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达尔文把这一行为称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达尔文 早在研究进化论时就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他发现,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在感 到难为情时都会面红耳赤,而包括一些灵长类在内的高级动物却不会出现脸红。达尔文解释 不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著名生物学家、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弗朗斯·德瓦尔教授也把脸红描述 为“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之一。他说:“我们是唯一对尴尬情境或者谎言被揭穿时脸会变红 的灵长类动物。”可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呢?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脸红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当遇到特殊刺激时,人们通过眼睛、耳朵 等感受器官把刺激信号传给大脑皮质,而大脑皮质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肾上腺,而肾 上腺受到刺激,就会分泌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在体内由酪氨酸转变而来,它的作用特点是, 少量分泌时能够使血管扩张,尤其引起脸部的皮下小血管扩张:可是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的时 候,反而会使血管收缩。当外界刺激比如害羞等信号传入大脑的时候会分泌少量肾上腺素 就引起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的颜色是红的,所以容易引起心理性脸红。 科学家认为,如果用“险恶、野蛮和无礼”来描述人类早期社会是正确的话,那么冒犯是可能 导致暴力冲突的。结果,人类就发展出了表达歉意的方法,以告诉别人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事 而感到后悔 想想你们家那条狗的表现,当它在你的院子里刨坑被你发现时,它就在地上打滚。你的狗躺 在地上向你展示它的肚子,告诉你它不想在此时挑战你的愤怒—这是痛悔的表示。对大多 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与此类似,脸红可能是人为自己的错 误行为而懊悔的标志。通过脸红,我们可以告诉别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我们正为 此付出代价。而此时看到我们脸红的人则可以了解我们在那一刻所经历的不快感受,脸红也 许就是我们对所犯错误表示歉意的身体语言。 当然,对人类来说,语言才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但是语言是受意识控制的,可以进行欺骗, 而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却能透露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是你想用语言掩饰的。脸红发出 的信号有时甚至比语言还要准确:脸红会让人们的撒谎变得困难。因此脸红使人类保持诚实 可信,促使群体更团结。 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具有三色视觉,能够看到由三原色组成的彩色世界,其他哺乳动 物都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 有黑、白、灰3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感谢造物主让人类有一双最敏感的 眼睛,也只有这双眼睛才能捕捉到脸红的信息 (摘编自《百科知识.》2012 1.下列关于“人类脸红”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脸红是不分国家、不分民族的,达尔文认为这一行为是最独特和最具有人类特征 的表情 B.人类的脸红是表达内心情感的需要,其他灵长类动物并不会出现脸红,人类的脸红具有 唯一性。 C.人类脸红是因为大脑皮质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到外界刺激信号后,刺激肾上腺分泌出了肾 腺激素
银川 2015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达尔文把这一行为称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达尔文 早在研究进化论时就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他发现,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在感 到难为情时都会面红耳赤,而包括一些灵长类在内的高级动物却不会出现脸红。达尔文解释 不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著名生物学家、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弗朗斯·德瓦尔教授也把脸红描述 为“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之一。他说:“我们是唯一对尴尬情境或者谎言被揭穿时脸会变红 的灵长类动物。”可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呢?