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点:3.1认识古代希腊数学;3.2理解中国传统数学;3.3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数学; 3.4了解近代数学的形成与发展;3.5了解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 4.教学目标4.掌握小学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指标点:4.1了解国内外数学教有的改革情况;4.2理解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4.3掌握一般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4.4会应用数学发现的基本方法解决 数学问题;4.5理解数学论证的基本方法。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1、2、3、4。 (1)毕业要求1践行师德 (2)毕业要求2学会教学 (3)毕业要求3学会育人 (4)毕业要求4学会发展 2.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指标点1.2、2.1、2.2、2.3、3.2、4.1、4.2、4.3 (1)指标点1.2:教育情怀 (2)指标点2.1:知识整合 (3)指标点2.2:教学能力 (4)指标点2.3:技术融合 (5)指标点3.2:综合育人 (6)指标点4.1:自主学习 (7)指标点4.2:国际视野 (8)指标点4.3:反思研究 (三)谋程教学目标与半业要求对应表 《数学史与思想方法》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数学史与思想方法 任课教师: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4了解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改革情况: 指标点1.2:教育情怀 理解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达成途径:通过了解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改革情况;理解 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 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和端正的态度。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7
7 指标点:3.1 认识古代希腊数学;3.2 理解中国传统数学;3.3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数学; 3.4 了解近代数学的形成与发展;3.5 了解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 4.教学目标 4. 掌握小学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指标点:4.1 了解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改革情况;4.2 理解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4.3 掌握一般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4.4 会应用数学发现的基本方法解决 数学问题;4.5 理解数学论证的基本方法。 。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 1、2、3、4。 (1)毕业要求 1 践行师德 (2)毕业要求 2 学会教学 (3)毕业要求 3 学会育人 (4)毕业要求 4 学会发展 2. 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指标点 1.2、2.1、2.2、2.3、3.2、、4.1、4.2、4.3 (1)指标点 1.2:教育情怀 (2)指标点 2.1:知识整合 (3)指标点 2.2:教学能力 (4)指标点 2.3:技术融合 (5)指标点 3.2:综合育人 (6)指标点 4.1:自主学习 (7)指标点 4.2:国际视野 (8)指标点 4.3:反思研究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数学史与思想方法》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数学史与思想方法 任课教师: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1: 指标点 1.2:教育情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4 了解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改革情况; 理解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达成途径:通过了解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改革情况;理解 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 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和端正的态度。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半业要求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2、3、4。 (2)指标点2.1:知识整合 达成途径:通过数学史与思想方法的学习掌握数学学科 的知识体系、思想与方法,了解数学知识体系基本思想 (3)指标点2.2:教学能力 和方法;了解数学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和数学 (4)指标点2.3:技术融合 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通过分析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数 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课程整合与综合性学习设计与实施 能力。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毕业要求3: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2、3、4。 指标点3.2:综合育人 达成途径: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基 本知识与技能,结合数学发展中的数学家的事迹进行育 人活动。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毕业要求4: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2、3、4。 指标点4.1:自主学习 达成途径: 指标点4.2:国际视野 通过了解数学发展核心内容和发展阶段路径, 指标点4.3:反思研究 结合工作愿景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 通过了解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 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教育教学 尝试。 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的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 能力。运用反思性教学方法,变革教学实践 实现终身学习。 8
8 毕业要求 2: (2)指标点 2.1:知识整合 (3)指标点 2.2:教学能力 (4)指标点 2.3:技术融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2、3、4。 达成途径:通过数学史与思想方法的学习掌握数学学科 的知识体系、思想与方法,了解数学知识体系基本思想 和方法;了解数学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和数学 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通过分析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数 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课程整合与综合性学习设计与实施 能力。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毕业要求 3: 指标点 3.2:综合育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2、3、4。 达成途径: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基 本知识与技能,结合数学发展中的数学家的事迹进行育 人活动。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毕业要求 4: 指标点 4.1:自主学习 指标点 4.2:国际视野 指标点 4.3:反思研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2、3、4。 达成途径: 通过了解数学发展核心内容和发展阶段路径, 结合工作愿景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 通过了解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 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教育教学 尝试。 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的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 能力。运用反思性教学方法,变革教学实践 实现终身学习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法概述 自学内容:研读相关网站和参考书目。 1.1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 课堂作业: 1.2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法研究的对象 1.数学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分成几个时 1.3学习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期? 知识点: 2.