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急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是由于心肌舒缩功能障碍所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有: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病变等)和心肌前、后负荷过度等。在原因作用的基础上,许多诱因可加重或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心力衰竭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可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心功能降低和呼吸困难。【实验目的】复制急性心力衰竭模型。观察心力衰竭时机体机能代谢的变化,特别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心力衰竭的发生机理。熟悉动物呼吸和血压的描记、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及动物户检的一般观察方法。【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注射液体石蜡造成急性肺小血管栓塞,引起右心阻力负荷增加:通过大量快速输液引起右心容量负荷增加。【实验动物】家兔【器材、药品】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免手术台及兔头固定器、输液及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多导生理记录仪(或血压及呼吸描记装置)、连接三通开关的动脉、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动脉夹、听诊器、缝合线、胶布、注射器(50ml、10ml、5ml、2ml各一具)、针头、100℃温度计、3%肝素溶液、1%普鲁卡因、外用生理盐水、液体石蜡、1.5%戊巴比妥钠(或20%乌拉坦溶液)。【方法步骤与观察项目】本实验以呼吸(频率、幅度、呼吸音性质)、血压、心率(频率、强度)、中心静脉压及肝一颈静脉回流征为观察指标。(一)取健康家兔一只、称重、辨认性别。(二)麻醉:以1.5%戊巴比妥钠(2m/kg体重)(或者20%乌拉坦按4ml/kg体重)腹腔注射。(三)固定:将免仰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四)颈部手术:包括颈外静脉、颈总动脉和气管的暴露、分离和插管术,其步骤如下:1.剪毛:用粗剪刀剪去颈部被毛。2.局部麻醉:沿颈正中线用1%普鲁卡因2一3ml做局部浸润麻醉。3.皮肤切口:颈部正中切口5-7cm,上起甲状软骨,下达胸骨上缘。4.颈部血管和气管的暴露与分离。(1)气管:用血管钳分离颈部正中的肌群及气管旁血管,在其下穿一线备用。(2)颈总动脉:分离覆于气管上的胸骨舌骨肌和侧面斜行的胸锁乳突肌,深处可见颈动脉鞘。细心分离鞘膜,可见搏动的颈总动脉和神经,分离出5cm左右长的颈总动脉,在其下穿两根线备用。(本实验以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为佳)(3)右侧颈外静脉:仔细分离约2cm长的颈外静脉(静脉壁薄,易撕破!)。在静脉下穿两根线备用。(4)全身肝素化:耳缘静脉注射5%肝素溶液(2ml/kg体重)。(五)插管:1.右侧颈外静脉插管:用于输液和中心静脉压测量。(1)导管的准备:取长短适当带有针座的塑料管或硅胶管,插入端剪成斜面,针座连接三通开关及输液瓶,排尽气泡使生理盐水充满导管,关闭开关。(2)结扎静脉远心端后,提起结扎线,在靠近远心端结扎处用眼科剪呈45度角剪一斜
