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教案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明确动物学的概念 2、掌握动物学的目的与任务、研究方法和分类知识 重点: 动物学的目的与任务、研究方法和分类知识 难点: 分类知识 课时 讲授2学时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授课 2、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节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生物的种类繁多,目前已鉴定的约有200万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发现的种还会逐年增加,有人 (RC.Brusca等,1990)估计 约有2000万-5000万种有待发现和命名。为了辨认、研究和利用如此丰富多彩的 生物世界,人们将它们系统整理、分门别类,分为若干不同的界。 长期以来,生物被分为两界:植物界和动物界,随着科学的发展,认识的深入,不断提出新的分界学说,到现 在还有争论。 林奈时代,以肉眼所能观察到的特征来区分,以生物能否运动提出动物界和植物界2界系统。 光镜广泛使用后发现,许多单细胞生物兼有动物和植物的特性(如眼虫),提出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3界系统。 电镜技术的发展,提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概念,于是有了4界、5界、6界、8界分类系统。 分界 代表人物 动物界 2界系统 Car lvon Linne 1735 植物界
动物学教案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明确动物学的概念 2、掌握动物学的目的与任务、研究方法和分类知识 重点: 动物学的目的与任务、研究方法和分类知识 难点: 分类知识 课时: 讲授2学时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授课 2、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节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生物的种类繁多,目前已鉴定的约有200万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发现的种还会逐年增加,有人 (R.C.Brusca等,1990)估计,约有2 000万-5 000万种有待发现和命名。为了辨认、研究和利用如此丰富多彩的 生物世界,人们将它们系统整理、分门别类,分为若干不同的界。 长期以来,生物被分为两界:植物界和动物界,随着科学的发展,认识的深入,不断提出新的分界学说,到现 在还有争论。 林奈时代,以肉眼所能观察到的特征来区分,以生物能否运动提出动物界和植物界2界系统。 光镜广泛使用后发现,许多单细胞生物兼有动物和植物的特性(如眼虫),提出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3界系统。 电镜技术的发展,提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概念,于是有了4界、5界、6界、8界分类系统。 分界 代表人物 依 动物界 2界系统 植物界 Car lvon Linné 1735 肉
原生生物界 3界系统动物界 J.Hogg1860 E.H.Haeckel1866 植物界 原核生物界 4界系统原始有核界 后生植物界 H.F.Copeland1938 后生动物界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5界系统真菌界 R.H.Whittaker1969 植物 动物界 分界 代表人物 非细胞生物病毒界 陈世骧1979 原核生物细菌界 蓝藻界 3总界6界系统 真核生物植物界 直黄界 动物界 原核生物界 R.C.Brusca1990 古细菌界 6界系统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植物界 动物界 古细菌界 T.Cavalier-Smith1989 直细菊界 古真核生物界 8界系统原生生物界 藻界 植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六界分界法: 1、动物界:多细胞、真核、无细胞壁及叶绿体、无光合作用、吞$营养 2、植物界:多细胞、真核、有细胞壁及叶绿体、能行光合作用 3、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细胞有核膜及胞器、真核 4、原核生物界:单细胞、虽含核酸但无核膜及胞器、原核 5、真菌界:多细胞、细胞有细胞壁无叶绿体、无光合作用、有吸收作用 6、病毒界:无细胞结构、只是一团核酸或蛋白质、无独立代谢、内寄生 生命的进化历史经历了4个重要阶段
原生生物界 3界系统 动物界 植物界 J.Hogg1860 E.H.Haeckel1866 光 原核生物界 4界系统 原始有核界 后生植物界 后生动物界 H.F.Copeland1938 电 原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5界系统 真菌界 植物界 动物界 R.H.Whittaker1969 真 分界 代表人物 依 非细胞生物 病毒界 原核生物 细菌界 蓝藻界 3总界6界系统 真核生物 植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陈世骧1979 非 原核生物界 古细菌界 6界系统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植物界 动物界 R.C.Brusca1990 古细菌界 真细菌界 古真核生物界 8界系统 原生生物界 藻界 植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T.Cavalier- Smith1989 六界分界法: 1、 动物界:多细胞、真核、无细胞壁及叶绿体、无光合作用、吞噬营养 2、 植物界:多细胞、真核、有细胞壁及叶绿体、能行光合作用 3、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细胞有核膜及胞器、真核 4、 原核生物界:单细胞、虽含核酸但无核膜及胞器、原核 5、 真菌界:多细胞、细胞有细胞壁无叶绿体、无光合作用、有吸收作用 6、病毒界:无细胞结构、只是一团核酸或蛋白质、无独立代谢、内寄生 生命的进化历史经历了4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非细胞阶段 第二阶段:从非细跑到细胞 第三阶段: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 第四阶段:从单细胞真核生物到多细胞真核生物 生物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动物 一异养、消费者 植物 一自养、生产者 真菌、细菌—分解、吸收、还原者 分解者 生产者 消费者 无机盐等 第二节动物学的概念 一、概念 动物学(亿001ogy)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目的:通过研究,掌握规律,保护并充分利用动物资源,使动物更有利于人类。 二、动物学的主要分科 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分5大类: 1、系统动物学:包括分类、生态、分布、进化等 2、形态学:包括比较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胚胎学、古生物学等 3、生理学:包括人体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比较生理学、生理化学等 4、实验动物学:包括动物遗传学、实验还胎学等 5、分子生物学 按研究的动物对象分为: 原生动物学、寄生虫学、贝类学、甲壳动物学、昆虫学、鱼类学、两栖爬行动物学、鸟类学、兽类学等。 与医学、农学、物理、化学等相互渗透,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 第三节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动物学的研究必须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工作方法。可分三步: 1、观察和记述阶段 2、假设阶段
