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版)课程教学大纲 2.力矩与偶力、力系简化: 3.物体的重心质心和形心: 4.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7学时 第二章、力系的平衡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一般力系的平衡原理,能够对物体系统平衡问题进行 分析和求解,根据己知的结构尺寸和主动载荷,分析结构各连接处所受到的约束力情况,或能够根据物体 系统所受到的约束,确定在不考虑材料强度的基础上,系统满足平衡可承受的载荷,从而可对平衡物体系 统结构进行初步设计分析:掌握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物体系统平衡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及方程、物体系统平衡的求解 教学难点:物体系统平衡问题、考虑摩擦的物体系统平衡 相应毕业要求:2.3 教学内容:1.一般力系的平衡原理。 2.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3.考虑摩擦的物体平衡。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6学时 第三章、点的复合运动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与掌握运动学的基础概念,能够对点的运动和刚体的运动进 行准确的力学描述,并掌握刚体的运动特性:能够应用点的复合运动的概念对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 进行描述和分解:掌握点的运动合成原理,能够对运动点在不同参考系描述下的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量 进行分析求解。 教学重点:点的运动及刚体运动的描述和特性:点的复合运动原理:点的运动合成。 教学难点:点的复合运动原理:点的运动合成 相应毕业要求:2.3 教学内容:1点的运动学基础。 2.刚体的平移和定轴转动。 3.点的复合运动。 4.点的运动合成定理。 5.典型点的复合运动问题的探讨分析。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10学时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 版)课程教学大纲 11 2. 力矩与偶力、力系简化; 3. 物体的重心质心和形心; 4.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 7 学时 第二章、力系的平衡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一般力系的平衡原理,能够对物体系统平衡问题进行 分析和求解,根据已知的结构尺寸和主动载荷,分析结构各连接处所受到的约束力情况,或能够根据物体 系统所受到的约束,确定在不考虑材料强度的基础上,系统满足平衡可承受的载荷,从而可对平衡物体系 统结构进行初步设计分析;掌握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物体系统平衡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及方程、物体系统平衡的求解 教学难点:物体系统平衡问题、考虑摩擦的物体系统平衡 相应毕业要求:2.3 教学内容:1. 一般力系的平衡原理。 2.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3. 考虑摩擦的物体平衡。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 6 学时 第三章、点的复合运动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与掌握运动学的基础概念,能够对点的运动和刚体的运动进 行准确的力学描述,并掌握刚体的运动特性;能够应用点的复合运动的概念对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 进行描述和分解;掌握点的运动合成原理,能够对运动点在不同参考系描述下的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量 进行分析求解。 教学重点:点的运动及刚体运动的描述和特性;点的复合运动原理;点的运动合成。 教学难点:点的复合运动原理;点的运动合成 相应毕业要求:2.3 教学内容:1. 点的运动学基础。 2. 刚体的平移和定轴转动。 3. 点的复合运动。 4. 点的运动合成定理。 5. 典型点的复合运动问题的探讨分析。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 10 学时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版)课程教学大纲 第四章、刚体的平面运动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特性及描述:熟悉和掌握刚体平面运 动过程中关于刚体上任一位置点的速度、加速度的求解方法:能够根据机构各部件的几何尺寸,机构在某 瞬时的己经运动状态,对机构各部件的运动进行分析,初步掌握机构运动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教学重点:刚体平面运动的等效与分解:刚体平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方法: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教学难点:刚体平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方法。 相应毕业要求:2.3 教学内容:1.刚体平面运动的分解。 2.速度和加速度基点法。 3.速度和加速度瞬心法。 4.速度和加速度投影法。 5.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12学时 第五章、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质点、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能够通过动量守恒和质心 运动定理对涉及质点的运动系统进行力和运动关系的分析:掌握动量矩定理,能够对具有一定几何尺寸的 刚体分析其对应轴的转动惯量,利用动量矩定理去分析物体系统的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刚体系统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刚体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对平面运动刚体的运动及其所受到的作用力进行分析。 相应毕业要求:2.3 教学内容:1.质点动力学。 2.质点系动量定理。 3.动量守恒和质心运动定理。 4.刚体的转动惯量。 5.质点系的动量矩。 6.质点系相对固定点的动量矩定理。 7.质点系相对运动点的动量矩定理。 8.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应用。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10学时 1: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 版)课程教学大纲 12 第四章、刚体的平面运动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特性及描述;熟悉和掌握刚体平面运 动过程中关于刚体上任一位置点的速度、加速度的求解方法;能够根据机构各部件的几何尺寸,机构在某 瞬时的已经运动状态,对机构各部件的运动进行分析,初步掌握机构运动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教学重点:刚体平面运动的等效与分解;刚体平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方法;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教学难点:刚体平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方法。 