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 兴。我不打算说什么恭维他的话。这并非担心一个朋友的见 证不易取信于人,而是由于他的正直及学问远过于我所能赞 扬,而且是众所周知的,无须我的赞扬。除非我要给人们以 这样的印象,如同俗语所说的,打着灯笼照太阳 按照事先的安排,卡斯提尔国王委派的处理这个专案的 人员(都是非凡的人才)在布鲁日接待了我们,组长为布鲁 日市长,一个庄严的人物,但他们左右一切的中心发言人却 是坦西斯,加塞尔城°的教会长,口才具有素养,又得力于 禀赋,而且精通法律,是外交谈判能手,在这方面有天才,又 有多年经验。经过一两次会议,我们在若干点上还未能取得 致看法。因此他们就向我们告别几天,到布鲁塞尔听取他 们的国王的正式意见。 这时,我因事前往安特卫普。我停留在该城期间,有一 个彼得·贾尔斯,是来访众客之一,又是所有他们这些人中 最受欢迎的一个来客。他当地出生,是一个有地位的荣誉人 物,然而却应该享有最崇高的地位,因为他年轻而学问和品 格两方面都很出色。他极有德行及教养,对所有的人都很殷 ①布鲁日 rages)—当时是羊毛纺织业中心,在今比利时法兰德斯 省。—一中译者 ②坦西斯 George Temsice)—布鲁日城人,写过一本地方史,此外无 中译者 ③加塞尔Case—今法国西北部的城镇。—中译者 ④布鲁塞尔( Brussels)—当时为“低地国家”首都,今比利时首都 中译者 ③安特卫普——当时属法兰德斯,今为比利时重要商港。—中译者
兴 。 我 不 打 算 说 什 么 恭 维 他 的 话 。 这 并 非 担 心 一 个 朋 友 的 见 证 不 易 取 信 于 人 , 而 是 由 于 他 的 正 直 及 学 问 远 过 于 我 所 能 赞 扬 , 而 且 是 众 所 周 知 的 , 无 须 我 的 赞 扬 。 除 非 我 要 给 人 们 以 这 样 的 印 象 , 如 同 俗 语 所 说 的 , 打 着 灯 笼 照 太 阳 ! 按 照 事 先 的 安 排 , 卡 斯 提 尔 国 王 委 派 的 处 理 这 个 专 案 的 人 员 ( 都 是 非 凡 的 人 才 ) 在 布 鲁 日 ① 接 待 了 我 们 , 组 长 为 布 鲁 日 市 长 , 一 个 庄 严 的 人 物 , 但 他 们 左 右 一 切 的 中 心 发 言 人 却 是 坦 西 斯 ② , 加 塞 尔 城 ③ 的 教 会 长 , 口 才 具 有 素 养 , 又 得 力 于 禀 赋 , 而 且 精 通 法 律 , 是 外 交 谈 判 能 手 , 在 这 方 面 有 天 才 , 又 有 多 年 经 验 。 经 过 一 两 次 会 议 , 我 们 在 若 干 点 上 还 未 能 取 得 一 致 看 法 。 因 此 他 们 就 向 我 们 告 别 几 天 , 到 布 鲁 塞 尔 ④ 听 取 他 们 的 国 王 的 正 式 意 见 。 这 时 , 我 因 事 前 往 安 特 卫 普 ⑤ 。 我 停 留 在 该 城 期 间 , 有 一 个 彼 得 · 贾 尔 斯 , 是 来 访 众 客 之 一 , 又 是 所 有 他 们 这 些 人 中 最 受 欢 迎 的 一 个 来 客 。 他 当 地 出 生 , 是 一 个 有 地 位 的 荣 誉 人 物 , 然 而 却 应 该 享 有 最 崇 高 的 地 位 , 因 为 他 年 轻 而 学 问 和 品 格 两 方 面 都 很 出 色 。 他 极 有 德 行 及 教 养 , 对 所 有 的 人 都 很 殷 8 乌 托 邦 ① ② ③ ④ ⑤ 安 特 卫 普 — — 当 时 属 法 兰 德 斯 , 今 为 比 利 时 重 要 商 港 。 — — 中 译 者 布 鲁 塞 尔 ( B r u s s e l s ) — — 当 时 为 “ 低 地 国 家 ” 首 都 , 今 比 利 时 首 都 。 — — 中 译 者 加 塞 尔 ( C a s s e l ) — — 今 法 国 西 北 部 的 城 镇 。 — — 中 译 者 坦 西 斯 ( G e o r g e T e m s i c e ) — — 布 鲁 日 城 人 , 写 过 一 本 地 方 史 , 此 外 无 考 。 — — 中 译 者 布 鲁 日 ( B r u g e s ) — — 当 时 是 羊 毛 纺 织 业 中 心 , 在 今 比 利 时 法 兰 德 斯 省 。 — — 中 译 者
《乌托邦》第一部 勤,而对朋友则胸怀坦率,亲爱忠诚,因此,在任何地方都 找不到一个人或两个人,能象他那样从各方面来看都称得起 是完美的朋友。他异乎寻常地谦逊,比谁都更丝毫不矫揉造 作,比任何人都更天真单纯而又不失为明智慎重。此外,他 的谈吐文雅,饶有风趣而不使听者感到不满。所以,我既和 他快乐相处,进行愉快的交谈,我对乡土的怀念就大为消失, 不象以前那样意识到和家人的别离,和妻儿的分手,我离开 他们已经四个多月,我曾是多么急于回到他们身边呀 有一天,我在圣母院做礼拜,这是全城最美最拥挤的一 座教堂。我做完礼拜,打算回到住所,这时碰巧看见彼得和 一个外地人谈话,那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儿,面孔晒得黝 黑,胡须颇长,一件斗篷不介意地披在他的肩上。从他的外 貌和衣着,我看出他象是一个船长 彼得一见到我,就走来和我打招呼。我正待回礼,他把 我拉到一旁,指着刚才和他交谈的那人,问我说: 你看见那人么?我正要把他马上带到你那儿去。” 非常欢迎,”我说,“为了你的原故。” “不,”他说,“为了他的原故,如果你认识他的话。除他 外,当今没有第二个人能对陌生的人民和国家作出这样的报 道,我了解这是你急切想听的题材。” 啊,那么,”我说,“我猜得不错。我一看到他,就断定 他是海船的船长
勤 , 而 对 朋 友 则 胸 怀 坦 率 , 亲 爱 忠 诚 , 因 此 , 在 任 何 地 方 都 找 不 到 一 个 人 或 两 个 人 , 能 象 他 那 样 从 各 方 面 来 看 都 称 得 起 是 完 美 的 朋 友 。 他 异 乎 寻 常 地 谦 逊 , 比 谁 都 更 丝 毫 不 矫 揉 造 作 , 比 任 何 人 都 更 天 真 单 纯 而 又 不 失 为 明 智 慎 重 。 此 外 , 他 的 谈 吐 文 雅 , 饶 有 风 趣 而 不 使 听 者 感 到 不 满 。 所 以 , 我 既 和 他 快 乐 相 处 , 进 行 愉 快 的 交 谈 , 我 对 乡 土 的 怀 念 就 大 为 消 失 , 不 象 以 前 那 样 意 识 到 和 家 人 的 别 离 , 和 妻 儿 的 分 手 , 我 离 开 他 们 已 经 四 个 多 月 , 我 曾 是 多 么 急 于 回 到 他 们 身 边 呀 。 有 一 天 , 我 在 圣 母 院 做 礼 拜 , 这 是 全 城 最 美 最 拥 挤 的 一 座 教 堂 。 我 做 完 礼 拜 , 打 算 回 到 住 所 , 这 时 碰 巧 看 见 彼 得 和 一 个 外 地 人 谈 话 , 那 是 一 个 上 了 年 纪 的 老 头 儿 , 面 孔 晒 得 黝 黑 , 胡 须 颇 长 , 一 件 斗 篷 不 介 意 地 披 在 他 的 肩 上 。 从 他 的 外 貌 和 衣 着 , 我 看 出 他 象 是 一 个 船 长 。 彼 得 一 见 到 我 , 就 走 来 和 我 打 招 呼 。 