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脸红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当遇到特殊刺激时,人们通过眼睛、耳朵 等感受器官把刺激信号传给大脑皮质,而大脑皮质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肾上腺,而肾 上腺受到刺激,就会分泌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在体内由酪氨酸转变而来,它的作用特点是, 少量分泌时能够使血管扩张,尤其引起脸部的皮下小血管扩张;可是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的时 候,反而会使血管收缩。当外界刺激比如害羞等信号传入大脑的时候会分泌少量肾上腺素, 就引起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的颜色是红的,所以容易引起心理性脸红。 科学家认为,如果用“险恶、野蛮和无礼”来描述人类早期社会是正确的话,那么冒犯是可能 导致暴力冲突的。结果,人类就发展出了表达歉意的方法,以告诉别人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事 而感到后悔。 想想你们家那条狗的表现,当它在你的院子里刨坑被你发现时,它就在地上打滚。你的狗躺 在地上向你展示它的肚子,告诉你它不想在此时挑战你的愤怒——这是痛悔的表示。对大多 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与此类似,脸红可能是人为自己的错 误行为而懊悔的标志。通过脸红,我们可以告诉别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我们正为 此付出代价。而此时看到我们脸红的人则可以了解我们在那一刻所经历的不快感受,脸红也 许就是我们对所犯错误表示歉意的身体语言。 当然,对人类来说,语言才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但是语言是受意识控制的,可以进行欺骗, 而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却能透露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是你想用语言掩饰的。脸红发出 的信号有时甚至比语言还要准确:脸红会让人们的撒谎变得困难。因此脸红使人类保持诚实 可信,促使群体更团结。 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具有三色视觉,能够看到由三原色组成的彩色世界,其他哺乳动 物都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 有黑、白、灰 3 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感谢造物主让人类有一双最敏感的 眼睛,也只有这双眼睛才能捕捉到脸红的信息。 (摘编自《百科知识.》2012.4) 1.下列关于“人类脸红”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脸红是不分国家、不分民族的,达尔文认为这一行为是最独特和最具有人类特征 的表情。 B.人类的脸红是表达内心情感的需要,其他灵长类动物并不会出现脸红,人类的脸红具有 唯一性。 C.人类脸红是因为大脑皮质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到外界刺激信号后,刺激肾上腺分泌出了肾 腺激素
D.人类的脸红是人类某些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生理上与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有必然 的联系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说人类早期社会是险恶、野蛮和无礼”的,那么,脸红就是人类为避免冲突而表达 歉意的方法。 B.脸红也许可以告诉别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向别人表达了歉意的同时,也表明 自己饱受自责。 C.脸红和语言相比,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更能传递人类的真实情感,而语言受意识控制 可以言不由衷。 D.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因为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不会分辨颜色,看不到三原色 组成的彩色世界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弗朗斯·德瓦尔教授认为脸红是“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这也说明脸红是人类和其他灵长 类动物的最大区别 B.人是否脸红,与大脑皮质接受刺激信号的强弱有关系,如果大脑皮质接受的刺激信号过 强,就不会引起脸红 C.狗犯错后,躺在地上向主人展现它肚子的行为,是在向主人表示自己的痛悔,并以此来 平息主人对它的愤怒 D.脸红对人类社会具有良性功能,它可使人类保持诚实可信,人类群体更团结,因为脸红 让人们撒谎变得困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题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父守,身长九尺,为人严毅。初事刘歆,为王莽宗卿师。通亦 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①,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 氏为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乃共计议。会光武避吏②在宛,通闻 时守在长安,通因具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 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春陵,举兵以相应。