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语音本章要让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及其规律,了解和掌握语音的性质、语音的基本概念,声母、韵母的正确发音和分类方法;了解并掌握普通话声教学目标调,普通话四声调值的完足读音和在语流中的音变规律: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与国际音标的对应关系,使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的语音理论,辨证、校正方言,学好、说好普通话。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与难点教学难点:现代汉语音节结构分析、国际音标标音学时分配18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例证法讲练结合法对比法与手段教学【课程导入】以英语学习过程为例,说明语音是学习语言的首要内容。粗略比较英手记语与汉语的语音差别,简要说明每一种语音都有其独特性,体现了语音的社会属性,导入汉语语音的系统性问题。【主要内容】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关于语音的性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1.语音是一种声音,声音都是发生体振动形成声波传播出去而产生的。这是个声学过程,因此语音具有物理属性。教学内容2.语音是人类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协同动作的结果,因此语音具有生理属性。3语言是音义结合体,但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因此语音具有社会属性,这正是语音的本质属性。(一)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是一种声音,而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因而语音也和其他声音一样,都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这四要素。1.音高: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在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叫频率,频率单位是赫兹,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为超声。振动次数多,频率大,声音就高;振动次数少,频率小,声音就低。就语音来说,音高取决于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女子、儿童声带15
15 第一章 语 音 教学目标 本章要让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及其规律,了解和掌握语音的 性质、语音的基本概念,声母、韵母的正确发音和分类方法;了解并掌握普通话声 调,普通话四声调值的完足读音和在语流中的音变规律;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掌握 汉语拼音方案与国际音标的对应关系,使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的语音 理论,辨证、校正方言,学好、说好普通话。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教学难点:现代汉语音节结构分析、国际音标标音 学时分配 18 学时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讲授法 例证法 讲练结合法 对比法 教学内容 【课程导入】 以英语学习过程为例,说明语音是学习语言的首要内容。粗略比较英 语与汉语的语音差别,简要说明每一种语音都有其独特性,体现了语音的 社会属性,导入汉语语音的系统性问题。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 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 关于语音的性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 1.语音是一种声音,声音都是发生体振动形成声波传播出去而产生的。 这是个声学过程,因此语音具有物理属性。 2.语音是人类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协同动作的结果, 因此语音具有生理属性。 3.语言是音义结合体,但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是 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因此语音具有社会属性,这正是 语音的本质属性。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是一种声音,而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因而语音也和其他声音一 样,都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这四要素。 1.音高: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在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叫频率,频率单位是赫兹,人能听到的 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低于 20Hz 的为次声,高于 20000Hz 的为超声。 振动次数多,频率大,声音就高;振动次数少,频率小,声音就低。 就语音来说,音高取决于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女子、儿童声带 教学 手记
