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分析学习者和环境 进行教学 修改教学 分析 评价需求 开发教 开发和选择 确定目的 效目标 测量表 学策略 教学材料 教学的形成 性评价 分析学习者 和环境 设计并实施 结性评价 目标 能说出目标人群的哪些特征对开发教学非常重要 ●能说出应从哪些方面分析所学技能的最终应用场合 能描述应从哪些方面分析教学环境的特点 对于给定的教学目的和环境,能说明用于获取目标人群、应用环境和学习环境有关信息 的方法,以及这些信息的来源 会分析和描述目标人群的基本特点 会分析和描述最终应用环境和教学环境的特点 背景 前面的几章集中于确定要教的技能和知识。通过需求分析,确定了教学目的,接着,通 过目的分析,确定了目的中要包含的各个步骤,进一步地分析确定了1)教学中必须包含的 从属技能,以及2)开始教学时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入门技能 但是作为设计者,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还要了解学习者、教学传递环境、以及所学 技能最终使用的环境。我们称这些分析为学习者分析和环境分析,它们所提供的信息既限定 了要教什么,更限定了要如何教 关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我们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多种多样。一种观 点认为为了能设计出对学习者最合适的教学,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习者。但是数据收集可能 很昂贵,也很费时,所得到的信息也许还没有什么用。另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已经很了解学习 者了,不需要再收集信息。对于有些设计者,可以这么做,但是对于其他设计者,特别是为
第五章 分析学习者和环境 目标 ⚫ 能说出目标人群的哪些特征对开发教学非常重要 ⚫ 能说出应从哪些方面分析所学技能的最终应用场合 ⚫ 能描述应从哪些方面分析教学环境的特点 ⚫ 对于给定的教学目的和环境,能说明用于获取目标人群、应用环境和学习环境有关信息 的方法,以及这些信息的来源 ⚫ 会分析和描述目标人群的基本特点 ⚫ 会分析和描述最终应用环境和教学环境的特点 背景 前面的几章集中于确定要教的技能和知识。通过需求分析,确定了教学目的,接着,通 过目的分析,确定了目的中要包含的各个步骤,进一步地分析确定了 1)教学中必须包含的 从属技能,以及 2)开始教学时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入门技能。 但是作为设计者,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还要了解学习者、教学传递环境、以及所学 技能最终使用的环境。我们称这些分析为学习者分析和环境分析,它们所提供的信息既限定 了要教什么,更限定了要如何教。 关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我们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多种多样。一种观 点认为为了能设计出对学习者最合适的教学,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习者。但是数据收集可能 很昂贵,也很费时,所得到的信息也许还没有什么用。另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已经很了解学习 者了,不需要再收集信息。对于有些设计者,可以这么做,但是对于其他设计者,特别是为 评价需求 确定目的 进行教学 分析 分析学习者 和环境 编写绩 效目标 修改教学 开发评 测量表 开发教 学策略 设计并实施 教学的形成 性评价 设计并实施 总结性评价 开发和选择 教学材料
