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2课程代码05301200课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基本学时学分236情况考查考核方式教材: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教材②许志刚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4册),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及参考书:参考①袁行需主编《中国文学史》(1-4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资料②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1-4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③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0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1)全面掌握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通过文学作品系统了解这一时期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规律,了解宋元明清时期文学发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与文学现象之间的联系。(2)能够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的美学的观点和方法,理解、分析和评价教学各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具备较强的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目的能力。(3)熟读背诵一定的经典篇目,增强对古代文学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审美品位及其它人文素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章18宋金文学作品选读4第二章元代文学作品选读8第三章明代文学作品选读6第四章清代文学作品选读
教案首页 课程 基本 情况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 2 课程代码 05301200 授课对象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三年级学生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学时 36 学分 2 考核方式 考查 教材 及 参考 资料 教 材: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编,《中 国古代文学史》上中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②许志刚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4册),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 ①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1-4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②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1-4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④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教学 目的 (1)全面掌握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通过文学作品系统了解 这一时期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规律,了解宋元明清时期文学发生的历史文化 背景以及与文学现象之间的联系。 (2)能够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的美学的观点和方法,理解、分析和评价 各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具备较强的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 能力。 (3)熟读背诵一定的经典篇目,增强对古代文学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审美品 位及其它人文素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第一章 宋金文学作品选读 18 第二章 元代文学作品选读 4 第三章 明代文学作品选读 8 第四章 清代文学作品选读 6
第一章宋金文学作品选读在了解宋代文学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将宋金这一时段之内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文学形式,如诗、词、散文等置于时代之中加以细读,通过对不同体裁教学目标在同一时空之下进行对照,以及同一体裁在不同时间维度之中的不同形态加以把握,对各种文体在文学史中的发展轨迹和文学地位进行进一步考察。教学重点重点:解读和赏析宋金时期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与难点难点:考察各种文体在文学史中的发展轨迹和文学地位进行学时分配18课时教学方法传统讲授方式为主,必要时配合多媒体进行教学与手段王禹《村行》讲析:教学手记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帐,村桥原树似吾乡。这首诗写于淳化二年(991)诗人被贬商州团练副史时。妖尼道安诬陷徐铉。诗人论道安之罪反而遭贬。他自慰日:“平生诗句是山水,谪宦方知是胜游。“他在商州写了不少写景抒情的诗,这首诗是最出色的一首。这首诗通过对村行所见所闻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以山水自娱的达观情怀,以及触景而起的思乡之情与遭贬的失意之感“万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乃千古名句。这两句写景由下而上。上句以动衬静,写群整之幽深、静谧。”含”字用得精妙,点明声出山。下句无理而妙。峰本不能言。人对这可爱的晚山、无限的美景,竞至无言。人与自然和谐,融为一体。在这静态美中,又透出人物内心的孤寂之情,可谓融情于景。艺术特色1.写景动静相衬,色彩鲜明,具有强烈的视角效果。2.情景交融,在写景中巧妙地流露诗人寂寞的心境以及思乡之情。3.以乐景写哀,以诗人野兴之浓及乡村优美的秋景来反衬内心淡淡的哀愁。王禹佩《待漏院记》讲析:《待漏院记》名虽为记,实以议论为主,提出宰相应当勤于政事、正直无私、忠于君事、保国安民,而不应图谋私利,惑君乱政,或窃
