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学目的分析 进行教学 修改教学 分析 评价需求 开发和选择 设计并实施 确定目标 效目标 测量表 学策略 教学材料 教学的形成 性评价 分析学习者 和环境 设计并实施 总结性评价 目的 能够将教学目的按下列类型分类:智慧技能、言语信息、心智运动技能和态度 会使用目的分析方法确定完成教学目的所需要的主要步骤 背景 在我们一章一章介绍教学设计过程的时候,请注意每章要讨论的内容都标示在每章开始 部分的教学设计流图上。 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确定我们的教学应该包含的技能和知识。因为这是一个相对 复杂的过程,我们将其划分为两个子步骤,在本书用两章分别阐述。这一章我们将介绍教学 设计师如何使用目的分析方法确定教学目的的主要成分。在下一章,将介绍如何进一步分析 教学目的的每一步,确定从属技能。这整个过程就叫做教学分析 在明确教学目的后,对设计师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学生要证明他们已经完成了 教学目的,他们必须要能够做什么?”这种提问的方式,与那种先确定要教的内容或主题, 再根据SME的观点决定每个主题要囊括的信息的做法是很不相同的。SME的方法重在知道 什么,教学设计的方法则侧重能做什么。 最近一些年,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些很有效的过程,用来确定教学中应该包含哪些技能和 知识,才能使学生高效快速地达到学习目的。例如,你能够想象这些员工所受到的挫折吗 他们上了两周的培训班,学习开发和维护网页,但是第一周学的是因特网的历史和理论,直
1 第三章 教学目的分析 目的 ⚫ 能够将教学目的按下列类型分类:智慧技能、言语信息、心智运动技能和态度 ⚫ 会使用目的分析方法确定完成教学目的所需要的主要步骤 背景 在我们一章一章介绍教学设计过程的时候,请注意每章要讨论的内容都标示在每章开始 部分的教学设计流图上。 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确定我们的教学应该包含的技能和知识。因为这是一个相对 复杂的过程,我们将其划分为两个子步骤,在本书用两章分别阐述。这一章我们将介绍教学 设计师如何使用目的分析方法确定教学目的的主要成分。在下一章,将介绍如何进一步分析 教学目的的每一步,确定从属技能。这整个过程就叫做教学分析。 在明确教学目的后,对设计师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学生要证明他们已经完成了 教学目的,他们必须要能够做什么?”这种提问的方式,与那种先确定要教的内容或主题, 再根据 SME 的观点决定每个主题要囊括的信息的做法是很不相同的。SME 的方法重在知道 什么,教学设计的方法则侧重能做什么。 最近一些年,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些很有效的过程,用来确定教学中应该包含哪些技能和 知识,才能使学生高效快速地达到学习目的。例如,你能够想象这些员工所受到的挫折吗, 他们上了两周的培训班,学习开发和维护网页,但是第一周学的是因特网的历史和理论,直 评价需求 确定目标 进行教学 分析 分析学习者 和环境 编写绩 效目标 修改教学 开发评 测量表 开发教 学策略 设计并实施 教学的形成 性评价 设计并实施 总结性评价 开发和选择 教学材料
到第二周才坐到计算机旁,体验学会发布自己网页的兴奋。这个例子不仅是摧残学习兴趣的 典型,也说明需要有一个过程来确定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哪些技能。 类似地,对于一门有关莎士比亚戏剧的课程,教学设计师不应根据学习内容描述,即学 生要读的莎士比亚十大戏剧,作为课程的目标,而应该准确地说明学生学完后要能够做什么。 通过使用目的分析方法,设计师所设立的教学目标将不只是简单地说明学生在完成莎翁课程 时读了什么。这章集中介绍这些目的分析过程。 必须要强调的是目的分析方法并不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唯一方法,但是,使用这种方法, 确实有助于确定那些有效完成教学目的所需要的技能。 概念 教学分析是若干过程的集合,用于确定实现某个教学目的的相关步骤,以及学生完成任 务所需要的从属技能。从属技能,本身可能不太重要,不足以成为学习的输出,但是它们是 为了完成更高级技能或上位技能所必须达到的。对从属技能的获取,会有利于掌握上位技能, 或促进上位技能的学习 在这一章里,我们本质上只讨论目的语句分析,即如何精确确定学生要能够做什么。在 第四章里,我们讨论分析过程,确定为达到目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从属(或预备)技能,这 整个过程就叫做教学分析,包括目的分析和从属技能分两个阶段。 目的分析有两个基本步骤,第一步是按照将要发生的学习的种类对目的分类(不同的学 习种类又叫做学习类型):第二步是确定并顺序化完成目的所需要的主要步骤 请看下面几个简化的目的语句 给定一组城市名,说明它们是哪些州的首府 2.