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一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砚铭考 砚,是人们熟悉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黄帝时代是我国从原始 氏族阶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人们把自己心爱的 墨海一一大砚,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 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古人 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 身力行。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因此,它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优 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是文物评定 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故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 砚铭也由最初简单表示所属关系的姓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寄情、 言志叙怀的文学形式。《大戴礼记》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砚铭,是以文学形式写成的,其铭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白。 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的砚铭,还是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作为文学形式的 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到了宋代,人们喜 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此以后,言志寄情、赋诗颂词便成了砚铭创作的 主流之一,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文天祥写的砚铭:“砚虽非铁 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它兴于宋元,盛于 明清。宋末元初,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始向艺术方向 发展。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 技巧,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同时砚铭亦趋于完备,年款也较之前 代更为普遍,并出现了在铭后加钤[注:盖(图章)]的新内容。从此,款记便成了 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明清时期,赏砚之风日盛。 当时金石书法名家辈出,他们中不少人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如纪晓岚。为 了把书法、雕刻和装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在书写和镌 刻之前,都要对砚铭的全面布局、章法的疏密错落和刀法运用进行反复推敲,精 心设计。砚面构图,因形而异,行、草、篆、楷,因砚而择,使其布局得体,和 而不同。同时刀法的运用也力求做到笔画的顿挫、轻重、快慢、转折,要刻得生 动自然,既有笔意又有刀味。不过,砚铭的书写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写作,因 受到砚面与雕刻过程的限制,制作者选用的铭文大多简短、扼要、精辟,因此砚 铭虽短,却字字千金,均是砚铭者的真情流露,从而使砚铭的文学美与艺术美融 为一体,真正成为既具观赏性,又具实用性的艺术品。 1.砚铭作为艺术品“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项是( A.宋末元初,砚铭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提高了 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 B.宋末元初,款记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
宁夏贺兰一中 2012 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砚 铭 考 砚,是人们熟悉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黄帝时代是我国从原始 氏族阶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人们把自己心爱的 墨海——大砚,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 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古人 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 身力行。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因此,它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优 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是文物评定 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故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 砚铭也由最初简单表示所属关系的姓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寄情、 言志叙怀的文学形式。《大戴礼记》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砚铭,是以文学形式写成的,其铭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白。” 