新的学习者人群设计时,对学习者的假设有可能是不准确的,在教学传递的时候就可能因此 而引发严重问题 这些年来,教育心理学家已经研究得出了一些个性差异变量,确定了它们与学习之间的 关系。有关智力和个性的研究论文也非常多。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知道哪些变 量会显著影响我们所教学习者人群的成绩,因为设计者是对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组学习者来设 计教学的。在这一章里,我们要学习一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会影响学习的变量。如果你能够 按照这些变量来描述你的学习者,你就能够通过修改教学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 在设计过程的这个阶段,同样重要的另外一件事,就是要分析学习发生的环境,以及学 习者运用新学技能的环境。在有些情况下,学习者在教室里学习了某种技能,通过考试证实 掌握了,也就到此为止了。同样,学习者今年学的数学技能,可能会用在明年的数学课上 在这些例子中,学技能的环境和用技能的环境是一样的 但是,对于一门为管理人员开设的人际关系课程来说,也许是在一个培训中心里讲授和 练习这些技能,然后在不同的公司环境里应用这些技能。这些不同环境的特点应该在教学媒 体的选择上、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的评估等方面有所体现。 设计者要分析学习者和环境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分析不能在办公室里完成,设计者要与 学习者、教员和管理人员交谈,要访问教室、培训中心和学习者的工作场所,以了解学习者 获取新技能和使用新技能的环境。所有这些经历都会加深设计者对要教什么、以及对所学如 何被用的理解 概念 学习者分析 下面我们开始研究对于给定的教学集合,学习者是谁?我们将这些学习者称为目标人群 target pafadatiowe),是需要接受合适教学的对象 有时候目标人群又叫做目标对象或目标组,对他们的描述包括年龄、年级、所学专题、 工作经历和职位等。比如,教学内容可能是为系统程序员、或五年级学习者、或中层管理人 员、或高中校长而开发的,在教学材料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描述,但是教学设计者必须要 超越这种一般性的描述,要更明确地说明这些教学材料所针对的学习者应具备的技能 区分目标人群与我们所说的试验学习者是十分重要的,目标人群是对广泛可能的用户群 的抽象描述,如大学生、五年级学生、或成年人。试验学习者则是设计师在开发教学时用来 测试教学的人。一般来说,试验学习者属于目标人群,即他们就是大学生、五年级学生、或 成年人,设计者在为目标人群设计教学的时候,试验学习者作为目标人群的代表,帮助设计 者计划教学,在教学开发后确定教学效果 那么设计者要知道目标人群的哪些信息呢?有关目标人群有用的信息包括:1)入门技 能,2)对该领域已有的知识,3)对教学内容和将采用的传递系统的态度,4)学习动机,5) 学业能力水平,6)学习爱好,7)对提供教学机构的态度,8)群体特征,下面逐一介绍这 几类信息
新的学习者人群设计时,对学习者的假设有可能是不准确的,在教学传递的时候就可能因此 而引发严重问题。 这些年来,教育心理学家已经研究得出了一些个性差异变量,确定了它们与学习之间的 关系。有关智力和个性的研究论文也非常多。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知道哪些变 量会显著影响我们所教学习者人群的成绩,因为设计者是对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组学习者来设 计教学的。在这一章里,我们要学习一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会影响学习的变量。如果你能够 按照这些变量来描述你的学习者,你就能够通过修改教学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 在设计过程的这个阶段,同样重要的另外一件事,就是要分析学习发生的环境,以及学 习者运用新学技能的环境。在有些情况下,学习者在教室里学习了某种技能,通过考试证实 掌握了,也就到此为止了。同样,学习者今年学的数学技能,可能会用在明年的数学课上。 在这些例子中,学技能的环境和用技能的环境是一样的。 但是,对于一门为管理人员开设的人际关系课程来说,也许是在一个培训中心里讲授和 练习这些技能,然后在不同的公司环境里应用这些技能。这些不同环境的特点应该在教学媒 体的选择上、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的评估等方面有所体现。 设计者要分析学习者和环境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分析不能在办公室里完成,设计者要与 学习者、教员和管理人员交谈,要访问教室、培训中心和学习者的工作场所,以了解学习者 获取新技能和使用新技能的环境。所有这些经历都会加深设计者对要教什么、以及对所学如 何被用的理解。 概念 学习者分析 下面我们开始研究对于给定的教学集合,学习者是谁?