遣从兄子季之长 安,以事报守。 季于道病死,守密知之,欲亡归。会事发觉,通得亡走,莽闻之,乃系守于狱。会前队复上 通起兵之状,莽怒,守家在长安者尽杀之。南阳亦诛通兄弟、门宗六十四人,皆焚尸宛市。 时,汉兵亦已大合。通与光武、李轶相遇棘阳,遂共破前队,杀甄阜、梁丘赐。 更始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为宁平公主。光武即位,征通为卫尉。 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镇百姓,修宫室,起学 宫。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 公孙述遣兵赴救,通等与战于西城,破之,还,屯田顺阳。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 病上书乞身。诏下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通怀伊、吕、萧、曹之谋,忘身奉主, 有扶危存亡之义。功德最高,海内所闻。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 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于是诏通勉致医药,以时视事。其夏,引拜为大司空 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然性谦恭,常欲避权势。素有消③疾 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令以公位归第养疾,通复固辞。积二岁,乃听 上大司空印绶,以特进④奉朝请。十八年卒,谥曰恭侯。帝及皇后亲临吊,送葬
D.人类的脸红是人类某些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生理上与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有必然 的联系。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说人类早期社会是“险恶、野蛮和无礼”的,那么,脸红就是人类为避免冲突而表达 歉意的方法。 B.脸红也许可以告诉别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向别人表达了歉意的同时,也表明 自己饱受自责。 C.脸红和语言相比,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更能传递人类的真实情感,而语言受意识控制, 可以言不由衷。 D.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因为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不会分辨颜色,看不到三原色 组成的彩色世界。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弗朗斯·德瓦尔教授认为脸红是“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这也说明脸红是人类和其他灵长 类动物的最大区别。 B.人是否脸红,与大脑皮质接受刺激信号的强弱有关系,如果大脑皮质接受的刺激信号过 强,就不会引起脸红。 C.狗犯错后,躺在地上向主人展现它肚子的行为,是在向主人表示自己的痛悔,并以此来 平息主人对它的愤怒。 D.脸红对人类社会具有良性功能,它可使人类保持诚实可信,人类群体更团结,因为脸红 让人们撒谎变得困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小题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父守,身长九尺,为人严毅。初事刘歆,为王莽宗卿师。通亦 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①,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 氏为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乃共计议。会光武避吏②在宛,通闻 之,即遣轶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时守在长安,通因具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 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舂陵,举兵以相应。遣从兄子季之长 安,以事报守。 季于道病死,守密知之,欲亡归。会事发觉,通得亡走,莽闻之,乃系守于狱。会前队复上 通起兵之状,莽怒,守家在长安者尽杀之。南阳亦诛通兄弟、门宗六十四人,皆焚尸宛市。 时,汉兵亦已大合。通与光武、李轶相遇棘阳,遂共破前队,杀甄阜、梁丘赐。 更始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为宁平公主。光武即位,征通为卫尉。 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镇百姓,修宫室,起学 宫。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 公孙述遣兵赴救,通等与战于西城,破之,还,屯田顺阳。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 病上书乞身。诏下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通怀伊、吕、萧、曹之谋,忘身奉主, 有扶危存亡之义。功德最高,海内所闻。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 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于是诏通勉致医药,以时视事。其夏,引拜为大司空。 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然性谦恭,常欲避权势。素有消③疾 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令以公位归第养疾,通复固辞。积二岁,乃听 上大司空印绶,以特进④奉朝请。十八年卒,谥曰恭侯。帝及皇后亲临吊,送葬