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的砚铭,还是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作为文学形式的 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到了宋代,人们喜 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此以后,言志寄情、赋诗颂词便成了砚铭创作的 主流之一,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文天祥写的砚铭:“砚虽非铁 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它兴于宋元,盛于 明清。宋末元初,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始向艺术方向 发展。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 技巧,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同时砚铭亦趋于完备,年款也较之前 代更为普遍,并出现了在铭后加钤[注:盖(图章)]的新内容。从此,款记便成了 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明清时期,赏砚之风日盛。 当时金石书法名家辈出,他们中不少人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如纪晓岚。为 了把书法、雕刻和装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在书写和镌 刻之前,都要对砚铭的全面布局、章法的疏密错落和刀法运用进行反复推敲,精 心设计。砚面构图,因形而异,行、草、篆、楷,因砚而择,使其布局得体,和 而不同。同时刀法的运用也力求做到笔画的顿挫、轻重、快慢、转折,要刻得生 动自然,既有笔意又有刀味。不过,砚铭的书写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写作,因 受到砚面与雕刻过程的限制,制作者选用的铭文大多简短、扼要、精辟,因此砚 铭虽短,却字字千金,均是砚铭者的真情流露,从而使砚铭的文学美与艺术美融 为一体,真正成为既具观赏性,又具实用性的艺术品。 1.砚铭作为艺术品“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项是( ) A.宋末元初,砚铭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提高了 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 B.宋末元初,款记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
C.明清时期,砚面构图,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刀法运用反复推敲,精心 设计。 D.明清时期,砚铭简短、扼要、精辟,字字千金,能充分地表现砚铭者的 真实情感。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文人墨客用砚铭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 名篇佳作。 B.古人大多把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因此文 物家一般把砚铭当作鉴定文物真伪的依据。 C.砚铭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内容上大多就砚说砚。 D.纪晓岚是清代金石书法名家中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的名家。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我国仍有文人学士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的,奉为自己的行为 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 B.随着世界性收藏热的升温,带有优秀砚铭的砚,将成为当代喜欢收藏砚的人 追求的对象。 C.散文能更好地抒情言志,从文天祥开始,宋代的砚铭大都用散文形式写成, 般不用诗词写砚铭。 D.砚铭大多能提髙砚的价值,质佳的、传承可考的古砚则会有不同于一般艺术 品和文物的潜在价值。 、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 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鞬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 逐斩其衣祛。重耳遂奔狄。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 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 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輥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 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 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 盍往乎?”於是遂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 女妻之,有马十二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 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 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 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 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 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 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 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 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 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
