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古代汉语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0501406zb古代汉课程名称0501407zb号语课程基本学分/学时7学分/112学时情况开课时间第4、5学期先修课程现代汉语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50%、期未考试50%)《古代汉语》(修订版),第一、二、三、四册,中华书局教材出版最新版本。课程负责雷春辉人专业基础课程课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阅读古代典籍的基本能力及从事文言文教学的能力。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掌握古汉语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能够借助工具书比较顺利地阅读古代典籍;能够胜任中学的文言文教学。2.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2培养目标3培养目标4VVV课程目标1VVVy课程目标2V1VV课程目标3VVVY课程目标4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毕业指标点课程目标要求师德规范课程目标1.能够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品学兼优;教育1、2、3、42.具备尊师重教情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情怀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 说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 号 0501406zb 0501407zb 课程名称 古代汉 语 课程 基本 情况 学分/学时 7学分/112学时 开课时间 第4、5学期 先修课程 现代汉语 考核方式 考 试(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 教材 《古代汉语》(修订版),第一、二、三、四册,中华书局 出版最新版本。 课程负责 人 雷春辉 课 程 性 质 专业基础 课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阅读古代典籍的基本能力及从事文言文教学的能力。学生通过 这门课的学习,掌握古汉语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能够借助工具书比较顺利地阅读古代典籍; 能够胜任中学的文言文教学。 2.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课程目标1 √ √ √ √ 课程目标2 √ √ √ √ 课程目标3 √ √ √ √ 课程目标4 √ √ √ √ 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毕业 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1.能够汲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品学兼优; 2.具备尊师重教情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 课程目标 1、2、3、4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学知识分析中学语文文言文中的语言现象并解决有1.学科关问题;素养2.能够综合运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对文本进行有效解读,有语言分析课程目标教学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1、2、3、4能力3.能够根据课文对象进行教学设计,初步掌握重难点教学策略,并进行教学评价、探讨,改进提高;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班级指导能够结合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传播正能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目标综合1、2、3、4进行教育和引导。育人能够充分理解沟通合作是教师专业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能力;1.学会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参加体验观摩、合作研究等集体活动;2反思课程目标3.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方法,具备与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及社区沟通1、2、3、4沟通交流的知识和技巧;合作4.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序号内容学时数(112)课堂学时数实践学时数2绪论“古代汉语的性质、目的和学习方法1.510.5第一单元文选:左传8.52.5通论:(四)(一)(二)(三)战国策91第二单元文选:6.51.5通论:(五)(六)10.51.5礼记第三单元文选:论语、72通论:(七)(八)(九)(+)82第四单元孟子文选:#41通论:(十一) (十二)91第五单元文选:墨子、老子、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2.50.5通论:(十三)(十四)61文选:诗经第六单元31通论: (十五) (十六)51第七单元文选:楚辞2.50.5通论:(十七) (十八)9418合计(四)考核要求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
学科 素养 教学 能力 1.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学知识分析中学语文文言文中的语言现象并解决有 关问题; 2.能够综合运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对文本进行有效解读,有语言分析 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能够根据课文对象进行教学设计,初步掌握重难点教学策略,并进行 教学评价、探讨,改进提高;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 课程目标 1、2、3、4 班级 指导 综合 育人 能够结合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传播正能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行教育和引导。 课程目标 1、2、3、4 学会 反思 沟通 合作 1.能够充分理解沟通合作是教师专业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能力; 2.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参加体验观摩、合作研究等集体活动; 3.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方法,具备与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及社区 沟通交流的知识和技巧; 4.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目标 1、2、3、4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序号 内 容 学时数(112 ) 课堂学时数 实践学时数 绪 论 “古代汉语”的性质、目的和学习方法 2 第一单元 文选:左传 10.5 1.5 通论:(一)(二)(三)(四) 8.5 2.5 第二单元 文选:战国策 9 1 通论:(五)(六) 6.5 1.5 第三单元 文选:论语、礼记 10.5 1.5 通论:(七)(八)(九)(十) 7 2 第四单元 文选:孟子 8 2 通论:(十一)(十二) 4 1 第五单元 文选:墨子、老子、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 9 1 通论:(十三)(十四) 2.5 0.5 第六单元 文选:诗经 6 1 通论:(十五)(十六) 3 1 第七单元 文选:楚辞 5 1 通论:(十七)(十八) 2.5 0.5 合计 94 18 (四)考核要求 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期未考核。平时考核方式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期未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总成绩评定:总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评定:出勤(20分):学生在一学期的出勤多少进行评分。课堂考核(20分):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发言、提问等形式,一学期至少一次。课后作业(60分):每章内容之后,根据重点和难点布置一定的作业。2.课程目标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的关系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课程目标1.课堂出勤和课堂学习1.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课外作业课程目标12.背诵修身立德名言警句。3.课外背诵4.期末考试1.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特点、基本概念。1.课堂出勤和课堂学习2.掌握词义发展的一般规律。2.课外作业课程目标23.课外背诵3.掌握运用六书分析汉字的能力。4.期末考试4.掌握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1.运用古汉语基本理论分析具体语言方面的问题。1.课堂出勤和课堂学习2.课外作业2.认识古代汉语特殊现象。课程目标33.认识古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3.课外背诵4.掌握古汉语省略现象。4.期末考试1.课堂出勤和课堂学习1.掌握古汉语词类活用的规律。2.课外作业课程目标42.分析古今汉语的异同。3.课外背诵3.多读读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4.期末考试二、本文(一)课程教学内容“古代汉语”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特征,了解“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学内容:1.什么是古代汉语;2.学习古代汉语课的目的、要求;3.“古代汉语"课的基本内容;4.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1.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今汉语的区别;2.“古汉语课"的基本内容;3.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教学难点:
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平时考核方式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 试。 总成绩评定:总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 平时成绩评定: 出勤(20分):学生在一学期的出勤多少进行评分。 课堂考核(20分):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发言、提问等形式,一学期至少一次。 课后作业(60分):每章内容之后,根据重点和难点布置一定的作业。 2.课程目标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的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 1.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背诵修身立德名言警句。 1.课堂出勤和课堂学习 2.课外作业 3.课外背诵 4.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2 1.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特点、基本概念。 2.掌握词义发展的一般规律。 3.掌握运用六书分析汉字的能力。 4.掌握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 1.课堂出勤和课堂学习 2.课外作业 3.课外背诵 4.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3 1.运用古汉语基本理论分析具体语言方面的问题。 2.认识古代汉语特殊现象。 3.认识古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 4.掌握古汉语省略现象。 1.课堂出勤和课堂学习 2.课外作业 3.课外背诵 4.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4 1.掌握古汉语词类活用的规律。 2.分析古今汉语的异同。 3.多读读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1.课堂出勤和课堂学习 2.课外作业 3.课外背诵 4.期末考试 二、本文 (一)课程教学内容 “古代汉语I” 绪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特征,了解“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掌握学习的方法。 教学内容: 1.什么是古代汉语; 2.学习古代汉语课的目的、要求; 3.“古代汉语”课的基本内容; 4.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今汉语的区别; 2.“古汉语课”的基本内容; 3.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古代汉语的特点,古今汉语的区别。教学时数:2学时第一单元第一章文选《左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左传》的主要内容,了解先秦汉语的特点,掌握先秦汉语中常见的省略现象和宾语前置。教学内容:1.讲授内容:※《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赛叔哭师》、※《秦晋之战》《楚归晋知》、《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注:其中标有※号者为精讲篇目,其他为一般讲读篇目。2.实践内容:精讲篇目的诵读;抽查背诵及作业。教学重点:1.文选,重点的字、词、句;2.宾语前置和省略句实例。教学难点:宾语前置。教学时数:12学时第二章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常用工具书的体例,掌握常用字典辞书的查检方法。教学内容:(一)讲授内容:1.查检工具书的几种方法:(1)音序检字法;(2)部首检字法;(3)笔画检字法;(4)四角号码检字法。2.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介绍:(1)《汉语大字典》;(2)《汉语大词典》;(3)《辞海》;(4)《辞源》;(5)《说文解字》;(6)《词诠》;(7)《中国人名大辞典》;(8)《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古代汉语的特点,古今汉语的区别。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一单元 第一章 文选《左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左传》的主要内容,了解先秦汉语的特点,掌握先秦汉语中常见的省略现 象和宾语前置。 教学内容: 1.讲授内容: ※《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蹇叔 哭师》、※《秦晋鞌之战》、《楚归晋知罃》、《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 注:其中标有※号者为精讲篇目,其他为一般讲读篇目。 2.实践内容:精讲篇目的诵读;抽查背诵及作业。 教学重点: 1.文选,重点的字、词、句; 2.宾语前置和省略句实例。 教学难点: 宾语前置。 教学时数: 12学时 第二章 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常用工具书的体例,掌握常用字典辞书的查检方法。 教学内容: (一)讲授内容: 1.查检工具书的几种方法: (1)音序检字法; (2)部首检字法; (3)笔画检字法; (4)四角号码检字法。 2.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介绍: (1)《汉语大字典》; (2)《汉语大词典》; (3)《辞海》; (4)《辞源》; (5)《说文解字》; (6)《词诠》; (7)《中国人名大辞典》; (8)《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二)实践内容:熟悉检字法并能利用各种工具书顺利检字。教学重点:检字法及几种常用古汉语工具书的内容、体例。教学难点:常用工具书的体例及查检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第三章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教学自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教学内容:(一)讲授内容:1.古今词义异同的总体情况:(1)古今词义完全相同;(2)古今词义完全不同;(3)古今词义似同非同2.古今词义在范围方面的差异:(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3.古今词义在感情色彩方面的差异。4.古今词义在程度轻重方面的差异。(二)实践内容:下发相关练习题进行练习。教学重点:古今词义异同有三种情况:全同、别、微殊。学古代汉语,一定要树立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历史观点。教学难点:古今汉语词义的微殊。教学时数:3学时第四章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汉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学会辨析词义的方法。教学内容:1.讲授内容: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多音节(主要是双音词)为主,故不可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误认为双音词中的一个词素。复音词中要注意偏义复词与单纯联绵词。2.实践内容:找出学过的文选中的复音词、同义词。教学重点:1.古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多音词(尤其是以双音词)为主
(二)实践内容: 熟悉检字法并能利用各种工具书顺利检字。 教学重点: 检字法及几种常用古汉语工具书的内容、体例。 教学难点: 常用工具书的体例及查检方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三章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 教学内容: (一)讲授内容: 1.古今词义异同的总体情况: (1)古今词义完全相同; (2)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3)古今词义似同非同。 2.古今词义在范围方面的差异: (1)词义的扩大; (2)词义的缩小; (3)词义的转移。 3.古今词义在感情色彩方面的差异。 4.古今词义在程度轻重方面的差异。 (二)实践内容:下发相关练习题进行练习。 教学重点: 古今词义异同有三种情况:全同、迥别、微殊。学古代汉语,一定要树立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历史 观点。 教学难点: 古今汉语词义的微殊。 教学时数: 3学时 第四章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汉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学会辨析词义的方法。 教学内容: 1.讲授内容: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多音节(主要是双音词)为主,故不可将古代汉语 中的单音词误认为双音词中的一个词素。复音词中要注意偏义复词与单纯联绵词。 2.实践内容:找出学过的文选中的复音词、同义词。 教学重点: 1.古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多音词(尤其是以双音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