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开发教学策略 进行教学 修改教学 评价需求 编写绩开发评开发教开发和选择 设计并实施 确定目的 效目标 测量表 学策略 教学材料 教学的形成 性评价 分析学习者 和环境 设计并实施 总结性评价 目标 能说出选择教学传输系统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会安排教学顺序和教学块(分配到每堂课) 能说出教学策略的五个基本成分,说明每种成分要做的基本考虑 ●能为指定的学习者和教学目标开发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前活动、内容呈现、学习者参 与活动、考核方式和增强活动 能开发与学习者成熟度和能力水平以及学习结果类型一致的教学策略 会为教学策略的学习成分选择合适的学习分组和媒体 背景 正如本章章名所示,这一章主要讨论设计师如何决定教学该怎样向学习者呈现。“教学策略 词意指各种教与学活动,如分组讨论、独自阅读、个案研究、讲座、计算机模拟、工作表、 小组协作项目等等,这些都是微观教学策略。设计师在做这类决策之前,还必须要有宏观策略 即从向学习者引入某个专题,到最后学习者掌握目标为止的整体策略)。为了区分微观策略和
第八章 开发教学策略 目标 ⚫ 能说出选择教学传输系统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 会安排教学顺序和教学块(分配到每堂课) ⚫ 能说出教学策略的五个基本成分,说明每种成分要做的基本考虑 ⚫ 能为指定的学习者和教学目标开发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前活动、内容呈现、学习者参 与活动、考核方式和增强活动 ⚫ 能开发与学习者成熟度和能力水平以及学习结果类型一致的教学策略 ⚫ 会为教学策略的学习成分选择合适的学习分组和媒体 背景 正如本章章名所示,这一章主要讨论设计师如何决定教学该怎样向学习者呈现。“教学策略” 一词意指各种教与学活动,如分组讨论、独自阅读、个案研究、讲座、计算机模拟、工作表、 小组协作项目等等,这些都是微观教学策略。设计师在做这类决策之前,还必须要有宏观策略 (即从向学习者引入某个专题,到最后学习者掌握目标为止的整体策略)。为了区分微观策略和 评价需求 确定目的 进行教学 分析 分析学习者 和环境 编写绩 效目标 修改教学 开发评 测量表 开发教 学策略 设计并实施 教学的形成 性评价 设计并实施 总结性评价 开发和选择 教学材料
宏观策略,我们可以看看典型的教科书格式 如果你的手边正好有本教科书,不妨打开,看一看这本书的结构是如何方便学习者学习的。 典型的教科书,特别是针对成年人的,一般都有引言、内容主体、参考文献和索引。有的还有 复习题,放在各章的最后,也有的在教师手册上提供考试题。一般来说,教科书主要作为信息 源,教学策略是由读者或教师生成的,并且常常是教师在完成有关学习的所有工作:确定教学 目标、编写课程计划、出考卷、激励学习者、呈现教学内容、管理教学、批阅考卷。 组精心设计的教学材料,包含了一个好教师在教学习者时可能用到的各种策略和过程 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有必要开发一个教学策略,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我们有关促进学习过程的所 有知识 在过去的75年里,教育心理学家对于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行了很多研究,你可能阅读过这方 面的文章,也许会觉得很深奥,脱离现实学习环境。但是,心理学家已经成功地确定了学习过 程的几个重要成分,只要有这些成分出现,就总是能促进学习。动机、预备从属技能、练习和 反馈是其中的三个成分。 三、四十年前,对教学设计最初方法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行 为主义的一些观点后来被关于学习的认知方法所修改,相应地也修改和扩大了教学设计过程 最近,建构主义又对教学实践提出了批判,提出了新的方法。他们的一些观点也反映在当前的 教学设计过程中。本书所采用的模型是一个通用过程,适应于各种心理学观点,特别是关于教 学策略的观点。 