我们将这些学习者称为目标人群 (target population),是需要接受合适教学的对象。 有时候目标人群又叫做目标对象或目标组,对他们的描述包括年龄、年级、所学专题、 工作经历和职位等。比如,教学内容可能是为系统程序员、或五年级学习者、或中层管理人 员、或高中校长而开发的,在教学材料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描述,但是教学设计者必须要 超越这种一般性的描述,要更明确地说明这些教学材料所针对的学习者应具备的技能。 区分目标人群与我们所说的试验学习者是十分重要的,目标人群是对广泛可能的用户群 的抽象描述,如大学生、五年级学生、或成年人。试验学习者则是设计师在开发教学时用来 测试教学的人。一般来说,试验学习者属于目标人群,即他们就是大学生、五年级学生、或 成年人,设计者在为目标人群设计教学的时候,试验学习者作为目标人群的代表,帮助设计 者计划教学,在教学开发后确定教学效果。 那么设计者要知道目标人群的哪些信息呢?有关目标人群有用的信息包括:1)入门技 能,2)对该领域已有的知识,3)对教学内容和将采用的传递系统的态度,4)学习动机,5) 学业能力水平,6)学习爱好,7)对提供教学机构的态度,8)群体特征,下面逐一介绍这 几类信息
入门技能:目标人群在进入教学之前就应该已经掌握了一些与学习该目标有关的技能 (如,入门技能)。一些研究文献还讨论了其它一些学习者特点,将它们分为特性和共性, 这些特点与学习者的知识、经历和态度有关,并且也会影响教学的输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 参看 Richey(1992)的著作,他对这方面的研究做了详细的总结 对该领域已有的知识:当代有关学习的研究十分强调要确定学习者对于要教的内容已经 知道了什么。学习者很少对所学的知识完全不了解,或对于要学的领域缺乏起码的知识,但 是,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却经常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在我们教学的时候,学习者可能 要用过去所学的相关知识来解释现在所学的内容,他们是在先前理解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知 识,因此,对于设计者来说,确定先前知识的范围和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对教学内容和将采用的传递系统的态度:学习者对于要学的内容可能已有印象或持有某 种态度,甚至对于该如何教也有自己的看法。例如,目标人群可能已经掌握了保龄球的计分 规则,但对于学习打保龄球没有兴趣,或者,他们可能对于在保龄球道上学打保龄球有兴趣, 但是对于在计算机上或健身房里的模拟学习不感兴趣。因此设计者需要根据学习者样本群, 来确定学习者对教学中要包含的内容领域已有经验的范围、知识水平和态度。设计者还需要 了解学习者希望教学被如何传递 学习动机(ARCS):许多教师认为学习者的动机水平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因素。老师报 告说,当学习者对要学的内容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时,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Kler(1987) 开发了一个模型,说明成功学习所必需的各类动机。他还对如何用这些信息来设计有效的教 学提出了建议。 Keller的模型叫做ARCS模型( attentIo注意力、 relevance关联性、 confidence 自信心和 satisfaction满足感),在讲教学策略的那一章里我们要详细地介绍这个模型。在这 里只是用来说明在学习者分析期间如何获得这些信息 Keller建议问学习者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与你有多大的相关性?”,“教学目标中最 吸引你的是哪部分?”“你有多大把握能成功地达到目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了 解目标人群,有助于确定教学设计中的潜在问题。不要假定学习者会对所学内容很感兴趣, 或者假定学习者觉得所学内容与他们的兴趣或工作有关,或者假定他们会自信学得会,或者 假定学会后他们会很满足,这些假定几乎都是错的,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设计前而不是在教学 传递的时候发现学习者的真实感受,我们将在讨论学习者的一般特征之后,探讨学习者的学 习动机所产生的影响,描述收集动机数据的过程 学业能力水平确定学习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基本能力水平。