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零田薇译 潘能伯格著 神学看当代人类字 人是什么 基督教学术研究文库
总序 百余年来,无论欧美还是中国思想文化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就是在欧洲自然科学的知识观影响下逐渐形成和扩展的人文一 社会科学学术形态。一种实证知识性的思想原则和与之相应的知识学 方法构成了现代学术的品质。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现代社会中的设置和 扩建,为现代学术提供了制度性的基础。因此,从知识学原则和学术建 制两方面看,现代学术都与传统的思想文化形态有性质上的不同。 现代学术(人文一社会科学)的首要任务是,以知识学的原则和 方法检审历史和现实中的思想和社会,尽可能与意识形态保持距离地 反省人类的意识理念和生活样态。在这种学术形态中,基督教神学自 身作为一门传统思想学术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人文一社会科学学术 的一个组成部分。 百年来,汉语的现代学术建设已初具形态和规模,无论是欧美现 代学术典籍的翻译还是汉语思想学术的研究本身,已呈积极发展之 势。 基督教文化不仅是欧美思想文化的传统并迄今仍是其基本结构 要素,亦已成为汉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现代学术的角度,研究基 督教的思想和社会之历史和现实,是汉语学术界的一项任务。在汉语 现代学术的百年发展史中,对基督教思想和社会的学术研究,实际最 显单薄
总 序 百 余 年 来 , 无 论 欧 美 还 是 中 国 思 想 文 化 界 , 都 发 生 了 很 大 的 变 化 , 这 就 是 在 欧 洲 自 然 科 学 的 知 识 观 影 响 下 逐 渐 形 成 和 扩 展 的 人 文 — — 社 会 科 学 学 术 形 态 。 一 种 实 证 知 识 性 的 思 想 原 则 和 与 之 相 应 的 知 识 学 方 法 构 成 了 现 代 学 术 的 品 质 。 大 学 和 研 究 机 构 在 现 代 社 会 中 的 设 置 和 扩 建 , 为 现 代 学 术 提 供 了 制 度 性 的 基 础 。 因 此 , 从 知 识 学 原 则 和 学 术 建 制 两 方 面 看 , 现 代 学 术 都 与 传 统 的 思 想 文 化 形 态 有 性 质 上 的 不 同 。 现 代 学 术 ( 人 文 — — 社 会 科 学 ) 的 首 要 任 务 是 , 以 知 识 学 的 原 则 和 方 法 检 审 历 史 和 现 实 中 的 思 想 和 社 会 , 尽 可 能 与 意 识 形 态 保 持 距 离 地 反 省 人 类 的 意 识 理 念 和 生 活 样 态 。 在 这 种 学 术 形 态 中 , 基 督 教 神 学 自 身 作 为 一 门 传 统 思 想 学 术 也 发 生 了 变 化 , 成 为 人 文 — — 社 会 科 学 学 术 的 一 个 组 成 部 分 。 百 年 来 , 汉 语 的 现 代 学 术 建 设 已 初 具 形 态 和 规 模 , 无 论 是 欧 美 现 代 学 术 典 籍 的 翻 译 还 是 汉 语 思 想 学 术 的 研 究 本 身 , 已 呈 积 极 发 展 之 势 。 基 督 教 文 化 不 仅 是 欧 美 思 想 文 化 的 传 统 并 迄 今 仍 是 其 基 本 结 构 要 素 , 亦 已 成 为 汉 语 文 化 的 一 个 组 成 部 分 。 从 现 代 学 术 的 角 度 , 研 究 基 督 教 的 思 想 和 社 会 之 历 史 和 现 实 , 是 汉 语 学 术 界 的 一 项 任 务 。 在 汉 语 现 代 学 术 的 百 年 发 展 史 中 , 对 基 督 教 思 想 和 社 会 的 学 术 研 究 , 实 际 最 显 单 薄
本文库致力建设基督教文化研究的学术领域,主要译介欧美现代 学术(19世纪末以来)中基督教文化研究具有学术份量的典籍,亦刊行 汉语学者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俾益於发展中的汉语人文一社会科 学以至思想文化。 文库的编译工作由我国人文学者从事,邀聘海内外资深学者为编 译学术顾问。现代学术的发展很快,新概念迭出,译述之难,事者皆知。 文库编、译者诚愿学术界同仁不吝指教,共臻学术 刘小枫博士 1994年10月於南京
本 文 库 致 力 建 设 基 督 教 文 化 研 究 的 学 术 领 域 , 主 要 译 介 欧 美 现 代 学 术 ( 1 9 世 纪 末 以 来 ) 中 基 督 教 文 化 研 究 具 有 学 术 份 量 的 典 籍 , 亦 刊 行 汉 语 学 者 的 相 关 学 术 研 究 成 果 , 俾 益 於 发 展 中 的 汉 语 人 文 — — 社 会 科 学 以 至 思 想 文 化 。 文 库 的 编 译 工 作 由 我 国 人 文 学 者 从 事 , 邀 聘 海 内 外 资 深 学 者 为 编 译 学 术 顾 问 。 现 代 学 术 的 发 展 很 快 , 新 概 念 迭 出 , 译 述 之 难 , 事 者 皆 知 。 文 库 编 、 译 者 诚 愿 学 术 界 同 仁 不 吝 指 教 , 共 臻 学 术 。 刘 小 枫 博 士 1 9 9 4 年 1 0 月 於 南 京
目录 中译本前言 刘小枫1 第三版前言 潘能伯格 第一章对世界开放和对上帝开放 第二章以想象克服此在………… 第三章保障取代了信赖吗…………… 第四章超越死亡的希望………… 第五章人的唯我性与使命 第六章时间、永恒、审判… …65 第七章社会中的个人 第八章以爱成全法 第九章社会过程 第十章传统与革命 第十一章作为历史的人………………
