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永春县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命题:吕进式 第Ⅰ卷(阅读题共60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著《史记》,对孔子钦慕之情切切。又似有丝丝缕缕弦外之音, 好像司马氏不仅找到了精神家园,还体悟到了更高境界的史家情怀。 然而将至圣先师名为史家,古今鲜有人为。虽然孔子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 家,尽管他没做过一天的史官。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依班固言推论,《春秋》 当为鲁国右史所为。而孔子年轻时做过职司、委吏,后任中都宰,三年骤迁大司 寇摄相事,唯不见做史官的记录。 言史家孔子,也实不虚妄。读万卷书,孔子自不待说,孔子于周史应是详熟,行 万里路孔子也是不输,少时“入太庙,每事问”,壮而适周问礼,又周游列国十 四载,孔子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周详。其外,孔子于人物察考洞明,当是有 资格论人议事了。孔子的历史观与著述态度在今看来也十分可取,对待历史持科 学严谨的态度胜过今人。此大可辅言孔子为史家了 但是,以《春秋》名孔子为史家似乎也有点勉强。首先,孔子著《春秋》一事实 有争议。《春秋》是鲁国史书,历来被认为由鲁国史官所为;可历代史家、学者 又以为是孔子所修。《左传·成公十四年》载“君子曰:《春秋》……非圣人谁 能修之”。“圣人”就定指孔子吗?所以,这里不足为明证。倒是孟子言之凿凿: “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作《春秋》。”算是敲定此事。孟子齐 人,距孔子百多年,近圣人之居,史料当丰,传闻即真,况孟轲崇信求义,可信 度应是很高。再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道:“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 君莫能用,故西观周氏,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大抵也能堵左右之口。 当然也有折中的说法。两边都讨好,各方不得罪:《春秋》原为鲁国史官所写, 后经孔子修订成书。虽万分稳妥,可如此一来孔子有假他人功劳之嫌。 还有一个问题,《春秋》一万六千字,在今不抵一篇硕士论文的篇制,可却微言 大义,辞微旨博,一字褒贬,影响深远。于是历代解“经”传“经”之作不乏。 单说用古文写就的《春秋左氏传》,其史料补充丰赡,记事因果清明,写人性格 丰满,使《春秋》史纲泱泱为一部有历史律动的不朽巨作,堪称伟大。然而左丘 明因《左传》称史家,而孔子有《春秋》却不称史家,这很值得深思。 所以,言孔子为史家实不足取。孔子只是“好古”。自称“吾述而不作”,只阐 述前人学说而不去创作;“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旨在缔造理想,“大同”“小 康”。孔子又不只是好古,世衰道微,礼崩乐坏,孔子批判,毫不隐晦。虽“干 七十余君莫能用”以致“累累如丧家之犬”,仍卓然独立,岁寒松柏。代王立法, 惩恶劝善。如此说来,称孔子为史家还真的格局太小。夫子“木铎”,不若称“春 秋”孔子。 (摘编自郭小琲《春秋有大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是一部历史专著,依据孔子的生平和班固的意见,可以认为它是鲁 国专门负责“记事”的右史所作,与孔子无关 B.左丘明认为《春秋》出于“圣人”的编纂和撰写,却言辞含混约略,未能言 明具体的编撰者,以致为后世留下一桩谜案
福建省晋江市永春县 2017 届高三 10 月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50 分钟 分数:150 分 命题:吕进式 第Ⅰ卷(阅读题 共 60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著《史记》,对孔子钦慕之情切切。又似有丝丝缕缕弦外之音, 好像司马氏不仅找到了精神家园,还体悟到了更高境界的史家情怀。 然而将至圣先师名为史家,古今鲜有人为。虽然孔子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 家,尽管他没做过一天的史官。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依班固言推论,《春秋》 当为鲁国右史所为。而孔子年轻时做过职司、委吏,后任中都宰,三年骤迁大司 寇摄相事,唯不见做史官的记录。 言史家孔子,也实不虚妄。