我 正 待 回 礼 , 他 把 我 拉 到 一 旁 , 指 着 刚 才 和 他 交 谈 的 那 人 , 问 我 说 : “ 你 看 见 那 人 么 ? 我 正 要 把 他 马 上 带 到 你 那 儿 去 。 ” “ 非 常 欢 迎 , ” 我 说 , “ 为 了 你 的 原 故 。 ” “ 不 , ” 他 说 , “ 为 了 他 的 原 故 , 如 果 你 认 识 他 的 话 。 除 他 外 , 当 今 没 有 第 二 个 人 能 对 陌 生 的 人 民 和 国 家 作 出 这 样 的 报 道 , 我 了 解 这 是 你 急 切 想 听 的 题 材 。 ” “ 啊 , 那 么 , ” 我 说 , “ 我 猜 得 不 错 。 我 一 看 到 他 , 就 断 定 他 是 海 船 的 船 长 。 ” 《 乌 托 邦 》 第 一 部 9
乌托邦 “可你完全错啦,”他说,“因为他的航行不象巴利纽拉 斯那样,而是象奥德修斯,或不如说象柏拉图°吧。这位拉 斐尔——这是他的名字,他姓希斯拉德——一不但精通拉丁文, 而且深晓希腊文。他对希腊文下的工夫比对拉丁文还要深些, 因为他竭尽精力去搞哲学,他觉得关于哲学这门学问,拉丁 文中除了辛尼加和西塞罗°的一些论文外,缺乏有价值的东 西。他把祖先遗产留给家中兄弟们之后,由于急想看看这个 世界(他是葡萄牙人),就加入亚美利哥·韦斯浦契一行,作 为他四次出航中后三次的游伴,始终跟随着韦斯浦契。这四 次出航,人人都已阅读到了。可是最后一次,他不曾同韦斯 浦契一同回来。他请求甚至要挟韦斯浦契同意让自己成为留 在第四次航程终点的要塞上二十四人中之一。因此他就留下, 可以随自己的意办事:他更热中于浪游,宁可生死付之度外。 他有老不离口的两句俗话:“死后没棺材,青天做遮盖’,以 ①巴利纽拉斯 (Palinurus)—古罗马诗人维吉尔igi,公元前70 19)所著史诗《伊尼特》( A eneid)主人公伊尼斯的船上的舵手,曾堕海 失事,此处殆借喻为不高明的航海员 ②奥德修斯⑥ odysseus)—古希腊诗人荷马 CHomer)所著史诗《奥德 赛》 od issey)的主人公,著名航海冒险家 中译者 ③柏拉图( Plato,公元前约428约348)—古希腊哲学家,相传为了追 求知识,曾在国外广泛旅行。一中译者 ④辛尼加 Seneca,公元前约465)—古罗马哲学家。—中译者 ③西塞罗 (Cicero,公元前106-43)—古罗马政治家,希腊哲学的普及 中译者 ⑥亚美利哥·韦斯浦契( A merigo Vespucci,1454-1512)—意大利航 海家,美洲(亚美利加)从他得名。—中译者
“ 可 你 完 全 错 啦 , ” 他 说 , “ 因 为 他 的 航 行 不 象 巴 利 纽 拉 斯 ① 那 样 , 而 是 象 奥 德 修 斯 ② , 或 不 如 说 象 柏 拉 图 ③ 吧 。 这 位 拉 斐 尔 — — 这 是 他 的 名 字 , 他 姓 希 斯 拉 德 — — 不 但 精 通 拉 丁 文 , 而 且 深 晓 希 腊 文 。 他 对 希 腊 文 下 的 工 夫 比 对 拉 丁 文 还 要 深 些 , 因 为 他 竭 尽 精 力 去 搞 哲 学 , 他 觉 得 关 于 哲 学 这 门 学 问 , 拉 丁 文 中 除 了 辛 尼 加 ④ 和 西 塞 罗 ⑤ 的 一 些 论 文 外 , 缺 乏 有 价 值 的 东 西 。 他 把 祖 先 遗 产 留 给 家 中 兄 弟 们 之 后 , 由 于 急 想 看 看 这 个 世 界 ( 他 是 葡 萄 牙 人 ) , 就 加 入 亚 美 利 哥 · 韦 斯 浦 契 ⑥ 一 行 , 作 为 他 四 次 出 航 中 后 三 次 的 游 伴 , 始 终 跟 随 着 韦 斯 浦 契 。 