给定银行对账单和一个支票簿,计算支票账目余额 3.安装并操作摄像机 4.选择积极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 这里的每一个教学目的都可以成为一个教学课程的起点,问题是:“我们如何确定为了 达到这些目的需要学习哪些技能?”第一步需将教学目的按照加涅的学习类型分类,每个目 的都可以归为其中的一类,这是目的分析以及第四章所讨论的从属技能分析技术的依据 言语信息 上面的教学目的样例中第一条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能够说出以这些城市为州首府的州名 教这个技能有很多种方法,学生学这种技能也有很多种方法,但是对于每个问题只有一个答 案,并且只有一种基本的方式来问这些问题,没有符号运算-没有问题解决,也没有规则 应用。基本上来说,言语信息类教学目的都需要学生对于特定问题给出特定的回答。 经常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动词来判断一个目的是不是言语信息类目的,因为这类目的经常 要求学生要能说出、能列出、或能描述出某样东西,即教学中要教需要陈述或罗列的“东西
2 到第二周才坐到计算机旁,体验学会发布自己网页的兴奋。这个例子不仅是摧残学习兴趣的 典型,也说明需要有一个过程来确定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哪些技能。 类似地,对于一门有关莎士比亚戏剧的课程,教学设计师不应根据学习内容描述,即学 生要读的莎士比亚十大戏剧,作为课程的目标,而应该准确地说明学生学完后要能够做什么。 通过使用目的分析方法,设计师所设立的教学目标将不只是简单地说明学生在完成莎翁课程 时读了什么。这章集中介绍这些目的分析过程。 必须要强调的是目的分析方法并不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唯一方法,但是,使用这种方法, 确实有助于确定那些有效完成教学目的所需要的技能。 概念 教学分析是若干过程的集合,用于确定实现某个教学目的的相关步骤,以及学生完成任 务所需要的从属技能。从属技能,本身可能不太重要,不足以成为学习的输出,但是它们是 为了完成更高级技能或上位技能所必须达到的。对从属技能的获取,会有利于掌握上位技能, 或促进上位技能的学习。 在这一章里,我们本质上只讨论目的语句分析,即如何精确确定学生要能够做什么。在 第四章里,我们讨论分析过程,确定为达到目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从属(或预备)技能,这 整个过程就叫做教学分析,包括目的分析和从属技能分两个阶段。 目的分析有两个基本步骤,第一步是按照将要发生的学习的种类对目的分类(不同的学 习种类又叫做学习类型);第二步是确定并顺序化完成目的所需要的主要步骤。 请看下面几个简化的目的语句: 1. 给定一组城市名,说明它们是哪些州的首府 2. 给定银行对账单和一个支票簿,计算支票账目余额 3. 安装并操作摄像机 4. 选择积极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 这里的每一个教学目的都可以成为一个教学课程的起点,问题是:“我们如何确定为了 达到这些目的需要学习哪些技能?”第一步需将教学目的按照加涅的学习类型分类,每个目 的都可以归为其中的一类,这是目的分析以及第四章所讨论的从属技能分析技术的依据。 言语信息 上面的教学目的样例中第一条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能够说出以这些城市为州首府的州名。 教这个技能有很多种方法,学生学这种技能也有很多种方法,但是对于每个问题只有一个答 案,并且只有一种基本的方式来问这些问题,没有符号运算------没有问题解决,也没有规则 应用。基本上来说,言语信息类教学目的都需要学生对于特定问题给出特定的回答。 经常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动词来判断一个目的是不是言语信息类目的,因为这类目的经常 要求学生要能说出、能列出、或能描述出某样东西,即教学中要教需要陈述或罗列的“东西
因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存储信息,在考试的时候检索出信息 智慧技能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条教学目的:计算支票账目余额。无论谁看这个目的,都会认定为 问题求解任务,因此归属为智慧技能。智慧技能要求学生做独特的认知活动,其独特性在于 学生是用以前没有碰到过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或完成某个活动。三种最重要的智慧技能类型 是:形成概念、运用规则和解决问题。 具备这些技能后,学生就能够按照名称和特性对事物进行分类,就会应用一种规则,会 为了解决问题而选择和应用不同的规则。