一种能源都可以用来产生氢,氢 又可以转化成电,不仅输送到家庭和工厂,也可以让汽车运转。在混合型能源网 中,人类将第一次有可能用任何能源来支持交通运输和电力。 根据这种观点,汽车在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发电站。未来的汽车里加的将不是 汽油,而是氢。你可以在加气站加气,也可以利用家里的氢储备,你外出上班时 太阳能电池和风车就可以把氢储存起来。如果你需要的能源较少,而得到的能源 多于自己的需要,你随时都可以把能源卖给公用事业公司。只要在用电高峰期、 在价钱最高的时候通过能源网把电输送回去,你就可以得到额外的收入。白天在 你上班的时候,你也可以把汽车接入能源网,这又能给你带来一笔额外收入。 从理论上讲,混合能源网可以为电力行业带来一连串的革新。它可以引起人们对 氢燃料汽车的兴趣,并为发电设备开辟消费市场。 当然,这一切要成为现实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障碍。电力行业需要制定一大堆标 准和规范,这很难,但并非不可能──许多聪明的工程师正为此而努力。更大的 难题是让公用事业接受变革。在许多国家,公用事业都是安于现状的垄断行业 尽管如此,电力行业已经出现了变革的迹象。日本由于担心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过 于严重,于 1993 年实行了推广太阳能的计划。现在约 17 万个日本家庭向电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