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社会发展与健康 课程代码:PHPM119003.01 开课院系: 公共卫生学院 考试形式: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李婧涵学号:15301050213专业:临床医学八年制 题目 总分 得分 下列题目范围内任选一项撰写一篇论文(题目自拟) 1.健康不公平性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2.老龄化趋势及其带来的健康挑战 3.环境问题对健康的影响 4.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5.慢性病防治策略 6.或自选关于中国与全球范围内的某一健康问题与挑战 、论文写作要求 1.选题应明确具体,切合当前中国或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与挑战。行文条理清晰、论证 有力。文中应体现个人观点 2.正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不包括注释和参考书目等) 3.论文统一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打印。装订时,以 此试卷作为论文封面。 4.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5.论文应包括论文题目、正文、参考文献等。应严格遵循论文写作规范,引文必须注明出 处。可采用脚注或尾注,格式参见附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6.如果所提交论文不合规范者,必须改写。如果两次改写后,仍不合规范者不予以评分。 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 7.请于6月_19日晚18:00-19:00将作业打印稿交至四教H4104教室邓青龙助教。并将作 业电子版提交至 E-learning 8.个别需改写的可顺延四天,最迟于6月22日之前将电子版发至助教邮箱。逾期按零分 处理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社会发展与健康 课程代码: PHPM119003.01 开课院系: 公共卫生学院 考试形式: 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 李婧涵 学号: 15301050213 专业: 临床医学八年制 题目 1 总分 得分 一、下列题目范围内任选一项撰写一篇论文(题目自拟) 1. 健康不公平性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2. 老龄化趋势及其带来的健康挑战 3. 环境问题对健康的影响 4.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5. 慢性病防治策略 6. 或自选关于中国与全球范围内的某一健康问题与挑战 二、论文写作要求 1.选题应明确具体,切合当前中国或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与挑战。行文条理清晰、论证 有力。文中应体现个人观点。 2. 正文字数: 不少于 3000 字 (不包括注释和参考书目等) 3.论文统一按 word 格式 A4 纸(“页面设置”按 word 默认值)编排、打印。装订时,以 此试卷作为论文封面。 4.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 磅。 5.论文应包括论文题目、正文、参考文献等。应严格遵循论文写作规范,引文必须注明出 处。可采用脚注或尾注,格式参见附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6.如果所提交论文不合规范者,必须改写。如果两次改写后,仍不合规范者不予以评分。 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 7.请于 6 月 19 日晚 18:00-19:00 将作业打印稿交至四教 H4104 教室邓青龙助教。并将作 业电子版提交至 E-learning. 8. 个别需改写的可顺延四天,最迟于 6 月 22 日之前将电子版发至助教邮箱。逾期按零分 处理
全球老龄化趋势及其带来的健康挑战 临终关怀(舒缓疗护)事业在社区的开展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一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临床医学八年制 李婧涵 15301050213 摘要:临终关怀旨在尽可能的使临终患者处于舒适状态,提高生活关键词: 质量,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人道主义事业。本文总结了上海市相关政临终关怀 策和现状,并以宝山区为例,通过实践调查对比了几个社区医院,总社区医院 结了开展临终关怀的情况存在的阻力,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上海市宝山区 1.研究概述 临终关怀( hospice care)是主要针对临终患者死亡过程的痛苦和由此产生的诸多问 题,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医护环境、温暖的人际关系和坚强的精神支持,缓解临终患者的身心 痛苦,维护患者的生活尊严,帮助患者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并给予家属安慰和关怀的一种 综合性卫生医疗服务 临终关怀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人道主义事业,开展临终关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舒 缓疗护进社区,是临终关怀事业在群众当中普及的重要一步。 本项研究选取上海市宝山区为例,将以实地考察访问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该社区临终 关怀事业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政策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研究过程中对 临终关怀进行讲解和宣传,增进大众理解,传递价值。 2现状及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全国老年人口及高龄老人数量成倍增长,以上海市为例,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 上海户籍人口1432.32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387.62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