这类信息有助于了解他们曾 有的教学体验,以及他们对新的不同教学方法的适应能力。 学习偏好了解目标人群的学习技能和偏好,以及他们是否愿意探索学习的新方式。换 句话来说,这些学习者是不是只接受讲座/讨论方式的教学,还是他们也成功体验过讨论班 形式的课程、案例研究、小组问题解决或基于web的课程? 对培训机构的态度要了解目标人群对于提供教学的机构的态度。他们对该机构的管理 和专家是持积极、建设性的态度,还是对主要领导人及他们提供合适教学的能力持怀疑态 度?研究发现这些态度对教学成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如果教学的成功与否是根据新学技能 运用于工作的可能性来确定时。那些对该机构和它们的专家持信任态度的人会更有可能运用 所学技能。 群体特征对学习者的仔细分析还将提供其他两类信息,这些信息会影响教学的设计 第一类信息是目标人群在重要变量上的异质度,显然,找出适应人群分化的教学方法很重要
入门技能 :目标人群在进入教学之前就应该已经掌握了一些与学习该目标有关的技能 (如,入门技能)。一些研究文献还讨论了其它一些学习者特点,将它们分为特性和共性, 这些特点与学习者的知识、经历和态度有关,并且也会影响教学的输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 参看 Richey(1992)的著作,他对这方面的研究做了详细的总结。 对该领域已有的知识:当代有关学习的研究十分强调要确定学习者对于要教的内容已经 知道了什么。学习者很少对所学的知识完全不了解,或对于要学的领域缺乏起码的知识,但 是,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却经常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在我们教学的时候,学习者可能 要用过去所学的相关知识来解释现在所学的内容,他们是在先前理解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知 识,因此,对于设计者来说,确定先前知识的范围和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对教学内容和将采用的传递系统的态度:学习者对于要学的内容可能已有印象或持有某 种态度,甚至对于该如何教也有自己的看法。例如,目标人群可能已经掌握了保龄球的计分 规则,但对于学习打保龄球没有兴趣,或者,他们可能对于在保龄球道上学打保龄球有兴趣, 但是对于在计算机上或健身房里的模拟学习不感兴趣。因此设计者需要根据学习者样本群, 来确定学习者对教学中要包含的内容领域已有经验的范围、知识水平和态度。设计者还需要 了解学习者希望教学被如何传递。 学习动机(ARCS):许多教师认为学习者的动机水平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因素。老师报 告说,当学习者对要学的内容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时,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Keller(1987) 开发了一个模型,说明成功学习所必需的各类动机。他还对如何用这些信息来设计有效的教 学提出了建议。Keller 的模型叫做 ARCS 模型(attention 注意力、relevance 关联性、confidence 自信心和 satisfaction 满足感),在讲教学策略的那一章里我们要详细地介绍这个模型。在这 里只是用来说明在学习者分析期间如何获得这些信息。 Keller 建议问学习者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与你有多大的相关性?”,“教学目标中最 吸引你的是哪部分?”“你有多大把握能成功地达到目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了 解目标人群,有助于确定教学设计中的潜在问题。不要假定学习者会对所学内容很感兴趣, 或者假定学习者觉得所学内容与他们的兴趣或工作有关,或者假定他们会自信学得会,或者 假定学会后他们会很满足,这些假定几乎都是错的,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设计前而不是在教学 传递的时候发现学习者的真实感受,我们将在讨论学习者的一般特征之后,探讨学习者的学 习动机所产生的影响,描述收集动机数据的过程。 