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怀范學院 Jining Normal University 生物科学专业裸程教字大纲 (2022版)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2年编制
1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022版)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2 年编制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英文名称:Biochemistry). 课程代码:BF0736210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总学时: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植物学、动物学 开课学期:第3学期 开深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理解生物化学产生的背景、研究内容及其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能够分 析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和辅酶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生物氧化和机体内产生水、二 氧化碳、ATP的过程:糖、脂类、蛋白质在机体内的代湖过程及相互联系。【毕业要求3学 科素养3.1】 2.运用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与其他生物课程建立相关联系,推断分析相关 问题,能够分析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相关的生理生化现象。【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3.2】 3.熟知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体系、重大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不断总结 收获与体会,逐步提高生物学学科素养与救书有人的思想意识。【毕业要求6综合有人 6.1】 4.能够整合所学知识,应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各种相关日常生活现象、生命现象及疾 病发生机理。【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7.1】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下表中,“H”代表强支撑,“M”代表中支撑,L代表弱支撑。 1
1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英文名称: Biochemistry) 课程代码:BF0736210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总学时: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植物学、动物学 开课学期:第3学期 开课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理解生物化学产生的背景、研究内容及其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能够分 析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和辅酶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生物氧化和机体内产生水、二 氧化碳、ATP 的过程;糖、脂类、蛋白质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及相互联系。【毕业要求3 学 科素养 3.1】 2.运用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与其他生物课程建立相关联系,推断分析相关 问题,能够分析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相关的生理生化现象。【毕业要求3 学科素养 3.2】 3.熟知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体系、重大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不断总结 收获与体会,逐步提高生物学学科素养与教书育人的思想意识。 【毕业要求 6 综合育人 6.1】 4.能够整合所学知识,应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各种相关日常生活现象、生命现象及疾 病发生机理。【毕业要求 7 学会反思 7.1】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下表中,“H”代表强支撑,“M”代表中支撑,L代表弱支撑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排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3.1【专业知识】 掌挺生物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 课程目标1 3.学科素养(0 和思雏方法,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与动态,理解生物学 各核心误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了解生物学学科与数 学、化学、物理等学科的联系,了解学习科学的相关刻 3.2【知识应用】 能够把物理、化学等基本原理应用在生物学中,能 课程目标2 3.学科素养(0 够运用生物学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 的问题,能够把中学生物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结 合起来 6.1【课程有人】 掌接学科有人的方法和策略,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 课程目标3 6.综合育人(M) 和人格养成教有规律。能够结合生物教学进行育人活 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能够挖据生物课程中的课程思 政教有资源,实现教书与有人的统一。 7.1【反思能力】 具有终身学习与反思学习能力。能够运用批判性思 组方法不断完善生物学科知识体系和提升教学能力水 课程目标4 7.学会反思(0 平:能够根据生物科学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以及 基教育对生物学教育人才的需求,制定学习计划和专 业发展规刻。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支排的课程日标 学时安排 第一章生物化学概迷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课程目标1、2、3、4 2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 讲投法、讨论法、自主学习 课程目标1、2、3、4 8 第三章核酸化学 讨论法、讲投法、自主学习 课程目标1、2、3、4 8 法 第四章酶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 课程目标1、2、3、4 10 第五章维生素和辅酶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 课程目标1、2、3、4 法 2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 第六章生物氧化 课程目标1、2、3、4 8 第七章代谢 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 课程目标1、2、3、4 10 合计 48学时
2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第一章 生物化学概述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课程目标 1、2、3、4 2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 法 课程目标 1、2、3、4 8 第三章 核酸化学 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 法 课程目标 1、2、3、4 8 第四章 酶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 法 课程目标 1、2、3、4 10 第五章 维生素和辅酶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 法 课程目标 1、2、3、4 2 第六章 生物氧化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 法 课程目标 1、2、3、4 8 第七章 糖代谢 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 法 课程目标 1、2、3、4 10 合计 48 学时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3.学科素养 (H) 3.1 【专业知识】 掌握生物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 和思维方法,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与动态,理解生物学 各核心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了解生物学学科与数 学、化学、物理等学科的联系,了解学习科学的相关知 识。 课程目标 2 3.学科素养 (H) 3.2 【知识应用】 能够把物理、化学等基本原理应用在生物学中,能 够运用生物学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 的问题,能够把中学生物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结 合起来。 课程目标 3 6.