读万卷书,孔子自不待说,孔子于周史应是详熟,行 万里路孔子也是不输,少时“入太庙,每事问”,壮而适周问礼,又周游列国十 四载,孔子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周详。其外,孔子于人物察考洞明,当是有 资格论人议事了。孔子的历史观与著述态度在今看来也十分可取,对待历史持科 学严谨的态度胜过今人。此大可辅言孔子为史家了。 但是,以《春秋》名孔子为史家似乎也有点勉强。首先,孔子著《春秋》一事实 有争议。《春秋》是鲁国史书,历来被认为由鲁国史官所为;可历代史家、学者 又以为是孔子所修。《左传•成公十四年》载“君子曰:《春秋》……非圣人谁 能修之”。“圣人”就定指孔子吗?所以,这里不足为明证。倒是孟子言之凿凿: “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作《春秋》。”算是敲定此事。孟子齐 人,距孔子百多年,近圣人之居,史料当丰,传闻即真,况孟轲崇信求义,可信 度应是很高。再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道:“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 君莫能用,故西观周氏,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大抵也能堵左右之口。 当然也有折中的说法。两边都讨好,各方不得罪:《春秋》原为鲁国史官所写, 后经孔子修订成书。虽万分稳妥,可如此一来孔子有假他人功劳之嫌。 还有一个问题,《春秋》一万六千字,在今不抵一篇硕士论文的篇制,可却微言 大义,辞微旨博,一字褒贬,影响深远。于是历代解“经”传“经”之作不乏。 单说用古文写就的《春秋左氏传》,其史料补充丰赡,记事因果清明,写人性格 丰满,使《春秋》史纲泱泱为一部有历史律动的不朽巨作,堪称伟大。然而左丘 明因《左传》称史家,而孔子有《春秋》却不称史家,这很值得深思。 所以,言孔子为史家实不足取。孔子只是“好古”。自称“吾述而不作”,只阐 述前人学说而不去创作;“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旨在缔造理想,“大同”“小 康”。孔子又不只是好古,世衰道微,礼崩乐坏,孔子批判,毫不隐晦。虽“干 七十余君莫能用”以致“累累如丧家之犬”,仍卓然独立,岁寒松柏。代王立法, 惩恶劝善。如此说来,称孔子为史家还真的格局太小。夫子“木铎”,不若称“春 秋”孔子。 (摘编自郭小琲《春秋有大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春秋》是一部历史专著,依据孔子的生平和班固的意见,可以认为它是鲁 国专门负责“记事”的右史所作,与孔子无关。 B.左丘明认为《春秋》出于“圣人”的编纂和撰写,却言辞含混约略,未能言 明具体的编撰者,以致为后世留下一桩谜案
C.《史记》非常明确地主张《春秋》为孔子所编撰,但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 自孟子,他清楚地介绍了孔子撰述《春秋》的意图 D.有的学者认为《春秋》并非成于一人之手,鲁国史官有著述之功,至圣先师 有修订之劳,这种观点未被本文作者完全接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史家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熟悉前人留下的历史著述,还要能够关心国家乃 至天下大事,同时有一定的人生阅历。 B.如果能清楚地考察人物的事迹和品质,却缺乏科学的历史观和严谨的著述态 度,也还是难以成为一位优秀的史家。 C.孔子一生中任职虽然甚多,却唯独缺少做过史官的记录,所以本文作者认为 “言孔子为史家实不足取 D.出于史家独特的体悟,司马迁认为孔子观史、论史,也极具史家情怀,这在 《史记》的相关记述中隐约流露了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反映历史律动的不朽巨作《左传》相比,《春秋》是一部微言大义的史纲 在史料、记事与写人方面较为简略 B.作者从“好古”与“不只好古”、“丧家之犬”与“岁寒松柏”等角度描述 孔子,意在表现出其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C.孔子一面借“好古”缔造着自己的社会理想,一面“知其不可而为之”,以 直言不讳的批判精神面对社会现实。 D.孔子在春秋乱世遍干诸侯,教化民众,宛如木铎,这是他被称为“‘春秋 孔子”而非“《春秋》孔子”的原因。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万历二年进士。除汝宁推官。治行廉平,稍迁户部主 事 二十一年大计京官,与尚书孙谎秉公澄汰。首黜所亲都给事中王三余及 甥文选员外郎吕胤昌,其附丽政府及大学士赵志皋弟皆不免,政府大不堪。 