较短较薄,发音时频率大,声音高。男子声带长而厚,发音时声频率小,声音低。同一个人发音时有高低,是因为能控制声带的松紧,松时发音频率小,声音低,紧时频率大,声音高。现代汉语中,音高有很重要的地位,汉语声调的差别,主要是由音高变化决定的。2.音强: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振幅小,声音弱:振幅大,声音强。这振幅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用力大,呼出的气流对发音器官的冲击就强,声波振幅就大,反之则弱。现代汉语中,轻重音的差别,主要是音强不同。语言交际中着重强调的词语比一般词语读得重。3.音长: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取决于发音动作延续时间的长短。动作延续时间长,发音体振动的时间就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现代汉语中,音长的差别一般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只有少数词(主要是叹词)音长差别关系到意义差异。例口恩(ng)应答则短,沉思迟疑则长;啊(α)应答则短,恍然大悟则长。现代汉语中上声音节发音长,去声音节发音短。音长差别在一些外语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英语[i:Jleave[i]live.4.音色:也叫音质,即声音的特色,取决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声波波纹形式的异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1)发音体不同:绝对音色差异。如二胡和口琴(2)发音方法不同:相对音色差异。如拉二胡和弹二胡(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相对音色差异。如京胡和二胡的形状和大小。语音上音色跟发音体(声带)的差异有关,跟发音器官的形状和发音方法有关。由发音体差异决定的音色差异一般没有辨义作用,而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差异造成的音色差异往往有辨义作用。总之,任何声音都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统一体,语音也不例外,也有这四种要素构成。但是,各种语言中这四种要素的重要性不同。任何语言都把音色作为最重要的区别意义的要素。对现代汉语来说,音高的作用最重要(表现在声调上),音强的作用差一些(表现在轻重音上),音长的作用最弱。(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发音器官活动部位和活动方法的不同造成不同的声音。发音器官包括三个部分:16
16 较短较薄,发音时频率大,声音高。男子声带长而厚,发音时声频率小, 声音低。同一个人发音时有高低,是因为能控制声带的松紧,松时发音频 率小,声音低,紧时频率大,声音高。 现代汉语中,音高有很重要的地位,汉语声调的差别,主要是由音高 变化决定的。 2.音强: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 振幅小,声音弱;振幅大,声音强。这振幅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 大小。用力大,呼出的气流对发音器官的冲击就强,声波振幅就大,反之 则弱。 现代汉语中,轻重音的差别,主要是音强不同。语言交际中着重强调 的词语比一般词语读得重。 3.音长: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取决于发音动作延续时间的长短。动作延续 时间长,发音体振动的时间就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现代汉语中,音长的差别一般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只有少数词(主 要是叹词)音长差别关系到意义差异。例口恩(ng)应答则短,沉思迟疑 则长;啊(à)应答则短,恍然大悟则长。现代汉语中上声音节发音长,去 声音节发音短。音长差别在一些外语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英语 [ī:]leave [ī]live。 4.音色:也叫音质,即声音的特色,取决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声波波 纹形式的异同。 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 (1)发音体不同:绝对音色差异。如二胡和口琴 (2)发音方法不同:相对音色差异。如拉二胡和弹二胡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相对音色差异。如京胡和二胡的形 状和大小。 语音上音色跟发音体(声带)的差异有关,跟发音器官的形状和发音 方法有关。由发音体差异决定的音色差异一般没有辨义作用,而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的差异造成的音色差异往往有辨义作用。 总之,任何声音都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统一体,语音也不例 外,也有这四种要素构成。但是,各种语言中这四种要素的重要性不同。 任何语言都把音色作为最重要的区别意义的要素。对现代汉语来说,音高 的作用最重要(表现在声调上),音强的作用差一些(表现在轻重音上), 音长的作用最弱。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发音器官活动部位和活动方法的不同造 成不同的声音。 发音器官包括三个部分:
1.动力器官:肺和气管肺是呼吸气流的活动风箱,是呼吸器官的中心。发音就是通过肺控制气流冲击声带而实现的,可以说肺是发音的动力中心。气管是呼吸气流的通道,肺对气流的控制离开气管无法完成,因此气管对发音也是不可缺少的。发音的主要动力是呼出的气流,它作用于其他发音器官可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现代汉语中也有靠吸入的气流做动力来发音的,例喷(Z)哒(Ss)声带不颤动。2.发音器官:喉头和声带。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两块构状软骨组成。上通咽腔,下连气管。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富于弹性的薄膜,声带前端附着在甲状软骨上,后端与两块构状软骨相连接。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声门。状软骨活动起来,可以使声带放松或拉紧,使声门打开或关闭。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关闭看的声门时,就引起声带振动,发出声音。3.共鸣器官:口腔、鼻腔和咽腔。共鸣器的作用在于调节声带振动所发出的音。口腔、鼻腔和咽腔的各个部分协同动作,造成各种各样形状从而形成各种语音。共鸣器的作用还在于可以使声音更响亮。口腔是最重要的共鸣器,分两大部分:(1)口腔上部,分六部分:上唇、上齿、上齿龈、硬聘、软聘、小舌(2)口腔下部,分五部分:下唇、下齿、舌尖、舌面、舌根鼻腔也是语音共鸣器,在口腔上方。发音时如果软聘和小舌上升,堵塞住鼻腔通道,气流通过口腔发出声音,这种音叫口音,如a、0、e。发音时如果软聘和小舌下垂,口腔某部位闭塞,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只能从鼻腔通过,这时发出的音叫鼻音,如m、n、ng。发音时如果口腔和鼻腔都无阻碍,发音气流可从口腔鼻腔同时通过,这时发出的音叫鼻化音,如a、0。(三)语音的社会属性1.从语言音义结合的约定俗成性看语音必须与语义相结合才成其为语音,但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语言中用什么语音表达什么意义不是由语音的物理、生理特性决定的,也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这是语音社会性的重要表现。2.从语音的系统性看各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语音系统的不同表现在:不同语言包含的语音有所不同,这些语音的组合规律有所不同。不同语音系统所包含的音素数目及其相互关系不同。有些音在几种17
17 1.动力器官:肺和气管 肺是呼吸气流的活动风箱,是呼吸器官的中心。发音就是通过肺控制 气流冲击声带而实现的,可以说肺是发音的动力中心。 气管是呼吸气流的通道,肺对气流的控制离开气管无法完成,因此气 管对发音也是不可缺少的。发音的主要动力是呼出的气流,它作用于其他 发音器官可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现代汉语中也有靠吸入的气流做动力来 发音的,例啧(Z)咝(Ss)声带不颤动。 2.发音器官:喉头和声带。 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两块杓状软骨组成。上通咽腔,下连气 管。 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富于弹性的薄膜,声带前端附着在甲状 软骨上,后端与两块杓状软骨相连接。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声门。杓状 软骨活动起来,可以使声带放松或拉紧,使声门打开或关闭。从肺部呼出 的气流,通过关闭着的声门时,就引起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3.共鸣器官:口腔、鼻腔和咽腔。 共鸣器的作用在于调节声带振动所发出的音。口腔、鼻腔和咽腔的各 个部分协同动作,造成各种各样形状从而形成各种语音。共鸣器的作用还 在于可以使声音更响亮。 口腔是最重要的共鸣器,分两大部分: (1)口腔上部,分六部分:上唇、上齿、上齿龈、硬腭、软腭、小舌 (2)口腔下部,分五部分:下唇、下齿、舌尖、舌面、舌根 鼻腔也是语音共鸣器,在口腔上方。发音时如果软腭和小舌上升,堵 塞住鼻腔通道,气流通过口腔发出声音,这种音叫口音,如 a、o、e。发音 时如果软腭和小舌下垂,口腔某部位闭塞,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只能从 鼻腔通过,这时发出的音叫鼻音,如 m、n、ng。发音时如果口腔和鼻腔都 无阻碍,发音气流可从口腔鼻腔同时通过,这时发出的音叫鼻化音,如 ã、 õ。 (三)语音的社会属性 1.从语言音义结合的约定俗成性看 语音必须与语义相结合才成其为语音,但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并无必 然的联系,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一个意义又可以有 多种语音形式。语言中用什么语音表达什么意义不是由语音的物理、生理 特性决定的,也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这是 语音社会性的重要表现。 2.从语音的系统性看 各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语音系统 的不同表现在:不同语言包含的语音有所不同,这些语音的组合规律有所 不同。不同语音系统所包含的音素数目及其相互关系不同。有些音在几种