第一阶段:非细胞阶段 第二阶段:从非细胞到细胞 第三阶段: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 第四阶段:从单细胞真核生物到多细胞真核生物 生物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动物——————异养、消费者 植物——————自养、生产者 真菌、细菌———分解、吸收、还原者 分解者 生产者 消费者 无机盐等 第二节动物学的概念 一、概念 动物学(Zoology)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目的:通过研究,掌握规律,保护并充分利用动物资源,使动物更有利于人类。 二、动物学的主要分科 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分5大类: 1、 系统动物学: 包括分类、生态、分布、进化等 2、 形态学: 包括比较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胚胎学、古生物学等 3、 生理学: 包括人体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比较生理学、生理化学等 4、 实验动物学: 包括动物遗传学、实验胚胎学等 5、 分子生物学 按研究的动物对象分为: 原生动物学、寄生虫学、贝类学、甲壳动物学、昆虫学、鱼类学、两栖爬行动物学、鸟类学、兽类学等。 与医学、农学、物理、化学等相互渗透,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 第三节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动物学的研究必须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工作方法。可分三步: 1、 观察和记述阶段 2、 假设阶段
3.实验阶段 研究方法: 1、描述法 2、比较法 3、实验法 第四节动物分类的知识 已知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还在不新地发现新种,若无科学的分类方法,研究起来将杂乱无章,需进行系 统的分类。 一、分类依据 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很多。 现用自然分类系统 以形态或解剖学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和为基础,根据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古生物学等方面的许多证 据为依据,基本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 科学的发展及学科渗透又建立了新的分类准则: 生化准则、免疫准则等。还不完善, 二、分类等级 界Kingdom 门Phylum 纲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es 狼 动物界Animal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哺乳纲Mammalia 犬科Canidae 犬属Cani 狼upus
3、 实验阶段 研究方法: 1、 描述法 2、 比较法 3、 实验法 第四节动物分类的知识 已知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还在不断地发现新种,若无科学的分类方法,研究起来将杂乱无章,需进行系 统的分类。 一、分类依据 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很多。 现用自然分类系统: 以形态或解剖学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和为基础,根据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古生物学等方面的许多证 据为依据,基本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 科学的发展及学科渗透又建立了新的分类准则: 生化准则、免疫准则等。还不完善。 二、分类等级 界Kingdom 门Phylum 纲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es 狼 动物界Animal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哺乳纲Mammalia 食肉目Carnivora 犬科Canidae 犬属Canis 狼 lupus
界Kingdom 门Phylum 亚门Subphylum 总纲Superclass 纲Class 亚纲Subclass 总目Superorder 目Order 亚目Suborder 总科Superfamily(←oidea) 科Family(-idea) 亚科Subfamily(inae 属Genus 亚属Subgenus 种Species 亚种Subspecies 三、物种和亚种的概念 1、物种 2、亚种 四、动物的命名 双名法 每一个动物都应有一个学名,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者是属名,后者是种名。 狼Canis lupus 意大利蜂Api店melliferaLinnaeus 北孤ulpes vulpes schiliensis 五、动物的分门 1、分门的依据
界Kingdom 门Phylum 亚门Subphylum 总纲Superclass 纲Class 亚纲Subclass 总目Superorder 目Order 亚目Suborder 总科Superfamily (-oidea) 科Family (-idea) 亚科Subfamily (-inae) 属Genus 亚属Subgenus 种Species 亚种Subspecies 三、物种和亚种的概念 1、物种 2、亚种 四、动物的命名 双名法 每一个动物都应有一个学名,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者是属名,后者是种名。 狼 Canis lupus 意大利蜂 Apis melliferaLinnaeus 北狐 Vulpes vulpes schiliensis 五、动物的分门 1、分门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