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下吉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命题人:渭南市下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王满仓 亲爱的同学们,高考的全面胜利需要的是雄厚的实力,需要的是牢固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能力, 但恳我们的命题能够带领大家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走向胜利! 【说明】本试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答题在“答题纸”上进行! 第一卷(90分) 语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眷顾伺候(ci) 怯生生(que) 虚与委蛇(wei) B.糅合愠色(yin)闹别扭 闭目塞听(se) 遴选舛误( chuan)煞风景 飞扬拔扈(h) D.做梗咋舌(ze) 处方药(chu) 合衣而卧(he) 2、下面句中所空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偌大的群体中,他是最敬业的一位。学校号召全体以他为榜样,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做 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②每一个参加拓展训练的老师,都深切地 到团队精神很重要。交流会上,大家都深有 讲起自己感动不已的经历。 ③梅香被网友们称为“史上最的中国深山女教师”,实际上她并不 A.教师老师感受感触美丽飘亮 B.老师教师感感受漂亮美丽 C.教师老师感感触美漂亮 D.老师教师感受感受漂亮美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把最绚烂的舞台交给了一个“放羊娃”,把最动人的时分交给了一个下里巴人 来自陕北的阿宝 B.七月在北半球是炎热的季节,“七月流火”这个词在这个季节的使用频率也特别高 C.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界维吾尔大会”分子为了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发动暴乱,制造事端,到处打砸 抢烧,其罪恶行径实在令人发指 D.潜入罪犯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却主动请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 学习和效仿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 练技能。”(《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B.对于斯皮尔伯格—一美国导演辞去2008年北京奥运会艺术顾问一事,张艺谋感到“比较遗憾”,但他 仍表示“对开幕式不会有任何影响”。 C 国公民有在本国自由迁徙的权利。”是《联合国人权公约》的条款:“让自由的人们生活在自由 的土地上。”是诗人歌德的梦想 D.9月28日,神七飞行进入返回阶段,将有三大精彩看点: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穿越“黑障”区、飞 船搜救 文字所空缺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切的一项是(
- 1 - 渭南市下吉中学 2010 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命题人: 渭南市下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王满仓 亲爱的同学们,高考的全面胜利需要的是雄厚的实力,需要的是牢固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能力, 但愿我们的命题能够带领大家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走向胜利! 【说明】本试题答题时间为 120 分钟,总分 150 分。注意:答题在“答题纸”上进行! 第一卷(90 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眷顾 伺候.(cì) 怯.生生(què) 虚与委.蛇(wēi) B.糅合 愠.色(yùn) 闹别.扭(biè) 闭目塞.听(sè) C.遴选 舛.误(chuǎn) 煞.风景(shā) 飞扬拔扈.(hù) D.做梗 咋.舌(zé) 处.方药(chǔ) 合.衣而卧(hé) 2、下面句中所空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偌大的 群体中,他是最敬业的一位。学校号召全体 以他为榜样,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做一 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②每一个参加拓展训练的老师,都深切地 到团队精神很重要。交流会上,大家都深有 讲起自己感动不已的经历。 ③梅香被网友们称为“史上最 的中国深山女教师”,实际上她并不 。 A.教师 老师 感受 感触 美丽 飘亮 B.老师 教师 感 感受 漂亮 美丽 C.教师 老师 感 感触 美 漂亮 D.老师 教师 感受 感受 漂亮 美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把最绚烂的舞台交给了一个“放羊娃”,把最动人的时分交给了一个下里巴 ...人. ——来自陕北的阿宝。 B.七月在北半球是炎热的季节,“七月流火 ....”这个词在这个季节的使用频率也特别高。 C.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界维吾尔大会”分子为了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发动暴乱,制造事端,到处打砸 抢烧,其罪恶行径实在令人..发指..。 D.潜入罪犯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 ....,但李队长却主动请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 学习和效仿。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 练技能。”(《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B.对于斯皮尔伯格——美国导演辞去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艺术顾问一事,张艺谋感到“比较遗憾”,但他 仍表示“对开幕式不会有任何影响”。 C.“一国公民有在本国自由迁徙的权利。”是《联合国人权公约》的条款;“让自由的人们生活在自由 的土地上。”是诗人歌德的梦想。 D.9 月 28 日,神七飞行进入返回阶段,将有三大精彩看点: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穿越“黑障”区、飞 船搜救。 5、下面文字所空缺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切的一项是( )
若要学生在 上,正正规规地写一篇规范标准的作文,学生必定先要正 襟危坐,“扎势”″搭台,然后闭门造车,刻意为文。相当-部分学生还要苦思冥想作大难- 满脑子清规戒律、作文章法,压得人难以下笔,难以成篇 甚至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老师成了催命鬼,学生成了欠债人。长此以往,学生谈“文”色变,提笔 打颤,上作文课头疼,见做文本发呆,甚至终生患上“作文恐惧症”。 ——选自赵春西老师《中学生应坚持写日记》(《渭南教育》2001年第10期第31页) ①规定时间 ②规定地点 ③规定的作文本 ④怎样布局谋篇, ⑤怎样交待照应, ⑥怎样起,怎样承,怎样转,怎样合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④⑥C.③②①⑤④⑥D.③②⑤④⑥① 二、文学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积累(20分) (一)请补全下面文学文化常识空缺部分(每空0.5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著 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名散文集有《 》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 练”“文笔秀丽”而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 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时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 《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 《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 》;散文诗集《野草》。 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3、《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 的书。全书共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 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 《》《》合称“四书”。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 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按照鲁国国君 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历史。也称《 》,又名《 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 》,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二)请补全下面名句名篇空缺部分(每空0.5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3、撑着油纸伞,/独自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的姑娘 4、软泥上的青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5、晋侯、秦伯围郑,以其」 也 郑伯曰:“国危矣, ,师必退。”公从之。辞曰:“ ,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6、又前而为歌曰: ”复为慷慨羽声,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7、惨象, 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 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三、实用文体阅读(20分)
