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社会发展与健康 课程代码:PHPM1900301 开课院系:公共卫生学院考试形式:课程论文 姓名:周凯琪学号17307130290专业:技术科学实验班 声明:我已知悉学校对于考试纪律的严肃规定,将秉持诚实守信宗旨,严守 考试纪律,不作弊,不剽窃;若有违反学校考试纪律的行为,自愿接受学校严肃 处理。 学生(签名)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分 得分 、下列题目任选一题撰写一篇论文(或明确论文写作范围) 健康不公平性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2.老龄化趋势及其带来的健康挑战 3.环境问题对健康的影响 4.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5.慢性病防治策略 6.自选关于中国与全球范围内的某一健康问题与挑战 二、论文写作要求(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调整) 明确提出观点、理由和支持你的观点的证据 论证过程严密,逻辑严谨,能把自己的想法阐释清楚,并且资料详实,文字流畅, 学术引用规范。 1.正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论文统一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打印
1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社会发展与健康 课程代码: PHPM119003.01 开课院系:__ _公共卫生学院 考试形式: 课程论文 姓 名: 周凯琪 学 号:17307130290 专 业: 技术科学实验班 声明:我已知悉学校对于考试纪律的严肃规定,将秉持诚实守信宗旨,严守 考试纪律,不作弊,不剽窃;若有违反学校考试纪律的行为,自愿接受学校严肃 处理。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一、下列题目任选一题撰写一篇论文(或明确论文写作范围) 1. 健康不公平性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2. 老龄化趋势及其带来的健康挑战 3. 环境问题对健康的影响 4.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5. 慢性病防治策略 6. 自选关于中国与全球范围内的某一健康问题与挑战 二、论文写作要求(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调整) 明确提出观点、理由和支持你的观点的证据。 论证过程严密,逻辑严谨,能把自己的想法阐释清楚,并且资料详实,文字流畅, 学术引用规范。 1.正文字数: 不少于 3000 字 2.论文统一按 word 格式 A4 纸(“页面设置”按 word 默认值)编排、打印。 题 号 4 总 分 得 分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装订时,以此试卷作为论文封面。 3.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4.论文应包括论文题目、正文、参考文献等。应严格遵循论文写作规范,引文 必须注明出处。可采用脚注或尾注,格式可参见《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5.如果所提交论文不合规范者,必须改写。如果两次改写后,仍不合规范者不 予以评分。 6.2018年6月11日晚1800-1900将作业打印稿交至二教H2209教室夏娟老 师。封面须签名。并将作业电子版提交至 E-learning。个别需改写的可顺延三天, 最迟于6月_14日之前全部交毕。逾期按零分处理
2 装订时,以此试卷作为论文封面。 3.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 磅。 4.论文应包括论文题目、正文、参考文献等。应严格遵循论文写作规范,引文 必须注明出处。可采用脚注或尾注,格式可参见《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5.如果所提交论文不合规范者,必须改写。如果两次改写后,仍不合规范者不 予以评分。 6.2018 年 6 月 11 日晚 18:00-19:00 将作业打印稿交至二教 H2209 教室夏娟老 师。封面须签名。并将作业电子版提交至 E-learning。个别需改写的可顺延三天, 最迟于 6 月 14 日之前全部交毕。逾期按零分处理
中国结核病防治现状分析及预防与控制策略 摘要:结核病已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官中,等机体免疫下降时发病,称为 手,而中国处于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继发结核病”叫。 担国家行列,控制结核病的任务艰巨1.2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者 急迫。笔者基于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 的流行现状,总结结核病在中国的流性的病人。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感 行特点,分析中国结核病防治进程中染:病人排到空气中的飞沫核是结核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如患者发现率低、病流行的第一直接动力;空气中存在 患者医疗负担重、抗结核药物质量有的一定浓度的漂浮性带菌飞沬与易感 待提高、耐药率髙等。