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外国文学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系统地介绍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规律、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等。本课程的历史跨度为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基本理论等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生形成世界文学的整体观念,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读、鉴赏、分析、评论一般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认识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每个时期重要的文学思潮与现象,掌握重点作家与作品。培养学生理解、鉴赏、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外国文化和文学传统的熏陶,树立起对人类优秀文化和文学遗产兼容并包的胸怀,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1知识积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世界各民族文学历史的发展线索,各阶段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形成演变过程、重点作家的文学风格及特点、重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初步了解外国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异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全球一体化文化背景下,各国文学既要保持民族特色又应彼此交流借鉴的文学发展趋势。2.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体悟、鉴赏、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继而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造性地运用既有学识,最大限度地实现本课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文境界,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终身发展的能力。3.人文素养: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外国文学和文化传统有相当的了解;对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情感、爱国思想、伦理智慧、哲学思考、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有切实的感悟和领会,对学生道德人格、理性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教学内容本课程讲授自古希腊文学至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发展史,由欧美与亚非文学两个平行的部分组成,因课时限制,只选讲欧美文学部分。(四)教学时数:总学时90学时,6学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五学期(15×3=45)第七学期(15×3=45)以上均为课堂教学时数。本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三年级第五、第七学期开设,并安排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系统地介绍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发展 规律、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等。本课程的历史跨度 为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基本理论等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学习 本课程,可以使学生形成世界文学的整体观念,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 读、鉴赏、分析、评论一般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认识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每个时期 重要的文学思潮与现象,掌握重点作家与作品。培养学生理解、鉴赏、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 能力。使学生受到外国文化和文学传统的熏陶,树立起对人类优秀文化和文学遗产兼容并包 的胸怀,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 1.知识积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世界各民族文学历史的发展线索, 各阶段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形成演变过程、重点作家的文学风格及特点、重点作品的思想 内容和艺术特色;初步了解外国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异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进 一步了解全球一体化文化背景下,各国文学既要保持民族特色又应彼此交流借鉴的文学发展 趋势。 2.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体悟、鉴赏、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继 而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造性地运用既有学识,最大限度地实现本课程教学的价值和 意义;最终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文境界,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 终身发展的能力。 3.人文素养: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外国文学和文化传统有相当的了解;对作品中蕴含 的民族情感、爱国思想、伦理智慧、哲学思考、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有切实的感悟和领会, 对学生道德人格、理性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讲授自古希腊文学至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发展史,由欧美与亚非文学两个平行的 部分组成,因课时限制,只选讲欧美文学部分。 (四)教学时数: 总学时 90 学时,6 学分。具体安排如下: 第五学期 (15×3=45) 第七学期 (15×3=45) 以上均为课堂教学时数。本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三年级第五、第七学期开设,并安排