这 四 次 出 航 , 人 人 都 已 阅 读 到 了 。 可 是 最 后 一 次 , 他 不 曾 同 韦 斯 浦 契 一 同 回 来 。 他 请 求 甚 至 要 挟 韦 斯 浦 契 同 意 让 自 己 成 为 留 在 第 四 次 航 程 终 点 的 要 塞 上 二 十 四 人 中 之 一 。 因 此 他 就 留 下 , 可 以 随 自 己 的 意 办 事 : 他 更 热 中 于 浪 游 , 宁 可 生 死 付 之 度 外 。 他 有 老 不 离 口 的 两 句 俗 话 : ‘ 死 后 没 棺 材 , 青 天 做 遮 盖 ’ , 以 1 0 乌 托 邦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亚 美 利 哥 · 韦 斯 浦 契 ( A m e r i g o V e s p u c c i , 1 4 5 4 — 1 5 1 2 ) — — 意 大 利 航 海 家 , 美 洲 ( 亚 美 利 加 ) 从 他 得 名 。 — — 中 译 者 西 塞 罗 ( C i c e r o , 公 元 前 1 0 6 — 4 3 ) — — 古 罗 马 政 治 家 , 希 腊 哲 学 的 普 及 者 。 — — 中 译 者 辛 尼 加 ( S e n e c a , 公 元 前 约 4 — 6 5 ) — — 古 罗 马 哲 学 家 。 — — 中 译 者 柏 拉 图 ( P l a t o , 公 元 前 约 4 2 8 — 约 3 4 8 ) — — 古 希 腊 哲 学 家 , 相 传 为 了 追 求 知 识 , 曾 在 国 外 广 泛 旅 行 。 — — 中 译 者 奥 德 修 斯 ( O d y s s e u s ) — — 古 希 腊 诗 人 荷 马 ( H o m e r ) 所 著 史 诗 《 奥 德 赛 》 ( O d - y s s e y ) 的 主 人 公 , 著 名 航 海 冒 险 家 。 — — 中 译 者 巴 利 纽 拉 斯 ( P a l i n u r u s ) — — 古 罗 马 诗 人 维 吉 尔 ( V i r g i l , 公 元 前 7 0 — 1 9 ) 所 著 史 诗 《 伊 尼 特 》 ( A e n e i d ) 主 人 公 伊 尼 斯 的 船 上 的 舵 手 , 曾 堕 海 失 事 , 此 处 殆 借 喻 为 不 高 明 的 航 海 员 。 — — 中 译 者
《乌托邦》第一部 及上天堂的路到处远近一样。要不是老天保佑,他这种态 度是会叫他大吃苦头的。可是,自从韦斯浦契离去后,他便 和要塞上的五个同伴航游了许多国家。一个意外的机会把他 带到锡兰,又转到卡利卡特,在该处他便中碰到几条葡萄 牙船,最后很出乎意外地又回到本国。 彼得说完后,我感谢他的好意,他花费了很大的气力,无 非要我和那人接谈,希望那人的谈话能使我高兴。我就转向 拉斐尔,互相致敬,说了生人初见面时惯用的一番客套话,然 后我们一同来到我的住所,坐在花园中草苔丛生的长凳上,我 们开始交谈起来 拉斐尔描述说,自从韦斯浦契离去后,他和留在要塞上 的伙伴们,由于不断和当地人见面,对他们客气,渐渐获得 他们的好感,直到既不觉得从他们那儿会带来危险,而且实 际上彼此间产生了友谊,此外,还得到一位领袖的赏识和妇 感(这位领袖何名,属于何国,我都记不起了)。由于这位领 袖慷慨好施,他和其余五个同伴得到充分的供应品以及旅费, 并沿途配给了一个可靠的向导,部分是水路乘筏,部分是陆 路乘车,被引到别的领袖那儿去,带有非常殷切的介绍信,请 求予以照拂。拉斐尔说,他们游历多日,到过各种城镇都市 以及熙熙攘攘、制度优越的国家。 ①锡兰—今作斯里兰卡。—中译者 ②卡利卡特Calicut)—印度海港。萄萄牙航海家伽马 asco da Gama,约1460-1524)绕好望角东航,曾于1498年到达此港
