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可复制的魏晋风度 张宏杰 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一除却清淡一面。孙登 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阮籍“或闭门视书, 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许多士人的纵情越礼达到怪诞骇俗的程度。历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刘伶“常乘鹿 车,携一壶酒,使之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阮修则“常步行, 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饮”。阮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 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醉便眠其妇侧”。“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 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这些都令后世读者心向往之而行不敢至 他们公然蔑视礼法。阮籍当众放言:“礼岂为我辈设也!”他在《大人先生传》 中说出这样大逆不道之言:“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他们中的很多人 视仕途为污秽之地,在权力面前表现出的傲慢令人吃惊:为拒做官,嵇康忍痛与 山涛绝交;为拒权贵,阮籍曾一醉六十余日。《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 既少年时期就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 吏部尚书实在是不算低了,而且还是频招,可王羲之却“皆不就”,传统中国社 会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衡量体系在魏晋时代坍塌了。 从这些言说、举动和故事中,我们能分明感受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 独立不羁。如果说士族社会中的汉朝和唐朝更像贵族时代的西周,整饬有序,礼 乐辉煌,文化雍容大度,那么魏晋就像贵族时代的春秋战国,是一个个性和才情 能得以充分展示,因此极富创造力的时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魏晋时代的社会 背景,与春秋战国时代高度相似。这个时代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如同走马 灯一样换来换去 与皇权的不稳定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世家大族的稳定性。许多世家大族势力急 剧膨胀,甚至发展到“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类似领主状态。许多士族富厚过 于王侯。东晋士族庄园遍布江左,他们“势力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 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满堂,妓妾溢房。园林 拟上林,馆第僭太极”。正如柳诒微所说:“魏晋以降,易君如举棋,帝国朝代 之号如传舍然。……当时士大夫以地方绅士,操朝廷用人之权。于是朝代虽更 而社会之势力仍固定而不为动摇,岂惟可以激扬清浊,仰亦所以抵抗君权也。” 因此世家大族对皇权形成强大的牵制,以至于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谚语。 在这种情况下,铁桶一般的大一统政治秩序被打破了,许多旧门士人凭借门第资 本,不再对权力俯首帖耳:“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世族们)犹昂然以门第 自负。”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甚至对门第不如他久远的皇帝抱一种隐隐的睥睨 之态。面对政治权威,他们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许多人甚至不屑于为皇帝服务。 (选自2013年2月下《杂文月刊》,有删改
宁夏银川 2014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 I 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不可复制的魏晋风度 张宏杰 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却清淡一面。孙登 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阮籍“或闭门视书, 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许多士人的纵情越礼达到怪诞骇俗的程度。历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刘伶“常乘鹿 车,携一壶酒,使之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阮修则“常步行, 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饮”。阮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 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醉便眠其妇侧”。“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 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这些都令后世读者心向往之而行不敢至。 他们公然蔑视礼法。阮籍当众放言:“礼岂为我辈设也!”他在《大人先生传》 中说出这样大逆不道之言:“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他们中的很多人 视仕途为污秽之地,在权力面前表现出的傲慢令人吃惊:为拒做官,嵇康忍痛与 山涛绝交;为拒权贵,阮籍曾一醉六十余日。《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 既少年时期就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 吏部尚书实在是不算低了,而且还是频招,可王羲之却“皆不就”,传统中国社 会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衡量体系在魏晋时代坍塌了。 从这些言说、举动和故事中,我们能分明感受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 独立不羁。如果说士族社会中的汉朝和唐朝更像贵族时代的西周,整饬有序,礼 乐辉煌,文化雍容大度,那么魏晋就像贵族时代的春秋战国,是一个个性和才情 能得以充分展示,因此极富创造力的时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魏晋时代的社会 背景,与春秋战国时代高度相似。这个时代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如同走马 灯一样换来换去。 与皇权的不稳定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世家大族的稳定性。