给事中刘道隆因劾吏部议留拾遗庶僚非法。得旨,南星等专权植党,贬三官 光宗立,起太常少卿。拜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寻代张问达 为吏部尚书。当是时,人务奔竞,苞苴恣行,言路横尤甚。每文选郎出,辄邀 之半道,为人求官,不得则加以恶声,或逐之去。选郎即公正无如何,尚书亦太 息而已。南星素疾其弊,锐意澄清,独行己志,政府及中贵亦不得有所干请,诸 人惮其刚严不敢犯。有给事为赀郎求盐运司,即注赀郎王府,而出给事于外。知 县石三畏素贪,夤缘将行取,南星亦置之王府。时进士无为王官者,南星不恤 也 魏忠贤雅重之,尝于帝前称其任事。一日,遣娣子傅应星贽见,南星麾 之去。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宣各努力 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大学士魏广微,南星友允贞子也,素以通家子畜之。广微 入内阁附忠贤,尝三至南星门,拒勿见。又尝叹曰:“见泉无子。”见泉,允贞 别号也。广微恨刺骨,与忠贤比而龅南星
C.《史记》非常明确地主张《春秋》为孔子所编撰,但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 自孟子,他清楚地介绍了孔子撰述《春秋》的意图。 D.有的学者认为《春秋》并非成于一人之手,鲁国史官有著述之功,至圣先师 有修订之劳,这种观点未被本文作者完全接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史家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熟悉前人留下的历史著述,还要能够关心国家乃 至天下大事,同时有一定的人生阅历。 B.如果能清楚地考察人物的事迹和品质,却缺乏科学的历史观和严谨的著述态 度,也还是难以成为一位优秀的史家。 C.孔子一生中任职虽然甚多,却唯独缺少做过史官的记录,所以本文作者认为 “言孔子为史家实不足取”。 D.出于史家独特的体悟,司马迁认为孔子观史、论史,也极具史家情怀,这在 《史记》的相关记述中隐约流露了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反映历史律动的不朽巨作《左传》相比,《春秋》是一部微言大义的史纲, 在史料、记事与写人方面较为简略。 B.作者从“好古”与“不只好古”、“丧家之 犬”与“岁寒松柏”等角度描述 孔子,意在表现出其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C.孔子一面借“好古”缔造着自己的社会理想,一面“知其不可而为之”,以 直言不讳的批判精神面对社会现实。 D.孔子在春秋乱世遍干诸侯,教化民众,宛如木铎,这是他被称为“‘春秋’ 孔子”而非“《春秋》孔子”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万历二年进士。除汝宁推官。治行廉平,稍迁户部主 事。 二十一年大计京官,与尚书孙谎秉公澄汰。首黜所亲都给事中王三余及 鑨 ①甥文选员外郎吕胤昌,其附丽政府及大学士赵志皋弟皆不免,政府大不堪。 给事中刘道隆因劾吏部议留拾遗庶僚非法。得旨,南星等专权植党,贬三官。 光宗立,起太常少卿。拜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寻代张问达 为吏部尚书。当是时,人务奔竞,苞苴②恣行,言路横尤甚。每文选郎出,辄邀 之半道,为人求官,不得则加以恶声,或逐之去。选郎即公正无如何,尚书亦太 息而已。南星素疾其弊,锐意澄清,独行己志,政府及中贵亦不得有所干请,诸 人惮其刚严不敢犯。有给事为赀郎求盐运司,即注赀郎王府,而出给事于外。知 县石三畏素贪,夤缘③将行取,南星亦置之王府。时进士无为王官者,南星不恤 也。 魏忠贤雅重之,尝于帝前称其任事。一日,遣娣子傅应星贽见,南星麾 之去。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 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大学士魏广微,南星友允贞子也,素以通家子畜之。广微 入内阁附忠贤,尝三至南星门,拒勿见。又尝叹曰:“见泉无子。”见泉,允贞 别号也。广微恨刺骨,与忠贤比而龅南星
