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计划评审方 11 法和关键路线法 网络计划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CPM和PERT基本原理相同,相互补充、渗透,区别 不大。1961年,美国国防部和太空总署强行推广PERT 。前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运用,到第9个五年计 划(1970~1975)期间,推广面达34%。中国在20 世纪60年代初开始推广应用PERT,1962年在钱学森 的倡导下,原七机部在研制一台计算机的作业计划中 采用此方法,成效显著。1965年华罗庚将其定名为” 统筹法”,在全国推广
第七章 计划评审方 法和关键路线法 11 CPM和PERT基本原理相同,相互补充、渗透,区别 不大。1961年,美国国防部和太空总署强行推广PERT 。前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运用,到第9个五年计 划(1970~1975)期间,推广面达34%。中国在20 世纪60年代初开始推广应用PERT,1962年在钱学森 的倡导下,原七机部在研制一台计算机的作业计划中 采用此方法,成效显著。1965年华罗庚将其定名为“ 统筹法”,在全国推广。 网络计划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第七章计划评审方 12 法和关键路线法 网络计划技术的特点 利用网络图模型,明确表达各项作业 的逻辑关系 通过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确定关键 作业和关键线路 特点 掌握机动时间,进行资源合理分配 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方便网络计划 的调整与控制
第七章 计划评审方 法和关键路线法 12 网络计划技术的特点 利用网络图模型,明确表达各项作业 的逻辑关系 通过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确定关键 作业和关键线路 掌握机动时间,进行资源合理分配 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方便网络计划 的调整与控制 特 点
§7.1PERT网络图 第七章计划评审方 13 法和关键路线法 一、 基本概念 1、作业:任何消耗时间或资源的行动。(箭线表示,() 2、事件:作业开始或结束的标志。(圈中加数字或字母表示) 作业的起点事件、终点事件;(j) 最初事件、最终事件(唯一);紧前作业,紧后作业 (事件本身不消耗时间或资源,或相对于作业,消耗量可忽略不计) 4h 3h 3h 2h 2h
第七章 计划评审方 法和关键路线法 §7.1 PERT 网络图 13 一、 基本概念 1、作业:任何消耗时间或资源的行动。(箭线表示,(i,j)) 2、事件:作业开始或结束的标志。(圈中加数字或字母表示) 作业的起点事件、终点事件; (i,j ) 最初事件、最终事件(唯一); 紧前作业,紧后作业 (事件本身不消耗时间或资源,或相对于作业,消耗量可忽略不计) 2 1 4 3 5 6 1h 4h 5h 2h 3h 3h 2h
§7.1PERT网络图 第七章计划评审方 14 法和关键路线法 3、路线:PERT网络图中由最初事件到最终事件的各项作 业连贯组成的一条路。 路的长度:完成该路上各项作业持续时间的长度和。 关键路线:由最初事件到最终事件的各项作业累计时间最长 的路。 路线1,2,5,6 8小时 路线1,3,5,6 11小时 关键路线 路线1,4,5,6 7小时 4h 5h≥ 3h 6 2h 2h
第七章 计划评审方 法和关键路线法 14 3、路线:PERT 网络图中由最初事件到最终事件的各项作 业连贯组成的一条路。 路的长度:完成该路上各项作业持续时间的长度和。 关键路线:由最初事件到最终事件的各项作业累计时间最长 的路。 路线1,2,5,6 8小时 路线1,3,5,6 11小时 关键路线 路线1,4,5,6 7小时 2 1 4 3 5 6 1h 4h 5h 2h 3h 3h 2h §7.1 PERT 网络图
§7.1PERT网络图 第七章计划评审方 15 法和关键路线法 二、建立PERT网络图的准则和注意事项 1、作业(i,j)用唯一箭线表示,起点事件(箭尾事件)编号 小于终点事件(箭头事件)的编号。 2、两个事件之间只能用一条箭线表示一项作业,具有相同开 始和结束的不同作业,需引进虚事件和虚作业。 虚箭线表示虚活动,不 消耗资源,不占用时间
第七章 计划评审方 法和关键路线法 15 二、建立 PERT 网络图的准则和注意事项 1、作业(i,j)用唯一箭线表示,起点事件(箭尾事件)编号 小于终点事件(箭头事件)的编号。 2、两个事件之间只能用一条箭线表示一项作业,具有相同开 始和结束的不同作业,需引进虚事件和虚作业。 2 1 5 1 5 虚箭线表示虚活动,不 消耗资源,不占用时间 §7.1 PERT 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