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58分) 、语文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珠玑j 罗绮q1 叠巘yan千骑j B螺髻j 堪脍kuai 掇泪wer 乍暖zh C骤雨zou 经年jing 楚天c道 那堪na D纶巾1un 樯橹 qiang 华发fa 酹江月1ei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A.松驰 消谴 珍馐美味 烟视媚行 B.契约 侦缉 寻衅滋事 天翻地复 决窍 煎熬 川流不息 和言悦色 端祥 包涵 令眼相看 厉精图治 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 学者的 军人的 国家所瞩望的一朵 时流的 人伦的 举世注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 A.辨舌眼睛利剑娇花雅范明镜 B.眼睛辩舌利剑娇花明镜雅范 C.利剑辨舌眼睛明镜娇花雅范 D.雅范利剑眼睛娇花辩舌明镜 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观点对艺术创作的批评已显牵强,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扯上关系, 更属无根据的无稽之谈。 B.他关心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动态,在台湾独立事件闹得满城风雨之时, 他发表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看法,令我们年轻一代都自愧不如 仕女的文雅美丽,胜过了村野妇女的涂脂抹粉,装腔作势 D.前几年,我去信问他老屋的情况,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 然,倒了再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 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 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起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一卷 选择题(58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30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珠玑.j.ǐ 罗绮.qí 叠巘.yàn 千骑.jì B 螺髻.jì 堪脍.kuài 搵.泪 wèn 乍.暖 zhà C 骤.雨 zòu 经.年 jīng 楚.天 cǔ 那.堪 nǎ D 纶.巾 lún 樯.橹 qiáng 华发.fà 酹.江月 lèi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松驰 消谴 珍馐美味 烟视媚行 B.契约 侦缉 寻衅滋事 天翻地复 C.决窍 煎熬 川流不息 和言悦色 D.端祥 包涵 令眼相看 厉精图治 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________、学者的________, 军人的________、国家所瞩望的一朵________;时流的________、人伦的 ________、举世注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 A.辨舌 眼睛 利剑 娇花 雅范 明镜 B.眼睛 辩舌 利剑 娇花 明镜 雅范 C.利剑 辨舌 眼睛 明镜 娇花 雅范 D.雅范 利剑 眼睛 娇花 辩舌 明镜 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这种观点对艺术创作的批评已显牵强,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扯上关系, 更属无根据的无稽之谈 ....。 B.他关心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动态,在台湾独立事件闹得满城风雨 ....之时, 他发表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看法,令我们年轻一代都自愧不如。 C.仕女的文雅美丽,胜过了村野妇女的涂脂抹粉 ....,装腔作势。 D.前几年,我去信问他老屋的情况,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 ... 然.,倒了再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 210 辆消防车、3000 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 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 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起来的 400 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
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 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于详细报道。 6、诗歌中常用典故,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 是()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④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鸦社鼓 A、①周瑜②诸葛亮③刘裕④拓跋焘 ①诸葛亮②刘备③刘义隆④拓跋焘 C、①诸葛亮②孙权③刘义隆④拓跋焘 D、①周瑜②诸葛亮③刘裕④拓跋宏 7,下面对宋代词人的姓名,词牌,词中句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秦少游一—《鹊桥仙》一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B,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一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C,李清照一一《声声慢》一一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柳永一—《望海潮》一一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8、下列各诗句所表现的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 月夜行黄沙道中) ④梧桐更兼细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 照《声声慢》) 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A豪放、雄浑、旷达、哀婉、缠绵B旷达、豪放、清新、哀婉、清新 C雄浑、豪放、清新、缠绵、旷达D豪放、旷达、旷达、缠绵、清新 9、古诗词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赋予特定的含义,下列各项中不搭配的 项是( A芭蕉、梧桐-——-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B梅花、菊花、蝉--高洁品格 C白云、明月——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 D红豆-男女爱情或亲情 10、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D.3 月 17 日,6 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 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于详细报道。 