这一章描述了可用于为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的过程,在下一章里,你将会看 到这些教学策略如何被直接地运用于教学材料的选择、开发,以及课堂过程的设计 概念 我们前面所学的教学设计步骤都是关于教什么的,在这些确定了之后,我们现在要考虑如 何教的问题。教学策略一词包含了内容的顺序安排和组织,特别是学习活动的顺序和安排,以 及决定如何传递内容和活动几个方面 在任何正规的教育过程中,都有一套管理和传递教与学活动(我们称之为教学)的基本方 法,这套方法又叫做铐遴熏统( delivery systems)。传递系统和教学策略不是同义词,传递系统 既可以是设计师在开发教学策略时需要考虑的条件,也可以是教学策略开发所导致的结果。选 择传递系统通常是一门课课程管理方面的决定,开发教学策略则是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计划过 程,下面两节将分别介绍如何选择传递系统,如何开发教学策略。 选择传递系统 要定义什么是传递系统,最好的方法是举例说明。下面是常用的教学传递系统: 传统模型一—教师与一组学习者在教室/培训中心或实验室里 ●函授通信 大班讲座 使用广播或录像带的远程课程
宏观策略,我们可以看看典型的教科书格式。 如果你的手边正好有本教科书,不妨打开,看一看这本书的结构是如何方便学习者学习的。 典型的教科书,特别是针对成年人的,一般都有引言、内容主体、参考文献和索引。有的还有 复习题,放在各章的最后,也有的在教师手册上提供考试题。一般来说,教科书主要作为信息 源,教学策略是由读者或教师生成的,并且常常是教师在完成有关学习的所有工作:确定教学 目标、编写课程计划、出考卷、激励学习者、呈现教学内容、管理教学、批阅考卷。 一组精心设计的教学材料,包含了一个好教师在教学习者时可能用到的各种策略和过程。 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有必要开发一个教学策略,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我们有关促进学习过程的所 有知识。 在过去的75年里,教育心理学家对于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行了很多研究,你可能阅读过这方 面的文章,也许会觉得很深奥,脱离现实学习环境。但是,心理学家已经成功地确定了学习过 程的几个重要成分,只要有这些成分出现,就总是能促进学习。动机、预备从属技能、练习和 反馈是其中的三个成分。 三、四十年前,对教学设计最初方法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行 为主义的一些观点后来被关于学习的认知方法所修改,相应地也修改和扩大了教学设计过程, 最近,建构主义又对教学实践提出了批判,提出了新的方法。他们的一些观点也反映在当前的 教学设计过程中。本书所采用的模型是一个通用过程,适应于各种心理学观点,特别是关于教 学策略的观点。 这一章描述了可用于为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的过程,在下一章里,你将会看 到这些教学策略如何被直接地运用于教学材料的选择、开发,以及课堂过程的设计。 概念 我们前面所学的教学设计步骤都是关于教什么的,在这些确定了之后,我们现在要考虑如 何教的问题。教学策略一词包含了内容的顺序安排和组织,特别是学习活动的顺序和安排,以 及决定如何传递内容和活动几个方面。 在任何正规的教育过程中,都有一套管理和传递教与学活动(我们称之为教学)的基本方 法,这套方法又叫做传递系统(delivery systems)。传递系统和教学策略不是同义词,传递系统 既可以是设计师在开发教学策略时需要考虑的条件,也可以是教学策略开发所导致的结果。选 择传递系统通常是一门课课程管理方面的决定,开发教学策略则是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计划过 程,下面两节将分别介绍如何选择传递系统,如何开发教学策略。 选择传递系统 要定义什么是传递系统,最好的方法是举例说明。下面是常用的教学传递系统: ⚫ 传统模型------教师与一组学习者在教室/培训中心或实验室里 ⚫ 函授通信 ⚫ 大班讲座 ⚫ 使用广播或录像带的远程课程