(节选自《后汉书李通列传》) 注]①巫县(今重庆巫县北)县丞。②避吏:逃避狱吏的追捕。③消:病名,即糖尿病。④ 特进:官名。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从:堂房(亲属) B.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期:约定时日 C.乃系守于狱系:联系 D.以病上书乞身乞身:请求辞官回家 5.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 B.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 C.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 D.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通心怀鸿鹄之志。他虽然先后为刘歆、王莽做事,后来因谶语“刘氏复兴,李氏为辅 而辞去王莽授予的官职,等待日后恢复刘姓汉室的机会。 B.李通极力支持在外逃亡的光武帝(后来称帝的刘秀)。在下江、新市起兵后,李通与堂 弟李轶共议迎接光武帝,并与光武帝谋划起兵之事 C.李通功高位显。他为光武帝建功立业,而且又迎娶了光武帝的妹妹宁平公主,所以备受 光武帝器重,也被大臣认可。 D.李通能审时度势,不重权位。虽有朝臣赞誉,官位显赫,但在天下太平之后常以病请求 辞官退养。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会前队复上通起兵之状,莽怒,守家在长安者尽杀之。(5分) ②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5分) 幽居初夏①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②已过头番笋,木笔③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居住山阴时所作。②箨龙:就是笋。③木笔:又名辛夷花。 诗人写景是如何从内容和技巧上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请简要分析。(5分)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话是
(节选自《后汉书·李通列传》) [注]①巫县(今重庆巫县北)县丞。 ②避吏:逃避狱吏的追捕。③消:病名,即糖尿病。 ④ 特进:官名。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通从弟轶,亦素好事 从:堂房(亲属) B.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 期:约定时日 C.乃系守于狱 系:联系 D.以病上书乞身 乞身:请求辞官回家 5.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 B.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 C.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 D.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通心怀鸿鹄之志。他虽然先后为刘歆、王莽做事,后来因谶语“刘氏复兴,李氏为辅” 而辞去王莽授予的官职,等待日后恢复刘姓汉室的机会。 B.李通极力支持在外逃亡的光武帝(后来称帝的刘秀)。在下江、新市起兵后,李通与堂 弟李轶共议迎接光武帝,并与光武帝谋划起兵之事。 C.李通功高位显。他为光武帝建功立业,而且又迎娶了光武帝的妹妹宁平公主,所以备受 光武帝器重,也被大臣认可。 D.李通能审时度势,不重权位。虽有朝臣赞誉,官位显赫,但在天下太平之后常以病请求 辞官退养。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会前队复上通起兵之状,莽怒,守家在长安者尽杀之。(5 分) ②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8-9 题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5 分) 幽居初夏① 陆 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②已过头番笋,木笔③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 ①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居住山阴时所作。②箨龙:就是笋。③木笔:又名辛夷花。 8.诗人写景是如何从内容和技巧上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请简要分析。(5 分)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在《离骚》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 (3)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风光的著名诗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 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能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 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ll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祁茂顺 汪曾祺 祁茂顺在午门历史博物馆蹬三轮车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 单件的烧活,接三轿马,一个人鼓捣一天,就能完活。