许多世家大族势力急 剧膨胀,甚至发展到“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类似领主状态。许多士族富厚过 于王侯。东晋士族庄园遍布江左,他们“势力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 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满堂,妓妾溢房。园林 拟上林,馆第僭太极”。正如柳诒微所说:“魏晋以降,易君如举棋,帝国朝代 之号如传舍然。……当时士大夫以地方绅士,操朝廷用人之权。于是朝代虽更, 而社会之势力仍固定而不为动摇,岂惟可以激扬清浊,仰亦所以抵抗君权也。” 因此世家大族对皇权形成强大的牵制,以至于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谚语。 在这种情况下,铁桶一般的大一统政治秩序被打破了,许多旧门士人凭借门第资 本,不再对权力俯首帖耳:“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世族们)犹昂然以门第 自负。”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甚至对门第不如他久远的皇帝抱一种隐隐的睥睨 之态。面对政治权威,他们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许多人甚至不屑于为皇帝服务。 (选自 2013 年 2 月下《杂文月刊》,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许多魏晋人土多才多艺又落拓不羁,其纵酒放达、纵情越礼达到了惊世骇俗 的地步,如刘伶、阮修等。 B.“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 酒能啸,善弹琴。”从中可以看出阮籍的纵性任情 C.魏晋人士崇尚清淡,见面必玄谈,文人名士的智慧之花在言谈间得到了完美 的展现,这让后人羡慕不已。 D.阮籍与王安丰追求个性自由发展,注重自我,注重感情,狂简旷达,纵性任 情,追求享乐,这些行为让后人内心向往却不敢仿效。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羲之多次受到朝廷的征召,但他都没有去赴任。由此说明,在魏晋时代, 王羲之的社会价值相当低。 B.魏晋士人多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合作,视仕途为污秽之地。为此,嵇康与山涛 绝交,阮籍曾经一醉六十余日。 C.魏晋士人颇有春秋战国遗风,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代 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 D.相对于汉朝和唐朝,魏晋时代的士人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才情。魏晋 时代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时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春秋战国时代非常相似,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 更换频繁,皇权极不稳定。 B.从魏晋时代“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世家大族的势力很 大,甚至能够牵制皇权。 C.在魏晋时代,世家大族的势力比较强大,许多士族富过王侯。只有经过朝代 的更替,世家人族的势力才会动摇。 D.在魏晋时代,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面对政治权威,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 他们甚至瞧不起门第远不如他久远的皇帝 二、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长七尺,美须髯,少有大志。十六,与薛稷、赵彦 昭同为太学生,家尝送资钱四十万,会有缓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愿假以 治丧”。元振举与之,无少吝,一不质名氏。稷等叹骇。十八举进士,为通泉尉 任侠使气,拨去小节,尝盜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以饷遗宾客,百姓厌苦。武后 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叹,诏示 学士李峤等,即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 会吐蕃乞和,其大将论钦陵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因觇虏情 还,上疏曰:“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 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不能 斯离间之渐也。”后然其计。后数年,吐蕃君臣相猜携,卒诛钦陵,而其弟赞婆 等来降,因诏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往迎。授主客郎中 神龙中,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西突厥酋乌质勒部落盛强,款塞愿和,元 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乌质勒已老,数拜伏,不 胜寒,会罢即死。其子娑葛以元振计杀其父,谋勒兵袭击,副使解琬知之,劝元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A.许多魏晋人士多才多艺又落拓不羁,其纵酒放达、纵情越礼达到了惊世骇俗 的地步,如刘伶、阮修等。 B.“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 酒能啸,善弹琴。”从中可以看出阮籍的纵性任情。 C.魏晋人士崇尚清淡,见面必玄谈,文人名士的智慧之花在言谈间得到了完美 的展现,这让后人羡慕不已。 D.阮籍与王安丰追求个性自由发展,注重自我,注重感情,狂简旷达,纵性任 情,追求享乐,这些行为让后人内心向往却不敢仿效。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王羲之多次受到朝廷的征召,但他都没有去赴任。由此说明,在魏晋时代, 王羲之的社会价值相当低。 B.魏晋士人多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合作,视仕途为污秽之地。为此,嵇康与山涛 绝交,阮籍曾经一醉六十余日。 C.魏晋士人颇有春秋战国遗风,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代 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 D.相对于汉朝和唐朝,魏晋时代的士人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才情。魏晋 时代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时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春秋战国时代非常相似,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 更换频繁,皇权极不稳定。 B.从魏晋时代“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世家大族的势力很 大,甚至能够牵制皇权。 C.在魏晋时代,世家大族的势力比较强大,许多士族富过王侯。只有经过朝代 的更替,世家人族的势力才会动摇。 D.