双向交互视频会议 基于计算机的教 从独自学习到教师辅助 从纯文字的练习题到完全交互的多媒体 基于web教学(因特网或内部网) 从独自学习到教师辅助 从纯文字的练习题到完全交互的多媒体(在学习者的访问带宽限制之内) ●自定步骤方案(有时候会宽进宽出),包括了教师、助教、印刷材料、媒体模块,以及 学习资料包的多种组合 组合式定制系统 在一个理想化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了选择最佳的教学传递系统,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 行考虑和决策: 1.考虑教学目的、学习者特点、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教学目标和评测要求 2.重温教学分析,确定教学目标的逻辑分组,以便以后按合适的顺序讲授 3.规划在教学中要用到的学习成分 4.选择对学习最有效的学生分组方式 5.确定符合对学习环境成本、易用和实用要求的有效的媒体和材料 6.选择或开发一个传递系统,该系统最佳地满足了第1步的考虑和第2-5步的决定 上面描述的是选择传递系统的理想过程,因为所做的决定基于对需求的仔细考虑,从这点 来说,选择一个传递系统(第6步)是开发教学策略过程的输出(第2-5步)。如果改变顺序,先 选择传递系统,就意味着在对有效传递教学的必要条件完全认识之前就做出了决定,因此可能 会受到该方案固有特点的限制 关于这个选择传递系统的理想过程,还有三点需要说明。首先,几乎永远不可能这么做 个原因是教师和教学设计师,通常都有所喜欢的课程传递方式,因此,在他们的心里,教学 传递系统是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之前就已经选择好了的。第二个原因是教学传递系统经常是由 传递教学的学习环境所决定的,设计师只需要在这个环境下工作,为课程或研讨班稍做改变。 如果设计师是在传统的学校环境下工作,传递系统通常假设为传统的教室环境。同样,在企业 培训中,如果大多数场合是以教师为主,传递系统也通常假设为传统教室环境。第三个原因是 有些教学环境新近购置和安装了新的传递系统,如视频设备和计算机,设计师会被告知这些系 统要被作为教学传递系统,这经常是为了证明此购买决定是正确的。现今因特网(以及一些内 部网)到处存在,web技术发展迅速,在考虑跨越时间和地域限制向家庭或台式系统传递教学 时往往成为首选。当这些环境变得流行的时候,它们通常都会如此,设计师必须要能够灵活地 利用这类系统中能用于教学传递的一切便利。如果要教的技能和用来传递教学的系统之间不匹 配,那么设计师就必须做出决定,提出另一套传递系统。 第二点要说明的是上面描述的过程似乎是一个线性的、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但实际上第3 4、5步经常要同时考虑。例如,你可能会决定为了学习者更好地掌握需要提供练习和答案(第3 步),在描述活动的时候,你决定3-5人组成学习小组(第4步),观看预先录制的三盘不同场景 的录像带(第5步),因为你认为这样做练习效果最好。在这章的后面我们将讨论如何将这些教 学策略的片断组装在一起。 最后一点要说明的是,无论你是先选择传递系统还是后选择传递系统,我们现在所使用的
⚫ 双向交互视频会议 ⚫ 基于计算机的教学 ◆ 从独自学习到教师辅助 ◆ 从纯文字的练习题到完全交互的多媒体 ⚫ 基于web教学(因特网或内部网) ◆ 从独自学习到教师辅助 ◆ 从纯文字的练习题到完全交互的多媒体(在学习者的访问带宽限制之内) ⚫ 自定步骤方案(有时候会宽进宽出),包括了教师、助教、印刷材料、媒体模块,以及 学习资料包的多种组合。 ⚫ 组合式定制系统 在一个理想化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了选择最佳的教学传递系统,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 行考虑和决策: 1. 考虑教学目的、学习者特点、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教学目标和评测要求 2. 重温教学分析,确定教学目标的逻辑分组,以便以后按合适的顺序讲授 3. 规划在教学中要用到的学习成分 4. 选择对学习最有效的学生分组方式 5. 确定符合对学习环境成本、易用和实用要求的有效的媒体和材料 6. 选择或开发一个传递系统,该系统最佳地满足了第1步的考虑和第2-5步的决定。 上面描述的是选择传递系统的理想过程,因为所做的决定基于对需求的仔细考虑,从这点 来说,选择一个传递系统(第6步)是开发教学策略过程的输出(第2-5步)。