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 涉及的食品:生肉、禽、海产品、蛋、 奶制品、酵母、酱油、色拉调料、蛋糕粉、 奶油、夹心甜点、糖果等。 B3C024/w6 Salmonella
2024/11/6 1、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 涉及的食品:生肉、禽、海产品、蛋、 奶制品、酵母、酱油、色拉调料、蛋糕粉、 奶油、夹心甜点、糖果等
1、沙门氏菌 (Salmonella spp.) 预防措施 一一充分加热产品杀菌: 将产品贮存于4。C(40℉)温 度下冷藏防止沙门氏菌生长: 防止加热杀菌后交叉污染: 禁止病人和沙门氏菌携带者进入 食品加工间。 B3G024/w6
2024/11/6 1、沙门氏菌 (Salmonella spp.) 预防措施: ——充分加热产品杀菌; ——将产品贮存于4 C(40 F)温 度下冷藏防止沙门氏菌生长; ——防止加热杀菌后交叉污染; ——禁止病人和沙门氏菌携带者进入 食品加工间
2、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分布:天然存在于海洋,需要有盐 才能生存。在沿海水域中捕捞的鱼、 贝类中常被检出该菌。 主要特征:嗜盐菌,生长发育须有 氯化钠存在,NaCl浓度为2%时生长 最好,42°C能生长,10°C以下不 生长,pH范围5.6~9.6,最适pH为 Copyright2004eKynkel Microscopy,Inc. 8.0 BG024/11/6
2024/11/6 2、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分布:天然存在于海洋,需要有盐 才能生存。在沿海水域中捕捞的鱼、 贝类中常被检出该菌。 主要特征:嗜盐菌,生长发育须有 氯化钠存在,NaCl浓度为2%时生长 最好,42 C能生长,10 C以下不 生长,pH范围5.6~9.6,最适pH为 8.0
2、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部分菌株产生 热性溶血毒素,该毒素可溶解人的血 球 预防措施: 避免生食水产品 彻底加热海产品 防止加热后的海产品受到交叉污染 B3G024/w6
2024/11/6 2、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部分菌株产生 耐热性溶血毒素,该毒素可溶解人的血 球。 预防措施: ——避免生食水产品 ——彻底加热海产品 ——防止加热后的海产品受到交叉污染
3、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分布广一一土壤、蔬菜、海水沉积物、 水体。 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单核细胞增生 李斯特菌,它能致病和产生毒素。 易感人群:免疫缺陷的人,包括癌症 病人、吃过影响免疫系统药品的人、 酗酒者、怀孕的妇女、胃酸少的人 爱滋病患者等。 症状:引起脑膜炎、流产、败血症、 甚至死亡。 BO3024/6
2024/11/6 3、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分布广——土壤、蔬菜、海水沉积物、 水体。 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单核细胞增生 李斯特菌,它能致病和产生毒素。 易感人群:免疫缺陷的人,包括癌症 病人、吃过影响免疫系统药品的人、 酗酒者、怀孕的妇女、胃酸少的人、 爱滋病患者等。 症状:引起脑膜炎、流产、败血症、 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