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命题:姚益刚审校:吴传松 第丨卷(阅读题共6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几年前推出《世界是平的》一书,认为因特网的廉价推广 促成了技术、资本、信息三个“民主化”同时到来,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格局。 他是—个敏锐的观察家,但谈得不够多和不够深的是文化,其中包括文学。“民主化”的文 学是否可能?如果说“民主化”意味着_个有核心、有级差、有组织的塔状结构,让位于一 个无核心、无级差、无组织的面状结构,那么这一前景是否值得万众欢呼?或者是否仅仅值 得欢呼? 这当然是更为复杂的一个问题。 个“扁平”的世界里众声喧沸。从原则上说,由编辑、审查、批准一类关卡所组成的 文化权力体系几近瓦解,每个IP地址自由发声,都可能成为强大的文化媒体。不过问题 的另一面,是胡说比深思容易,粗品比精品多产,优秀者至少没有数量上的优势。文化产量 中庸质与恶质的占比大大攀升,低端文化产能不仅无法淘汰,还可能日益滚大和坐大。一些 优秀作品即使生产出来,也可能在过量的文化淹没中,在受众们暴饮暴食式的阅读之后,在 食欲不振的这些快餐者们那里,出现影响力的严重折扣。一旦肠胃已经吃坏了,再多的良药 也都无济于事。 一个“扁平“的世界里多数为王。在一般的情况下,有些潮流可以修复民众良知,是真 理的脱颖而岀;有些潮流泯灭民众良知,是泡沫和垃圾的霸道橫行。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多 数人的理解力构成潮流的边界,那么大众型和通俗化的真理尚有机会,而冷门的、偏僻的、 艰险的、高难的——又常常是重要的文化探索,则可能缺氧。一种品质趋下的文化诱导机 制,在这种情况下几乎难以避免 一个“"扁平”的世界还有易破难立的特点。特别是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敬畏感随 着上帝一同消失。叛逆比服从更流行,权利比责任更动心,无论左右翼都造反成癖,在获得 解构主义一番学术裝备后更是见立必破,打倒一切。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旦失去文化的约束和引导机制,一个扁平的世界就是没有方向 的世界,是无深度和无高度的世界。即使有成打的托翁和莎翁再世,他们通常也形同刺猬而 不是狮子,是暗燃而不是火炬,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的统计报告显示,高达47%左右的公众已经不信任或 不太信任网络。时值二十一世纪,人类有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由选择权,但为什么从这时起 人类倒变得如此犹疑不定、六神无主、手足无措、茫然无计,竟找不到自己真正信赖和需要 的东西?如果人类长期处于这样一种文化消费中的自我分裂和自我对抗那么这种所好即所 疑、所乐即所耻、所爱即所憎的左右两难,是不是一种文化狂欢之下的精神死机状态?
舒城中学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总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命题:姚益刚 审校:吴传松 第Ⅰ卷 (阅读题 共 6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几年前推出《世界是平的》一书,认为因特网的廉价推广, 促成了技术、资本、信息三个“民主化”同时到来,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格局。 他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但谈得不够多和不够深的是文化,其中包括文学。“民主化”的文 学是否可能?如果说“民主化”意味着一个有核心、有级差、有组织的塔状结构,让位于一 个无核心、无级差、无组织的面状结构,那么这一前景是否值得万众欢呼?或者是否仅仅值 得欢呼? 这当然是更为复杂的一个问题。 一个“扁平”的世界里众声喧沸。从原则上说,由编辑、审查、批准一类关卡所组成的 文化权力体系几近瓦解,每一个 IP 地址自由发声,都可能成为强大的文化媒体。不过问题 的另一面,是胡说比深思容易,粗品比精品多产,优秀者至少没有数量上的优势。文化产量 中庸质与恶质的占比大大攀升,低端文化产能不仅无法淘汰,还可能日益滚大和坐大。一些 优秀作品即使生产出来,也可能在过量的文化淹没中,在受众们暴饮暴食式的阅读之后,在 食欲不振的这些快餐者们那里,出现影响力的严重折扣。一旦肠胃已经吃坏了,再多的良药 也都无济于事。 一个“扁平”的世界里多数为王。在一般的情况下,有些潮流可以修复民众良知,是真 理的脱颖而出;有些潮流泯灭民众良知,是泡沫和垃圾的霸道横行。