6、诗歌中常用典故,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 是( )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④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鸦社鼓 A、①周瑜 ②诸葛亮 ③刘裕 ④拓跋焘 B、①诸葛亮 ②刘备 ③刘义隆 ④拓跋焘 C、①诸葛亮 ②孙权 ③刘义隆 ④拓跋焘 D、①周瑜 ②诸葛亮 ③刘裕 ④拓跋宏 7,下面对宋代词人的姓名,词牌,词中句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秦少游——《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B,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C,李清照——《声声慢》——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8、下列各诗句所表现的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 月夜行黄沙道中) ④梧桐更兼细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 照《声声慢》) 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A 豪放、雄浑、旷达、哀婉、缠绵 B 旷达、豪放、清新、哀婉、清新 C 雄浑、豪放、清新、缠绵、旷达 D 豪放、旷达、旷达、缠绵、清新 9、古诗词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赋予特定的含义,下列各项中不搭配的一 项是( ) A 芭蕉、梧桐------孤独、忧愁 ,离情别绪 B 梅花、菊花、蝉---高洁品格 C 白云、明月 -----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 D 红豆-----男女爱情或亲情 10、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 )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8分,每小题4分)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 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令人 持璧归,间至赵矣。(c)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壁来。今以 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d)?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 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11.文中“abcd”四处应填的文言虚词,依次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矣夫且乎 B.矣故而何 C.也夫而何 D.也故且 12.比较下面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欲引相如去 秦王因曰… 不如因而厚遇之 A.两个“引”字相同,两个“因”字也相同。 B.两个“引”字不同,两个“因”字相同 C.两个“引”字相同,两个“因”字不同。 D.两个“引”字不同,两个“因”字也不同。 13.对下列的句子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坚明约束:坚守信约 B.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嘻:嘻笑 C.不如因而厚遇之遇:招待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唯:表希望的语气 14.辨析下列各句,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组() ①间至赵矣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③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④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⑤卒廷见相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④⑤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英雄泪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8 分,每小题 4 分)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 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令人 持璧归,间至赵矣。(c)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壁来。今以 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d)?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 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11.文中“abcd”四处应填的文言虚词,依次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矣 夫 且 乎 B.矣 故 而 何 C.也 夫 而 何 D.也 故 且 12.比较下面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欲引.相如去 秦王因.曰…… 不如因.而厚遇之 A.两个“引”字相同,两个“因”字也相同。 B.两个“引”字不同,两个“因”字相同。 C.两个“引”字相同,两个“因”字不同。 D.两个“引”字不同,两个“因”字也不同。 13.对下列的句子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坚明约束:坚守信约。 B.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嘻:嘻笑 C.不如因而厚遇之 遇:招待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 唯:表希望的语气。 14.辨析下列各句,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组( ) ①间至赵矣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③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④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⑤卒廷见相如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④⑤
15.选出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使归赵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乃设九宾礼于廷 C.赵王以为贤大夫 D.君幸于赵王 16.下列各句加下划线的词与其它三句用法不同的是() A.大王必欲急臣 B.臣请完璧归赵 C.毕礼而归之 D.卒廷见相如 17.下面选项最能体现上面文中蔺相如思想性格的一项是() A.善于言辞,顾全大局。 B.足智多谋,勇敢坚强。 C.勇敢坚强,有大将风度。 D.足智多谋,有儒将风度。 第二卷非选择题(42分) 三、补写下列诗文名句。(10分) (1)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 (2)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赤壁怀古》)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4)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5)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京口北 固亭怀古》)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8)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9)吾所以为此者, 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0)卒相与欢,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14-15问题(10分)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风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8、作者写出“瑞金销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佳节又重阳”这有何 深意?(5分) 19、这首词哪几句为全篇最为精彩之笔?请作简要分析。(5分)