语言里都存在,但在各自的语音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不一样,如不同方言中的n和1。语音必然要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征或地域特征。汉语中[p]][p“]、[t][t]区别意义。英语中它们不区别意义,如park(公园)[pa:k]读成[p‘a:k]意思不变,项多听着不大顺耳。普通话中[t][d]不区别意义。“大地”[tati"],读成[dadi"]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即汉语中[d][t]不被认为是两个东西。英语中[d][t]却区别意义,to、do的区别就在清浊不同。概括起来说,每种语言的语音都是成系统的,每个语音都是在系统中存在的,语音的系统性是社会赋予的,是全民约定俗成的。语音与自然界其他声音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社会属性。二、语音单位(一)音节1.音节定义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音节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判定音节数目的方法通常为肌肉紧张说:每发一个音节,发音器官的肌肉都明显地紧张一下,都要经历一次从紧张到松弛的过程。如方案(fangan)、反感(fangan),这两个词,其构成成分是相同的,但我们一听就知道它们分别是由两个不同的音节构成的。如骠(piao)、皮袄(pi”ao),例中两个词构成成分也是相同的,但我们一听便知piao是一个音节,piao是两个音节。就普通话音节与汉字关系来看,一个音节一般就指一个汉字的读音(长度);反过来说,一个汉字就代表一个音节。但是,音节与汉字并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儿化音中有时一个音节写成两个汉字。如玩儿(wanr)、花儿(huar)。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大约有400个不带调的基本音节,如果考虑声调因素,《现代汉语词典》列音节总数为1327个。2.音节的构成音素分析法:音节由音素构成,在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少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最多可以由四个音素构成,如阿(a)、姨(yi)、端(duan)、庄(zhuang)。(1)音素的定义: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是指从切分上说不能进一步切分了,如sh、ng。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有32个音素。但《汉语拼音方案》中只有26个字母,其中“v”不拼写普通话语音,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和方言。只用25个字母拼写普通话语音,其中“y、w”不代表音素,只用来表明音节界线,做隔音符号,所以《方案》中只有23个字母用来表示普通话语音中的音素。用23个字母表示32个音素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方18
18 语言里都存在,但在各自的语音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不一样,如不同方 言中的 n 和 l。语音必然要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征或地域特征。 汉语中[p] [p‘]、[t] [t‘]区别意义。英语中它们不区别意义,如 park(公园)[pa:k]读成[p‘a:k]意思不变,顶多听着不大顺耳。普通 话中[t][d]不区别意义。“大地”[ta51 ti51],读成[da51 di51]没有区别意义 的作用,即汉语中[d][t]不被认为是两个东西。英语中[d][t]却区别意义, to、do 的区别就在清浊不同。 概括起来说,每种语言的语音都是成系统的,每个语音都是在系统中 存在的,语音的系统性是社会赋予的,是全民约定俗成的。语音与自然界 其他声音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社会属性。 二、语音单位 (一)音节 1.音节定义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 语音单位。音节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 判定音节数目的方法通常为肌肉紧张说:每发一个音节,发音器官的 肌肉都明显地紧张一下,都要经历一次从紧张到松弛的过程。如方案(fang’ an)、反感(fan gan),这两个词,其构成成分是相同的,但我们一听就知 道它们分别是由两个不同的音节构成的。如瞟(piao)、皮袄(pi’ao), 例中两个词构成成分也是相同的,但我们一听便知 piao 是一个音节,pi’ ao 是两个音节。 就普通话音节与汉字关系来看,一个音节一般就指一个汉字的读音(长 度);反过来说,一个汉字就代表一个音节。但是,音节与汉字并不是严格 的一一对应。儿化音中有时一个音节写成两个汉字。如玩儿(wánr)、花儿 (huār)。 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大约有 400 个不带调的基本音节,如果考虑 声调因素,《现代汉语词典》列音节总数为 1327 个。 2.音节的构成 音素分析法: 音节由音素构成,在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少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 最多可以由四个音素构成,如阿(a)、姨(yi) 、端(duan) 、庄(zhuang)。 (1)音素的定义: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 来的。“最小的”是指从切分上说不能进一步切分了,如 sh、ng。 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有 32 个音素。但《汉语拼音方案》中只有 26 个字母,其中“v”不拼写普通话语音,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 和方言。只用 25 个字母拼写普通话语音,其中“y、w”不代表音素,只用 来表明音节界线,做隔音符号,所以《方案》中只有 23 个字母用来表示普 通话语音中的音素。用 23 个字母表示 32 个音素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方