C.明清时期,砚面构图,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刀法运用反复推敲,精心 设计。 D.明清时期,砚铭简短、扼要、精辟,字字千金,能充分地表现砚铭者的 真实情感。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代,文人墨客用砚铭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 名篇佳作。 B.古人大多把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因此文 物家一般把砚铭当作鉴定文物真伪的依据。 C.砚铭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内容上大多就砚说砚。 D.纪晓岚是清代金石书法名家中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的名家。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我国仍有文人学士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的,奉为自己的行为 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 B.随着世界性收藏热的升温,带有优秀砚铭的砚,将成为当代喜欢收藏砚的人 追求的对象。 C.散文能更好地抒情言志,从文天祥开始,宋代的砚铭大都用散文形式写成, 一般不用诗词写砚铭。 D.砚铭大多能提高砚的价值,质佳的、传承可考的古砚则会有不同于一般艺术 品和文物的潜在价值。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 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 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 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 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 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 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 盍往乎?”於是遂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 女妻之,有马十二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 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 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 “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 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 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 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 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 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 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
“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 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庯可杀平?且言何以易之!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晋公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 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十二月,晋 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於是秦 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 固:坚持 B.重耳安之 安:安于享受 C.穷而来此 穷:贫穷 D.重耳谢不敢当 谢:辞谢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经历坎坷困苦的一项是( )(3分) ①献公使宦者履趣杀重耳②饥而从野人乞食③齐孝公之立,诸侯兵 数至 ④醉重耳,载以行 ⑤过曹,曹共公不礼⑥成王厚遇重耳, 重耳甚卑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骊姬进谗言,重耳未向献公告别就逃到蒲城,被追杀时又逃到狄:惠公 即位后,又被追杀,只得逃往齐国。 B.重耳逃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予他很好的待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送给 他十二匹马。桓公死后,因齐国内乱,重耳被迫离开齐国 C.重耳逃到楚国后,楚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节对待他。当楚成王问他回晋国后 怎样回报时,重耳以退避三舍"回答,激怒了楚国将领子玉。 D.晋惠公死去后,晋国的几位大夫劝说重耳回晋国。在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在 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 7.把文中画横线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 (2)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 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 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 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8.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5分)