并在此基础上者密切接触后,形成感染,这是结核 提出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策略建议,提病流行的第二直接动力。 倡完善主动发现策略、控制传染源, 结核病有相当长的潜伏期,大部分 加快研发新型医疗药物,建立以患者病菌携带者一生都不会发病,仅有 为中心的关怀保障体系,政府承诺并5~10%的携带者可能发展为结核病。结 促进全球抗结核合作等。 核的密切接触者(如患病家属、护士)、 免疫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溏糖尿病患 关键词:结核病现状防控 者、血液透析患者)为结核病髙发人 群。此外,儿童、老年人、抵抗力低 1结核病是什么样的疾病 下者亦容易在感染结核菌后发病。 11病原体 13症状及危害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 主要的全身症状有疲乏、食欲减 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菌为细长杆退、低烧、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主 菌,有抗酸脱色的性质,在肺结核病人要呼吸症状有咳嗽、吐痰、数量不等 痰中经抗酸染色涂片可以发现它,并可的咯血等,呼吸困难还可能在病变中 以与其他细菌相区别结核杄菌根据致涉及胸膜,引起胸痛。症状程度与病 病性分为几种类型,引起人结核病的主变范围、进展情况和机体的反映特性 要病原体是人型和牛型结核杆菌 有关。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首次侵入 结核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与艾滋 人体,然后进入肺泡并在此繁殖,这病、疟疾并列为全球三大传染病,为 称之为“原发感染”;结核菌还可以十大致死原因之一。若未及时诊断治 从原发感染处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流疗,造成疾病无法痊愈,则可能发展 中,通过血流播散进入各脏器中,有成更难治的耐药结核病,同时还可能 的立即发病,有的结核菌潜伏在各器带来多脏器衰竭等更严重的后果
3 中国结核病防治现状分析及预防与控制策略 摘要:结核病已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 手,而中国处于全球 30 个结核病高负 担国家行列,控制结核病的任务艰巨 急迫。笔者基于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 的流行现状,总结结核病在中国的流 行特点,分析中国结核病防治进程中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如患者发现率低、 患者医疗负担重、抗结核药物质量有 待提高、耐药率高等。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策略建议,提 倡完善主动发现策略、控制传染源, 加快研发新型医疗药物,建立以患者 为中心的关怀保障体系,政府承诺并 促进全球抗结核合作等。 关键词:结核病 现状 防控 1.结核病是什么样的疾病 1.1 病原体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 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菌为细长杆 菌,有抗酸脱色的性质,在肺结核病人 痰中经抗酸染色涂片可以发现它,并可 以与其他细菌相区别.结核杆菌根据致 病性分为几种类型,引起人结核病的主 要病原体是人型和牛型结核杆菌.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首次侵入 人体,然后进入肺泡并在此繁殖,这 称之为“原发感染”;结核菌还可以 从原发感染处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流 中,通过血流播散进入各脏器中,有 的立即发病,有的结核菌潜伏在各器 官中,等机体免疫下降时发病,称为 “继发结核病”[1]。 1.2 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者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 性的病人。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感 染:病人排到空气中的飞沫核是结核 病流行的第一直接动力;空气中存在 的一定浓度的漂浮性带菌飞沫与易感 者密切接触后,形成感染,这是结核 病流行的第二直接动力。 结核病有相当长的潜伏期,大部分 病菌携带者一生都不会发病,仅有 5~10%的携带者可能发展为结核病。结 核的密切接触者(如患病家属、护士)、 免疫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糖尿病患 者、血液透析患者)为结核病高发人 群。此外,儿童、老年人、抵抗力低 下者亦容易在感染结核菌后发病。 1.3 症状及危害 主要的全身症状有疲乏、食欲减 退、低烧、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主 要呼吸症状有咳嗽、吐痰、数量不等 的咯血等,呼吸困难还可能在病变中 涉及胸膜,引起胸痛。症状程度与病 变范围、进展情况和机体的反映特性 有关。 结核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与艾滋 病、疟疾并列为全球三大传染病,为 十大致死原因之一。若未及时诊断治 疗,造成疾病无法痊愈,则可能发展 成更难治的耐药结核病,同时还可能 带来多脏器衰竭等更严重的后果