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多 数人的理解力构成潮流的边界,那么大众型和通俗化的真理尚有机会,而冷门的、偏僻的、 艰险的、高难的——又常常是重要的文化探索,则可能缺氧。一种品质趋下的文化诱导机 制,在这种情况下几乎难以避免。 一个“扁平”的世界还有易破难立的特点。特别是自 18 世纪启蒙运动以来,敬畏感随 着上帝一同消失。叛逆比服从更流行,权利比责任更动心,无论左右翼都造反成癖,在获得 解构主义一番学术装备后更是见立必破,打倒一切。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旦失去文化的约束和引导机制,一个扁平的世界就是没有方向 的世界,是无深度和无高度的世界。即使有成打的托翁和莎翁再世,他们通常也形同刺猬而 不是狮子,是暗燃而不是火炬。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8 年的统计报告显示,高达 47%左右的公众已经不信任或 不太信任网络。时值二十一世纪,人类有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由选择权,但为什么从这时起 人类倒变得如此犹疑不定、六神无主、手足无措、茫然无计,竟找不到自己真正信赖和需要 的东西?如果人类长期处于这样一种文化消费中的自我分裂和自我对抗,那么这种所好即所 疑、所乐即所耻、所爱即所憎的左右两难,是不是一种文化狂欢之下的精神死机状态?
也许需要重新启动,重新确定一个方向。一个重建精神价值的方向。 这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重建一种非权力化和非利益化的文化核心、级差以及组织, 即文明教化的正常体系。是的,在这里我愿意重新使用“教化”这样一个词,在人类几百年 来钟情于“自由”一词以后,在有效教化与宽幅自由互为条件的奇诡历史之中。 (摘自韩少功《扁平时代的写作》有删节) 1.下列对“扁平时代的写作”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学“民主化”可能意味着一个无核心、无级差、无组织的面状结构被一个有核心、 有级差、有组织的塔状结构取代 B.容易失去文化的约束和引导机制,缺乏方向、深度和高度。 C.拥有文化自由选择权,但缺乏文明教化的正常体系。 D.体现了权力化和利益化的品质趋下的文化诱导机制。 2.下列关于“扁平的世界里众声喧沸”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编辑、审查、批准一类关卡所组成的文化权力体系的瓦解,让每一个IP地址自由发声, 都可能成为强大的文化媒体。 B.优秀文化数量上的劣势,导致胡说比深思容易,粗品比精品多产 C.在扁平的世界里,优秀作品中的庸质和恶质比大大攀升,优秀作品也可能淹没在过量 的文化中。 D.在大量接受快餐式阅读的文化受众面前,优秀作品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格局随着因特网的 廉价推广以及技术、资本、信息三个“民主化”的同时到来而发生着深刻改变 B.如果多数人的理解力构成潮流的边界,大众型和通俗化的真理可能被接受,冷门偏僻、 艰险高难但又十分重要的文化探索则容易被冷落。 C.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少了敬畏,多了叛逆,无论左右翼都造反成癖,以至发 展到见立必破,打倒一切。 D.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的统计报告的相关数据说明,人类找不到自己真正信赖 和需要的东西,文化狂欢之下的精神己处于死机状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鉴,隋戎州刺史,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与秦王 游。俭爽迈少绳检,然事亲以孝闻。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高祖尝召访之,俭日 公若外啸豪杰,北招戎狄,右收燕、赵,济河而南,以据秦、雍,汤、武之业也。”及大 将军府开,授记室参军。从定京师,晋昌郡公 武德初,迁中书侍郎。吕崇茂以夏县反,与刘武周连和。诏永安王孝基、独孤怀恩率兵 致讨。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始,怀恩屯蒲州,阴与部将元君实 谋反,会俱在贼中。君实私语俭日:“独孤尚书将举兵图大事,犹豫不发,故及此。所谓当 断不断而受乱者。”俄而怀恩脱归,诏复守蒲。俭恐必乱,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会高祖 幸蒲津,舟及中流而世让至,高祖惊,日:“岂非天也!命趋还舟,捕反者,怀恩自杀,余 党皆诛。俄而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高祖嘉俭身幽辱而不忘朝廷