15.选出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使归赵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乃设九宾礼于廷 C. 赵王以为贤大夫 D. 君幸于赵王 16.下列各句加下划线的词与其它三句用法不同的是( ) A.大王必欲急臣 B.臣请完璧归赵 C.毕礼而归之 D.卒廷见相如 17.下面选项最能体现上面文中蔺相如思想性格的一项是( ) A. 善于言辞,顾全大局。 B. 足智多谋,勇敢坚强。 C. 勇敢坚强,有大将风度。 D. 足智多谋,有儒将风度。 . 第二卷 非选择题(42 分) 三、补写下列诗文名句。(10 分) (1)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怀古》)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4)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5)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京口北 固亭怀古》)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9)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0)卒相与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 14-15 问题(10 分)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风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8、作者写出“瑞金销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佳节又重阳”这有何 深意?(5 分) 19、这首词哪几句为全篇最为精彩之笔?请作简要分析。(5 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8题(12分) 宋词的的忧伤 宋词如烟,如雾,如雨,湿漉漉地挂满了宋朝的天空。宋词网住了整整一个 王朝。 年幼时,便对宋词一见钟情,许多个夜晚将窗帘拉上,挡住了城市的喧嚣, 个人独对宋词。夜,真的静了下来。心,真的空了出来。一颗被尘世磨砺得麻 木的心灵变得敏感而热烈。我虔诚地走进宋词的意境之中。宋词以其独特的美感 熏陶着我,使我如痴如醉,难以自拨。在反复的阅读中,我发现忧伤和哀愁是宋 词的永恒主题。宋词是一个软弱的王朝在频繁战乱的历史中集体感伤的汇合。 位又一位词人将感伤和哀愁填在人生平平仄仄的格律中。词人或许并没有比常人 经受更多的苦难,但是因为他们的正直、悲悯、敏感和多思,他们的忧伤才具有 了更深刻的内容。词人们以丰富的想象,精妙的比拟,清雅的文字整理着自己的 忧伤,如同受伤的天鹅不忘保持自己优雅的姿态,一边流泪,一边梳理着自己的 羽毛。 最先向我走来的是词皇李煜。李煜称帝时,所作之词格调并不高。后来,成 了阶下囚,消极颓废到了极限,词的艺术魅力也达到了极限。"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 些隽永的千古名句,在中国人的心里流动了千年。李煜用国家与自身的命运和精 神血肉铸造了宋词的辉煌。王国维《人间词话》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想起宋朝那朵卓绝一世的凄凉之花,想起了李清照。李清照是千古第一女词 人,她用一支亦秀亦豪的如椽巨笔,勾画出半壁江山。她原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 姐。父亲的藏书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蕴如竹。她满载着少女的幸福,涉入爱 河,与夫婿赵明诚琴瑟相和。他们在琴棋书画金石诗文中共享爱的甜蜜。可是婚 后不久,赵明诚在战乱中病亡。李清照在国破家亡的磨难中颠沛流离、四处逃亡 她将椎心蚀骨的痛苦和哀愁化为凄凉的文字。″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双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不是 真正的伤心人,未到真正的伤心处,是断然写不出这空前绝后的哀婉之词的。李 清照是深知自己生命的含金量的。她以笔抗世,以词唤天,将故国之思与家亡之 恨,抽丝剥茧般进行纺织,化愁为词,为后人留下了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她的 词永远被人们传诵。 捧读辛弃疾饱蘸血泪谱写的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他一遍遍地哭诉,感受 到他一次次地表白。他因爱国悯民而生怨,因尽职尽力而遭灾。国有危难时,招 他启用,朝有谤言,又弃之一旁。这是他一生的悲剧。他徒然带着山河破碎报国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5-18 题(12 分) 宋词的的忧伤 宋词如烟,如雾,如雨,湿漉漉地挂满了宋朝的天空。宋词网住了整整一个 王朝。 年幼时,便对宋词一见钟情,许多个夜晚将窗帘拉上,挡住了城市的喧嚣, 一个人独对宋词。夜,真的静了下来。心,真的空了出来。一颗被尘世磨砺得麻 木的心灵变得敏感而热烈。我虔诚地走进宋词的意境之中。宋词以其独特的美感 熏陶着我,使我如痴如醉,难以自拨。在反复的阅读中,我发现忧伤和哀愁是宋 词的永恒主题。宋词是一个软弱的王朝在频繁战乱的历史中集体感伤的汇合。一 位又一位词人将感伤和哀愁填在人生平平仄仄的格律中。词人或许并没有比常人 经受更多的苦难,但是因为他们的正直、悲悯、敏感和多思,他们的忧伤才具有 了更深刻的内容。词人们以丰富的想象,精妙的比拟,清雅的文字整理着自己的 忧伤,如同受伤的天鹅不忘保持自己优雅的姿态,一边流泪,一边梳理着自己的 羽毛。 最先向我走来的是词皇李煜。李煜称帝时,所作之词格调并不高。后来,成 了阶下囚,消极颓废到了极限,词的艺术魅力也达到了极限。"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 些隽永的千古名句,在中国人的心里流动了千年。李煜用国家与自身的命运和精 神血肉铸造了宋词的辉煌。王国维《人间词话》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想起宋朝那朵卓绝一世的凄凉之花,想起了李清照。李清照是千古第一女词 人,她用一支亦秀亦豪的如椽巨笔,勾画出半壁江山。她原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 姐。父亲的藏书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蕴如竹。她满载着少女的幸福,涉入爱 河,与夫婿赵明诚琴瑟相和。他们在琴棋书画金石诗文中共享爱的甜蜜。可是婚 后不久,赵明诚在战乱中病亡。李清照在国破家亡的磨难中颠沛流离、四处逃亡。 她将椎心蚀骨的痛苦和哀愁化为凄凉的文字。"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双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不是 真正的伤心人,未到真正的伤心处,是断然写不出这空前绝后的哀婉之词的。李 清照是深知自己生命的含金量的。她以笔抗世,以词唤天,将故国之思与家亡之 恨,抽丝剥茧般进行纺织,化愁为词,为后人留下了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她的 词永远被人们传诵。 捧读辛弃疾饱蘸血泪谱写的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他一遍遍地哭诉,感受 到他一次次地表白。他因爱国悯民而生怨,因尽职尽力而遭灾。国有危难时,招 他启用,朝有谤言,又弃之一旁。这是他一生的悲剧。他徒然带着山河破碎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