如果改变顺序,先 选择传递系统,就意味着在对有效传递教学的必要条件完全认识之前就做出了决定,因此可能 会受到该方案固有特点的限制。 关于这个选择传递系统的理想过程,还有三点需要说明。首先,几乎永远不可能这么做! 一个原因是教师和教学设计师,通常都有所喜欢的课程传递方式,因此,在他们的心里,教学 传递系统是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之前就已经选择好了的。第二个原因是教学传递系统经常是由 传递教学的学习环境所决定的,设计师只需要在这个环境下工作,为课程或研讨班稍做改变。 如果设计师是在传统的学校环境下工作,传递系统通常假设为传统的教室环境。同样,在企业 培训中,如果大多数场合是以教师为主,传递系统也通常假设为传统教室环境。第三个原因是 有些教学环境新近购置和安装了新的传递系统,如视频设备和计算机,设计师会被告知这些系 统要被作为教学传递系统,这经常是为了证明此购买决定是正确的。现今因特网(以及一些内 部网)到处存在,web技术发展迅速,在考虑跨越时间和地域限制向家庭或台式系统传递教学 时往往成为首选。当这些环境变得流行的时候,它们通常都会如此,设计师必须要能够灵活地 利用这类系统中能用于教学传递的一切便利。如果要教的技能和用来传递教学的系统之间不匹 配,那么设计师就必须做出决定,提出另一套传递系统。 第二点要说明的是上面描述的过程似乎是一个线性的、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但实际上第3、 4、5步经常要同时考虑。例如,你可能会决定为了学习者更好地掌握需要提供练习和答案(第3 步),在描述活动的时候,你决定3-5人组成学习小组(第4步),观看预先录制的三盘不同场景 的录像带(第5步),因为你认为这样做练习效果最好。在这章的后面我们将讨论如何将这些教 学策略的片断组装在一起。 最后一点要说明的是,无论你是先选择传递系统还是后选择传递系统,我们现在所使用的
系统化设计模型都同样可用。这个模型中的这些常规的教学设计步骤,无论是对于印刷材料的 函授传递系统,还是数字化的交互式多媒体传递系统,也都适用。我们之所以在这里讨论选择 传递系统的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实际就是在这个阶段发生的,在本章的后面还要重新讨论指 定媒体和选择传递系统的最佳时机。这里再次重申,传递系统和教学策略不是同义词,图8.1解 释了教学策略的开发过程,以及教学策略和选择传递系统之间的关系。图81中的阴影部分是我 们要在这章介绍的教学策略开发步骤 图8.1开发教学策略和选择传递系统 开发教学策略 策划教学策略的 学习成分 内容顺序化 为学习成分选择 将目标分配到课 统一媒体选择 和分块 学生分组 选择传递学习成 分的媒体 选择传递系统 已确定了传 为教学策略选择和开发最 递系统? 好的传递系统 教学策略 个教学策略( instructional strategy)包括:教学内容块的顺序安排、对教学中要包 含的学习成分的描述、教学时学习者如何分组的说明,以及为传递教学而做出的媒体选择。下 面分别介绍这些教学策略的组成。 内容顺序安排和分块 内容顺序安排开发教学策略的第一步是确定教学顺序,管理内容分块。你会按照什么顺序 向学习者呈现内容呢?回答此问题最好的工具是教学分析流图。你可以从最底层的技能开始, 即从将入门技能和要教的技能分开的那条线上面的技能开始,然后沿着层次结构逐渐向上 个技能的信息只有在与它相关的所有从属技能的信息都呈现后才能够呈现 一个教学目的的教学顺序从逻辑上说应该是从左边,即开始点,进行到右边。如果某个主 要步骤有从属技能,那么它们就应该在进行到下一个主要步骤前教完
系统化设计模型都同样可用。这个模型中的这些常规的教学设计步骤,无论是对于印刷材料的 函授传递系统,还是数字化的交互式多媒体传递系统,也都适用。我们之所以在这里讨论选择 传递系统的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实际就是在这个阶段发生的,在本章的后面还要重新讨论指 定媒体和选择传递系统的最佳时机。这里再次重申,传递系统和教学策略不是同义词,图8.1解 释了教学策略的开发过程,以及教学策略和选择传递系统之间的关系。图8.1中的阴影部分是我 们要在这章介绍的教学策略开发步骤。 