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电子的发现》 MYKONGLONG
18.1《电子的发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阴极射线及电子发现的过程 2)知道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的实验及理论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初 步了解原子不是最小不可分割的粒 感摩氯食理鲤人厦操看得 根据事实建立 展学说 符线围折键究,需次识余李 ·教学重点:阴极射线的研究。 ·教学难点:汤姆孙发现电子的理论推导。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和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MYKONGLONG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1)了解阴极射线及电子发现的过程; • (2)知道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的实验及理论推 导。 •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初 步了解原子不是最小不可分割的粒子。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和研究 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辩证发展的过 程,根据事实建立学说,发展学说,或是决定学说的取舍, 发现新的事实,再建立新的学说。人类就是这样通过光的 行为,经过分析和研究,逐渐认识原子的。 • 教学重点:阴极射线的研究。 • 教学难点:汤姆孙发现电子的理论推导。 •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和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发现的背景 19世纪是电磁学大发展的时期,到七、八 十年代电气工业开始有了发展,其中电气照明 也吸引了许多科学家的注意,问题涉及低压气 体放电现象,于是,人们竞相研究与低压气体 发电现象有关的问题。 MYKONGLONG
19世纪是电磁学大发展的时期, 到七、八 十年代电气工业开始有了发展, 其中电气照明 也吸引了许多科学家的注意,问题涉及低压气 体放电现象,于是,人们竞相研究与低压气体 发电现象有关的问题
阴极射线 阴极射线是低压气体放电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奇特现 象,德国物理学家J普吕克尔在1858年利用低压气体放 电管研究气体放电时发现的.从低压气体放电管阴极发出 种射线。 1876年,戈德 斯坦的研究 对其本性的 研究形成了英国 学派的微粒说和 德国学派的以太 说。 MYKONGLONG
阴极射线是低压气体放电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奇特现 象,德国物理学家J.普吕克尔在1858年利用低压气体放 电管研究气体放电时发现的 .从低压气体放电管阴极发出 一种射线。 阴极射线 对其本性的 研究形成了英国 学派的微粒说和 德国学派的以太 说。 1876年,戈德 斯坦的研究
阴极射线 对其本性的研究导致了英国学派的微粒说和德 国学派的以太。 实验 粒子和电礅波有什么区别? 实验该怎么儆? MYKONGLONG
阴极射线 对其本性的研究导致了英国学派的微粒说和德 国学派的以太。 粒子和电磁波有什么区别? 实验 实验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