任何需要学生以某种方式操作符号信息的教学目的 都是智慧技能。所以,除了问题求解目的外,下面所列也归类为智慧技能:会应用规则计算 营业税、会将不同的生物归类到哺乳类和爬虫类 能够确定不同层次的智慧技能非常重要。学习概念就是要能够判断某个实例是不是概念 的一部分,如果概念是棒球设备,学生就应该能够判断各种设备是不是棒球设备。注意所呈 现的刺激物可能是实物,也可能是一张图,或者是对物体的描述,学生掌握了这个概念是因 为他们学习了棒球设备区别于其它运动设备或其他物体的独有特点 概念结合后就产生了规则。“a的平方加b的平方等于c的平方”就是一条规则。在这 条规则中,学生首先要有a、b、c的概念,以及平方、加法和平方根的概念,这个规则表示 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测定该规则知识掌握情况就是给学生一些a和b的值,要求计算c 的值。学生必须要遵循一串步骤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智慧技能的最高级别是问题求解。一般有两类问题:良好结构的( well-structured)和病态 结构的(il- structured),最典型的良好结构的例子是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一系列概念和规则 来解决一个良好定义的问题。通常,学生(或问题求解者)被提供了一堆关于某个情景的细节, 可以运用什么规则和概念的建议,以及对解应该具备什么特点的要求,解法相对确定。代数 问题也是典型的具有良好结构的问题,有一个确定的求解过程,有各种概念和规则,还有 个“正确”答案。 研究者也将一些问题归类为病态结构的问题,这类问题具有如下的特点:学生并不能获 得求解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所有数据,甚至问题本身也可能是不清楚的,有多种解决方法,但 是没有一个解法被认为是“正确答案”。教学设计过程本身就是典型的病态结构问题,我们 对于那些形成教学需求的规则以及判断哪些学生需要接受教学的原则知之甚少,有多种方法 分析教学,有多种策略呈现教学,也有多种方法来评价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师所创建的教学大多数都属于智慧技能类,重要的是要能够按照技能的不同层 次区分学习的输出。为了决定教学目的是不是需要修改,是否对学生合适,有时候还需要将 其拔高到高一级的智慧技能。当设计师面对言语信息类的教学目的时往往如此。 心智运动技能 上面列出的第三个教学目的是安装并操作摄像机。这应该归入心智运动目的,因为它包 含了思维和身体动作的协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成功地录像,要用特定的方式操作设
3 因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存储信息,在考试的时候检索出信息。 智慧技能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条教学目的:计算支票账目余额。无论谁看这个目的,都会认定为 问题求解任务,因此归属为智慧技能。智慧技能要求学生做独特的认知活动,其独特性在于 学生是用以前没有碰到过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或完成某个活动。三种最重要的智慧技能类型 是:形成概念、运用规则和解决问题。 具备这些技能后,学生就能够按照名称和特性对事物进行分类,就会应用一种规则,会 为了解决问题而选择和应用不同的规则。任何需要学生以某种方式操作符号信息的教学目的 都是智慧技能。所以,除了问题求解目的外,下面所列也归类为智慧技能:会应用规则计算 营业税、会将不同的生物归类到哺乳类和爬虫类。 能够确定不同层次的智慧技能非常重要。学习概念就是要能够判断某个实例是不是概念 的一部分,如果概念是棒球设备,学生就应该能够判断各种设备是不是棒球设备。注意所呈 现的刺激物可能是实物,也可能是一张图,或者是对物体的描述,学生掌握了这个概念是因 为他们学习了棒球设备区别于其它运动设备或其他物体的独有特点。 概念结合后就产生了规则。“ a 的平方加 b 的平方等于 c 的平方”就是一条规则。在这 条规则中,学生首先要有 a、b、c 的概念,以及平方、加法和平方根的概念,这个规则表示 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测定该规则知识掌握情况就是给学生一些 a 和 b 的值,要求计算 c 的值。学生必须要遵循一串步骤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智慧技能的最高级别是问题求解。一般有两类问题:良好结构的(well-structured)和病态 结构的(ill-structured),最典型的良好结构的例子是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一系列概念和规则 来解决一个良好定义的问题。