图8.1 开发教学策略和选择传递系统 教学策略 一个教学策略(instructional strategy)包括:教学内容块的顺序安排、对教学中要包 含的学习成分的描述、教学时学习者如何分组的说明,以及为传递教学而做出的媒体选择。下 面分别介绍这些教学策略的组成。 内容顺序安排和分块 内容顺序安排 开发教学策略的第一步是确定教学顺序,管理内容分块。你会按照什么顺序 向学习者呈现内容呢?回答此问题最好的工具是教学分析流图。你可以从最底层的技能开始, 即从将入门技能和要教的技能分开的那条线上面的技能开始,然后沿着层次结构逐渐向上。一 个技能的信息只有在与它相关的所有从属技能的信息都呈现后才能够呈现。 一个教学目的的教学顺序从逻辑上说应该是从左边,即开始点,进行到右边。如果某个主 要步骤有从属技能,那么它们就应该在进行到下一个主要步骤前教完。 开发教学策略 策划教学策略的 学习成分 为学习成分选择 学生分组 内容顺序化 和分块 将目标分配到课 统一媒体选择 选择传递学习成 分的媒体 已确定了传 递系统? 为教学策略选择和开发最 好的传递系统 Yes 选择传递系统 No
因为教学目的分析指出了要完成的每一步,从属技能分析指出了在学习教学目的的主要步 骤之前必须获得的技能,所以教学顺序倾向于从底向上从左到右的结合。也就是说,先教第 步的从属技能,然后教第一步,随后教第2步的从属技能,再是第2步,重复这个顺序直到教完 所有步骤。最后,是对教学目的中所有步骤进行综合教学和练习。图414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的 一个例子,图上方框的编号就是教学的顺序,从最底下开始,直到每个主要步骤。 这种通用排序方法有两个例外,第一种情况是当两个或多个主步骤是一样的,或者具有相 同的从属技能时。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重复教这些技能。只要告诉学习者在此时要用到他 们以前学过的某项技能即可。 第二种不能采用通用排序方法的例外情况是教学中要用到几种设备,或者是要用到一个设 备的几个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分析可能会要求学习者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辨识该设备的不 同组成,为了防止做辨识来回折腾,可能会要求将所有这类教学放到这个单元的开始部分。类 似地,有时候也会要求将所有最低层次的言语信息教学目标,如定义,在教学开始的时候一起 呈现。这么做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可能流失了该定义有意义的上下文,造成学习者记忆信 息以及利用上下文线索检索信息的困难。学习者也会认为脱离上下文环境学习的言语信息是支 离破碎的、比较枯燥。 教学内容分块开发教学策略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你在教学中准备提供的材料块的大小 一种极端的情况是线性的程序教学方法,它是将所有信息分为很小的单元,要求学习者不断地 响应。另一种极端的情况是传统的教科书,每章就是一个信息单元,你可以决定是按照一个目 标一个目标呈现你的信息,间或提供活动,还是将几个目标的信息先呈现,然后再进行学习者 活动 在决定要呈现的信息数量(或块的大小)时,你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学习者的年龄 2.教材的复杂性 3.所发生的学习类型 4.不管是什么学习活动,都将注意力放在任务上 5.完成每个教学块中所有教学策略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例如,向学习者介绍预备技能、呈现内容、提供练习各要花费多少时间呢?对于幼儿, 般的建议都是将教学块做得小一些,越成熟的学习者就越能处理较大的内容块。但是不管学习 者是什么年龄,如果教学内容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多样的反馈活动,学习者就不至于很快地 感到厌倦 设计师经常面对的任务是要对一个两一三天的培训班或一个一学期长的课程进行内容分块 半天能学多少?一天能学多少?传递系统不同,差别就很大。自学的传递系统,如印刷模块或 基于计算机的学习,设计师不必担心时间限制,因为这些系统本身就允许不同的学习者花费不 同的学习时间。但是在教师主导的或电视教学的方式下,就需要精确地估计时间。但是没有能 够预计时间花费的神奇公式,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开发一个教学片断,实际试验一下,在此基础 上估计整个课程或讨论班要花多少时间。如果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千万不要等到所 有的教学都开发完了才估计传递教学要花费多少时间