学业能力水平 确定学习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基本能力水平。这类信息有助于了解他们曾 有的教学体验,以及他们对新的不同教学方法的适应能力。 学习偏好 了解目标人群的学习技能和偏好,以及他们是否愿意探索学习的新方式。换 句话来说,这些学习者是不是只接受讲座/讨论方式的教学,还是他们也成功体验过讨论班 形式的课程、案例研究、小组问题解决或基于 web 的课程? 对培训机构的态度 要了解目标人群对于提供教学的机构的态度。他们对该机构的管理 和专家是持积极、建设性的态度,还是对主要领导人及他们提供合适教学的能力持怀疑态 度?研究发现这些态度对教学成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如果教学的成功与否是根据新学技能 运用于工作的可能性来确定时。那些对该机构和它们的专家持信任态度的人会更有可能运用 所学技能。 群体特征 对学习者的仔细分析还将提供其他两类信息,这些信息会影响教学的设计。 第一类信息是目标人群在重要变量上的异质度,显然,找出适应人群分化的教学方法很重要
第二类信息是对目标人群的整体印象,这个印象必须建立在与目标人群的直接交流基础上 这里所要求的有关学习者的信息,并不是对学习者多方位的简单描述,或者从管理角度对学 习者的描述,而是只有通过与他们交流,才能了解到的他们知道什么、他们的感受如何 这些学习者变量可以用来选择或开发教学目标,它们会影响教学策略的构成,会有助于 设计师为教学开发动机策略,用不同类型的实例来解释关键知识点,决定教学可以采用(或 不能采用)的传递方式,以及采取各种能促使技能练习与学习者相关的做法, 为学习者分析收集数据 收集学习者数据有多种途径。一种方法是实地访问,与管理人员、教员和学习者面谈, 了解关于学习者入门技能、个人目的、对学习内容和培训组织的态度,以及自我报告技能水 平方面有价值的信息。在实地访问期间,设计师还要观察学习者在应用环境和教学环境下的 表现。无论是实地访问还是利用远程技术,设计师都要会使用调查和问卷来获得有关学习者 兴趣、目的、态度和自我报告技能方面的信息。除了自我报告和主管人员的评判外,设计师 还可以用前测来确定学习者实际的入门技能,以及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输出:学习者分析的结果包括对学习者下列信息的描述:1)入门技能,以及对该领域 以前具有的知识:2)对教学内容和传递系统的态度,3)学习动机,4)以前的学业成就和 能力水平,5)学习偏好,6)对提供培训机构的态度,7)群体特征。 应用环境分析 设计师还必须要考虑技能和知识应用的环境所具有的特点。前面我们已经学到,教学要 满足从需求分析中获得的某个需求,而需求分析是基于对某个失败结果或组织机遇的确定 教学就是要对所确定的某个需求,为学习者提供应具备的知识和态度,这些技能和态度会运 用在教室以外的某个场合,比如工作环境。学会某样东西只是为了在教学后的考试中表明已 经掌握了,这种情况并不多。所以,作为设计师,重要的是要知道我们的学习者会在什么样 的环境下运用他们的新技能。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详细的情景分析很重要,可以帮助学 习者进行适当地建构。对应用环境精确的分析也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以及对教学相关 性的认识,促进新知识和新技能向工作场合迁移 管理/监督支持我们必须知道学习者在运用新技能时所期望得到的组织支持。研究表明 在一个新的环境下(称为培训的迁移)运用新技能的最大动力就是学习者能受到支持。如果 管理人员、主管或专家对于那些使用新技能的人不闻不问,甚至惩罚,那么新技能的运用就 会停止。如果那些运用新技能的人能够得到认可和表扬,就会促进技能的运用,并有望解决 原先需求分析中确定的问题 如果没有管理方面的支持,那么设计师(或者培训机构)就增加了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即要寻求支持。在项目计划的时候就请管理人员参与,请他们担任领域专家,或者请他们在 学习者回到工作岗位后担任学习者的指导老师,都会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 实施点的物理条件环境分析的第二个内容是评定技能应用环境的物理条件。这些技能 的运用是否需要设备、设施、工具、时间或其他资源?这些信息可以用于设计培训环境,以