通常,学生(或问题求解者)被提供了一堆关于某个情景的细节, 可以运用什么规则和概念的建议,以及对解应该具备什么特点的要求,解法相对确定。代数 问题也是典型的具有良好结构的问题,有一个确定的求解过程,有各种概念和规则,还有一 个“正确”答案。 研究者也将一些问题归类为病态结构的问题,这类问题具有如下的特点:学生并不能获 得求解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所有数据,甚至问题本身也可能是不清楚的,有多种解决方法,但 是没有一个解法被认为是“正确答案”。教学设计过程本身就是典型的病态结构问题,我们 对于那些形成教学需求的规则以及判断哪些学生需要接受教学的原则知之甚少,有多种方法 分析教学,有多种策略呈现教学,也有多种方法来评价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师所创建的教学大多数都属于智慧技能类,重要的是要能够按照技能的不同层 次区分学习的输出。为了决定教学目的是不是需要修改,是否对学生合适,有时候还需要将 其拔高到高一级的智慧技能。当设计师面对言语信息类的教学目的时往往如此。 心智运动技能 上面列出的第三个教学目的是安装并操作摄像机。这应该归入心智运动目的,因为它包 含了思维和身体动作的协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成功地录像,要用特定的方式操作设 备
心智运动技能的特征是学生必须要有肌肉运动,可以借助设备,也可以不借助设备,来 达到某个结果。在某些环境下,心智运动类教学目的可能有大量的心理活动,即可能有许多 精神的或认知的活动伴随着运动动作。然而,出于教学分析的需要,如果学生必须学会执行 某个新的、不很琐碎的运动技能,或者其表现取决于某个体力技能的熟练操作,我们就称其 为心智运动类教学目的。考虑下面的例子,投球是一个心智运动技能,需要重复练习才能掌 握。设置录像机自动录下头天晚上的节目是一个智慧技能,其中的按键操作对于成年人来说 是一个很细小的动作,要掌握并不需要额外的练习。 态度 如果我们以让学生选择做什么的方式来表达目的,如同第四个教学目的:选择一种健康 的生活方式,那么这个目的就应归属为态度类教学目的。态度通常描述为趋向于做出某种选 择或决定。例如,我们可能希望每个人都选择成为一个好员工,选择保护环境,选择吃有营 养的食物。第四个目的是说学生应该选择正确对待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确定一个目的是否 为态度目的,就要判断学生是否需要做出选择,教学目的是否指明了决策的方向 态度目的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们可能在教学结束时还未达到。它们通常都是长期目的,非 常重要的,但是在短期内难以评价是否完成 在你考虑一个态度目的的时候,你会发现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某个态度的唯一办法是让他 们做事情,这个享情可以是心智运动技能、智慧技能或言语信息,因此,态度教学目的可以 视为会影响学生在某种环境下的行为选择,看他们所做的智慧技能、运动技能,或所陈述的 言语信息就知道他们的选择 熟悉加涅理论的人可能会问:加涅的第五个学习类型---认知策略,怎么没有提到?我 们在本书中省去了这个术语,因为我们认为认知策略可以同病态结构问题求解一样对待,可 以当作智慧技能来教。认知策略是我们用来管理思维方式、确保自我学习的元过程。有些认 知策略很直接,如重复新认识的人的名字几次,同时想着他们的长相,下次再碰到的时候你 就能够叫出他们的名字了。有些认知策略较复杂,比如如何为应付考试而对要考的内容进行 组织、归类、记忆和应用。下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知策略的例子,是一个市政工程师为了 设计房地产开发需要用到的策略。 工程师要有权使用各种物理设备和智能工具,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地理 信息系统数据库、土地调查数据、土壤分析、水文数据,以及上水道、下水道和电力设 施的资料。 2.工程师要了解书本上关于土地开发项目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工程对策。 3.对于大型项目,工程师要能够管理协调各方力量,包括内部人员和有关环境 法律和建筑方面的顾问专家 4.工程师要能够在一个前所未遇的环境下组织、管理和应用所有这些工具、这 些求解策略和协作技能。这些工具有的能用,有的可能没用:这些策略也有的能用,有 的不能用,或者还需要修改。有些项目组成员做得又快又好,而有些人则需要更多的指 导和帮助。最后,对这个地方的最终开发应该算作一类产品,是该工程师调动各方资源 所得到的对此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4 心智运动技能的特征是学生必须要有肌肉运动,可以借助设备,也可以不借助设备,来 达到某个结果。在某些环境下,心智运动类教学目的可能有大量的心理活动,即可能有许多 精神的或认知的活动伴随着运动动作。