忠贤及其党恶南星甚,每矫敕谕,必目为元凶。于是御史张讷劾南星十 大罪。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南星家素贫,亲故捐助,始获竣。卒戍南星代 州。嫡母冯氏、生母李氏,并哀恸而卒。子生七龄,惊怖死。南星抵戍所,处之 怡然。 庄烈帝登极,有诏赦还。巡抚牟志夔,忠贤党也,故迟遣之,竟卒于戍 所。崇祯初,赠太子太保,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二百四十三卷) 【注】①瀧:孙瀧,字文中。嘉靖十四年进士及第。授编修,累官礼部 侍郎。②苞苴:贿赂。③夤(yin)缘:攀附权贵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 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B.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 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C.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 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D.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 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明清时,户部掌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 及一切财政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副职为左、右侍郎。 B.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官员的制度,分为京察、外察,每三年举行 次。通过考核来决定在京和在外官员的任免及职位的升降 C.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 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 D.登极,本指登上屋顶,后指皇帝即位。古代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生 动形象地形容皇帝即位,如:践极、南面、荣登大宝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南星秉公执法,整肃吏治。他与尚书孙鏰考核京官,首先就将与他 们亲近的王三余、吕胤昌罢黜,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也不能幸免。 B.赵南星忠于职守,锐意除弊。他对于官场上奔走于升迁之道、贿赂公 行的风气甚为痛恨,特立独行,极力澄清,朝廷上下都惧怕他,不敢向他开口请 托 C.赵南星刚直不阿,嫉恶如仇。魏忠贤曾在皇帝面前称赞他的为政才能, 并让自己的外甥拉拢他,他不为所动。因老友之子依附魏忠贤,他拒不接见,惹 来怨恨。 D.赵南星遭谗受害,含冤而卒。他秉公澄汰的做法虽然得到皇帝的大力 支持,但因直接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未能持久。他也受到打击迫害,含恨死于 戍所。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每文选郎出,辄邀之半道,为人求官,不得则加以恶声,或逐之去。(5 分) (2)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南星家素贫,亲故捐助,始获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忠贤及其党恶南星甚,每矫敕谕,必目为元凶。于是御史张讷劾南星十 大罪。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南星家素贫,亲故捐助,始获竣。卒戍南星代 州。嫡母冯氏、生母李氏,并哀恸而卒。子生七龄,惊怖死。南星抵戍所,处之 怡然。 庄烈帝登极,有诏赦还 。巡抚牟志夔,忠贤党也,故迟遣之,竟卒于戍 所。崇祯初,赠太子太保,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二百四十三卷) 【注】①鑨:孙鑨,字文中。嘉靖十四年进士及第。授编修,累官礼部 侍郎。②苞苴:贿赂。③夤(yín)缘:攀附权贵。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 外臣 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B.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 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C.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 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D.