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数学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 课外作业: 2.数学史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内容 1.完成本章学习内容的小结 3.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和意义。 4.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法研究的对象 第二章数学的本质 自学内容:什么是数学? 2.1数学的特点和研究的对象 课堂作业: 2.2数学的基本内容 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数学是什么? 2.3数学的本质 课外作业: 知识点: 1.完成本章学习内容的小结 1.数学的特点。 2.结合你所学习的数学,谈数学本质的认 2.数学研究的对象。 识。 3.数学的基本内容 4.数学的本质解析。 第三章数学的发展 自学内容:数学家在数学发展中所起的作 3.1数学起源与初等数学时期 用。 3.2近代数学的形成与发展 课堂作业: 3.3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 1.古希腊数学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区别。 知识点: 2.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区别。 课外作业: 1.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1.完成本章学习内容的小结 2.古希腊数学,中国传统数学。 2.选择主题、收集素材、制作课件介绍数学 3.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数学。 4.解析几何的产生,微积分的创立过程。 的发展。 5.代数学的新生,几何学的变革,分析的严 格。 6.数学的统一性 7. 数学机械化产生与发展 第四章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教育 自学内容: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改革情况。 4.1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教育 课堂作业: 4.2一般数学思想和学科方法型思想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数学恩想方法的 论述
9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 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法概述 1.1 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 1.2 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法研究的对象 1.3 学习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知识点: 1.数学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 2. 数学史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内容 3.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和意义。 4. 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法研究的对象 自学内容:研读相关网站和参考书目。 课堂作业: 1. 数学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分成几个时 期? 2. 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学习内容的小结 第二章 数学的本质 2.1 数学的特点和研究的对象 2.2 数学的基本内容 2.3 数学的本质 知识点: 1. 数学的特点。 2. 数学研究的对象。 3. 数学的基本内容 4. 数学的本质解析。 自学内容:什么是数学? 课堂作业: 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数学是什么?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学习内容的小结 2.结合你所学习的数学,谈数学本质的认 识。 第三章 数学的发展 3.1 数学起源与初等数学时期 3.2 近代数学的形成与发展 3.3 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 知识点: 1. 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2. 古希腊数学,中国传统数学。 3.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数学。 4.解析几何的产生,微积分的创立过程。 5.代数学的新生,几何学的变革,分析的严 格。 6.数学的统一性 7. 数学机械化产生与发展 自学内容:数学家在数学发展中所起的作 用。 课堂作业: 1. 古希腊数学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区别。 2.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区别。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学习内容的小结 2.选择主题、收集素材、制作课件介绍数学 的发展。 第四章 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教育 4.1 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教育 4.2 一般数学思想和学科方法型思想 自学内容: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改革情况。 课堂作业: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 论述
4.3数学发现的基本方法 课外作业: 4.4数学论证的基本方法 1.完成本章学习内容的小结 知识点: 2.选择一节数学课堂教学实录分析渗透的 1.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改革情况。 数学思想方法。 2.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3.一般数学思想和学科方法型思想。 4.数学观察法与数学实验法 5.数学建模法、化归法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对应教学目标 讲授 实践 实验 习题课 小计 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 1 目标1 法概述 2 数学的本质 6 6 目标2 3 数学的发展 10 10 目标3 4 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 10 10 目标4 5 考核 2 目标1、2、3、4 合计 30 32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课堂参与、课内外作业,期末考查等综合考察 3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其中考勤占5%,课堂参与5%) 课内外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0
10 4.3 数学发现的基本方法 4.4 数学论证的基本方法 知识点: 1. 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改革情况。 2. 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3. 一般数学思想和学科方法型思想。 4. 数学观察法与数学实验法 5.数学建模法、化归法 课外作业: 1.完成本章学习内容的小结 2.选择一节数学课堂教学实录分析渗透的 数学思想方法。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 时 分 配 对应教学目标 讲授 实践 实验 习题课 小计 1 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 法概述 4 4 目标 1 2 数学的本质 6 6 目标 2 3 数学的发展 10 10 目标 3 4 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 教育 10 10 目标 4 5 考核 2 目标 1、2、3、4 合 计 30 32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课堂参与、课内外作业,期末考查等综合考察 3.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10%;(其中考勤占 5%,课堂参与 5%) 课内外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5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4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数学思想方法》(第二版),吴炯圻林培榕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ISBN978-7-5615-1755-20 参考书:《数学思想方法》(第一版),顾冷沅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12 月,ISBN978-7-304-02742-8 《数学史教程》(第二版),李文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ISBN 978-7-04-011361-7 字牌程 撰写人:于苏滨 审横人:忆莫春梅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 月 师范学院 11
11 教 材:《数学思想方法》(第二版),吴炯圻林培榕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年 7 月, ISBN 978-7-5615-1755-20 参考书:《数学思想方法》(第一版),顾泠沅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2 月,ISBN 978-7-304-02742-8 《数学史教程》(第二版),李文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2 月,ISBN 978-7-04-011361-7 撰写人: 于苏滨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