因为教学目的分析指出了要完成的每一步,从属技能分析指出了在学习教学目的的主要步 骤之前必须获得的技能,所以教学顺序倾向于从底向上从左到右的结合。也就是说,先教第一 步的从属技能,然后教第一步,随后教第2步的从属技能,再是第2步,重复这个顺序直到教完 所有步骤。最后,是对教学目的中所有步骤进行综合教学和练习。图4.14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的 一个例子,图上方框的编号就是教学的顺序,从最底下开始,直到每个主要步骤。 这种通用排序方法有两个例外,第一种情况是当两个或多个主步骤是一样的,或者具有相 同的从属技能时。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重复教这些技能。只要告诉学习者在此时要用到他 们以前学过的某项技能即可。 第二种不能采用通用排序方法的例外情况是教学中要用到几种设备,或者是要用到一个设 备的几个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分析可能会要求学习者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辨识该设备的不 同组成,为了防止做辨识来回折腾,可能会要求将所有这类教学放到这个单元的开始部分。类 似地,有时候也会要求将所有最低层次的言语信息教学目标,如定义,在教学开始的时候一起 呈现。这么做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可能流失了该定义有意义的上下文,造成学习者记忆信 息以及利用上下文线索检索信息的困难。学习者也会认为脱离上下文环境学习的言语信息是支 离破碎的、比较枯燥。 教学内容分块 开发教学策略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你在教学中准备提供的材料块的大小。 一种极端的情况是线性的程序教学方法,它是将所有信息分为很小的单元,要求学习者不断地 响应。另一种极端的情况是传统的教科书,每章就是一个信息单元,你可以决定是按照一个目 标一个目标呈现你的信息,间或提供活动,还是将几个目标的信息先呈现,然后再进行学习者 活动。 在决定要呈现的信息数量(或块的大小)时,你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 学习者的年龄 2. 教材的复杂性 3. 所发生的学习类型 4. 不管是什么学习活动,都将注意力放在任务上 5. 完成每个教学块中所有教学策略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例如,向学习者介绍预备技能、呈现内容、提供练习各要花费多少时间呢?对于幼儿,一 般的建议都是将教学块做得小一些,越成熟的学习者就越能处理较大的内容块。但是不管学习 者是什么年龄,如果教学内容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多样的反馈活动,学习者就不至于很快地 感到厌倦。 设计师经常面对的任务是要对一个两-三天的培训班或一个一学期长的课程进行内容分块。 半天能学多少?一天能学多少?传递系统不同,差别就很大。自学的传递系统,如印刷模块或 基于计算机的学习,设计师不必担心时间限制,因为这些系统本身就允许不同的学习者花费不 同的学习时间。但是在教师主导的或电视教学的方式下,就需要精确地估计时间。但是没有能 够预计时间花费的神奇公式,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开发一个教学片断,实际试验一下,在此基础 上估计整个课程或讨论班要花多少时间。如果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千万不要等到所 有的教学都开发完了才估计传递教学要花费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