- 2 - 若要学生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规定的作上,正正规规地写一篇规范标准的作文,学生必定先要正 襟危坐,“扎势”搭台,然后闭门造车,刻意为文。相当一部分学生还要苦思冥想作大难——怎样布,怎 样交,怎样起,怎样承,怎样转,怎样合……满脑子清规戒律、作文章法,压得人难以下笔,难以成篇, 甚至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老师成了催命鬼,学生成了欠债人。长此以往,学生谈“文”色变,提笔 打颤,上作文课头疼,见做文本发呆,甚至终生患上“作文恐惧症”。 ——选自赵春西老师《中学生应坚持写日记》(《渭南教育》2001 年第 10 期第 31 页) ①规定时间 ②规定地点 ③规定的作文本 ④怎样布局谋篇, ⑤怎样交待照应, ⑥怎样起,怎样承,怎样转,怎样合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 ③②①⑤④⑥ D. ③②⑤④⑥① 二、文学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积累(20 分) (一)请补全下面文学文化常识空缺部分(每空 0.5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 年出生于江苏东海。著 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名散文集有《背影 》《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 练”“文笔秀丽”而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 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在 1918 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 《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横眉冷对 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3、《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 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 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 《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 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 722 年以后 250 多年的历史。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二)请补全下面名句名篇空缺部分(每空 0.5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3、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 的姑娘。 4、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5、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6、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7、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 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三、实用文体阅读(20 分)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贾永曹智白瑞雪 (1)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 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2)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 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3)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 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4)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 世纪 (5)1957年10月4日,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一枚顶端载着一 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箭,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 (6)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 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7)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8)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各个科硏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行动起来。由钱学森等专家学 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 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干公斤重的卫星 (9)历史的脚步终于跨进了一个神圣的日子: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在西北大漠深处的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 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10)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 天。科学家们硏究了许多防热材料,做了许多大型试验,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岀来。 (11)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1986年的春天,可能来得比哪年都早。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 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12)"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从这一年开始,科学家们 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13)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江泽民明确指岀,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 (14)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新征程 (15)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 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硏制岀了高安全性、 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 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6)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健建成的载人航 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17)仅仅三个月后,中国第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18)“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