相应毕业要求:2.3 教学内容:1. 刚体平面运动的分解。 2. 速度和加速度基点法。 3. 速度和加速度瞬心法。 4. 速度和加速度投影法。 5.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 12 学时 第五章、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质点、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能够通过动量守恒和质心 运动定理对涉及质点的运动系统进行力和运动关系的分析;掌握动量矩定理,能够对具有一定几何尺寸的 刚体分析其对应轴的转动惯量, 利用动量矩定理去分析物体系统的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刚体系统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刚体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对平面运动刚体的运动及其所受到的作用力进行分析。 相应毕业要求:2.3 教学内容:1. 质点动力学。 2. 质点系动量定理。 3. 动量守恒和质心运动定理。 4. 刚体的转动惯量。 5. 质点系的动量矩。 6. 质点系相对固定点的动量矩定理。 7. 质点系相对运动点的动量矩定理。 8. 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应用。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 10 学时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版)课程教学大纲 第六章、动能定理 教学目的:掌握力的功和动能的概念,通过对质点系动能定理的学习,能够对一般平面机构系统的运动及 其所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采用动能定理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刚体系统的动能及刚体系统动能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平面运动刚体动能的计算,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相应毕业要求:2.3 教学内容: 1.功的概念及计算。 2.质点系、刚体的动能。 3.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4.平面运动刚体动能的计算。 5.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6学时 第七章、达朗贝尔原理 教学目的:掌握惯性力的定义:理解和掌握达朗贝尔原理,能够对质点系的惯性力进行描述:掌握惯性力 系的简化原理:通过达朗贝尔原理的学习,能够将动力学问题转换为静力学问题,也即是动静法对物体系 统的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惯性力的概念,惯性力系的简化,动静法方程及应用。 教学难点:复杂机构动静法的应用。 相应毕业要求:2.3 教学内容: 1.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2.惯性力系的简化。 3.动静法的基本原理。 4.复杂机构动静法的应用。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8学时 第八章、位移原理与能量法 教学目的:掌握约束及虚位移的概念:掌握任意两点间虚位移的计算:能够采用虚功方程对机构进行分析 及应用 教学重点:任意两点间虚位移的计算,虚功方程及应用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 版)课程教学大纲 13 第六章、动能定理 教学目的:掌握力的功和动能的概念,通过对质点系动能定理的学习,能够对一般平面机构系统的运动及 其所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采用动能定理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刚体系统的动能及刚体系统动能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平面运动刚体动能的计算,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相应毕业要求:2.3 教学内容: 1. 功的概念及计算。 2. 质点系、刚体的动能。 3. 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4. 平面运动刚体动能的计算。 5. 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 6 学时 第七章、达朗贝尔原理 教学目的:掌握惯性力的定义;理解和掌握达朗贝尔原理,能够对质点系的惯性力进行描述;掌握惯性力 系的简化原理;通过达朗贝尔原理的学习,能够将动力学问题转换为静力学问题,也即是动静法对物体系 统的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惯性力的概念,惯性力系的简化,动静法方程及应用。 教学难点:复杂机构动静法的应用。 相应毕业要求:2.3 教学内容: 1. 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2. 惯性力系的简化。 3. 动静法的基本原理。 4. 复杂机构动静法的应用。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 8 学时 第八章、位移原理与能量法 教学目的:掌握约束及虚位移的概念;掌握任意两点间虚位移的计算;能够采用虚功方程对机构进行分析 及应用 教学重点:任意两点间虚位移的计算,虚功方程及应用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版)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难点:任意两点间虚位移的计算。 相应毕业要求:2.3 教学内容: 1.约束分类与位形描述。 2.虚位移与虚位移原理。 3.虚功方程及其应用。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4学时 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期评成绩占比:1.平时成绩一(考勤、作业,课堂讨论)占20% 2.平时成绩二(期中考试)占30% 3.期末考试成绩(闭卷)占50% 持续改进方法 1、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教学理念。 2、各章节布置一定量的习题。 3、定期难点重点章节综合分析题目的在线讨论。 4、不定期的课堂练习及检测。 5、课后对疑难问题安排答疑。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刘又文,彭献理论力学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参考书: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编,理论力学(第五版)·高教出版社 2、王铎、程靳主编.理论力学解题指导和习题集(第3版)·高教出版社 授课手段(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学时为64学时,课堂多媒体演示讲解:日常课时之外的在线交流及定期的点对点交 流。 1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 版)课程教学大纲 14 教学难点:任意两点间虚位移的计算。 相应毕业要求:2.3 教学内容: 1. 约束分类与位形描述。 2. 虚位移与虚位移原理。 3. 虚功方程及其应用。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 4 学时 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期评成绩占比:1.