专业发展课作为补充和深化。(五)教学方式1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以适当的课堂讨论。主要系统地介绍西方文学自古代至二十世纪的发展史,介绍每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文学思潮和现象,突出对重点作家作品的整体把握和文本分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2.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指定必读和选读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师讲授的基本内容,应是学生在本阶段学习的基本知识。3.本课程每学期布置2一3次作业,作业应以分析具体作家作品,或论述某种具体文学现象为内容的小论文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4.考试以期末考试为主,期中一般安排考查。考试既要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因此,试题中“识记”、“领会”题应占50%一60%:“综合分析”题应占50%一40%。二、 本文导论(2学时)教学要点: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简介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外国文学”的概念。外国文学史的基本轮廓及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外国文学的方法及要求。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教学要点: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分期及各个阶段的主要成就。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教学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4学时)一、欧洲古代文学,即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分期。二、古希腊神话。前俄林波斯神系、俄林波斯神系。古希腊神话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三、古希腊抒情诗。《伊索寓言》。古希腊的文艺理论。四、古罗马的神话系统及其奥维德的《变形记》。第二节荷马史诗(4学时)一、荷马其人与荷马时代。历史上的特洛伊战争。二、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三、《伊里亚特》和《奥德修纪》的基本内容。四、荷马史诗对欧洲文学的影响。第三节、希腊戏剧(4学时)一、古希腊戏剧的起源与发展。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底得斯三大悲剧家的创作。三、古希腊悲剧中的基本主题、命运观和政治倾向。三大悲剧诗人对戏剧艺术的贡献。四、古希腊喜剧的起源。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创作。教学要求:了解欧洲古代文学分期。熟练掌握古希腊神话的特色。理解古希腊神话的产生、古希腊抒情诗、古罗马文学。熟练掌握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及其作品
专业发展课作为补充和深化。 (五)教学方式 1.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以适当的课堂讨论。主要系统地介绍西方文学自古代 至二十世纪的发展史,介绍每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文学思潮和现象,突出对重点作家作品的整 体把握和文本分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 2.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指定必读和选读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师讲授的基 本内容,应是学生在本阶段学习的基本知识。 3.本课程每学期布置 2—3 次作业,作业应以分析具体作家作品,或论述某种具体文学 现象为内容的小论文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考试以期末考试为主,期中一般安排考查。考试既要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 握程度,又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因此,试题中“识记”、“领会”题应占 50%—60%; “综合分析”题应占 50%—40%。 二、本文 导论(2 学时) 教学要点: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简介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外国文学”的概念。外国文学史的基本轮廓及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外国 文学的方法及要求。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学 教学要点: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分期及各个阶段的主要成就。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古希腊 悲剧。 教学时数:1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4 学时) 一、欧洲古代文学,即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分期。 二、古希腊神话。前俄林波斯神系、俄林波斯神系。古希腊神话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三、古希腊抒情诗。《伊索寓言》。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四、古罗马的神话系统及其奥维德的《变形记》。 第二节 荷马史诗(4 学时) 一、荷马其人与荷马时代。历史上的特洛伊战争。 二、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 三、《伊里亚特》和《奥德修纪》的基本内容。 四、荷马史诗对欧洲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希腊戏剧(4 学时) 一、古希腊戏剧的起源与发展。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 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的创作。 三、古希腊悲剧中的基本主题、命运观和政治倾向。三大悲剧诗人对戏剧艺术的贡献。 四、古希腊喜剧的起源。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创作。 教学要求:了解欧洲古代文学分期。熟练掌握古希腊神话的特色。理解古希腊神话的产生、 古希腊抒情诗、古罗马文学。熟练掌握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及其作品
考核要求:1识记: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及各时期的文学成就。2.领会:荷马史诗、希腊悲剧的基本内容及认识价值。3.分析:重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内容。第二章中世纪文学教学要点: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几种类型及其成就:但丁的《神曲》讲析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4学时)一、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二、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类型及重要作品。第二节但丁(4学时)一、但丁的生平和创作。二、《神曲》的基本内容。教学要求:了解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类型。理解但丁的生平和创作。熟练掌握《神曲》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考核要求:1识记:中世纪文学的四种类型及作家作品。2.领会:《神曲》的思想内容、基本主题。3.分析:《神曲·地狱篇》的内容。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教学要点: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及各国人文主义文学概况。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的创作及代表作讲析。教学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4学时)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背景及主要内容。文艺复兴时期三种文学并存的格局。人文主义文学。二、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三、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及主要特点。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概况。法国人文主义文学概况、拉伯雷的《巨人传》简介。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概况。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概况。第二节塞万提斯(2学时)一、塞万提斯生平和创作简介。二、《堂吉诃德》的思想内容。三、堂吉德形象分析。四、《堂吉诃德》艺术特色。第三节莎士比亚(6学时)一、莎士比亚的生平。二、产生莎士比亚的历史条件和英国戏剧传统。三、莎士比亚创作的分期。四、《威尼斯商人》简介。五、《哈姆雷特》分析。六、莎士比亚戏剧的主要艺术成就简介