然而,出于教学分析的需要,如果学生必须学会执行 某个新的、不很琐碎的运动技能,或者其表现取决于某个体力技能的熟练操作,我们就称其 为心智运动类教学目的。考虑下面的例子,投球是一个心智运动技能,需要重复练习才能掌 握。设置录像机自动录下头天晚上的节目是一个智慧技能,其中的按键操作对于成年人来说 是一个很细小的动作,要掌握并不需要额外的练习。 态度 如果我们以让学生选择做什么的方式来表达目的,如同第四个教学目的:选择一种健康 的生活方式,那么这个目的就应归属为态度类教学目的。态度通常描述为趋向于做出某种选 择或决定。例如,我们可能希望每个人都选择成为一个好员工,选择保护环境,选择吃有营 养的食物。第四个目的是说学生应该选择正确对待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确定一个目的是否 为态度目的,就要判断学生是否需要做出选择,教学目的是否指明了决策的方向。 态度目的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们可能在教学结束时还未达到。它们通常都是长期目的,非 常重要的,但是在短期内难以评价是否完成。 在你考虑一个态度目的的时候,你会发现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某个态度的唯一办法是让他 们做事情,这个事情可以是心智运动技能、智慧技能或言语信息,因此,态度教学目的可以 视为会影响学生在某种环境下的行为选择,看他们所做的智慧技能、运动技能,或所陈述的 言语信息就知道他们的选择。 熟悉加涅理论的人可能会问:加涅的第五个学习类型------认知策略,怎么没有提到?我 们在本书中省去了这个术语,因为我们认为认知策略可以同病态结构问题求解一样对待,可 以当作智慧技能来教。认知策略是我们用来管理思维方式、确保自我学习的元过程。有些认 知策略很直接,如重复新认识的人的名字几次,同时想着他们的长相,下次再碰到的时候你 就能够叫出他们的名字了。有些认知策略较复杂,比如如何为应付考试而对要考的内容进行 组织、归类、记忆和应用。下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知策略的例子,是一个市政工程师为了 设计房地产开发需要用到的策略。 1. 工程师要有权使用各种物理设备和智能工具,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地理 信息系统数据库、土地调查数据、土壤分析、水文数据,以及上水道、下水道和电力设 施的资料。 2. 工程师要了解书本上关于土地开发项目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工程对策。 3. 对于大型项目,工程师要能够管理协调各方力量,包括内部人员和有关环境、 法律和建筑方面的顾问专家。 4. 工程师要能够在一个前所未遇的环境下组织、管理和应用所有这些工具、这 些求解策略和协作技能。这些工具有的能用,有的可能没用;这些策略也有的能用,有 的不能用,或者还需要修改。有些项目组成员做得又快又好,而有些人则需要更多的指 导和帮助。最后,对这个地方的最终开发应该算作一类产品,是该工程师调动各方资源 所得到的对此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这个市政工程师的工作可以直接类比本章前面对教学设计师工作的描述,都是在解决病 态结构问题。对于本书所描述的教学设计过程,我们将认知策略和问题求解视为智慧技能的 最高级别。 目的分析过程 教一个教学目的所需要的教学量随目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有 些目的所表示的技能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教完,有些目的可能要学很多小时才能达到,目的越 小,越容易精确分析要学什么。在我们确定了目的的分类之后,有必要更进一步地说明在完 成目的的时候,学生要能做什么。 设计师用来分析目的的最佳技术就是要精确描述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学生每步要做什 么。这不象说得这么容易。学生所做的可能是可以观察到的身体动作,如心智运动技能,也 可能是要在明显动作之前必须完成的智力活动,如智慧技能。比如,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观察 到清洗刷子及喷雾设备的步骤,但是几乎不可能直接观察到一个人为了决定刷一栋楼需要多 少油漆而进行思考的所有过程 在描述完成目的所要进行的各步骤时,你可能会发现在某一步需要做出判断,随后有多 种选择(因此都要学)。例如,在洗刷子时,在清洗过程的某一时刻,油漆洗不出来,这时 就要采用其它的技术。类似地,为了解决面积和油漆用料这道算术题,可能需要先将问题区 分为“类型A”(光面)或“类型B”(糙面),然后基于选择,采用两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 法的一种。关键是学生不仅要学习如何判断,还要学习所有达到目的可选的步骤 目的分析就是要可视化的显示学生完成教学目的过程中要做的每一步。