在魏晋时代,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面对政治权威,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 他们甚至瞧不起门第远不如他久远的皇帝。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 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长七尺,美须髯,少有大志。十六,与薛稷、赵彦 昭同为太学生,家尝送资钱四十万,会有缞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愿假以 治丧”。元振举与之,无少吝,一不质名氏。稷等叹骇。十八举进士,为通泉尉。 任侠使气,拨去小节,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以饷遗宾客,百姓厌苦。武后 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叹,诏示 学士李峤等,即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 会吐蕃乞和,其大将论钦陵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因觇虏情。 还,上疏曰:“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 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不能, 斯离间之渐也。”后然其计。后数年,吐蕃君臣相猜携,卒诛钦陵,而其弟赞婆 等来降,因诏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往迎。授主客郎中。 神龙中,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西突厥酋乌质勒部落盛强,款塞愿和,元 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乌质勒已老,数拜伏,不 胜寒,会罢即死。其子娑葛以元振计杀其父,谋勒兵袭击,副使解琬知之,劝元
振夜遁,元振不听,坚卧营为不疑者。明日,素服往吊,道逢娑葛兵,虏不意元 振来,遂不敢逼,扬言迎卫。进至其帐,修吊赠礼,哭甚哀,为留数十日助丧事, 娑葛感义,更遣使献马五千、驼二百、牛羊十余万 玄宗诛太平公主也,诸宰相走伏外省,独元振总兵扈帝,事定,宿中书者十四昔 乃休。进封代国公,俄又兼御史大夫,复为朔方大总管,以备突厥。未行,会玄 宗讲武骊山,既三令,帝亲鼓之,元振遽奏礼止,帝怒军容不整,引坐纛下 将斩之。刘幽求、张说扣马谏曰:“元振有大功,虽得罪,当宥。”乃赦死,流 新州。开元元年,帝思旧功,起为饶州司马,怏怏不得志,道病卒,年五十八。 十年,赠太子少保。 注释:纛dao:古代军队里面的大旗。 (《新唐书·郭震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不质名氏 质:评判,对质 B.因觇虏情 觇:窥视 C.款塞愿和 款:赔款 D.修吊赠礼 吊:忧虑,怜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以钦陵欲裂四镇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乃以元振充使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则其下必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因觇虏情 相如因持璧却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乌质勒的儿子娑葛认为是郭震设计害死自己的父亲,打算率兵袭击,部下劝 郭震逃跑,郭震没有听从 B.唐玄宗因他人劝谏而赦免了郭震的死罪,将他流放到新州,后来念其旧功, 又起用他为饶州司马。 C.郭震仗义疏财,不拘小节,曾以铸私钱、卖人口得来的钱财馈赠宾客,老百 姓十分厌恶并深以为苦。 D.在对待吐蕃请和的问题上,郭震献出了离间之计,武后听从此策并因此授其 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的官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4分) (2)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3分) (3)元振有大功,虽得罪,当宥。(3分) (二).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的词作,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振夜遁,元振不听,坚卧营为不疑者。明日,素服往吊,道逢娑葛兵,虏不意元 振来,遂不敢逼,扬言迎卫。进至其帐,修吊赠礼,哭甚哀,为留数十日助丧事, 娑葛感义,更遣使献马五千、驼二百、牛羊十余万。 玄宗诛太平公主也,诸宰相走伏外省,独元振总兵扈帝,事定,宿中书者十四昔 乃休。进封代国公,俄又兼御史大夫,复为朔方大总管,以备突厥。未行,会玄 宗讲武骊山,既三令,帝亲鼓之,元振遽奏礼止,帝怒军容不整,引坐纛①下, 将斩之。刘幽求、张说扣马谏曰:“元振有大功,虽得罪,当宥。”乃赦死,流 新州。开元元年,帝思旧功,起为饶州司马,怏怏不得志,道病卒,年五十八。 十年,赠太子少保。 注释:纛 dào:古代军队里面的大旗。 (《新唐书·郭震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项是( )(3 分) A.一不质名氏 质:评判,对质 B.因觇虏情 觇:窥视 C.款塞愿和 款:赔款 D.修吊赠礼 吊:忧虑,怜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以钦陵欲裂四镇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乃以元振充使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则其下必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因觇虏情 相如因持璧却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乌质勒的儿子娑葛认为是郭震设计害死自己的父亲,打算率兵袭击,部下劝 郭震逃跑,郭震没有听从。 B.唐玄宗因他人劝谏而赦免了郭震的死罪,将他流放到新州,后来念其旧功, 又起用他为饶州司马。 C.郭震仗义疏财,不拘小节,曾以铸私钱、卖人口得来的钱财馈赠宾客,老百 姓十分厌恶并深以为苦。 D.在对待吐蕃请和的问题上,郭震献出了离间之计,武后听从此策并因此授其 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的官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4 分) (2)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3 分) (3)元振有大功,虽得罪,当宥。(3 分) (二).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的词作,然后回答问题(11 分)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8、这是一首咏梅诗,试具体分析首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并指出首联和颔联是怎 样照应题目的。(5分) 9、颈联侧重描写梅花的什么特点?本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6分) 10、古诗文默写(6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2)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衡阳雁去无留意。 