也许需要重新启动,重新确定一个方向。一个重建精神价值的方向。 这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重建一种非权力化和非利益化的文化核心、级差以及组织, 即文明教化的正常体系。是的,在这里我愿意重新使用“教化”这样一个词,在人类几百年 来钟情于“自由”一词以后,在有效教化与宽幅自由互为条件的奇诡历史之中。 (摘自韩少功《扁平时代的写作》有删节) 1.下列对“扁平时代的写作”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文学“民主化”可能意味着一个无核心、无级差、无组织的面状结构被一个有核心、 有级差、有组织的塔状结构取代。 B.容易失去文化的约束和引导机制,缺乏方向、深度和高度。 C.拥有文化自由选择权,但缺乏文明教化的正常体系。 D.体现了权力化和利益化的品质趋下的文化诱导机制。 2.下列关于“扁平的世界里众声喧沸”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编辑、审查、批准一类关卡所组成的文化权力体系的瓦解,让每一个 IP 地址自由发声, 都可能成为强大的文化媒体。 B.优秀文化数量上的劣势,导致胡说比深思容易,粗品比精品多产。 C. 在扁平的世界里,优秀作品中的庸质和恶质比大大攀升,优秀作品也可能淹没在过量 的文化中。 D.在大量接受快餐式阅读的文化受众面前,优秀作品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格局随着因特网的 廉价推广以及技术、资本、信息三个“民主化”的同时到来而发生着深刻改变。 B.如果多数人的理解力构成潮流的边界,大众型和通俗化的真理可能被接受,冷门偏僻、 艰险高难但又十分重要的文化探索则容易被冷落。 C.自 18 世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少了敬畏,多了叛逆,无论左右翼都造反成癖,以至发 展到见立必破,打倒一切。 D.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8 年的统计报告的相关数据说明,人类找不到自己真正信赖 和需要的东西,文化狂欢之下的精神已处于死机状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19 分)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鉴,隋戎州刺史,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与秦王 游。俭爽迈少绳检,然事亲以孝闻。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高祖尝召访之,俭日: “公若外啸豪杰,北招戎狄,右收燕、赵,济河而南,以据秦、雍,汤、武之业也。”及大 将军府开,授记室参军。从定京师,晋昌郡公。 武德初,迁中书侍郎。吕崇茂以夏县反,与刘武周连和。诏永安王孝基、独孤怀恩率兵 致讨。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始,怀恩屯蒲州,阴与部将元君实 谋反,会俱在贼中。君实私语俭日:“独孤尚书将举兵图大事,犹豫不发,故及此。所谓当 断不断而受乱者。”俄而怀恩脱归,诏复守蒲。俭恐必乱,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会高祖 幸蒲津,舟及中流而世让至,高祖惊,日:“岂非天也!”命趋还舟,捕反者,怀恩自杀,余 党皆诛。俄而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高祖嘉俭身幽辱而不忘朝廷
诏复旧官,许以便宜。尽簿怀恩赀产赐俭。还为天策府长史。 贞观初,使突厥还,太宗谓俭日:“卿观颉利可取乎?”对日:“衔国威灵,庶有成功。” 四年,驰传往诱使归款,颉利许之,兵懈弛,李靖因袭破之,俭脱身还。 岁余,为民部尚书。从猎洛阳苑,群豕突出于林,帝射四发,辄殪四豕。一豕跃及镫, 俭投马搏之。帝拔剑断豕,顾笑日:“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惧之甚?″对日:“汉祖 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神武定四方,岂复快心于一兽?″帝为罢猎。 俭居官不事事,与宾客纵酒为乐。坐小法,贬光禄大夫。显庆初卒,年七十八,谥日襄。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典:主管B.故俭雅与秦王游雅:平素 C.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白:明白D.衔国威灵,庶有成功庶:或许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然事亲以孝闻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B.