及 ‘ 上 天 堂 的 路 到 处 远 近 一 样 。 ’ 要 不 是 老 天 保 佑 , 他 这 种 态 度 是 会 叫 他 大 吃 苦 头 的 。 可 是 , 自 从 韦 斯 浦 契 离 去 后 , 他 便 和 要 塞 上 的 五 个 同 伴 航 游 了 许 多 国 家 。 一 个 意 外 的 机 会 把 他 带 到 锡 兰 ① , 又 转 到 卡 利 卡 特 ② , 在 该 处 他 便 中 碰 到 几 条 葡 萄 牙 船 , 最 后 很 出 乎 意 外 地 又 回 到 本 国 。 ” 彼 得 说 完 后 , 我 感 谢 他 的 好 意 , 他 花 费 了 很 大 的 气 力 , 无 非 要 我 和 那 人 接 谈 , 希 望 那 人 的 谈 话 能 使 我 高 兴 。 我 就 转 向 拉 斐 尔 , 互 相 致 敬 , 说 了 生 人 初 见 面 时 惯 用 的 一 番 客 套 话 , 然 后 我 们 一 同 来 到 我 的 住 所 , 坐 在 花 园 中 草 苔 丛 生 的 长 凳 上 , 我 们 开 始 交 谈 起 来 。 拉 斐 尔 描 述 说 , 自 从 韦 斯 浦 契 离 去 后 , 他 和 留 在 要 塞 上 的 伙 伴 们 , 由 于 不 断 和 当 地 人 见 面 , 对 他 们 客 气 , 渐 渐 获 得 他 们 的 好 感 , 直 到 既 不 觉 得 从 他 们 那 儿 会 带 来 危 险 , 而 且 实 际 上 彼 此 间 产 生 了 友 谊 , 此 外 , 还 得 到 一 位 领 袖 的 赏 识 和 好 感 ( 这 位 领 袖 何 名 , 属 于 何 国 , 我 都 记 不 起 了 ) 。 由 于 这 位 领 袖 慷 慨 好 施 , 他 和 其 余 五 个 同 伴 得 到 充 分 的 供 应 品 以 及 旅 费 , 并 沿 途 配 给 了 一 个 可 靠 的 向 导 , 部 分 是 水 路 乘 筏 , 部 分 是 陆 路 乘 车 , 被 引 到 别 的 领 袖 那 儿 去 , 带 有 非 常 殷 切 的 介 绍 信 , 请 求 予 以 照 拂 。 拉 斐 尔 说 , 他 们 游 历 多 日 , 到 过 各 种 城 镇 都 市 以 及 熙 熙 攘 攘 、 制 度 优 越 的 国 家 。 《 乌 托 邦 》 第 一 部 1 1 ① ② 卡 利 卡 特 ( C a l i c u t ) — — 印 度 海 港 。 萄 萄 牙 航 海 家 伽 马 ( V a s c o d a G a m a , 约 1 4 6 0 — 1 5 2 4 ) 绕 好 望 角 东 航 , 曾 于 1 4 9 8 年 到 达 此 港 。 — — 中 译 者 锡 兰 — — 今 作 斯 里 兰 卡 。 — — 中 译 者
乌托邦 他说,诚然,在赤道的下方以及这条线两旁几乎远至太 阳运行所达到的地方,有热气不断熏灼的沙漠。到处无非 片阴森可怖,草木不生,令人厌恶,栖息着野兽毒蛇,或者 和兽类一样野蛮有害的人。可是,稍微更向前进,风物就逐 渐较为宜人,气候不那么酷热,地面上长满可爱的青草,兽 类的性格也较为温顺些。最后,他们逢到人和城镇。在这些 城镇之间以及附近,并且和辽远的国家,都经常有水陆贸易 拉斐尔说,当时他们有访问四下许多国家的机会,因为 凡是准备开出的任何航线上的船,都欢迎他和他的同伴搭乘。 他们在最初旅行的地方所看到的船都是平底,航行时用一种 纸草或柳枝编成的帆,也有时用皮革制成的帆。往后,他们 又遇见有尖龙骨和帆布篷的船,实际上全和我们的船一样了。 他们的水手善于使自己和海洋及气候相适应。