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品德学习 品德概述 1、品德与道德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的总和,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 操行等等。 ●品德是就个人道德面貌而言,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 个人身上的反映。道德品质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 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 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第七章 品德学习 ⚫ 一、品德概述 ⚫ 1、品德与道德 ⚫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的总和,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 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 操行等等。 ⚫ 品德是就个人道德面貌而言,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 个人身上的反映。道德品质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 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 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第七章品德学习 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主要表现在: (1)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离开 社会道德也就谈不上个人品德 (2)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学校道 德教育、家庭成员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 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品德对社会道德风气也能产生一定的反 作用
第七章 品德学习 ⚫ 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 联系主要表现在: ⚫ (1)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离开 社会道德也就谈不上个人品德 ⚫ (2)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学校道 德教育、家庭成员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 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3)品德对社会道德风气也能产生一定的反 作用
第七章品德学习 ●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表现在 (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 (2)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 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个部分 (3)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 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 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第四,道 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 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第七章 品德学习 ⚫ 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 区别表现在: ⚫ (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 ⚫ (2)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 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个部分 ⚫ (3)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 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 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第四,道 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 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二分法:知 ●2、三分法:知、情、行 ●3、四分法:知、情、意、行 4、系统学说(林崇德): (1)品德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道 德动机与道德行为方式系统) (2)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道 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心理特征系统) °(3)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 形式系统(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 1、二分法: 知、行 ⚫ 2、三分法:知、情、行 ⚫ 3、四分法:知、情、意、行 ⚫ 4、系统学说(林崇德): ⚫ (1)品德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道 德动机与道德行为方式系统) ⚫ (2)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道 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心理特征系统) ⚫ (3)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 形式系统(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国外关于品德形成的理论 (一)认知发展论的品德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思想: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 分,因而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看作是一种蕴涵关系,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 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 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发展中找到根据 ●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 ●规律:从他律发展到自律
三、国外关于品德形成的理论 ⚫ (一)认知发展论的品德理论 ⚫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基本思想: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 分,因而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看作是一种蕴涵关系,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 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 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发展中找到根据 ⚫ 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 ⚫ 规律:从他律发展到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