舟及中流而世让至吾尝终日而思矣 C.群豕突出于林 月出于东山之上 D.汉祖以马上得之 及其所之既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俭富有政治远见。看到隋室昏乱,他暗中游说秦王建树大业;在受到高祖召见时, 唐俭分析天下大势,为高祖出谋划策。 B.唐俭为人不拘小节。年轻时爽快豪迈,不受约東:后来身居高位,在官任上却不好处 理政事,喜欢与宾客纵酒玩乐 C.唐俭屡建奇功。他曾参与平定京师;在奉命守卫蒲州时,及时发现独孤怀恩的反叛阴 谋,解救了高祖的危难;后来又在击败突厥过程中立下大功 D.唐俭善于因势利导。他跟随太宗打猎时,看到太宗拔剑砍死野猪,趁机劝谏太宗不要 沉溺于打猎而忘了治国之策,太宗为此停止了打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5分) (2)俄而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5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海旅次曹松①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①、曹松,晚唐诗人,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人,因屡试不第,长期流落在今福建、 广东一带。这首诗就是他连年滞留南海(郡治在今广州市)时的思归之作
诏复旧官,许以便宜。尽簿怀恩赀产赐俭。还为天策府长史。 贞观初,使突厥还,太宗谓俭日:“卿观颉利可取乎?”对日:“衔国威灵,庶有成功。” 四年,驰传往诱使归款,颉利许之,兵懈弛,李靖因袭破之,俭脱身还。 岁余,为民部尚书。从猎洛阳苑,群豕突出于林,帝射四发,辄殪四豕。一豕跃及镫, 俭投马搏之。帝拔剑断豕,顾笑日:“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惧之甚?”对日:“汉祖 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神武定四方,岂复快心于一兽?”帝为罢猎。 俭居官不事事,与宾客纵酒为乐。坐小法,贬光禄大夫。显庆初卒,年七十八,谥日襄。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 典:主管 B.故俭雅.与秦王游 雅:平素 C.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 白:明白 D.衔国威灵,庶.有成功 庶:或许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然事亲以.孝闻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B.舟及中流而.世让至 吾尝终日而.思矣 C.群豕突出于.林 月出于.东山之上 D.汉祖以马上得之. 及其所之.既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俭富有政治远见。看到隋室昏乱,他暗中游说秦王建树大业;在受到高祖召见时, 唐俭分析天下大势,为高祖出谋划策。 B.唐俭为人不拘小节。年轻时爽快豪迈,不受约束;后来身居高位,在官任上却不好处 理政事,喜欢与宾客纵酒玩乐。 C.唐俭屡建奇功。他曾参与平定京师;在奉命守卫蒲州时,及时发现独孤怀恩的反叛阴 谋,解救了高祖的危难;后来又在击败突厥过程中立下大功。 D.唐俭善于因势利导。他跟随太宗打猎时,看到太宗拔剑砍死野猪,趁机劝谏太宗不要 沉溺于打猎而忘了治国之策,太宗为此停止了打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5 分) 译文: (2)俄而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5 分) 译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南海旅次 曹松①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①、曹松,晚唐诗人,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人,因屡试不第,长期流落在今福建、 广东一带。这首诗就是他连年滞留南海(郡治在今广州市)时的思归之作