第二类信息是对目标人群的整体印象,这个印象必须建立在与目标人群的直接交流基础上。 这里所要求的有关学习者的信息,并不是对学习者多方位的简单描述,或者从管理角度对学 习者的描述,而是只有通过与他们交流,才能了解到的他们知道什么、他们的感受如何。 这些学习者变量可以用来选择或开发教学目标,它们会影响教学策略的构成,会有助于 设计师为教学开发动机策略,用不同类型的实例来解释关键知识点,决定教学可以采用(或 不能采用)的传递方式,以及采取各种能促使技能练习与学习者相关的做法。 为学习者分析收集数据 收集学习者数据有多种途径。一种方法是实地访问,与管理人员、教员和学习者面谈, 了解关于学习者入门技能、个人目的、对学习内容和培训组织的态度,以及自我报告技能水 平方面有价值的信息。在实地访问期间,设计师还要观察学习者在应用环境和教学环境下的 表现。无论是实地访问还是利用远程技术,设计师都要会使用调查和问卷来获得有关学习者 兴趣、目的、态度和自我报告技能方面的信息。除了自我报告和主管人员的评判外,设计师 还可以用前测来确定学习者实际的入门技能,以及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输出:学习者分析的结果包括对学习者下列信息的描述:1)入门技能,以及对该领域 以前具有的知识;2)对教学内容和传递系统的态度,3)学习动机,4)以前的学业成就和 能力水平,5)学习偏好,6)对提供培训机构的态度,7)群体特征。 应用环境分析 设计师还必须要考虑技能和知识应用的环境所具有的特点。前面我们已经学到,教学要 满足从需求分析中获得的某个需求,而需求分析是基于对某个失败结果或组织机遇的确定。 教学就是要对所确定的某个需求,为学习者提供应具备的知识和态度,这些技能和态度会运 用在教室以外的某个场合,比如工作环境。学会某样东西只是为了在教学后的考试中表明已 经掌握了,这种情况并不多。所以,作为设计师,重要的是要知道我们的学习者会在什么样 的环境下运用他们的新技能。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详细的情景分析很重要,可以帮助学 习者进行适当地建构。对应用环境精确的分析也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以及对教学相关 性的认识,促进新知识和新技能向工作场合迁移。 管理/监督支持 我们必须知道学习者在运用新技能时所期望得到的组织支持。研究表明 在一个新的环境下(称为培训的迁移)运用新技能的最大动力就是学习者能受到支持。如果 管理人员、主管或专家对于那些使用新技能的人不闻不问,甚至惩罚,那么新技能的运用就 会停止。如果那些运用新技能的人能够得到认可和表扬,就会促进技能的运用,并有望解决 原先需求分析中确定的问题。 如果没有管理方面的支持,那么设计师(或者培训机构)就增加了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即要寻求支持。在项目计划的时候就请管理人员参与,请他们担任领域专家,或者请他们在 学习者回到工作岗位后担任学习者的指导老师,都会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 实施点的物理条件 环境分析的第二个内容是评定技能应用环境的物理条件。这些技能 的运用是否需要设备、设施、工具、时间或其他资源?这些信息可以用于设计培训环境,以
便于学习者可以在类似于工作环境的条件下练习这些技能 实施点的社会环境了解技能运用的社会环境对于设计有效的教学也很重要,在分析社 会因素方面,可以问如下的问题:学习者会单独工作还是会作为小组成员一起工作?他们是 独立工作吗?会不会在员工会议上或者在领导面前阐述观点?所学的技能在本单位是否已 有人熟练掌握了,还是他们是第一批人? 与工作环境相关的技能为了保证新技能满足所确定的需求,我们要请现在在应用环境 下工作的雇员评价要学的技能与他们工作的相关性,设计师要能判断对新技能的运用是否存 在物理条件、社会环境或动机方面的限制,物理条件方面的限制诸如缺乏办公场地、过时的 设备、时间安排不合适、人手太少等等。例如,对一个有着稳定客流量、所有四条电话线都 很繁忙、并且在规定的30分钟之内能够响应的接待人员来说,没有必要接受客户服务培训 类似地,对于教室没有电脑的教师也没有必要进行计算机教学应用的培训 在应用环境下收集环境分析数据 尽管有些教学分析可以在办公室里完成,但是环境分析则要求设计师到适当的环境下去 观察。这些观察会影响整个项目未来的进程,不仅为项目发展提供了重要信息,也扩展了设 计师的知识和技能。 出于环境分析目的的实地考察事先要做好充分计划,尽可能做一个或多个访问,所访问 的这些点要有特色,有些点应该是需求分析时就已经确定的 访问的目的是要从潜在的学习者和管理人员那里获得数据,观察新技能将要运用的工作 环境。基本的数据收集过程就是访谈和观察。访谈可以围绕本章提出的关键议题写出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与特定的情境或项目有关,依赖于每个环境的独特特性 输出:这个研究阶段的主要成果是:1)有关技能将要运用的物理条件和组织环境的描 述,2)可能促进或影响学习者运用新技能的因素。 