2结核病在世界范围的流行现状 累累。而在2016年,WHO将全球结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7年全核病防治目标从控制结核病转向终止 球结核病报告》显示,尽管结核病发结核病全球流行一一在2030年使结核 病率在以每年2%的速度缓慢下降,但病发病率降低80%,死亡数减少90%。 2016年,全球仍约有1040万例新发病 例,其中90%是成年人,65%是男性, 而10%患有艾滋病。170万人致死,致 eat gobal trend:.%rear 死率在传染性疾病中排名第一,超过 curent S +rw todl 艾滋病。 结核病感染主要发生在欠发达国 家和地区,而在研发能力强的发达国 家却很少。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 infection, and a pointof 菲律宾、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南非 等7国占据全球结核病负担的64%。 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欠发达地图1-2:从2015年起,减少全球结核病 区普遍较拥挤、贫穷、结核病疗程完发病率加速度预估图(据2017年全球 成率不足及受到HIV传播的影响 结核病报告,2017) 3中国结核病的总体流行特点 3疫情还年下降,但仍较为严重 中国虽然在过去20年已经实现降 低结核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并且于 2010年提前5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 展目标的结核病控制目标,全国结核 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根据2017 年国家卫计委疾控局数据,中国处于 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行列, 图1-1:2016年全球结核病发病情况图重程度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据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2017)32全国各地区疫情差异显著 2011-2016年,中国年报告结核病 2016年前,WHO的遏制结核病战患者数均在90万左右,且疫情分布不 略,目标是在2015年至2035年之间,均衡,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髙于经 将结核病死亡降低95%,将新发病例济发达的中、东部,农村髙于城镇, 减少90%,保家庭不因结核病而负重城镇高于城市
4 2.结核病在世界范围的流行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7 年全 球结核病报告》显示,尽管结核病发 病率在以每年 2%的速度缓慢下降,但 2016 年,全球仍约有 1040 万例新发病 例,其中 90%是成年人,65%是男性, 而 10%患有艾滋病。170 万人致死,致 死率在传染性疾病中排名第一,超过 艾滋病。 结核病感染主要发生在欠发达国 家和地区,而在研发能力强的发达国 家却很少。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 菲律宾、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南非 等 7 国占据全球结核病负担的 64%。 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欠发达地 区普遍较拥挤、贫穷、结核病疗程完 成率不足及受到 HIV 传播的影响。 图1-1:2016年全球结核病发病情况图 (据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2017) 2016 年前,WHO 的遏制结核病战 略,目标是在 2015 年至 2035 年之间, 将结核病死亡降低 95%,将新发病例 减少 90%,保家庭不因结核病而负重 累累。而在 2016 年,WHO 将全球结 核病防治目标从控制结核病转向终止 结核病全球流行——在 2030 年使结核 病发病率降低 80%,死亡数减少 90%。 图1-2:从2015年起,减少全球结核病 发病率加速度预估图(据2017年全球 结核病报告,2017) 3.中国结核病的总体流行特点 3.1疫情逐年下降,但仍较为严重 中国虽然在过去20年已经实现降 低结核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并且于 2010年提前5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 展目标的结核病控制目标,全国结核 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根据2017 年国家卫计委疾控局数据,中国处于 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行列,严 重程度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3.2全国各地区疫情差异显著 2011-2016年,中国年报告结核病 患者数均在90万左右,且疫情分布不 均衡,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高于经 济发达的中、东部,农村高于城镇, 城镇高于城市