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 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明清时,户部掌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 及一切财政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副职为左、右侍郎。 B.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官员的制度,分为京察、外察,每三年举行一 次。通过考核来决定在京和在外官员的任免及职位的升降。 C.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 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 D.登极,本指登上屋顶,后指皇帝即位。古代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生 动形象地形容皇帝即位,如:践极、南面、荣登大宝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赵南星秉公执法,整肃吏治。他与尚书孙鑨考核京官,首先就将与他 们亲近的王三余、吕胤 昌罢黜,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也不能幸免。 B.赵南星忠于职守,锐意除弊。他对于官场上奔走于升迁之道、贿赂公 行的风气甚为痛恨,特立独行,极力澄清,朝廷上下都惧怕他,不敢向他开口请 托。 C.赵南星刚直不阿,嫉恶如仇。魏忠贤曾在皇帝面前称赞他的为政才能, 并让自己的外甥拉拢他,他不为所动。因老友之子依附魏忠贤,他拒不接见,惹 来怨恨。 D.赵南星遭谗受害,含冤而卒。他秉公澄汰的做法虽然得到皇帝的大力 支持,但因直接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未能持久。他也受到打击迫害,含恨死于 戍所。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10 分) (1)每文选郎出,辄邀之半道,为人求官,不得则加以恶声,或逐之去。(5 分) (2)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南星家素贫,亲故捐助,始获竣。(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水调歌头定王台① 南宋·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 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 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 墓而建。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 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③陵阙:皇帝的陵墓 8.结合全词,分析“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两句的作用。(5分) 9.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阐述。(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 的名句是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 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表达了这样 的意思。 (3)《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 原因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白云人家 夏阳 老刀和老马,我挺好的一对朋友,合伙开了家公司,不到一年,就散伙了。 朋友做成这样,真没劲,老马太混蛋了。老刀丢下这句话,怒气冲冲地走了。去 哪儿?上白云山种植药材。白云山,云海苍茫,是方圆数百里海拔最高的一座山 老刀刚去的那阵子,一天好几个电话打下来。即便如此,这家伙还是隔三差五地 躺在我家里,吃饱喝足后,霸在电脑前。后来,老刀就来得少了,偶尔下山进城 也是采购一些药材种子,来去匆忙。不仅人来得少,电话也少,十天半个月无音 讯 你是在山上养了狐狸精,还是嫌兄弟我这儿招待不周?