“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 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晋公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 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十二月,晋 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於是秦 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 固:坚持 B.重耳安之 安:安于享受 C.穷而来此 穷:贫穷 D.重耳谢不敢当 谢:辞谢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经历坎坷困苦的一项是( )(3 分) ①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 ②饥而从野人乞食 ③齐孝公之立,诸侯兵 数至 ④醉重耳,载以行 ⑤过曹,曹共公不礼 ⑥成王厚遇重耳, 重耳甚卑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因为骊姬进谗言,重耳未向献公告别就逃到蒲城,被追杀时又逃到狄;惠公 即位后,又被追杀,只得逃往齐国。 B.重耳逃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予他很好的待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送给 他十二匹马。桓公死后,因齐国内乱,重耳被迫离开齐国。 C.重耳逃到楚国后,楚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节对待他。当楚成王问他回晋国后 怎样回报时,重耳以"退避三舍"回答,激怒了楚国将领子玉。 D.晋惠公死去后,晋国的几位大夫劝说重耳回晋国。在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在 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 7.把文中画横线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 (2)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千 秋 岁①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 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 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 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8.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5 分)
9.“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 手法进行赏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此中有真意, (陶 渊明《饮酒》) (2)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行路难》)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4)道之所 。(韩愈《师说》)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 道难》) (6) ,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 易《琵琶行》)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 选大题题号后面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汽车等待的时候 【美】欧·亨利 黄昏刚降临,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来到那个安静的公园的偏僻角落。她坐在长椅 上看书,一张大网眼的面纱罩住了她的头巾帽和安详恬静的眼睛。昨天同一时间 她就来过,还有前天;了解这个情况的年轻人在附近徘徊。翻页时,姑娘的书从 手上滑下,在椅子上一磕,足足滚落一码远。年轻人迫不及待地扑到书上,带着 公园里和公共场合盛行一时的风度一一彬彬有礼地献殷勤,把书还给它的主人, 用悦耳迷人的声调冒险说了句不相干的关于天气的话。姑娘从容不迫地打量着 他,瞅着他整洁平凡的衣服和他没什么特殊表情的容貌。“你高兴的话不妨坐 下,”她说,声音低沉爽朗,“光线太暗了,看书不合适。我宁愿聊聊天。”“你 可知道,”他说道,“我很久没有看到像你这样了不起的姑娘啦!昨天我就注意 到了你。美丽的小妞?” “不论你是谁,”姑娘冷冰冰地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个上等女人。我可以原谅 你刚才说的话,我请你坐下,如果这一请却招来了你的“小妞’,那就算我没请 过。”“我衷心请你原谅。”年轻人央求说 “换个话题吧。现在谈谈这条小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为什么匆 忙?他们幸福吗?” “看看他们确实很有意思,”他顺着她的话说,“这是生活的美妙戏剧。有的去 吃晚饭,有的去其他地方。真猜不透他们的身世。”姑娘说:“我不那样好奇 我坐在这儿是因为只有这儿,我才能接近人类伟大、共同、搏动的心脏。我生活 中的地位使我永远感不到这种搏动。你猜得出我为什么跟你聊天吗—一贵 姓?”“帕肯斯塔格。”年轻人回答。接着,他急切地期待她自报姓氏。“不能 说,”姑娘举起一根纤细的手指,微微一笑,“一说你就知道我的身份了,不让
9.“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 手法进行赏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此中有真意, 。(陶 渊明《饮酒》) (2)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行路难》)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4)道之所, 。(韩愈《师说》)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 道难》) (6) ,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 易《琵琶行》)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 选大题题号后面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汽车等待的时候 【美】欧·亨利 黄昏刚降临,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来到那个安静的公园的偏僻角落。她坐在长椅 上看书,一张大网眼的面纱罩住了她的头巾帽和安详恬静的眼睛。昨天同一时间 她就来过,还有前天;了解这个情况的年轻人在附近徘徊。翻页时,姑娘的书从 手上滑下,在椅子上一磕,足足滚落一码远。年轻人迫不及待地扑到书上,带着 公园里和公共场合盛行一时的风度——彬彬有礼地献殷勤,把书还给它的主人, 用悦耳迷人的声调冒险说了句不相干的关于天气的话。姑娘从容不迫地打量着 他,瞅着他整洁平凡的衣服和他没什么特殊表情的容貌。“你高兴的话不妨坐 下,”她说,声音低沉爽朗,“光线太暗了,看书不合适。我宁愿聊聊天。”“你 可知道,”他说道,“我很久没有看到像你这样了不起的姑娘啦!昨天我就注意 到了你。美丽的小妞?” “不论你是谁,”姑娘冷冰冰地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个上等女人。我可以原谅 你刚才说的话,我请你坐下,如果这一请却招来了你的‘小妞’,那就算我没请 过。”“我衷心请你原谅。”年轻人央求说。 “换个话题吧。现在谈谈这条小路上来来往往的人 吧,他们去向何方?为什么匆 忙?他们幸福吗?” “看看他们确实很有意思,”他顺着她的话说,“这是生活的美妙戏剧。有的去 吃晚饭,有的去其他地方。真猜不透他们的身世。”姑娘说:“我不那样好奇。 我坐在这儿是因为只有这儿,我才能接近人类伟大、共同、搏动的心脏。我生活 中的地位使我永远感不到这种搏动。你猜得出我为什么跟你聊天吗——贵 姓?”“帕肯斯塔格。”年轻人回答。接着,他急切地期待她自报姓氏。“不能 说,”姑娘举起一根纤细的手指,微微一笑,“一说你就知道我的身份了,不让