8.颈联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答 9.请简要赏析“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这一佳句。(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 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 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8)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2分) 想念麦客 (周建) ①收麦子的日子逐渐远去,我很想念那些麦客 ②那些麦客是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现代麦寳。他们不是历史上凭着镰刀收割麦子的麦客, 而是开着大型收割机,呼呼啦啦地疾风一般来来去去的人。他们一般是三四个人驾驶一台大 型收割机,三四台为一组,走南闯北,因为常年的风吹日晒,他们的皮肤黝黑、粗糙,嗓门 大大的,做事、说话就像收割麦子一样,风卷残云一般 ③因为老家的道路好些也因为老家的麦子收割期总是晚上几天每年的麦孑收割时节 来来去去的、带着收割机的麦客很多,如果是麦收快结束的时候,每天在路上能见到上百台 收割机 ④曾经留意他们的收割机,有新疆2号、福田2号、洋马、久保田等,每台机子的价 格少在六七万,多在二十来万不等。这些收割机,有的是他们用多年的积攒买来的,有的是 他们凑股买来的,有的甚至是他们借了债买来的,总之,买了收割机,几乎用尽了他们全部 的精力。他们希望收割机能带给他们更好的收益。有—个麦客告诉我,去年,他和合伙人撵 着季节走,从海南的三亚一直收到黑龙江的黑河,用自己的辛劳换来沾满辛勤汘水的钞票。 ⑤这些麦客,出来的时候,自己带着被窝行李,有的还带着锅和煤气灶,吃的、喝的、 住的、用的都在流动的车上。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安营扎寨,支锅开灶,行军打仗一般。他 们的衣服脏兮兮的,头上灰蒙蒙的,脸上黑乎乎的,浑身上下到处都是麦灰,只留下两只眼 睛闪一闪的。一说话,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甚至连日都没法洗一次澡,只是夜深人静的 夜晩,用热水擦擦,或用凉水冲冲。有的就在人家的屋檐下,在马路边,亦或树阴下,收割 机一停,铺盖一放,一倒下就打起了呼噜,嘈杂声、喧闹声丝毫不影响他们酣然入梦。 ⑥到了麦田里,麦客们就来了十足的精神,浑身都是劲儿,把收割机开得呼呼啦啦的 饭都顾不上好好吃—顿。有的就在田头,吃着同伴送去的饭菜,那饭菜也谈不上热,更谈不
8.颈联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 分) 答: 9.请简要赏析“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这一佳句。(4 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2) ,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 ,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苏轼《定风波》) (5)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7)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8)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贾谊《过秦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22 分) 想念麦客 (周建) ①收麦子的日子逐渐远去,我很想念那些麦客。 ②那些麦客是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现代麦客。他们不是历史上凭着镰刀收割麦子的麦客, 而是开着大型收割机,呼呼啦啦地疾风一般来来去去的人。他们一般是三四个人驾驶一台大 型收割机,三四台为一组,走南闯北,因为常年的风吹日晒,他们的皮肤黝黑、粗糙,嗓门 大大的,做事、说话就像收割麦子一样,风卷残云一般。 ③因为老家的道路好些,也因为老家的麦子收割期总是晚上几天,每年的麦子收割时节, 来来去去的、带着收割机的麦客很多,如果是麦收快结束的时候,每天在路上能见到上百台 收割机。 ④曾经留意他们的收割机,有新疆 2 号、福田 2 号、洋马、久保田等,每台机子的价 格少在六七万,多在二十来万不等。这些收割机,有的是他们用多年的积攒买来的,有的是 他们凑股买来的,有的甚至是他们借了债买来的,总之,买了收割机,几乎用尽了他们全部 的精力。他们希望收割机能带给他们更好的收益。有一个麦客告诉我,去年,他和合伙人撵 着季节走,从海南的三亚一直收到黑龙江的黑河,用自己的辛劳换来沾满辛勤汗水的钞票。 ⑤这些麦客,出来的时候,自己带着被窝行李,有的还带着锅和煤气灶,吃的、喝的、 住的、用的都在流动的车上。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安营扎寨,支锅开灶,行军打仗一般。他 们的衣服脏兮兮的,头上灰蒙蒙的,脸上黑乎乎的,浑身上下到处都是麦灰,只留下两只眼 睛一闪一闪的。一说话,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甚至连日都没法洗一次澡,只是夜深人静的 夜晚,用热水擦擦,或用凉水冲冲。有的就在人家的屋檐下,在马路边,亦或树阴下,收割 机一停,铺盖一放,一倒下就打起了呼噜,嘈杂声、喧闹声丝毫不影响他们酣然入梦。 ⑥到了麦田里,麦客们就来了十足的精神,浑身都是劲儿,把收割机开得呼呼啦啦的, 饭都顾不上好好吃一顿。有的就在田头,吃着同伴送去的饭菜,那饭菜也谈不上热,更谈不