我感到纳闷儿,忙给老刀 打电话 老刀在电话那头只是“嘎嘎”地笑,鸭子般开心。 我最后一次接到老刀的电话,是两年后的事。 那天,老刀告诉我,不想种药材了。 挂了电话后,我愣了好一会儿:这家伙怎么了?赚钱的买卖不做,手机也不用, 在山上成仙了?又过了半年,待到满山泻翠时,我收到老刀的一封信。老刀在信 里热情邀请我上山住几天,还画了一张草图。 按照老刀草图的指引,我那辆心爱的路虎越野车,在一条坑坑洼洼的山路上吭哧 了半天,终于走到了路的尽头一一白云山脚下的一个林场场部。把车寄存后,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水调歌头 定王台① 南宋·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②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 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 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 墓而建。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 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③陵阙:皇帝的陵墓。 8.结合全词,分析“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两句的作用。(5 分) 9.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阐述。(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 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 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 的意思。 (3)《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 原因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25 分) 白云人家 夏阳 老刀和老马,我挺好的一对朋友,合伙开了家公司,不到一年,就散伙了。 朋友做成这样,真没劲,老马太混蛋了。老刀丢下这句话,怒气冲冲地走了。去 哪儿?上白云山种植药材。白云山,云海苍茫,是方圆数百里海拔最高的一座山。 老刀刚去的那阵子,一天好几个电话打下来。即便如此,这家伙还是隔三差五地 躺在我家里,吃饱喝足后,霸在电脑前。后来,老刀就来得少了,偶尔下山进城, 也是采购一些药材种子,来去匆忙。不仅人来得少,电话也少,十天半个月无音 讯。 你是在山上养了狐狸精,还是嫌兄弟我这儿招待不周?我感到纳闷儿,忙给老刀 打电话。 老刀在电话那头只是“嘎嘎”地笑,鸭子般开心。 我最后一次接到老刀的电话,是两年后的事。 那天,老刀告诉我,不想种药材了。 挂了电话后,我愣了好一会儿:这家伙怎么了?赚钱的买卖不做,手机也不用, 在山上成仙了?又过了半年,待到满山泻翠时,我收到老刀的一封信。老刀在信 里热情邀请我上山住几天,还画了一张草图。 按照老刀草图的指引,我那辆心爱的路虎越野车,在一条坑坑洼洼的山路上吭哧 了半天,终于走到了路的尽头——白云山脚下的一个林场场部。把车寄存后,林
场的干部递给我一根木棍,指了指一条悬在头项的羊肠小道,说:走到头,便是 老刀的家。 老刀的家一一山的腰际,白云深处。 我拄着木棍,胆战心惊,在深山老林里蜗牛一样连滚带爬。四野万籁俱寂,一条 小路,绳一般抛向浓荫蔽日的原始森林深处,弯弯绕绕,走了七八公里,一拐弯 眼前突然变得开阔:云朵在脚下快速地流动,云海雾浪下,群山峻岭、城镇村庄、 阡陌田野、河流树林,像摆在一个棋盘上一样一览无余。浩阔的地貌让人平静, 我的心陡然升起一片清凉。久居城市的我,面对这样一方突然冒出来的世外桃源, 如痴如醉。 老刀站在几间瓦房前笑吟吟地看着我。 晚上,老刀隆重地烧了几道菜:小鸡炖蘑菇、山笋红焖兔子肉、清炒野菜、凉拌 木耳,奇香无比。明亮的松油灯下,两个人的影子在墙上张牙舞爪,大碗大碗的 地瓜酒,咣咣地碰,直到醉得不省人事。 第二天清晨,我被一群鸟吵醒。一群鸟的嫩嗓子,唤醒了整座白云山。四周影影 绰绰,牛奶一样的雾霭在指间流动。空气雨后春笋般清新湿润,我伸了伸懒腰, 贪婪地做着深呼吸。 碗鲜甜的地瓜粥,一碟爽口的成萝卜。早餐后,我们隔桌对坐,喝着绿茶聊天。 团雾停在桌上,停在我们中间。我问老刀,干吗不种药材一一不是挺来钱的吗? 老刀说,这里的气候和土壤特殊,种植的药材,几乎接近于野生的品种,来钱确 实挺快的。但你看我现在还需要钱吗?喝的吃的用的,哪一样不是自产的 我心有不甘地说,你这样远离尘世,会远离很多快乐,容易被时代抛弃的 老刀挥了挥手,使劲把桌上的那团雾扒拉开,说,抛弃什么?