考核要求: 1.识记: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及各时期的文学成就。 2.领会:荷马史诗、希腊悲剧的基本内容及认识价值。 3.分析:重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内容。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教学要点: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几种类型及其成就;但丁的《神曲》讲析 教学时数:8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4 学时) 一、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类型及重要作品。 第二节 但丁(4 学时) 一、但丁的生平和创作。 二、《神曲》的基本内 容。 教学要求:了解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类型。理解但丁的 生平和创作 。熟练掌握《神曲》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考核要求: 1.识记:中世纪文学的四种类型及作家作品。 2.领会:《神曲》的思想内容、基本主题。 3.分析:《神曲•地狱篇》的内容。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教学要点: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及各国人文主义文学概况。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的创作 及代表作讲析。 教学时数:1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4 学时) 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背景及主要内容。文艺复兴时期三种文学并存的格局。人 文主义文学。 二、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三、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及主要特点。意大利人文主义文 学概况。法国人文主义文学概况、拉伯雷的《巨人传》简介。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概况。英 国人文主义文学概况。 第二节 塞万提斯(2 学时) 一、塞万提斯生平和创作简介。 二、《堂吉诃德》的思想内容。 三、堂吉诃德形象分析。 四、《堂吉诃德》艺术特色。 第三节 莎士比亚(6 学时) 一、莎士比亚的生平。 二、产生莎士比亚的历史条件和英国戏剧传统。 三、莎士比亚创作的分期。 四、《威尼斯商人》简介。 五、《哈姆雷特》分析。 六、莎士比亚戏剧的主要艺术成就简介
教学要求:掌握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及各国人文主义文学概况。熟练掌握塞方提斯、莎士比亚的文学成就及代表作。考核要求:1.识记: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征、这一时期重要的作家作品。2.领会:《堂吉德》、《哈姆雷特》等作品的思想内容。3.综合分析:分析堂吉诃德、哈姆雷特的艺术形象。第四章17世纪文学教学要点:欧洲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及在各国的主要成就;莫里哀的喜剧创作。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4学时)一、17世纪欧洲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二、17世纪欧洲文学的格局。巴罗克文学简介。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重要成就。第二节莫里衰(4学时)一、莫里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二、莫里哀喜剧的代表作五幕诗体喜剧《伪君子》。答尔丢夫形象分析。教学要求:掌握欧洲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及在各国的主要成就:熟练掌握莫里哀的喜剧创作。考核要求:1.识记: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2.领会:莫里哀喜剧的思想倾向。3:分析:《伪君子》中答丢夫的形象第五章18世纪文学教学要点: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在英、法、德等国的发展概况。歌德的创作及其代表作讲析。教学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4学时)一、启蒙运动简介。启蒙主义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二、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启蒙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的比较。三、启蒙主义文学在英国、德国、法国的发展概况。第二节英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和法国的启蒙主义小说(2学时)一、英国启蒙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简介。鲁滨逊形象的意义。法国哲理小说的特色。二、理解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伏尔泰的《老实人》简介。第三节歌德(6学时)一、歌德的生平简介。歌德各个时期的创作情况。三、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分析。小说的社会意义。三、《浮士德》的基本内容。浮士德形象分析。四、《浮士德》的艺术特色。教学要求:理解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在英、法、德等国的发展概况;熟练掌握歌德的文学成就及其代表作。考核要求:
教学要求:掌握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及各国人文主义文学概况。熟练掌握塞万提斯、莎 士比亚的文学成就及代表作。 考核要求: 1.识记: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征、这一时期重要的作家作品。 2.领会:《堂吉诃德》、《哈姆雷特》等作品的思想内容。 3.综合分析:分析堂吉诃德、哈姆雷特的艺术形象。 第四章 17 世纪文学 教学要点:欧洲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及在各国的主要成就;莫里哀的喜剧创作。 教学时数:8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4 学时) 一、17 世纪欧洲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17 世纪欧洲文学的格局。巴罗克文学简介。 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重要成就。 第二节 莫里哀(4 学时) 一、莫里哀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二、莫里哀喜剧的代表作五幕诗体喜剧《伪君子》。答尔丢夫形象分析。 教学要求:掌握欧洲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及在各国的主要成就;熟练掌握莫里哀的喜剧创作。 考核要求: 1.识记: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领会:莫里哀喜剧的思想倾向。 3.分析:《伪君子》中答丢夫的形象 。 