第一章 宋金文学作品选读 教学目标 在了解宋代文学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将宋金这一 时段之内不同时期、 不同体裁的文学形式,如诗、词、散文等置于时代之中加以细读,通过对不同体裁 在同一时空之下进行对照,以及同一体裁在不同时间维度之中的不同形态加以把握, 对各种文体在文学史中的发展轨迹和文学地位进行进一步考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解读和赏析宋金时期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难点:考察各种文体在文学史中的发展轨迹和文学地位进行 学时分配 18 课时 教学方法 与手段 传统讲授方式为主,必要时配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王禹偁《村行》讲析: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 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 似吾乡。 这首诗写于淳化二年(991)诗人被贬商州团练副史时。妖尼 道安诬陷徐铉。诗人论道安之罪反而遭贬。他自慰曰:“平生诗句是 山水,谪宦方知是胜游。“他在商州写了不少写景抒情的诗,这首诗 是最出色的一首。这首诗通过对村行所见所闻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以 山水自娱的达观情怀,以及触景而起的思乡之情与遭贬的失意之感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乃千古名句。这两句写景 由下而上。上句以动衬静,写群壑之幽深、静谧。”含”字用得精妙, 点明声出山壑。下句无理而妙。峰本不能言。人对这可爱的晚山、无 限的美景,竟至无言。人与自然和谐,融为一体。在这静态美中,又 透出人物内心的孤寂之情,可谓融情于景。 艺术特色 1.写景动静相衬,色彩鲜明,具有强烈的视角效果。 2.情景交融,在写景中巧妙地流露诗人寂寞的心境以及思 乡之情。 3.以乐景写哀,以诗人野兴之浓及乡村优美的秋景来反衬 内心淡淡的哀愁。 王禹偁《待漏院记》讲析: 《待漏院记》名虽为记,实以议论为主,提出宰相应当勤于政事、 正直无私、忠于君事、保国安民,而不应图谋私利,惑君乱政,或窃 教学手记
取高位,苟求厚禄、庸碌无为,反映了作者开明的政治主张和实现清明更治的进步要求。艺术特色1.全文结构紧凑,构思密,脉络分明。文章以勤字下笔,由“勤”引出待漏院,又从“待”生出“思”字,由“思”字带出贤、奸二相,后以“慎”字收束,点明文章主旨,一气贯注,层层深入。2.贤相与奸相形成鲜明的对比,行文句式相同,使二者比照更为强烈,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3.语言带有文的特点,以四字句为主,精炼准确,刻画形象,使作者观点鲜明有力,感染力强。4.排比句的运用,使文章很有气势。范仲淹《渔家傲》讲析: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蟑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参知政事(副宰相)。1040年任陕西经略副使(边防军事副统帅),负责抵抗西夏长达四年之久。西夏不敢来犯,说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当时民谣日: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是他镇守西北边关时写的首边塞词。上片侧重写景,景中含情。主要写边地的荒凉、凄清及边塞将士时刻御敌的情况。下片以抒情为主,情中有景。主要写边防将士成守生活的艰苦和思乡、报国之情。这首词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和成边生活的艰辛,表现了边关将士御敌守边、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和人所难免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含蓄地流露了朝廷不图自振,将士壮志难酬的抑郁心情。艺术特色1.将视觉感受与听觉感受交错描写,来突现边地特有的苍凉景象和战争的紧张气氛。2.“二”、“万”对比,把军中条件的艰苦和思乡之情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千”与“孤”对比既表现了空间的辽阔,又在对比中强调了边地的荒凉与孤单
取高位,苟求厚禄、庸碌无为,反映了作者开明的政治主张和实现清 明吏治的进步要求。 艺术特色 1.全文结构紧凑,构思缜密,脉络分明。文章以勤字下笔,由 “勤”引出待漏院,又从“待”生出“思”字,由“思”字带出贤、 奸二相,后以“慎”字收束,点明文章主旨,一气贯注,层层深入。 2.贤相与奸相形成鲜明的对比,行文句式相同,使二者比照更 为强烈,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3.语言带有骈文的特点,以四字句为主,精炼准确,刻画形象, 使作者观点鲜明有力,感染力强。 4.排比句的运用,使文章很有气势。 范仲淹《渔家傲》讲析: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 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 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参知政事(副宰相)。 1040 年任陕西经略副使(边防军事副统帅),负责抵抗西夏长达四年 之久。西夏不敢来犯,说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当时民谣曰: 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是他镇守西北边关时写的一 首边塞词。 上片侧重写景,景中含情。主要写边地的荒凉、凄清及边塞将 士时刻御敌的情况。 下片以抒情为主,情中有景。主要写边防将士戍守生活的艰苦 和思乡、报国之情。 这首词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和戍边生活的艰辛,表现了边关将 士御敌守边、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和人所难免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含 蓄地流露了朝廷不图自振,将士壮志难酬的抑郁心情。 艺术特色 1.将视觉感受与听觉感受交错描写,来突现边地特有的苍凉景 象和战争的紧张气氛。 2.“一”、“万”对比,把军中条件的艰苦和思乡之情形象地 表现了出来。“千”与“孤”对比既表现了空间的辽阔,又在对比中 强调了边地的荒凉与孤单