无非是互联网上那 些流水线作业的八卦新闻…我这里完全不插电,没有任何电器设备。但你看看, 满天星空比不过城市的霓虹灯?飞禽走兽的啼叫比不过歌星声嘶力竭的吼唱? 书上的唐诗宋词比不过电视连续剧里幼稚的缠绵?… 我得意地说,哼哼,你这里没有冰箱 老刀笑了。拉着我转到屋后,从一口幽深的井里往上拽起一个竹篮。湿淋淋的竹 篮里,两瓶红酒和一个西瓜,丝丝地直冒凉气。老刀说,不好意思,这是我们中 午享用的。 几天的接触里,我发现老刀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抽烟,偶尔喝点酒,养一条狗 几只鸡,种半亩稻田半亩瓜菜。每天早睡早起,晨时,携清风白云荷锄而出,晚 霞烧天时,坐在家门口喝茶读书看脚下的行云流水。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俗人,所以还得下山。老刀一直把我送到山脚的林场场部。临 别,塞给我五万块钱,叮嘱道,仔细想想,当年公司倒闭的事儿,主要是我的责 任,不能怪人家老马。这点钱,算是我赔给他的 我在这里种植药材赚钱的事儿,一定要替我保密,市侩之徒来多了,会污染这里 的空气。说到这里,老刀有些忧心忡忡了。 (选自《意林文汇》2015年第12期,有删节) 11.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老刀和老马合作做生意以失败告终,赌气上山种植药材,开辟另一条经营之 路,说明老刀是个性格倔强,看不起对手,压制对方为乐事的人。 B.小说设置悬念,老刀在山上过得怎样,“我”急切想知道,后来联系不多, 更想知道老刀的情况,情节顺势而下,很自然地吸引着读者
场的干部递给我一根木棍,指了指一条悬在头项的羊肠小道,说:走到头,便是 老刀的家。 老刀的家——山的腰际,白云深处。 我拄着木棍,胆战心惊,在深山老林里蜗牛一样连滚带爬。四野万籁俱寂,一条 小路,绳一般抛向浓荫蔽日的原始森林深处,弯弯绕绕,走了七八公里,一拐弯, 眼前突然变得开阔:云朵在脚下快速地流动,云海雾浪下,群山峻岭、城镇村庄、 阡陌田野、河流树林,像摆在一个棋盘上一样一览无余。浩阔的地貌让人平静, 我的心陡然升起一片清凉。久居城市的我,面对这样一方突然冒出来的世外桃源, 如痴如醉。 老刀站在几间瓦房前笑吟吟地看着我。 晚上,老刀隆重地烧了几道菜:小鸡炖蘑菇、山笋红焖兔子肉、清炒野菜、凉拌 木耳,奇香无比。明亮的松油灯下,两个人的影子在墙上张牙舞爪,大碗大碗的 地瓜酒,咣咣地碰,直到醉得不省人事。 第二天清晨,我被一群鸟吵醒。一群鸟的嫩嗓子,唤醒了整座白云山。四周影影 绰绰,牛奶一样的雾霭在指间流动。空气雨后春笋般清新湿润,我伸了伸懒腰, 贪婪地做着深呼吸。 一碗鲜甜的地瓜粥,一碟爽口的成萝卜。早餐后,我们隔桌对坐,喝着绿茶聊天。 一团雾停在桌上,停在我们中间。我问老刀,干吗不种药材——不是挺来钱的吗? 老刀说,这里的气候和土壤特殊,种植的药材,几乎接近于野生的品种,来钱确 实挺快的。但你看我现在还需要钱吗?喝的吃的用的,哪一样不是自产的? 我心有不甘地说,你这样远离尘世,会远离很多快乐,容易被时代抛弃的。 老刀挥了挥手,使劲把桌上的那团雾扒拉开,说,抛弃什么?无非是互联网上那 些流水线作业的八卦新闻……我这里完全不插电,没有任何电器设备。但你看看, 满天星空比不过城市的霓虹灯?飞禽走兽的啼叫比不过歌星声嘶力竭的吼唱? 书上的唐诗宋词比不过电视连续剧里幼稚的缠绵?…… 我得意地说,哼哼,你这里没有冰箱。 老刀笑了。拉着我转到屋后,从一口幽深的井里往上拽起一个竹篮。湿淋淋的竹 篮里,两瓶红酒和一个西瓜,丝丝地直冒凉气。老刀说,不好意思,这是我们中 午享用的。 几天的接触里,我发现老刀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抽烟,偶尔喝点酒,养一条狗 几只鸡,种半亩稻田半亩瓜菜。每天早睡早起,晨时,携清风白云荷锄而出,晚 霞烧天时,坐在家门口喝茶读书看脚下的行云流水。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俗人,所以还得下山。老刀一直把我送到山脚的林场场部。临 别,塞给我五万块钱,叮嘱道,仔细想想,当年公司倒闭的事儿,主要是我的责 任,不能怪人家老马。这点钱,算是我赔给他的。 我在这里种植药材赚钱的事儿,一定要替我保密,市侩之徒来多了,会污染这里 的空气。说到这里,老刀有些忧心忡忡了。 (选自《意林文汇》2015 年第 12 期,有删节) 11.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老刀和老马合作做生意以失败告终,赌气上山种植药材,开辟另一条经营之 路,说明老刀是个性格倔强,看不起对手,压制对方为乐事的人。 B.小说设置悬念,老刀在山上过得怎样,“我”急切想知道,后来联系不多, 更想知道老刀的情况,情节顺势而下,很自然地吸引着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