平时成绩一(考勤、作业,课堂讨论)占 20% 2.平时成绩二(期中考试)占 30% 3.期末考试成绩(闭卷)占 50% 持续改进方法 1、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教学理念。 2、各章节布置一定量的习题。 3、定期难点重点章节综合分析题目的在线讨论。 4、不定期的课堂练习及检测。 5、课后对疑难问题安排答疑。 教材及参考书 教 材:刘又文,彭献.理论力学/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参考书: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编.理论力学(第五版).高教出版社 2、王铎、程靳主编.理论力学解题指导和习题集(第 3 版).高教出版社 授课手段(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学时为 64 学时,课堂多媒体演示讲解;日常课时之外的在线交流及定期的点对点交 流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版)课程教学大纲 编 码:MS04208 Code:MS04208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材型) Course Title:Material Mechanics 课程类别:学类核心 Course category:Core Courses in General Category 学分:3 Credit(s):3 开课单位: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Offering College/School:College of Mechanical Vehicle Engineering 课程描述: 这是一门针对工科学生的专业平台课,该门课程主要讲授固体材料及其制成构件 承受各种载荷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力学性能。该课程是航空航天、机械工程、土木工程 和材料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掌握土木和机 械工程设计技术所必备的理论基础,也是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门考试指定的考试科目之一。 通过《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基本概念、基 础知识和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具有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和一定的实验能力。 Course description:This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majors of engineering,such as aerospace,mechanical engineering,civi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introducing the strength,stiffness and stability of solid materials and their components subjected to various loads. As one of the subjects for 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this course is a necessary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fessional follow-up course for students learning to civi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are the basic concepts,approaches and knowledge of strength,stiffness and stability of solid materials and their components.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develops the basic analysis capability,computing power and capacity of a certain experiment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 版)课程教学大纲 15 编 码:MS04208 Code: MS04208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材型) Course Title: Material Mechanics 课程类别:学类核心 Course category: Core Courses in General Category 学 分:3 Credit(s): 3 开课单位: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Offering College/School: College of Mechanical & Vehicle Engineering 课程描述: 这是一门针对工科学生的专业平台课,该门课程主要讲授固体材料及其制成构件 承受各种载荷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力学性能。该课程是航空航天、机械工程、土木工程 和材料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掌握土木和机 械工程设计技术所必备的理论基础,也是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门考试指定的考试科目之一。 通过《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基本概念、基 础知识和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具有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和一定的实验能力。 Course description: This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majors of engineering, such as aerospac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introducing the strength, stiffness and stability of solid materials and their components subjected to various loads. As one of the subjects for 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is course is a necessary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fessional follow-up course for students learning to civi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are the basic concepts, approaches and knowledge of strength, stiffness and stability of solid materials and their components.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develops the basic analysis capability, computing power and capacity of a certain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