自己的姓名出现在报刊上简直不可能。这张面纱和女仆的帽子掩盖了我的真面 目。我跟你说话,是因为我想和一个没有被可鄙的财富和虚伪的社会地位所玷污 的人谈话。哦!你不知道我多么厌倦一一钱!钱!钱!欢乐、珠宝、旅行、交际,各 式各样的奢华叫我腻味透顶。”“我总是想,”年轻人吞吞吐吐地试探说,“钱 准是个好东西。”“够生活得舒舒服服就行啦。当你有了几百万时,”她做了 个无奈的手势,“叫人生厌的是那种单调。开车兜风,宴会,看戏,舞会,晚餐, 切都镀上了财富的奢靡色彩。有时候,香槟酒杯里冰块的叮当声就几乎让我发 疯 “你是干哪一行的,帕肯斯塔格先生?”她问道。“我,”帕金斯达克先生宣称, “在饭馆里干活。”姑娘稍稍一震。“不是侍者吧?”她问。“我是出纳员,就 在一—”他们面前正对着公园的街上有一块耀眼的“饭店”灯光招牌一一“那 家饭馆。” “你怎么不上班呢?’’她问道 “我值夜班,”年轻人回答,“再过一小时才上班。可不可以跟你再会面?” 很难说。也许一一不过我可能不再发奇想了。现在得赶快走啦,还有一个宴会。 你来这里时也许注意到公园前面拐角的地方有一辆汽车,白色车身的。 “红轮子的那辆吗?”年轻人皱着眉头沉思地说。 “对。我总是坐那辆车。皮埃尔在车里等我,他以为我在广场对面的百货大楼买 东西。想想这种连自己的司机都不得不欺骗的生活,多么不自由。再见。 “现在天黑了,”帕肯斯塔格先生说,“公园里都是些粗鲁的人。可不可以陪你 假如你尊重我的愿望,”始娘坚决地说,“你就等我离开后,在椅子上坐十分 钟。再见 她在薄暮中迅速而端庄地离开了。年轻人看着她优美的身形走到公园边上的人行 道,走向停着那辆汽车的拐角。他不怀好意、毫不犹豫借着公园里的树木的掩护, 沿着与她平行的路线,牢牢盯着她。姑娘走到拐角的地方,看了看那辆汽车,然 后走过汽车,朝街对面走去,走进了那家有耀眼招牌的饭馆,走到里面某个隐蔽 的角落,取下帽子和面纱,坐到出纳员的位置。 年轻人沿着人行道慢慢往回走。在转角上,他脚下碰到了一本小小的平装书,他 认出是姑娘刚才看的书,漫不经心地捡起来,看到书名是《新天方夜谭》,仍旧 把书扔在草地上,疑了片刻。然后他跨进那辆等着的汽车,往座垫上一靠,简单 地对司机说:“俱乐部,昂里。”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年轻人不经意流露出轻佻的态度,不怀好意地跟踪那个姑娘,坐汽车到俱乐 部等,说明他属于内心空虚、无所事事的富裕阶层 B.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听到那个年轻人说在饭馆干活,神色略有变化,知道年轻 人说了谎话,却不戳穿,可以看出她宽容而有教养 C.天黑了,为了姑娘安全,年轻人提出护送,却被姑娘坚决拒绝,主要是因为 她厌倦单调不自由的生活,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愿望被尊重 D.两个人在谈话中都极力掩盖自己的身份,又巧合地指向了对方的身份,结局 是各自回归真实的社会角色,这使小说具有很强的讽刺效果 E.小说构思巧妙,对两个人的身份一直秘而不宣,在情节发展中也未曾透露 点情况,结尾却峰回路转,使读者在惊愕之余,不禁拍案叫绝。 (2)小说中穿灰色衣服的姑娘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自己的姓名出现在报刊上简直不可能。这张面纱和女仆的帽子掩盖了我的真面 目。我跟你说话,是因为我想和一个没有被可鄙的财富和虚伪的社会地位所玷污 的人谈话。哦!你不知道我多么厌倦——钱!钱!钱!欢乐、珠宝、旅行、交际,各 式各样的奢华叫我腻味透顶。”“我总是想,”年轻人吞吞吐吐地试探说,“钱 准是个好东西。”“够生活得舒舒服服就行啦。当你有了几百万时,”她做了一 个无奈的手势,“叫人生厌的是那种单调。开车兜风,宴会,看戏,舞会,晚餐, 一切都镀上了财富的奢靡色彩。有时候,香槟酒杯里冰块的叮当声就几乎让我发 疯。” “你是干哪一行的,帕肯斯塔格先生?”她问道。“我,”帕金斯达克先生宣称, “在饭馆里干活。”姑娘稍稍一震。“不是侍者吧?”她问。“我是出纳员,就 在——”他们面前正对着公园的街上有一块耀眼的“饭店”灯光招牌——“那 家饭馆。” “你怎么不上班呢?’’她问道。 “我值夜班,”年轻人回答,“再过一小时才上班。可不可以跟你再会面?” “很难说。也许——不过我可能不再发奇想了。现在得赶快走啦,还有一个宴会。 你来这里时也许注意到公园前面拐角的地方有一辆汽车,白色车身的。” “红轮子的那辆吗?”年轻人皱着眉头沉思地说。 “对。我总是坐那辆车。皮埃尔在车里等我,他以为我在广场对面的百货大楼买 东西。想想这种连自己的司机都不得不欺骗的生活,多么不自由。再见。” “现在天黑了,”帕肯斯塔格先生说,“公园里都是些粗鲁的人。可不可以陪你 ——” “假如你尊重我的愿望,”始娘坚决地说,“你就等我离开后,在椅子上坐十分 钟。再见。” 她在薄暮中迅速而端庄地离开了。年轻人看着她优美的身形走到公园边上的人行 道,走向停着那辆汽车的拐角。他不怀好意、毫不犹豫借着公园里的树木的掩护, 沿着与她平行的路线,牢牢盯着她。姑娘走到拐角的地方,看了看那辆汽车,然 后走过汽车,朝街对面走去,走进了那家有耀眼招牌的饭馆,走到里面某个隐蔽 的角落,取下帽子和面纱,坐到出纳员的位置。 年轻人沿着人行道慢慢往回走。在转角上,他脚下碰到了一本小小的平装书,他 认出是姑娘刚才看的书,漫不经心地捡起来,看到书名是《新天方夜谭》,仍旧 把书扔在草地上,疑了片刻。然后他跨进那辆等着的汽车,往座垫上一靠,简单 地对司机说:“俱乐部,昂里。”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年轻人不经意流露出轻佻的态度,不怀好意地跟踪那个姑娘,坐汽车到俱乐 部等,说明他属于内心空虚、无所事事的富裕阶层。 B.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听到那个年轻人说在饭馆干活,神色略有变化,知道年轻 人说了谎话,却不戳穿,可以看出她宽容而有教养。 C.天黑了,为了姑娘安全,年轻人提出护送,却被姑娘坚决拒绝,主要是因为 她厌倦单调不自由的生活,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愿望被尊重。 D.两个人在谈话中都极力掩盖自己的身份,又巧合地指向了对方的身份,结局 是各自回归真实的社会角色,这使小说具有很强的讽刺效果。 E.小说构思巧妙,对两个人的身份一直秘而不宣,在情节发展中也未曾透露一 点情况,结尾却峰回路转,使读者在惊愕之余,不禁拍案叫绝。 (2)小说中穿灰色衣服的姑娘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