全球老龄化趋势及其带来的健康挑战 临终关怀(舒缓疗护)事业在社区的开展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临床医学八年制 李婧涵 15301050213 摘要:临终关怀旨在尽可能的使临终患者处于舒适状态,提高生活 关键词: 质量,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人道主义事业。本文总结了上海市相关政 临终关怀 策和现状,并以宝山区为例,通过实践调查对比了几个社区医院,总 社区医院 结了开展临终关怀的情况存在的阻力,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上海市宝山区 1.研究概述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主要针对临终患者死亡过程的痛苦和由此产生的诸多问 题,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医护环境、温暖的人际关系和坚强的精神支持,缓解临终患者的身心 痛苦,维护患者的生活尊严,帮助患者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并给予家属安慰和关怀的一种 综合性卫生医疗服务。 临终关怀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人道主义事业,开展临终关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舒 缓疗护进社区,是临终关怀事业在群众当中普及的重要一步。 本项研究选取上海市宝山区为例,将以实地考察访问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该社区临终 关怀事业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政策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研究过程中对 临终关怀进行讲解和宣传,增进大众理解,传递价值。 2.现状及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全国老年人口及高龄老人数量成倍增长,以上海市为例,2013 年的统计数据显 示:上海户籍人口 1432.32 万,其中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占 387.62 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
27.04%,65岁及以上的人口达到了2.33万,占当年总人口的10.1%。据预测,到2040年我 国65岁老年人口将增加到3.7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4.48%,进入老龄化高峰期。 人口老龄化带来平均期望寿命增高的同时,老年终末期疾病、老年癌症发病率也随之增 高,再加之城市独生子的大量涌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越来 越强烈,众多垂危老人期盼得到临终前的舒缓疗护 临终关怀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人道主义事业,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老 龄化程度高,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国家来说,开展临终关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上海市临终关怀机构的卫生资源及服务现状究竟如何?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对医院有 怎样的要求?从事临终关怀的医务人员的工作与生活究竟是怎样的?他们又有怎样的意见与 反馈?群众对于临终关怀的看法和接受程度又是怎样的?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开展此项 研究的初衷。 3相关政策(上海市) 1、2012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临终关怀服务,“为肿瘤晚期患者开展居家和机构相 结合的舒缓疗护(临终关怀)”工作被列入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原上海市卫生局等七部门 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2年市政府实事舒缓疗护(临终关怀)项目的通知》,在全市18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肿瘤晚期患者提供居家和住院相结合的舒缓疗护(临终关怀)服务。 2、2013年,原上海市卫生局相继发布了《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临终关 怀)科基本标准》和《关于印发上海市社区舒缓疗护(临终关怀)工作规范的通知》,对 临终关怀的科室标准和从业人员的工作做了进一步规范 3、2014年,市政府将“新增1000张安宁舒缓疗护(临终关怀)床位”项目列为实事 项目之一,上海市卫计委印发了《关于实施2014年市政府实事新增1000张安宁舒缓疗护 (临终关怀)床位项目的通知》,根据全市17个区县按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舒缓疗护需求 测算,增加舒缓疗护床位。计划新增600张机构舒缓疗护床位和400张居家舒缓疗护床位