- 3 - “神舟” 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贾 永 曹 智 白瑞雪 (1)2003 年 10 月 15 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 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2)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 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3)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 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4)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 世纪。 (5)1957 年 10 月 4 日,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一枚顶端载着一 个直径 58 厘米铝制圆球的火箭,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 (6)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 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7)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 5 月 17 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8)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各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行动起来。由钱学森等专家学 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 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9)历史的脚步终于跨进了一个神圣的日子:1970 年 4 月 24 日。这一天,在西北大漠深处的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 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10)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 天。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做了许多大型试验,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 (11)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1986 年的春天,可能来得比哪年都早。这年 3 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 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 计划”。 (12)“863 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从这一年开始,科学家们 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13)1992 年 9 月 2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 (14)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新征程。 (15)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 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 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 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6)1999 年 11 月 20 日 6 时 30 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 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17)仅仅三个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18)“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
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19)2000年1月9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 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美国家报纸发表评论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 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20)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 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 天的重大突破。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 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21)进入新的一年,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 (22)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 中国人 -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23)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土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24)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1、这篇文章是 体裁,也叫 英文是 (3分) 2、请理解文中词语。(5分,每空1分) (1)出征: 之意,这个词语本用于军事领域,用在文章中,且用于标题,表现了 。(2分) 2)翌年:就是年,文言文里用 (文言词语)来表示,文中具体指 年。(3分) 3、关于本文的结构层次,哪种理解最恰切?请选择正确答案。()(3分) A.1-3段是第一部分,4-20段是第二部分,22-24段是第三部分。 B.1-4段是第一部分,5-20段是第二部分,21-24段是第三部分 C.1—4段是第一部分,4-21段是第二部分,22-24段是第三部分 D.1-3段是第一部分,4-20段是第二部分,21-24段是第三部分 4、这篇文章的主要表达技巧是 ,这一手法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重要的作用 表现了 (4分) 5、文中说“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列举理由简析。(5分) 四、文学类阅读(24分) 感悟四十 何笑章 1)四十岁,单位上新分来的大学生已经开始叫“叔叔”了。心中占便宜的愉悦迅速被这苍老的称 呼所冲淡 (2)四十岁,当我上医院检查时,大夫说必须要进行手术,我害怕了。我迅速对几个关键词进行了 排序:安全第一,痛苦第二,金钱第三,时间第四。通过与大夫几次沟通,确信安全无误时,我又想到的 是痛苦。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只能自己独自承受。至于金钱和时间则是消耗得越少越好。躺在手术 台上,心跳加速,浑身哆嗦,镇静剂对我不起仼何作用。我是在紧张,恐惧,清醒的状态下熬完了手术。 当我隐隐约约感到大夫在缝合伤口时,我心里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下了,然后我就一切都不知道了。平生第 次感觉到生命的脆弱,“身体”这一次词语在我大脑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 4 - 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19)2000 年 1 月 9 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 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 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20)2002 年 3 月 25 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 个月后的 12 月 30 日,“神舟”四号飞 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 天的重大突破。