他在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 子围着看。糊得了,就在门外放着:一匹高头大白马——跟真马一样大,金鞍玉辔紫丝缰 拉着一辆花轱辘轿子车,蓝车帷,紫红软帘,软帘贴着金纸的团寿字。不但是孩子,就是路 过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连声赞叹:“地道!祁茂顺心细手巧!” 如果是成堂的大活:三进大厅、亭台楼阁、花园假山.个人忙不过来,就得约两三 个同行一块干。订烧活的规矩,事前不付定钱,由承活的先凑出一份钱垫着,交活的时候再 收钱。早先订烧活,都是老式的房屋家具,后来有要糊洋房的,要糊小汽车、摩托车…人 家要什么,他们都能糊出来。后来订烧活的越来越少了,都兴火葬了。谁家还会弄一堂“车 船轿马”到八宝山去? 祁茂顺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顶棚了。后来糊顶棚的活也少了。北京的平房讲究“灰顶花 砖地”,纸糊的顶棚很少见了——容易坏,而且招蟑螂,招耗子。钢筋水泥的楼房更没有谁 家糊个纸顶棚的 祁茂顺只好改行。 午门历史博物馆原来编制很小,没有几个职员,不知道为什么,却给馆长配备了一辆三 轮车,用以代步。经人介绍,祁茂顺到历史博物馆来蹬三轮车。馆长姓韩。韩馆长是个方正 守法的人,除了上下班,到什么地方开会,平常不为私人的事用车,因此祁茂顺的工作很轻 松 祁茂顺很爱护这辆三轮车,总是擦洗得干干净净的。晚上把车蹬回家,锁上,不许院里 的孩子蹬着玩。 不过街坊邻居有事求他,他总是有求必应的。隔壁陈大妈来找祁茂顺。“茂顺大哥,你 大兄弟病了,高烧不退,想麻烦您送他上一趟医院,不知您的车这会儿得空不得空? “没事,交给我了祁茂顺把病人送到医院。挂号、陪病人打针、领药,他全都包了 祁茂顺人缘很好 离祁茂顺家不远,住着一家姓金的。他是旗人皇室宗亲,是“世袭罔替”的贝勒,行四 街坊则称之为“金四爷”。辛亥革命后,旗人再也不能吃皇粮了。幸好他的古文底子好,又学 过中医,协和医学院特约他校点中医典籍,他就有了稳定的收入。 贝勒府原是很大的四合院,后来大部分都卖给同仁堂乐家当了堆放药材的楼房,只保留 了三间北房。金四爷还保留一些贝勒的习惯。他不爱“灰顶花砖地”,爱脚踩方砖,头上是纸 顶棚,四白落地。上个月下雨,顶棚漏湿了,垮下了一大片。金四爷找到了祁茂顺,说:“茂 顺,你给我把顶棚裱糊一下 祁茂顺说:“行!星期天
(2)《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 (3)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风光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 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能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 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祁茂顺 汪曾祺 祁茂顺在午门历史博物馆蹬三轮车。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 单件的烧活,接三轿马,一个人鼓捣一天,就能完活。他在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 子围着看。糊得了,就在门外放着:一匹高头大白马——跟真马一样大,金鞍玉辔紫丝缰; 拉着一辆花轱辘轿子车,蓝车帷,紫红软帘,软帘贴着金纸的团寿字。不但是孩子,就是路 过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连声赞叹:“地道!祁茂顺心细手巧!” 如果是成堂的大活:三进大厅、亭台楼阁、花园假山……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得约两三 个同行一块干。订烧活的规矩,事前不付定钱,由承活的先凑出一份钱垫着,交活的时候再 收钱。早先订烧活,都是老式的房屋家具,后来有要糊洋房的,要糊小汽车、摩托车……人 家要什么,他们都能糊出来。后来订烧活的越来越少了,都兴火葬了。谁家还会弄一堂“车 船轿马”到八宝山去? 祁茂顺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顶棚了。后来糊顶棚的活也少了。北京的平房讲究“灰顶花 砖地”,纸糊的顶棚很少见了——容易坏,而且招蟑螂,招耗子。钢筋水泥的楼房更没有谁 家糊个纸顶棚的。 祁茂顺只好改行。 午门历史博物馆原来编制很小,没有几个职员,不知道为什么,却给馆长配备了一辆三 轮车,用以代步。经人介绍,祁茂顺到历史博物馆来蹬三轮车。馆长姓韩。韩馆长是个方正 守法的人,除了上下班,到什么地方开会,平常不为私人的事用车,因此祁茂顺的工作很轻 松。 祁茂顺很爱护这辆三轮车,总是擦洗得干干净净的。晚上把车蹬回家,锁上,不许院里 的孩子蹬着玩。 不过街坊邻居有事求他,他总是有求必应的。隔壁陈大妈来找祁茂顺。“茂顺大哥,你 大兄弟病了,高烧不退,想麻烦您送他上一趟医院,不知您的车这会儿得空不得空?” “没事,交给我了!”祁茂顺把病人送到医院。挂号、陪病人打针、领药,他全都包了。 祁茂顺人缘很好。 离祁茂顺家不远,住着一家姓金的。他是旗人皇室宗亲,是“世袭罔替”的贝勒,行四。 街坊则称之为“金四爷”。辛亥革命后,旗人再也不能吃皇粮了。幸好他的古文底子好,又学 过中医,协和医学院特约他校点中医典籍,他就有了稳定的收入。 贝勒府原是很大的四合院,后来大部分都卖给同仁堂乐家当了堆放药材的楼房,只保留 了三间北房。金四爷还保留一些贝勒的习惯。他不爱“灰顶花砖地”,爱脚踩方砖,头上是纸 顶棚,四白落地。上个月下雨,顶棚漏湿了,垮下了一大片。金四爷找到了祁茂顺,说:“茂 顺,你给我把顶棚裱糊一下。” 祁茂顺说:“行!星期天