但是据拉 斐尔说,由于他指点他们怎样使用指南针,他就获得了他们 异常的好感。他们以前关于这个东西是完全无知的,因此对 于信从海洋摆布,不免犹豫不决,而只有在夏季,才这样做 过。现在,他们依靠指南针,在冬季也不觉得可怕,这就过 于自信,反而招致危险。这样,本来认为会给他们很大好处 的东西,由于轻率,倒有给他们带来极大危害之虞。 拉斐尔谈及的他到过的每一个地方,说来话长,也不符 合本书的意图我们也许会在另一个场合讲述他所说的故事, 尤其是任何对读者会有益的东西,首先是在那些文明共处的 人民中的明智慎重的法律条文,这是他所注意到的。因为,关 于这样的题材,我们热切地向他提问,他也同样乐意谈论。可
他 说 , 诚 然 , 在 赤 道 的 下 方 以 及 这 条 线 两 旁 几 乎 远 至 太 阳 运 行 所 达 到 的 地 方 , 有 热 气 不 断 熏 灼 的 沙 漠 。 到 处 无 非 一 片 阴 森 可 怖 , 草 木 不 生 , 令 人 厌 恶 , 栖 息 着 野 兽 毒 蛇 , 或 者 和 兽 类 一 样 野 蛮 有 害 的 人 。 可 是 , 稍 微 更 向 前 进 , 风 物 就 逐 渐 较 为 宜 人 , 气 候 不 那 么 酷 热 , 地 面 上 长 满 可 爱 的 青 草 , 兽 类 的 性 格 也 较 为 温 顺 些 。 最 后 , 他 们 逢 到 人 和 城 镇 。 在 这 些 城 镇 之 间 以 及 附 近 , 并 且 和 辽 远 的 国 家 , 都 经 常 有 水 陆 贸 易 。 拉 斐 尔 说 , 当 时 他 们 有 访 问 四 下 许 多 国 家 的 机 会 , 因 为 凡 是 准 备 开 出 的 任 何 航 线 上 的 船 , 都 欢 迎 他 和 他 的 同 伴 搭 乘 。 他 们 在 最 初 旅 行 的 地 方 所 看 到 的 船 都 是 平 底 , 航 行 时 用 一 种 纸 草 或 柳 枝 编 成 的 帆 , 也 有 时 用 皮 革 制 成 的 帆 。 往 后 , 他 们 又 遇 见 有 尖 龙 骨 和 帆 布 篷 的 船 , 实 际 上 全 和 我 们 的 船 一 样 了 。 他 们 的 水 手 善 于 使 自 己 和 海 洋 及 气 候 相 适 应 。 但 是 据 拉 斐 尔 说 , 由 于 他 指 点 他 们 怎 样 使 用 指 南 针 , 他 就 获 得 了 他 们 异 常 的 好 感 。 他 们 以 前 关 于 这 个 东 西 是 完 全 无 知 的 , 因 此 对 于 信 从 海 洋 摆 布 , 不 免 犹 豫 不 决 , 而 只 有 在 夏 季 , 才 这 样 做 过 。 现 在 , 他 们 依 靠 指 南 针 , 在 冬 季 也 不 觉 得 可 怕 , 这 就 过 于 自 信 , 反 而 招 致 危 险 。 这 样 , 本 来 认 为 会 给 他 们 很 大 好 处 的 东 西 , 由 于 轻 率 , 倒 有 给 他 们 带 来 极 大 危 害 之 虞 。 拉 斐 尔 谈 及 的 他 到 过 的 每 一 个 地 方 , 说 来 话 长 , 也 不 符 合 本 书 的 意 图 。 我 们 也 许 会 在 另 一 个 场 合 讲 述 他 所 说 的 故 事 , 尤 其 是 任 何 对 读 者 会 有 益 的 东 西 , 首 先 是 在 那 些 文 明 共 处 的 人 民 中 的 明 智 慎 重 的 法 律 条 文 , 这 是 他 所 注 意 到 的 。 因 为 , 关 于 这 样 的 题 材 , 我 们 热 切 地 向 他 提 问 , 他 也 同 样 乐 意 谈 论 。 可 1 2 乌 托 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