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法与物质大小的关系
膜分离法与物质大小的关系
透析和反渗透 ◼ 透析是以膜两侧的浓度差为传质推动力, 从溶液中分离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在 生物分离中主要用于蛋白质的脱盐。 ◼ 反渗透是在透析膜浓度高的一侧施加大 于渗透压的压力,利用膜的筛分性质, 使浓度较高的溶液进一步浓缩。用于海 水淡化,药物浓缩,纯水制造
透析和反渗透 ◼ 透析是以膜两侧的浓度差为传质推动力, 从溶液中分离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在 生物分离中主要用于蛋白质的脱盐。 ◼ 反渗透是在透析膜浓度高的一侧施加大 于渗透压的压力,利用膜的筛分性质, 使浓度较高的溶液进一步浓缩。用于海 水淡化,药物浓缩,纯水制造
微滤和超滤 微滤和超滤都是利用膜的筛分性质,以压差 为传质推动力,主要用于截留固体微粒和高分子 溶质。 微滤广泛用于细胞、菌体等的分离和浓缩, 操作压力通常为0.05-0.5MPa。 超滤适用于1-50nm的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如蛋白质、病毒等。操作压力常为0.1-1.0MPa
微滤和超滤 微滤和超滤都是利用膜的筛分性质,以压差 为传质推动力,主要用于截留固体微粒和高分子 溶质。 微滤广泛用于细胞、菌体等的分离和浓缩, 操作压力通常为0.05-0.5MPa。 超滤适用于1-50nm的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如蛋白质、病毒等。操作压力常为0.1-1.0MPa
电渗析 电渗析是利用 分子的荷电性质和 分子大小的差别进 行分离的膜分离法, 可用于小分子电解 质的分离和溶液的 脱盐
电渗析 电渗析是利用 分子的荷电性质和 分子大小的差别进 行分离的膜分离法, 可用于小分子电解 质的分离和溶液的 脱盐
◼ 早在19世纪中叶,己 用人工方法制得半透 膜,但由于透过速度 低、选择性差和易阻 塞等原因,未能应用 在工业上。 ◼ 1960年Loeb和 Sourirajan获得一种 透过速度较大的膜, 具有不对称结构
◼ 早在19世纪中叶,己 用人工方法制得半透 膜,但由于透过速度 低、选择性差和易阻 塞等原因,未能应用 在工业上。 ◼ 1960年Loeb和 Sourirajan获得一种 透过速度较大的膜, 具有不对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