3.情景交融,风格苍凉悲壮,开宋代边塞词的先声,也是北宋最早的豪放词,为苏、辛弃疾豪放词开了先路。张先《天仙子》讲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嘎,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张先词内容多表现诗酒生涯及男女之情,语言巧妙,风格含蓄,韵味隽永,因“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三句得“张三影”雅号。这是一首临老伤春之词。词人时年52岁。词人因伤春触发,思及时光流逝,人事无定,抒发了步入老境,难有作为的惆帐。艺术特色1.以时间为线索,由午而入夜,写词人的活动和情绪,由伤春起,以伤春结。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3.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作者移情于景,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之神,花之活力。”弄”字尤为精妙。晏殊《浣溪沙》讲析: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饲。晏殊,历仕高官,位至宰相,政事之外,征歌逐舞,以诗酒消遣,作品多写闲情逸致,风格温润秀洁,有些许淡淡的闲愁。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帐惆和对春意衰残的婉惜,以及对岁月、人生、自然的思考。艺术特色1.运用联想和象征手法,使作品蕴涵深厚,富有理趣。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相对又相衬,寓工巧于自然:虚字的巧妙运用和对仗,又造成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欧阳修《戏答元珍》讲析: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嵯。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
3.情景交融,风格苍凉悲壮,开宋代边塞词的先声,也是北宋 最早的豪放词,为苏轼、辛弃疾豪放词开了先路。 张先《天仙子》讲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 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 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词内容多表现诗酒生涯及男女之情,语言巧妙,风格含蓄, 韵味隽永,因“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 径无人,堕风絮无影”三句得“张三影”雅号。 这是一首临老伤春之词。词人时年 52 岁。词人因伤春触发,思 及时光流逝,人事无定,抒发了步入老境,难有作为的惆怅。 艺术特色 1.以时间为线索,由午而入夜,写词人的活动和情绪,由伤春 起,以伤春结。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3.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作者移情于景,运用拟人手法, 写出了花之神,花之活力。”弄”字尤为精妙。 晏殊《浣溪沙》讲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历仕高官,位至宰相,政事之外,征歌逐舞,以诗酒消 遣,作品多写闲情逸致,风格温润秀洁,有些许淡淡的闲愁。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怅惘和对春意衰残的惋惜,以 及对岁月、人生、自然的思考。 艺术特色 1.运用联想和象征手法,使作品蕴涵深厚,富有理趣。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相对又相衬,寓 工巧于自然;虚字的巧妙运用和对仗,又造成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欧阳修《戏答元珍》讲析: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 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 不须嗟。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
用”、“事信”、“言文”,其诗、词、散文都有很高成就,尤以散文著称。其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者因替范仲淹辩护而贬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谪居山城的寂寞心情,以及对前途的信心。艺术特色1.章法跌宕起伏。2.构思新颖独特,于料峭春寒中见勃勃生机:于寂寞愁闷中怀着希望,不仅是诗人之笔,也有政治家之胸怀,极富诗情画意。欧阳修《踏莎行》讲析: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馨。离愁渐远渐无穷,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首词写行人在征途中的感受,抒发了浓重的离愁别绪。这是一个传统题材,但也可能融入了作者遭贬职后的别绪。艺术特色1.乐景写哀,耐人寻味。2.化用典故,含蓄浑成。3.逐层递进,意境深婉。柳永《望海潮》讲析: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多写都市繁华景象及青楼歌妓生活,尤善于表达羁旅行役之苦,扩大了词的题材。词人精通音律,大量制作慢词,对词体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写法上以铺叙见长,善用通俗语言传情状物。这首词叙写杭州繁华,西湖美景,表达对杭州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地方长官的歌颂。艺术特色1.善长铺叙,如写钱塘江,江边云树、江上怒涛,天堑无涯;
用”、“事信”、“言文”,其诗、词、散文都有很高成就,尤以散 文著称。其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者因替范仲淹辩护而贬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这首诗表 达了诗人谪居山城的寂寞心情,以及对前途的信心。 艺术特色 1.章法跌宕起伏。 2.构思新颖独特,于料峭春寒中见勃勃生机;于寂寞愁闷中怀 着希望,不仅是诗人之笔,也有政治家之胸怀,极富诗情画意。 欧阳修《踏莎行》讲析: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 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 春山外。 这首词写行人在征途中的感受,抒发了浓重的离愁别绪。这是一个传 统题材,但也可能融入了作者遭贬职后的别绪。 艺术特色 1.乐景写哀,耐人寻味。 2.化用典故,含蓄浑成。 3.逐层递进,意境深婉。 柳永《望海潮》讲析: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 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 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 去凤池夸。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多写 都市繁华景象及青楼歌妓生活,尤善于表达羁旅行役之苦,扩大了词 的题材。词人精通音律,大量制作慢词,对词体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写法上以铺叙见长,善用通俗语言传情状物。 这首词叙写杭州繁华,西湖美景,表达对杭州风光的赞美,以 及对地方长官的歌颂。 艺术特色 1.善长铺叙,如写钱塘江,江边云树、江上怒涛,天堑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