27.04%,65 岁及以上的人口达到了 2.33 万,占当年总人口的 10.1%。据预测,到 2040 年我 国 65 岁老年人口将增加到 3.74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24.48%,进入老龄化高峰期。 人口老龄化带来平均期望寿命增高的同时,老年终末期疾病、老年癌症发病率也随之增 高,再加之城市独生子的大量涌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越来 越强烈,众多垂危老人期盼得到临终前的舒缓疗护。 临终关怀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人道主义事业,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老 龄化程度高,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国家来说,开展临终关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上海市临终关怀机构的卫生资源及服务现状究竟如何?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对医院有 怎样的要求?从事临终关怀的医务人员的工作与生活究竟是怎样的?他们又有怎样的意见与 反馈?群众对于临终关怀的看法和接受程度又是怎样的?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开展此项 研究的初衷。 3.相关政策(上海市) 1、2012 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临终关怀服务,“为肿瘤晚期患者开展居家和机构相 结合的舒缓疗护(临终关怀)”工作被列入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原上海市卫生局等七部门 联合印发《关于做好 2012 年市政府实事舒缓疗护(临终关怀)项目的通知》,在全市 18 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肿瘤晚期患者提供居家和住院相结合的舒缓疗护(临终关怀)服务。 2、2013 年,原上海市卫生局相继发布了《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临终关 怀)科基本标准》 和《关于印发上海市社区舒缓疗护(临终关怀)工作规范的通知》,对 临终关怀的科室标准和从业人员的工作做了进一步规范。 3、2014 年,市政府将“新增 1000 张安宁舒缓疗护(临终关怀)床位”项目列为实事 项目之一,上海市卫 计委印发了《关于实施 2014 年市政府实事新增 1000 张安宁舒缓疗护 (临终关怀)床位项目的通知》,根据全市 17 个区县按照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舒缓疗护需求 测算,增加舒缓疗护床位。计划新增 600 张机构舒缓疗护床位和 400 张居家舒缓疗护床位
第六次人口普查2012213年已2014年需新增舒缓疗护床位数 区县名60岁以上常住人建舒缓疗护床 2014年机构舒 口数(万人)位数(张)机构床位数(张)居家床位数(张) 缓疗护床位总数 全市合计34697 226 500 400 826 黄浦区1365 10 24 徐汇区2177 长宁区1364 静安区569 44600 普陀区231 27 闸北区1559 27 53 虹口区1758 杨浦区25.51 闵行区29.31 宝山区25.38 浦东新区7059 122 132 崇明县17.91 表一:上海市和部分区县临终关怀床位分布表(表格有删节) 4.研究内容 4.1.宜传 (1)设计宣传书签。 向受访者发放团队精心设计的书签,上面印有临终关怀的简介。一方面用于感谢接受问 卷调査的居民、接受采访的医务人员和领导;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宣传临终关怀理念,传递 调研成果的作用。 (2)微信展示调研结果。 借助新媒体手段,向大众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建立微信公众号,在上面展示了实践经 历、调研结果和小组成员的个人感受。 (3)与“生命关怀协会”交流
4.研究内容 4.1.宣传 (1)设计宣传书签。 向受访者发放团队精心设计的书签,上面印有临终关怀的简介。一方面用于感谢接受问 卷调查的居民、接受采访的医务人员和领导;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宣传临终关怀理念,传递 调研成果的作用。 (2)微信展示调研结果。 借助新媒体手段,向大众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建立微信公众号,在上面展示了实践经 历、调研结果和小组成员的个人感受。 (3)与“生命关怀协会”交流
实践期间,团队与我校新成立社团一一“生命关怀协会”开展了合作,并在微信群中与 社员开展了交流活动,口述了所见所闻,交流了调研经验 4.2.实地走访 4.2.1.前期设计 经调查,宝山区有4家开展临终关怀和2家尚未开展临终关怀的社区卫生中心,通过 实际走访调研宝山区社区卫生中心开展临终关怀的情况 实地走访的形式可分为问卷和采访,分别倾听社区居民、医务人员和医院领导的声音, 了解临终关怀项目的群众认知情况和接受程度,还有实际开展现状存在的支持与阻力。最终 通过两种不同社区卫生中心的对比分析,可梳理得到临终关怀在社区的发展脉络,找到制约 临终关怀在社区开展的因素,对临终关怀事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4.2.2.调研情况 分三批先后走访了“月浦”、“罗泾”、“淞南”、“泗塘”、“高境”、“友谊” 六个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其中“高境”作为没有开展临终关怀的阴性对照,“友谊”作 为只开展居家临终关怀而不开展住院临终关怀的对照。 采访了6家卫生中心的负责人员,按不同社区向社区居民发放了纸质本问卷,并最终回 收问卷68张,采访社区居民13人,采访医务人员15人(医生6人、护士4人、护工 人、护士长2人)。医务人员问卷回收12份
实践期间,团队与我校新成立社团——“生命关怀协会”开展了合作,并在微信群中与 社员开展了交流活动,口述了所见所闻,交流了调研经验。 4.2. 实地走访 4.2.1.前期设计: 经调查,宝山区有 4 家开展临终关怀和 2 家尚未开展临终关怀的社区卫生中心,通过 实际走访调研宝山区社区卫生中心开展临终关怀的情况。 实地走访的形式可分为问卷和采访,分别倾听社区居民、医务人员和医院领导的声音, 了解临终关怀项目的群众认知情况和接受程度,还有实际开展现状存在的支持与阻力。最终 通过两种不同社区卫生中心的对比分析,可梳理得到临终关怀在社区的发展脉络,找到制约 临终关怀在社区开展的因素,对临终关怀事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4.2.2.调研情况: 分三批先后走访了“月浦”、“罗泾”、“淞南”、“泗塘”、“高境”、“友谊” 六个社 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其中 “高境”作为没有开展临终关怀的阴性对照,“友谊”作 为只开展居家临终关怀而不开展住院临终关怀的对照。 采访了 6 家卫生中心的负责人员,按不同社区向社区居民发放了纸质本问卷,并最终回 收问卷 68 张,采访社区居民 13 人,采访医务人员 15 人(医生 6 人、护士 4 人、护工 3 人、护士长 2 人)。医务人 员问卷回收 12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