4.中国结核病防治面临的问题及分析前往医疗机构确诊。病人害怕确诊后 41惠者延期治疗现象严重 遭到家属排斥,而事实上,并不是所 目前,我国采用以被动发现为主、有的结核都传染、也不是在任何时间 辅以主动发现的患者发现策略。被动段都传染。社会应给予结核患者更多 发现是患者因症状主动到结核病防治的关怀,正确认识结核病。 机构(简称为结防机构)或非结防机 另一方面,这是由于主动发现措施 构进行痰涂片和胸部Ⅹ线检査,获还远远不够主动,这主要体现在结核 得诊断。已采取的主动发现措施主要病诊断服务可及性不足、重点人群防 是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治不足。 症状筛査。但患者延期治疗现象依然 经济困难、交通不便导致众多农民 严重 患者或偏远地区患者无法及时获得诊 一方面,这是由于患者的被动发现断,老年人无人陪同就诊等也是可疑 率不高。距现在最近的2010年全国第症状者未就诊的主要原因。很多村医、 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在早期识别结 示,在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中,无肺结核病症状方面存在不足,技术水平还 核可疑症状者占43.1%,而有症状者未有待提高。 就诊比例高达53.2%2。 我国目前尚未对高危人群开展全 笔者认为造成患者被动发现率低面的主动发现工作。对于一些极其危 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险因素,如老龄和糖尿病等,尚未将 是大众对结核病的认识不足、社其纳入结核病防治规划,也未开展针 会对结核病患者的部分歧视造成风对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重点人群的主 险。2010年全国结核病知识、信念和动干预工作;在HIⅤ感染者中进 行为现状调査发现,公众对结核病核行结核病筛查的工作也仅仅在试点地 心信息的知晓率为58%2。大众未能意区进行,尚未全面、广泛地开展。 识到结核病的危险,常将结核病初期4.2药品药效不足、国家对开发新药物 的咳嗽现象当作感冒处理,认为凭自的投入力度不足 身的免疫力就会痊愈。这就造成了难 目前,结核病仍无有效疫苗。消灭 以言说的风险,因为每个活动期的结传染病的最佳方式就是疫苗,各国普 核病人就是一个传染源,结核菌通过遍接种的卡介苗虽然可以有效预防儿 空气传播,一人可以传染10到15个。童发展成严重的结核病类型,如降低 而事实上,只要坚持治疗两到三周,结核性脑膜炎病死率,但不能保护儿 一般人的结核便可以不具传染性 童和成人不发生结核病。而保护完善 二是对结核病的恐惧心理、社会对的新型结核疫苗,仍在漫长的研发过 结核病患者的歧视导致诸多病人不敢程中
5 4.中国结核病防治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4.1患者延期治疗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采用以被动发现为主、 辅以主动发现的患者发现策略。被动 发现是患者因症状主动到结核病防治 机构(简称为结防机构)或非结防机 构进行痰涂片和胸部 X 线检查,获 得诊断。已采取的主动发现措施主要 是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 症状筛查。但患者延期治疗现象依然 严重。 一方面,这是由于患者的被动发现 率不高。距现在最近的2010年全国第 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 示,在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中,无肺结 核可疑症状者占43.1%,而有症状者未 就诊比例高达53.2%[2]。 笔者认为造成患者被动发现率低 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大众对结核病的认识不足、社 会对结核病患者的部分歧视造成风 险。2010年全国结核病知识、信念和 行为现状调查发现,公众对结核病核 心信息的知晓率为58%[2]。大众未能意 识到结核病的危险,常将结核病初期 的咳嗽现象当作感冒处理,认为凭自 身的免疫力就会痊愈。这就造成了难 以言说的风险,因为每个活动期的结 核病人就是一个传染源,结核菌通过 空气传播,一人可以传染10到15个。 而事实上,只要坚持治疗两到三周, 一般人的结核便可以不具传染性。 二是对结核病的恐惧心理、社会对 结核病患者的歧视导致诸多病人不敢 前往医疗机构确诊。病人害怕确诊后 遭到家属排斥[3],而事实上,并不是所 有的结核都传染、也不是在任何时间 段都传染。社会应给予结核患者更多 的关怀,正确认识结核病。 另一方面,这是由于主动发现措施 还远远不够主动,这主要体现在结核 病诊断服务可及性不足、重点人群防 治不足。 经济困难、交通不便导致众多农民 患者或偏远地区患者无法及时获得诊 断,老年人无人陪同就诊等也是可疑 症状者未就诊的主要原因。很多村医、 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在早期识别结 核病症状方面存在不足,技术水平还 有待提高。 我国目前尚未对高危人群开展全 面的主动发现工作。对于一些极其危 险因素,如老龄和糖尿病等,尚未将 其纳入结核病防治规划,也未开展针 对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重点人群的主 动干预工作;在 HIV 感染者中进 行结核病筛查的工作也仅仅在试点地 区进行,尚未全面、广泛地开展。 4.2药品药效不足、国家对开发新药物 的投入力度不足 目前,结核病仍无有效疫苗。消灭 传染病的最佳方式就是疫苗,各国普 遍接种的卡介苗虽然可以有效预防儿 童发展成严重的结核病类型,如降低 结核性脑膜炎病死率,但不能保护儿 童和成人不发生结核病。而保护完善 的新型结核疫苗,仍在漫长的研发过 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