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核力与结合能》 MYKONGLONG
19.5《核力与结合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核力的概念、特点及自然界存在的四种基本相 互作用; 2)知道稳定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随着原子序数 增大而 (3)理解结合能的概念,知道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 (4)知道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理解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会根据质能方程和质量亏损的概念计算核反应中释 放的核能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及数学计算能力。 MYKONGLONG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1)知道核力的概念、特点及自然界存在的四种基本相 互作用; • (2)知道稳定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随着原子序数 的增大而减小; • (3)理解结合能的概念,知道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 • (4)知道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理解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 2、过程与方法 • (1)会根据质能方程和质量亏损的概念计算核反应中释 放的核能; •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及数学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科学 理论对实践有着指导和预见作用的能力; (2)认识开发和利用核能对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 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质量亏损及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理 解 教学难点:结合能的概念、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 放像、课件播放等。 MYKONGLONG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使学生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科学 理论对实践有着指导和预见作用的能力; • (2)认识开发和利用核能对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 重要意义。 • 教学重点:质量亏损及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理 解。 • 教学难点:结合能的概念、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 放像、课件播放等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 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电荷数=质子数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子数 MYKONGLONG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 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电荷数=质子数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子数
核子靠什么力结合成原子核? 原子核的半径约为10-15m,只相 当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在这么小的 空间里带正电的质子与质子间的库仑库仑力 斥力是很大,万有引力太小,只有库 仑力的1036。而通常原子核是稳定的,m万 有 于是核内还应有另一种力把各种核子卩核万 紧紧拉在一起,此力称为核力。 核劫N有 引 库仑劫 MYKONGLONG
原子核的半径约为10-15m , 只相 当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在这么小的 空间里带正电的质子与质子间的库仑 斥力是很大,万有引力太小,只有库 仑力的10-36 。而通常原子核是稳定的, 于是核内还应有另一种力把各种核子 紧紧拉在一起, 此力称为核力。 核力 m p m p 库仑力 库仑力 万 有 引 力 万 有 引 核力力 核子靠什么力结合成原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