学习环境分析 对学习环境的分析包含两部分内容:现状和应具有的条件。现状是对教学将发生环境的 描述,可以是对一个教学点,如公司的培训中心,也可以是对多个教学点中的一个进行描述 应具有的条给出了支持本教学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和资源。 在学习环境分析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点对教学需求的满足程度,2)教 学点模拟工作环境的适应性,3)在教学点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多种培训传递方式的可行性, 4)可能影响教学设计和传递的限制 教学点对教学需求的满足程度在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的第一步所产生的教学目的陈述 中,列出了完成目的所需要的工具和其他支持项。你去访问的学习环境是否包含这些工具? 如果有,是否能用?现今最普通的工具就是计算机,有计算机吗?与组织培训机构的计算机 是否兼容?最重要的是,这些计算机是否与其他实施本教学的培训点的计算机兼容? 教学点模拟工作环境的可能性另外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培训环境对工作环境的模拟
便于学习者可以在类似于工作环境的条件下练习这些技能。 实施点的社会环境 了解技能运用的社会环境对于设计有效的教学也很重要,在分析社 会因素方面,可以问如下的问题:学习者会单独工作还是会作为小组成员一起工作?他们是 独立工作吗?会不会在员工会议上或者在领导面前阐述观点?所学的技能在本单位是否已 有人熟练掌握了,还是他们是第一批人? 与工作环境相关的技能 为了保证新技能满足所确定的需求,我们要请现在在应用环境 下工作的雇员评价要学的技能与他们工作的相关性,设计师要能判断对新技能的运用是否存 在物理条件、社会环境或动机方面的限制,物理条件方面的限制诸如缺乏办公场地、过时的 设备、时间安排不合适、人手太少等等。例如,对一个有着稳定客流量、所有四条电话线都 很繁忙、并且在规定的 30 分钟之内能够响应的接待人员来说,没有必要接受客户服务培训。 类似地,对于教室没有电脑的教师也没有必要进行计算机教学应用的培训。 在应用环境下收集环境分析数据 尽管有些教学分析可以在办公室里完成,但是环境分析则要求设计师到适当的环境下去 观察。这些观察会影响整个项目未来的进程,不仅为项目发展提供了重要信息,也扩展了设 计师的知识和技能。 出于环境分析目的的实地考察事先要做好充分计划,尽可能做一个或多个访问,所访问 的这些点要有特色,有些点应该是需求分析时就已经确定的。 访问的目的是要从潜在的学习者和管理人员那里获得数据,观察新技能将要运用的工作 环境。基本的数据收集过程就是访谈和观察。访谈可以围绕本章提出的关键议题写出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与特定的情境或项目有关,依赖于每个环境的独特特性。 输出:这个研究阶段的主要成果是:1)有关技能将要运用的物理条件和组织环境的描 述,2)可能促进或影响学习者运用新技能的因素。 学习环境分析 对学习环境的分析包含两部分内容:现状和应具有的条件。现状是对教学将发生环境的 描述,可以是对一个教学点,如公司的培训中心,也可以是对多个教学点中的一个进行描述。 应具有的条件给出了支持本教学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和资源。 在学习环境分析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点对教学需求的满足程度,2)教 学点模拟工作环境的适应性,3)在教学点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多种培训传递方式的可行性, 4)可能影响教学设计和传递的限制。 教学点对教学需求的满足程度 在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的第一步所产生的教学目的陈述 中,列出了完成目的所需要的工具和其他支持项。你去访问的学习环境是否包含这些工具? 如果有,是否能用?现今最普通的工具就是计算机,有计算机吗?与组织培训机构的计算机 是否兼容?最重要的是,这些计算机是否与其他实施本教学的培训点的计算机兼容? 教学点模拟工作环境的可能性 另外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培训环境对工作环境的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