综合育人( M ) 6.1 【课程育人】 掌握学科育人的方法和策略,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 和人格养成教育规律。能够结合生物教学进行育人活 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能够挖掘生物课程中的课程思 政教育资源,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课程目标 4 7.学会反思 (M) 7.1 【反思能力】 具有终身学习与反思学习能力,能够运用批判性思 维方法不断完善生物学科知识体系和提升教学能力水 平;能够根据生物科学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以及 基础教育对生物学教育人才的需求,制定学习计划和专 业发展规划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生物化学概述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和现状、与各学科的关系及其在国民经济 中的意义:熟知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过程与方法类目标:能够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熟知生物化学研究 领城的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目标:认同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实验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内容】 1.生物化学的概念和内容: 2.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重点】 1.生物化学的概念: 2.生物化学与各学科的关系。 【难点】 生物化学研究内容。 【课程思政】 利用DNM重组技术可改造生物体遗传性状、生产人类所需产品。引导学生思考D重组技术 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引申,作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方法】 1,通过讲授法阐明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研究的热点问题 2.采用讨论法、自组学习法,强化知识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 【复习思考】 1,结合生物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生物化学学科的认识。 2.讨论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意义。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成分、分类及蛋白质结构分析的方法:熟 3
3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 生物化学概述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和现状、与各学科的关系及其在国民经济 中的意义;熟知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过程与方法类目标:能够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熟知生物化学研究 领域的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目标:认同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实验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内容】 1.生物化学的概念和内容; 2.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重点】 1.生物化学的概念; 2.生物化学与各学科的关系。 【难点】 生物化学研究内容。 【课程思政】 利用DNA 重组技术可改造生物体遗传性状、生产人类所需产品。引导学生思考DNA 重组技术 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引申,作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方法】 1.通过讲授法阐明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研究的热点问题; 2.采用讨论法、自组学习法,强化知识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 【复习思考】 1.结合生物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生物化学学科的认识。 2.讨论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意义。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成分、分类及蛋白质结构分析的方法;熟
知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和基本原理,蛋白质和氯基酸的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和功能:蛋 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类目标:熟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离纯化研究领城的基本分析方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目标:认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讨论技术的进 步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内容】 1.概述: 2.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3.蛋白质的结构: 4,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5.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重点】 1.蛋白质、氦基酸的理化性质: 2.蛋白质变性。 【难点】 蛋白质结构、功能。 【课程思政】 通过介绍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引导学生勿从表面看待事物发展,应透过现象看 本质,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不断探索生命的奥秘。 【教学方法】 1.通过讲授法阐明基本概念、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热点问题: 2,采用讨论法、自组学习法,强化知识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 【复习思考】 1.分析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讨论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技术有哪些? 第三章核酸化学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理解核酸的分类和分布:熟知DNA与三种RNA的结构特点、核酸的理 化性质及其应用,核苷酸与核酸的种类、组成、结构与功能: 4
4 知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和基本原理,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和功能;蛋 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类目标:熟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离纯化研究领域的基本分析方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目标:认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讨论技术的进 步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内容】 1.概述; 2.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3.蛋白质的结构; 4.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5.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重点】 1.蛋白质、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2.蛋白质变性。 【难点】 蛋白质结构、功能。 【课程思政】 通过介绍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引导学生勿从表面看待事物发展,应透过现象看 本质,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不断探索生命的奥秘。 【教学方法】 1.通过讲授法阐明基本概念、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热点问题; 2.采用讨论法、自组学习法,强化知识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 【复习思考】 1.分析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讨论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技术有哪些? 第三章 核酸化学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理解核酸的分类和分布;熟知DNA 与三种 RNA 的结构特点、核酸的理 化性质及其应用,核苷酸与核酸的种类、组成、结构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