千嶂里。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 《为陈同甫》 (8)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过零丁洋》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选定题目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心与手 欧·亨利 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 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身边摆满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 在新上车的旅客中走来了两个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 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铐在一起。 两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位迷人的女 人。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年轻的女子看到他们,即刻脸上浮现出妩 媚的笑颜,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 握手。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 她说道:“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 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然后他用 左手握住了她的手。 “费尔吉德小姐,”他笑着说,“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 它现在正派用场呢。” 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 在一起。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情渐渐地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脸颊上的红色也 消退了。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埃斯顿微微一笑,好像是这
8、这是一首咏梅诗,试具体分析首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并指出首联和颔联是怎 样照应题目的。(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9、颈联侧重描写梅花的什么特点?本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0、古诗文默写(6 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2)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_______________,千嶂里。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 (4)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__________, 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 《为陈同甫》 (8)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选定题目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心与手 欧·亨利 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 BM 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 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身边摆满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 在新上车的旅客中走来了两个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 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铐在一起。 两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位迷人的女 人。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年轻的女子看到他们,即刻脸上浮现出妩 媚的笑颜,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 握手。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 她说道:“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 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然后他用 左手握住了她的手。 “费尔吉德小姐,”他笑着说,“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 它现在正派用场呢。” 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 在一起。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情渐渐地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脸颊上的红色也 消退了。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埃斯顿微微一笑,好像是这
位小姐的样子使他发笑一样。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这位脸色 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杋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 “请允许我说话,小姐。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 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 我将因伪造罪在那儿被判处7年徒刑 噢,”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 警长 “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埃斯顿平静地说道,“我不得不找个差事来做。钱总 是生翅而飞的。你也清楚在华盛顿是要有钱才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我发现西部 有个赚钱的好去处,所以 当然警长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大使,但是 “大使,”姑娘兴奋地说道,“你可别再提大使了,大使可不需要做这种事情, 这点你应该是知道的。你现在既然成了一名勇敢的西部英雄,骑马,打枪,经历 各种危险,那么生活也一定和在华盛顿时大不一样。