每一步都用一个 方框表示,如下图所示: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第4步 第5步 这张图表示的是如果学生具有目的语句中所描述的工具,那么要完成目的,他必须先做 第一步,这一步可能是将两个数相加,也可能是在键盘上敲某个键;做完第一步后,他再做 第2步、第3步、第4步和第5步。做完第五步后,这个过程就算完成了。如果完全做完了, 就要考虑该怎么证明完成了目的 这个过程听起来很容易,但是当你开始进行具体的目的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并不简单, 随之的问题是一步该有多大?一步应有多少内容?答案主要与学生有关,如果是教幼儿,步 骤必须很小,如果是同样的内容教年纪较大的学生,对他们教冋样的技能,这些技能可以结 合成较大的步骤 描述每个步骤的语句必须要有一个动词,来描述可以观测到的行为。在我们的例子里, 我们使用了动词“加”和“敲”,这些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在加法情况下,我们可以 看到写出的答案,我们看不到的是,如人的阅读或聆听,因为没有直接结果或产物。如果这 些也是目的的一部分,那么步骤中就要说明学生要从他们的阅读或聆听中找到了什么,每 步都要有可以观测的输出。 另外一个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行为是决策过程,显然这是一个要基于一些判断规则的
5 这个市政工程师的工作可以直接类比本章前面对教学设计师工作的描述,都是在解决病 态结构问题。对于本书所描述的教学设计过程,我们将认知策略和问题求解视为智慧技能的 最高级别。 目的分析过程 教一个教学目的所需要的教学量随目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有 些目的所表示的技能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教完,有些目的可能要学很多小时才能达到,目的越 小,越容易精确分析要学什么。在我们确定了目的的分类之后,有必要更进一步地说明在完 成目的的时候,学生要能做什么。 设计师用来分析目的的最佳技术就是要精确描述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学生每步要做什 么。这不象说得这么容易。学生所做的可能是可以观察到的身体动作,如心智运动技能,也 可能是要在明显动作之前必须完成的智力活动,如智慧技能。比如,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观察 到清洗刷子及喷雾设备的步骤,但是几乎不可能直接观察到一个人为了决定刷一栋楼需要多 少油漆而进行思考的所有过程。 在描述完成目的所要进行的各步骤时,你可能会发现在某一步需要做出判断,随后有多 种选择(因此都要学)。例如,在洗刷子时,在清洗过程的某一时刻,油漆洗不出来,这时 就要采用其它的技术。类似地,为了解决面积和油漆用料这道算术题,可能需要先将问题区 分为“类型 A”(光面)或“类型 B”(糙面),然后基于选择,采用两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 法的一种。关键是学生不仅要学习如何判断,还要学习所有达到目的可选的步骤。 目的分析就是要可视化的显示学生完成教学目的过程中要做的每一步。每一步都用一个 方框表示,如下图所示: 这张图表示的是如果学生具有目的语句中所描述的工具,那么要完成目的,他必须先做 第一步,这一步可能是将两个数相加,也可能是在键盘上敲某个键;做完第一步后,他再做 第 2 步、第 3 步、第 4 步和第 5 步。做完第五步后,这个过程就算完成了。如果完全做完了, 就要考虑该怎么证明完成了目的。 这个过程听起来很容易,但是当你开始进行具体的目的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并不简单, 随之的问题是一步该有多大?一步应有多少内容?答案主要与学生有关,如果是教幼儿,步 骤必须很小,如果是同样的内容教年纪较大的学生,对他们教同样的技能,这些技能可以结 合成较大的步骤。 描述每个步骤的语句必须要有一个动词,来描述可以观测到的行为。在我们的例子里, 我们使用了动词“加”和“敲”,这些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在加法情况下,我们可以 看到写出的答案,我们看不到的是,如人的阅读或聆听,因为没有直接结果或产物。如果这 些也是目的的一部分,那么步骤中就要说明学生要从他们的阅读或聆听中找到了什么,每一 步都要有可以观测的输出。 另外一个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行为是决策过程,显然这是一个要基于一些判断规则的 第 1 步 第 2 步 第 3 步 第 4 步 第 5 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