祁茂顺星期天一早就来了,带了他的全套工具:棕刷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糨子 大沓大白纸。这大白纸是纸铺里切好的,四方的,每一张都一样大小,不是要用时现裁。 金四爷看着祁茂顺做活 只见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纸上噌噌两刷子,轻轻拈起来,用棕笤帚托着,腕子一使劲,大 白纸就“吊”上了顶棚。棕笤帚抹两下,大白纸就在顶棚上呆住了。一张一张大白纸压着韭菜 叶宽的边,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齐齐。拐弯抹角用的纸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宽不 窄,正合适,棕笤帚一抹,连一点褶子都没有。而且,用的大白纸正好够数,不多一张,不 少一张。连糨子都正好使完,没有一点糟践。金四爷看着祁茂顺的“表演”,看得傻了,说: “茂顺,你这两下子真不简单,眼睛、手里怎么能有那么准? “也就是个熟。” 没有个三年五载,到不了这功夫!” 那倒是。 金四爷给祁茂顺倒了一杯沏了两开的热茶,祁茂顺尝了一口:“好茶!还是叶和元的双窨 香片? 喝惯了 祁茂顺告辞。 茂顺,别走,咱们到大酒缸喝两个去。” 大酒缸?现在上哪儿找大酒缸去? “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吗?他们的酥鱼做得好。” “金四爷,您这可真是老黄历了!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没了。现在那儿改了门脸儿,卖手表 照相机。酥鱼?可着北京,现在大概都找不出一碟酥鱼!” 大酒缸没有了? “没有喽。 金四爷喝着茶,连说了几句:“大酒缸没有了。大酒缸没有了 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手艺人祁茂顺在时代变迁中的生活境遇,故事虽然简单, 但耐人寻味,寄寓作者深刻的思考 B.祁茂顺糊烧活、裱糊顶棚曾经赢得了人们的赞叹,后来被迫改行,这说明他的手艺已经 落伍,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 C.作者以欣赏的笔触描写祁茂顺的高超技艺,表达对旧民俗的留恋:叙述火葬、钢筋水泥 楼房,也表达出对新观念、新事物的认同。 D.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色,金四爷保留一些贝勒习惯的守旧做派就是通过祁茂 顺适应新生活的态度反衬出来的。 E.小说的结尾含蓄隽永,尤其最后一句“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让读者难以琢磨 也引发读者更深刻的思考。 (2)小说主人公祁茂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祁茂顺帮助金四爷裱糊顶棚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中“烧活、纸糊的顶棚、大酒缸”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全 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祁茂顺星期天一早就来了,带了他的全套工具:棕刷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糨子,一 大沓大白纸。这大白纸是纸铺里切好的,四方的,每一张都一样大小,不是要用时现裁。 金四爷看着祁茂顺做活。 只见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纸上噌噌两刷子,轻轻拈起来,用棕笤帚托着,腕子一使劲,大 白纸就“吊”上了顶棚。棕笤帚抹两下,大白纸就在顶棚上呆住了。一张一张大白纸压着韭菜 叶宽的边,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齐齐。拐弯抹角用的纸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宽不 窄,正合适,棕笤帚一抹,连一点褶子都没有。而且,用的大白纸正好够数,不多一张,不 少一张。连糨子都正好使完,没有一点糟践。金四爷看着祁茂顺的“表演”,看得傻了,说: “茂顺,你这两下子真不简单,眼睛、手里怎么能有那么准?” “也就是个熟。” “没有个三年五载,到不了这功夫!” “那倒是。' 金四爷给祁茂顺倒了一杯沏了两开的热茶,祁茂顺尝了一口:“好茶!还是叶和元的双窨 香片?” “喝惯了。” 祁茂顺告辞。 “茂顺,别走,咱们到大酒缸喝两个去。” “大酒缸?现在上哪儿找大酒缸去?” “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吗?他们的酥鱼做得好。” “金四爷,您这可真是老黄历了!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没了。现在那儿改了门脸儿,卖手表 照相机。酥鱼?可着北京,现在大概都找不出一碟酥鱼!” “大酒缸没有了?” “没有喽。' 金四爷喝着茶,连说了几句:“大酒缸没有了。大酒缸没有了。” 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这篇小说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手艺人祁茂顺在时代变迁中的生活境遇,故事虽然简单, 但耐人寻味,寄寓作者深刻的思考。 B.祁茂顺糊烧活、裱糊顶棚曾经赢得了人们的赞叹,后来被迫改行,这说明他的手艺已经 落伍,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 C.作者以欣赏的笔触描写祁茂顺的高超技艺,表达对旧民俗的留恋;叙述火葬、钢筋水泥 楼房,也表达出对新观念、新事物的认同。 D.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色,金四爷保留一些贝勒习惯的守旧做派就是通过祁茂 顺适应新生活的态度反衬出来的。 E.小说的结尾含蓄隽永,尤其最后一句“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让读者难以琢磨, 也引发读者更深刻的思考。 (2)小说主人公祁茂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中祁茂顺帮助金四爷裱糊顶棚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中“烧活、纸糊的顶棚、大酒缸”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全 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