上香,但他们吃起来还是狼吞虎咽。 ⑦个烈日的中午,在一片树阴下,我见到了两个麦客在田头吃饭的样子:地上放着 盆猪肉烧豆荚,一包水煮花生米,一人站着,一人坐在地上,他们一手握着啤酒瓶,一手抓 着鸡爪,一边大嚼着,一边兴髙采烈地谈论着什么。那饭菜也不算上乘,吃相也实在不雅, 但他们吃得满口生津,有滋有味,满面春风的样子,胜过享受仼何一顿美味佳肴。也有的麦 客因为劳累过度,加上太阳暴晒,什么都不想吃,就买些八宝粥放到收割机上,饿了就喝 罐,渴了也喝一罐,稍歇片刻就继续干活。 ⑧麦客们已经走了几天了。我常常想起他们,也想起我们自己,比较起来,就觉得汗颜 我们的知识也不一定比他们丰富,能力也不一定比他们强,经济也不一定比他们富有,整天 躲在阴凉底下,或是蹲在空调房里,忙着所谓的无聊的工作,领着微薄的薪水,抱怨天气的 炎热,叙说生活的不平,议论社会的不公,慨叹人生的无奈。在轻松的日子里,萎缩地工作 着,烦恼地快乐着。理想、锐气、信念被现实击打得攴离破碎,荡然无存,只留下机械般的 木讷的躯体 ⑨想念麦客,想念他们走南闯北的勇气,想念他们随遇而安的思想,想念他们阳光一样 的心灵,以及那健康的肤色、爽朗的笑声。 1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麦客的,请分条概括。(6分) 答: 1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些麦客是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现代麦客。 答 (2)在轻松的日子里,萎缩地工作着,烦恼地快乐着。 答 13.文章在表现麦客时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赏析。(6分) 答 14.作者对麦客的回忆和对自己生活、工作状况的描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 要分析。(6分) 第‖卷表达题(84分) 四、(24分)
上香,但他们吃起来还是狼吞虎咽。 ⑦一个烈日的中午,在一片树阴下,我见到了两个麦客在田头吃饭的样子:地上放着一 盆猪肉烧豆荚,一包水煮花生米,一人站着,一人坐在地上,他们一手握着啤酒瓶,一手抓 着鸡爪,一边大嚼着,一边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什么。那饭菜也不算上乘,吃相也实在不雅, 但他们吃得满口生津,有滋有味,满面春风的样子,胜过享受任何一顿美味佳肴。也有的麦 客因为劳累过度,加上太阳暴晒,什么都不想吃,就买些八宝粥放到收割机上,饿了就喝一 罐,渴了也喝一罐,稍歇片刻就继续干活。 ⑧麦客们已经走了几天了。我常常想起他们,也想起我们自己,比较起来,就觉得汗颜, 我们的知识也不一定比他们丰富,能力也不一定比他们强,经济也不一定比他们富有,整天 躲在阴凉底下,或是蹲在空调房里,忙着所谓的无聊的工作,领着微薄的薪水,抱怨天气的 炎热,叙说生活的不平,议论社会的不公,慨叹人生的无奈。在轻松的日子里,萎缩地工作 着,烦恼地快乐着。理想、锐气、信念被现实击打得支离破碎,荡然无存,只留下机械般的 木讷的躯体。 ⑨想念麦客,想念他们走南闯北的勇气,想念他们随遇而安的思想,想念他们阳光一样 的心灵,以及那健康的肤色、爽朗的笑声。 1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麦客的,请分条概括。(6 分) 答: 1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 分) (1)那些麦客是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现代麦客。 答: (2)在轻松的日子里,萎缩地工作着,烦恼地快乐着。 答: 13.文章在表现麦客时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赏析。(6 分) 答: 14.作者对麦客的回忆和对自己生活、工作状况的描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 要分析。(6 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84 分) 四、(2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