你可再也不和老朋友们一道 了 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铐上,她睁大了眼睛。 请别在意,小姐,”另外那位来客又说道,“为了不让犯人逃跑,所有的警长 都把自己和犯人铐在一起,埃斯顿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 “要过多久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姑娘问。 “我想不会是马上,”埃斯顿回答,“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 “我喜爱西部,”姑娘不在意地说着,眼光温柔地闪动着。看着车窗外,她坦率 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说:“妈妈和我在西部度过了整个夏天,因为父亲生病 她一星期前回去了。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我想这儿的空气适合于我。金钱可代 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 我说警长先生,”脸色阴沉的那位粗声地说道,“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点 酒,我一天没抽烟了。你们谈够了吗?现在带我去抽烟室好吗?我真想过过瘾。” 这两位系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来,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 “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的请求,”他轻声说,“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再见, 费尔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他伸手来握别 “你现在去不了东部太遗憾了。”她一面说着,一面重新整理好衣裳,恢复起仪 态,“但我想你一定会继续旅行到内森维茨的。” 是的,”埃斯顿回答,“我要去内森维茨 两位来客小心翼翼地穿过车厢过道进入吸烟室 另外两个坐在一旁的旅客几乎听到他们的全部谈话,其中一个说道:“那个警长 真是条好汉,很多西部人都这样棒 如此年轻的小伙子就担任一个这么大的职务,是吗?”另一个问道。 “年轻!”第一个人大叫道,“为什么一一噢!你真的看准了吗?我是说一一你见 过把犯人铐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小说开头男女主人公依次出场,只介绍人物的外貌神态,并不点明人物的具 体身份,目的是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B.这篇小说讲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后给人带来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 激,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
位小姐的样子使他发笑一样。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这位脸色 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 “请允许我说话,小姐。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 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 我将因伪造罪在那儿被判处 7 年徒刑。” “噢,”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 警长。” “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埃斯顿平静地说道,“我不得不找个差事来做。钱总 是生翅而飞的。你也清楚在华盛顿是要有钱才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我发现西部 有个赚钱的好去处,所以——,当然警长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大使,但是——” “大使,”姑娘兴奋地说道,“你可别再提大使了,大使可不需要做这种事情, 这点你应该是知道的。你现在既然成了一名勇敢的西部英雄,骑马,打枪,经历 各种危险,那么生活也一定和在华盛顿时大不一样。你可再也不和老朋友们一道 了。” 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铐上,她睁大了眼睛。 “请别在意,小姐,”另外那位来客又说道,“为了不让犯人逃跑,所有的警长 都把自己和犯人铐在一起,埃斯顿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 “要过多久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姑娘问。 “我想不会是马上,”埃斯顿回答,“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 了。” “我喜爱西部,”姑娘不在意地说着,眼光温柔地闪动着。看着车窗外,她坦率 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说:“妈妈和我在西部度过了整个夏天,因为父亲生病, 她一星期前回去了。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我想这儿的空气适合于我。金钱可代 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 “我说警长先生,”脸色阴沉的那位粗声地说道,“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点 酒,我一天没抽烟了。你们谈够了吗?现在带我去抽烟室好吗?我真想过过瘾。” 这两位系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来,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 “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的请求,”他轻声说,“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再见, 费尔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他伸手来握别。 “你现在去不了东部太遗憾了。”她一面说着,一面重新整理好衣裳,恢复起仪 态,“但我想你一定会继续旅行到内森维茨的。” “是的,”埃斯顿回答,“我要去内森维茨。” 两位来客小心翼翼地穿过车厢过道进入吸烟室。 另外两个坐在一旁的旅客几乎听到他们的全部谈话,其中一个说道:“那个警长 真是条好汉,很多西部人都这样棒。” “如此年轻的小伙子就担任一个这么大的职务,是吗?”另一个问道。 “年轻!”第一个人大叫道,“为什么——噢!你真的看准了吗?我是说——你见 过把犯人铐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小说开头男女主人公依次出场,只介绍人物的外貌神态,并不点明人物的具 体身份,目的是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B.这篇小说讲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后给人带来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 激,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