第五章 18 世纪文学 教学要点: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在英、法、德等国的发展概况。歌德的创作及其代表 作讲析。 教学时数:1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4 学时) 一、启蒙运动简介。启蒙主义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18 世纪欧洲文学的 主流。 二、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启蒙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的比较。 三、启蒙主义文学在英国、德国、法国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英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和法国的启蒙主义小说 (2 学时) 一、英国启蒙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 记》简介。鲁滨逊形象的意义。法国哲理小说的特色。 二、理解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伏尔泰的《老实人》简介。 第三节 歌德(6 学时) 一、歌德的生平简介。歌德各个时期的创作情况。 二、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分析。小说的社会意义。 三、《浮士德》的基本内容。浮士德形象分析。 四、《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教学要求:理解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在英、法、德等国的发展概况;熟练掌握歌德的 文学成就及其代表作。 考核要求:
1.识记: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各国文学概况。2.领会:歌德创作的意义及《浮士德》的主题、基本思想内容。3.分析:浮士德的艺术形象。第六章19世纪初期文学教学要点: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各国文学概况。拜伦、雨果的创作。教学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第二节概述(4学时)一、19世纪前期欧洲文学的主流是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简介: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基本特征和两种倾向。二、英国两代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浪漫主义文学在法国的发展概况。19世纪初期俄国文学概况。第二节拜伦(4学时)一、拜伦生平和创作简介。二、长诗《唐璜》的基本内容。唐璜形象分析。第三节雨果(4学时)一、生平和创作简介。二、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基本内容。三、长篇小说《悲修世界》的基本内容。冉阿让、芳汀等艺术形象分析。《悲惨世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教学要求: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在英、法等国的发展概况:熟练掌握雨果的文学成就及其代表作。考核要求:1.识记: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2.领会:重点作品的基本内容、思想性。3.分析:唐璜、冉阿让等人物形象。第七章19世纪中期文学教学要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在各国的发展概况: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及代表作讲析。教学时数:1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6学时)、19世纪中期欧洲文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三、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况。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况。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况。第二节巴尔扎克(4学时)一、巴尔扎克生平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二、《人间喜剧》的主题分类及各类重要作品。三、代表作《高老头》分析。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实质和意义。拉斯蒂涅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分析。四、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小说的艺术特征
1.识记: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各国文学概况。 2.领会:歌德创作的意义及《浮士德》的主题、基本思想内容。 3.分析:浮士德的艺术形象。 第六章 19 世纪初期文学 教学要点: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各国文学概况。拜伦、雨果的创作。 教学时数:1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4 学时) 一、19 世纪前期欧洲文学的主流是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简介:浪漫主义 文学的兴起、基本特征和两种倾向。 二、英国两代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浪漫主义文学在法国的发展概况。 19 世纪初期 俄国文学概况。 第二节 拜伦(4 学时) 一、拜伦生平和创作简介。 二、长诗《唐璜》的基本内容。唐璜形象分析。 第三节 雨果(4 学时) 一、生平和创作简介。 二、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基本内容。 三、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基本内容。冉阿让、芳汀等艺术形象分析。《悲惨世界》 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教学要求: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在英、法等国的发展概况;熟练掌握雨果的文学 成就及其代表作。 考核要求: 1.识记: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2.领 会:重点作品的基本内容、思想性。 3.分析:唐璜、冉阿让等人物形象。 第七章 19 世纪中期文学 教学要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在各国的发展概况;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 的创作及代表作讲析。 教学时数:1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6 学时) 一、19 世纪中期欧洲文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文化 背景。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况。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况。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概况。 第二节 巴尔扎克(4 学时) 一、巴尔扎克生平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二、《人间喜剧》的主题分类及各类重要作品。 三、代表作《高老头》分析。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实质和意义。拉斯蒂涅的形象及其典型 意义分析。 四、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小说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