案》采用了其他几种辅助办法:A.用合体字母代表一个音素:zh、ch、sh、ng、erB.字母加符号:e-éu-uC.让个别字母兼代数音:i、前-i、后-i(一字母三音素)这几个办法在不新造字母的前提下解决了字母不足的问题。(2)音素的分类:根据发音时气流是否受到阻碍可以把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A.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汉语中传统称为“母音”。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10个元音音素:a、o、e、i、u、u、é、er、前-i、后-i。元音都是乐音。B.辅音: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传统上称为“子音”。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音素。辅音大多数为噪音,一部分是乐音和噪音的复合音。元音和辅音的区别:A.辅音发音时一定是气流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这是最主要的区别。B.辅音发音时形成阻碍的部位特别紧张,元音发音时各部位则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C.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D.辅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元音发音时声带振动,所以元音比辅音响亮。声韵调分析法:人们构成音节的音素按其性质和出现位置对汉语音节的结构进行分析,通常分成三部分。1: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并不是每个音节都有声母韵母两部分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是零,习惯上叫做“零声母”。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其中21个可作声母,ng不作声母。2.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普通话中韵母有39个,有的只由元音构成,有的是元音加辅音构成。3.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普通话中有4个声调,即所谓“四声”。如ma(妈)、m(麻)、m(马)、mo(骂)。音节的声韵相同,声调不同,意义也就不同,声调在汉语中可以区别意义。声韵母与元辅音关系:1.声韵母与元辅音划分角度不同:元辅音是根据音素的性质划分的,是现代语音学分析的结果。声韵母是根据音素在汉语音节结构中的位置兼顾音素的性质分析出来的,是汉语传统语音分析的结果。因此二者有某些重合,但并不完全对等19
19 案》采用了其他几种辅助办法: A.用合体字母代表一个音素:zh、ch、sh、ng、er B.字母加符号:e-ê u-ü C.让个别字母兼代数音:i、前 -i、后 -i (一字母三音素) 这几个办法在不新造字母的前提下解决了字母不足的问题。 (2)音素的分类:根据发音时气流是否受到阻碍可以把音素分为元音 和辅音。 A.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 元音。汉语中传统称为“母音”。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 10 个元音音素:a、 o、e、i、u、ü、ê、er、前-i、后-i。元音都是乐音。 B.辅音: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传 统上称为“子音”。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 22 个辅音音素。辅音大多数为噪 音,一部分是乐音和噪音的复合音。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A.辅音发音时一定是气流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 阻碍。这是最主要的区别。 B.辅音发音时形成阻碍的部位特别紧张,元音发音时各部位则保持均 衡的紧张状态。 C.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 D.辅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元音发音时声带振动,所以元音比辅 音响亮。 声韵调分析法: 人们构成音节的音素按其性质和出现位置对汉语音节的结构进行分 析,通常分成三部分。 1.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并不是每个音节都有声母 韵母两部分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是零,习惯上叫做“零 声母”。普通话中有 22 个辅音,其中 21 个可作声母,ng 不作声母。 2.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普通话中韵母 有 39 个,有的只由元音构成,有的是元音加辅音构成。 3.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普 通话中有 4 个声调,即所谓“四声”。如 mā(妈)、má(麻)、mǎ(马)、mà (骂)。音节的声韵相同,声调不同,意义也就不同,声调在汉语中可以区 别意义。 声韵母与元辅音关系: 1.声韵母与元辅音划分角度不同: 元辅音是根据音素的性质划分的,是现代语音学分析的结果。声韵母 是根据音素在汉语音节结构中的位置兼顾音素的性质分析出来的,是汉语 传统语音分析的结果。因此二者有某些重合,但并不完全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