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 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21)进入新的一年,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 (22)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 600 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 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23)9 时 10 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24)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1、这篇文章是 体裁,也叫 ,英文是 。(3 分) 2、请理解文中词语。(5 分,每空 1 分) (1)出征: 之意,这个词语本用于军事领域,用在文章中,且用于标题,表现了 。(2 分) (2)翌年:就是 年,文言文里用 (文言词语)来表示,文中具体指 年。(3 分)。 3、关于本文的结构层次,哪种理解最恰切?请选择正确答案。( )(3 分) A.1—3 段是第一部分,4—20 段是第二部分,22—24 段是第三部分。 B.1—4 段是第一部分,5—20 段是第二部分,21—24 段是第三部分。 C.1—4 段是第一部分,4—21 段是第二部分,22—24 段是第三部分。 D.1—3 段是第一部分,4—20 段是第二部分,21—24 段是第三部分。 4、这篇文章的主要表达技巧是 ,这一手法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重要的作用 是 ,表现了 。(4 分) 5、文中说“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列举理由简析。(5 分) 答: 四、文学类阅读(24 分) 感悟四十 何笑章 (1)四十岁,单位上新分来的大学生已经开始叫“叔叔”了。心中占便宜的愉悦迅速被这苍老的称 呼所冲淡。 (2)四十岁,当我上医院检查时,大夫说必须要进行手术,我害怕了。我迅速对几个关键词进行了 排序:安全第一,痛苦第二,金钱第三,时间第四。通过与大夫几次沟通,确信安全无误时,我又想到的 是痛苦。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只能自己独自承受。至于金钱和时间则是消耗得越少越好。躺在手术 台上,心跳加速,浑身哆嗦,镇静剂对我不起任何作用。我是在紧张,恐惧,清醒的状态下熬完了手术。 当我隐隐约约感到大夫在缝合伤口时,我心里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下了,然后我就一切都不知道了。平生第 一次感觉到生命的脆弱,“身体”这一次词语在我大脑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3)四十岁,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我学着上网聊天,昵称“师之惑”。第一次别人嫌我打字速度慢 不理我。第二次别人骂我有病,因为我在问别人的详细地址,这大概是不懂行规吧! 4)四十岁,当别人的收入已达五位数时,自己的工资还在三位数这一区间匍匐前进。终于有一天 为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大声叫好,这样可以缩短贫富之间的差距。可是痛定思痛,不对啊!我也愿意成 为上缴个人所得税最多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没有资格交个人所得税的人。 (5)当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几干元时,自己心里难免不平衡,最终终于找到一个安慰的理由:咱当 年上大学时,可是国家供养,从来不交学费 (6)当同龄人住豪宅,买跑车时,自己却在羡慕与嫉妒中徘徊。想通了--自己不努力,人人都同等 程度地享有出人头地的权利。 (7)四十岁,在谈论同学出国定居时,我可不干,旅游可以,定居绝不,给钱也不。因为没有人和 我谝闲传(聊天),没有人陪我喝小酒,打小牌,听不到原汁原味的秦腔。说白了就是离不开孕育我成长 的这片沃土,其实重要的是离不开文化。从此,“文化”在我脑海中有了最原始的定义。原来人的价值观 植根于浓郁的地域文化。 (8)四十岁,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养老送终,抚养子女。关于孝敬父母,自感差矣。我常想, 凊朝时期将孝敬父母列为国家的法律法规,上升到国家利益的高度,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而今仅仅 通过道德来规范约束,这表面上的进步意味着深层次的倒退。我宁愿接受法律的处罚,也不愿受到良心的 谴责,这样心里才能平衡。关于教育孩子,我的标准和要求只有下限没有上限。我从来不要求她每次考第 将来一定得上清华,北大,出国留学等等,但孩子必须具备将来走向社会的基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 质 (9)四十岁,我变得越来越实际,柴米油盐成了生活的主旋律。也不再关心时下流行什么,也不知 道周杰伦是谁,只是常常听到女儿哼着那带有语病的歌词。 (10)四十岁,我已经从教十几年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演算过无数道题目,备过无数节课, 培养了无数个学生。现在每当翻开厚厚的复习资料时,我的第-感觉就是想吐。妻曰:她从电视上看这是 职业倦怠症。何以治愈?答曰:可以换一种职业,例如当一当国务院总理。 选自景贤文学社刊物《景贤枝叶》(2008年第3期)(有删改) 1、你觉得这篇文章更像哪类文体? (2分),本文的突出美感是 (2分) 2、读了这篇文章,你可能会笑,但细细思量,你可能还会觉得有几分 (填写一个词语)(2分) 这是因为(至少填写三条理由)(6分): 3、请你揣摩文中的两个词语。(6分) (1)“行规”的意思是什么?用在这里,属于什么修辞?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3分) 答曰: (2)“匍匐”的意思是什么?用在这里,属于什么修辞?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3分)答曰: 4、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是什么?(6分) (1)“身体”这一次词语在我大脑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 5 - (3)四十岁,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我学着上网聊天,昵称“师之惑”。第一次别人嫌我打字速度慢, 不理我。第二次别人骂我有病,因为我在问别人的详细地址,这大概是不懂行规吧! (4)四十岁,当别人的收入已达五位数时,自己的工资还在三位数这一区间匍匐前进。终于有一天 为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大声叫好,这样可以缩短贫富之间的差距。可是痛定思痛,不对啊!我也愿意成 为上缴个人所得税最多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没有资格交个人所得税的人。 (5)当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几千元时,自己心里难免不平衡,最终终于找到一个安慰的理由:咱当 年上大学时,可是国家供养,从来不交学费。 (6)当同龄人住豪宅,买跑车时,自己却在羡慕与嫉妒中徘徊。想通了----自己不努力,人人都同等 程度地享有出人头地的权利。 (7)四十岁,在谈论同学出国定居时,我可不干,旅游可以,定居绝不,给钱也不。因为没有人和 我谝闲传(聊天),没有人陪我喝小酒,打小牌,听不到原汁原味的秦腔。说白了就是离不开孕育我成长 的这片沃土,其实重要的是离不开文化。从此,“文化”在我脑海中有了最原始的定义。原来人的价值观 植根于浓郁的地域文化。 (8)四十岁,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养老送终,抚养子女。关于孝敬父母,自感差矣。我常想, 清朝时期将孝敬父母列为国家的法律法规,上升到国家利益的高度,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而今仅仅 通过道德来规范约束,这表面上的进步意味着深层次的倒退。我宁愿接受法律的处罚,也不愿受到良心的 谴责,这样心里才能平衡。关于教育孩子,我的标准和要求只有下限没有上限。我从来不要求她每次考第 一,将来一定得上清华,北大,出国留学等等,但孩子必须具备将来走向社会的基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 质。 (9)四十岁,我变得越来越实际,柴米油盐成了生活的主旋律。也不再关心时下流行什么,也不知 道周杰伦是谁,只是常常听到女儿哼着那带有语病的歌词。 (10)四十岁,我已经从教十几年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演算过无数道题目,备过无数节课, 培养了无数个学生。现在每当翻开厚厚的复习资料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想吐。妻曰:她从电视上看这是 职业倦怠症。何以治愈?答曰:可以换一种职业,例如当一当国务院总理。 选自景贤文学社刊物《景贤枝叶》(2008 年第 3 期)(有删改) 1、你觉得这篇文章更像哪类文体? (2 分),本文的突出美感是 (2 分)。 2、读了这篇文章,你可能会笑,但细细思量,你可能还会觉得有几分 (填写一个词语)(2 分), 这是因为(至少填写三条理由)(6 分): ① ② ③ 3、请你揣摩文中的两个词语。(6 分) (1)“行规”的意思是什么?用在这里,属于什么修辞?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3 分) 答曰: (2)“匍匐”的意思是什么?用在这里,属于什么修辞?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3 分)答曰: 4、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是什么?(6 分) (1)“身体”这一次词语在我大脑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