目 录 中 译 本 前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刘 小 枫 1 前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 三 版 前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潘 能 伯 格 第 一 章 对 世 界 开 放 和 对 上 帝 开 放 … … … … … … … … … … … … … 1 第 二 章 以 想 象 克 服 此 在 … … … … … … … … … … … … … … … … … 1 4 第 三 章 保 障 取 代 了 信 赖 吗 … … … … … … … … … … … … … … … … 2 7 第 四 章 超 越 死 亡 的 希 望 … … … … … … … … … … … … … … … … … 3 9 第 五 章 人 的 唯 我 性 与 使 命 … … … … … … … … … … … … … … … … 5 1 第 六 章 时 间 、 永 恒 、 审 判 … … … … … … … … … … … … … … … … … 6 5 第 七 章 社 会 中 的 个 人 … … … … … … … … … … … … … … … … … … 7 9 第 八 章 以 爱 成 全 法 … … … … … … … … … … … … … … … … … … … 9 1 第 九 章 社 会 过 程 … … … … … … … … … … … … … … … … … … … 1 0 5 第 十 章 传 统 与 革 命 … … … … … … … … … … … … … … … … … … 1 1 8 第 十 一 章 作 为 历 史 的 人 … … … … … … … … … … … … … … … … 1 3 0
中译本前言 潘能伯格 olfhart Pannenberg,1928)是当代德语 新教神学界中颇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学者,其神学思想的自 我定位可从他与其他神学思路相异的立场中见出:基督徒的 自由理念无需宗教权威的庇护,基督神学亦无需由学术之外 的权威性的预先规定提供庇护,因此,潘氏拒绝卡尔·巴特 Karl barth)提出的神学以“上帝之言”为依据的原则;基督 教的救恩史经验对基督神学有决定性意义,是基督信仰的基 本思想性学术资源,因此,潘氏拒绝布尔特曼学派(ult mann schule)的传言神学 erygma-Theologie)注重当前生 存经验的思路:基督神学的学术品质必须是知识理性的、历史 评注的( historisch- kritisch),应抑制信仰权威性的论说,因 此,潘氏讲究基督神学之论说的理性品质,与云格尔 Jungel)和莫尔特曼(J. Moltmann)的带信仰情感的神学论说 样式判然有别 当代基督神学的基本处境是,如何对现代思想和社会的 问题性作出反应。潘能伯格的神学进路依循着两项思想原则: 神学必须与现代人文一社会科学相融构,不应退返到启蒙思
中 译 本 前 言 潘 能 伯 格 ( W o l f h a r t P a n n e n b e r g , 1 9 2 8 — ) 是 当 代 德 语 新 教 神 学 界 中 颇 具 影 响 力 的 思 想 家 和 学 者 , 其 神 学 思 想 的 自 我 定 位 可 从 他 与 其 他 神 学 思 路 相 异 的 立 场 中 见 出 : 基 督 徒 的 自 由 理 念 无 需 宗 教 权 威 的 庇 护 , 基 督 神 学 亦 无 需 由 学 术 之 外 的 权 威 性 的 预 先 规 定 提 供 庇 护 , 因 此 , 潘 氏 拒 绝 卡 尔 · 巴 特 ( K a r l B a r t h ) 提 出 的 神 学 以 “ 上 帝 之 言 ” 为 依 据 的 原 则 ; 基 督 教 的 救 恩 史 经 验 对 基 督 神 学 有 决 定 性 意 义 , 是 基 督 信 仰 的 基 本 思 想 性 学 术 资 源 , 因 此 , 潘 氏 拒 绝 布 尔 特 曼 学 派 ( B u l t - m a n n s c h u l e ) 的 传 言 神 学 ( K e r y g m a — T h e o l o g i e ) 注 重 当 前 生 存 经 验 的 思 路 ; 基 督 神 学 的 学 术 品 质 必 须 是 知 识 理 性 的 、 历 史 评 注 的 ( h i s t o r i s c h — k r i t i s c h ) , 应 抑 制 信 仰 权 威 性 的 论 说 , 因 此 , 潘 氏 讲 究 基 督 神 学 之 论 说 的 理 性 品 质 , 与 云 格 尔 ( E . J ü n g e l ) 和 莫 尔 特 曼 ( J . M o l t m a n n ) 的 带 信 仰 情 感 的 神 学 论 说 样 式 判 然 有 别 。 当 代 基 督 神 学 的 基 本 处 境 是 , 如 何 对 现 代 思 想 和 社 会 的 问 题 性 作 出 反 应 。 潘 能 伯 格 的 神 学 进 路 依 循 着 两 项 思 想 原 则 : 神 学 必 须 与 现 代 人 文 — 社 会 科 学 相 融 构 , 不 应 退 返 到 启 蒙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