实验性急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是由于心肌舒缩功能障碍所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有:原发 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病变等)和心肌前、后负荷过度等。在原因作用 的基础上,许多诱因可加重或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心力衰竭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可发生一 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心功能降低和呼吸困难。 【实验目的】 复制急性心力衰竭模型。观察心力衰竭时机体机能代谢的变化,特别是血液动力学的变 化。探讨心力衰竭的发生机理。熟悉动物呼吸和血压的描记、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及动物尸检 的一般观察方法。 【实验原理】 本实验通过注射液体石蜡造成急性肺小血管栓塞,引起右心阻力负荷增加;通过大量快 速输液引起右心容量负荷增加。 【实验动物】 家兔 【器材、药品】 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及兔头固定器、输液及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 多导生理 记录仪(或血压及呼吸描记装置)、连接三通开关的动脉、静脉导管、气管插管、 动脉夹、 听诊器、缝合线、胶布、注射器(50ml、10ml、5ml、2ml 各一具)、 针头、100℃温度计、 3%肝素溶液、1%普鲁卡因、外用生理盐水、液体石蜡、1.5%•戊巴比妥钠(或 20%乌拉坦溶液)。 【方法步骤与观察项目】 本实验以呼吸(频率、幅度、呼吸音性质)、血压、心率(频率、强度)、 中心静脉压及 肝-颈静脉回流征为观察指标。 (一)取健康家兔一只、称重、辨认性别。 (二)麻醉:以 1.5%戊巴比妥钠(2m/kg 体重)(或者 20%乌拉坦按 4ml/kg 体重)腹腔注 射。 (三)固定:将兔仰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 (四)颈部手术:包括颈外静脉、颈总动脉和气管的暴露、分离和插管术,其步骤如下: 1.剪毛:用粗剪刀剪去颈部被毛。 2.局部麻醉:沿颈正中线用 1%普鲁卡因 2-3ml 做局部浸润麻醉。 3.皮肤切口:颈部正中切口 5-7cm,上起甲状软骨,下达胸骨上缘。 4.颈部血管和气管的暴露与分离。 (1)气管:用血管钳分离颈部正中的肌群及气管旁血管,在其下穿一线备用。 (2)颈总动脉:分离覆于气管上的胸骨舌骨肌和侧面斜行的胸锁乳突肌,深处可见颈动 脉鞘。细心分离鞘膜,可见搏动的颈总动脉和神经, 分离出 5cm 左右长的颈总动脉,在其 下穿两根线备用。(本实验以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为佳) (3)右侧颈外静脉:仔细分离约 2cm 长的颈外静脉(静脉壁薄,易撕破!)。在静脉下穿 两根线备用。 (4)全身肝素化:耳缘静脉注射 5%肝素溶液(2ml/kg 体重)。 (五)插管: 1.右侧颈外静脉插管:用于输液和中心静脉压测量。 (1) 导管的准备:取长短适当带有针座的塑料管或硅胶管,插入端剪成斜面,针座连接 三通开关及输液瓶,排尽气泡使生理盐水充满导管,关闭开关。 (2) 结扎静脉远心端后,提起结扎线, 在靠近远心端结扎处用眼科剪呈 45 度角剪一斜
口(约为管径的1/2),小心插入预先充满生理盐水用以测量中心静脉压的导管(深度约5-7cm),此时导管口在上腔静脉近右心房入口处。结扎固定插管。2.左侧颈总动脉插管:用于描记动脉血压。(1)导管的准备同颈外静脉导管。(2)结扎远心端,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两端距离尽可能长)。用眼科剪在靠近远心端结扎处的动脉上剪一斜口(约为管径的1/2),插入动脉导管。插入后用已穿好的线打结,其松紧以放开动脉夹后不致出血为宜。小心缓慢放开动脉夹,将导管再送入约2cm左右,结扎得更紧些使导管不致脱落。用远心端的结扎线绕导管打结使导管固定。3.气管插管:用于描记呼吸。在甲状软骨下0.5-1cm处两个软骨环之间剪开气管,再向头端作一纵切口,使之呈倒“T”形,插入“Y”形气管插管,并用线缚紧固定。(六)连接呼吸、血压描记装置:描记一段正常的呼吸、血压曲线,同时测量记录中心静脉压、血压、心率、心音强度、呼吸频;率和深度,做肝一颈静脉回流征试验。以上资料为对照值。(七)急性心力衰竭模型复制:1.自耳缘静脉缓慢注入(约2分钟)加温至37℃的液体石蜡(0.5ml/kg体重),2一3分钟后,观察上述各项指标有何变化。2.待动物的呼吸、血压稳定后,加快输液速度(5一8ml/kg/min,约为70-120滴/min)。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每10min重复测定上述各项指标,观察有何变化。注意肺部听诊有无湿性罗音。(八)尸检:待动物死亡后(或处死),剖开腹腔,观察有无腹水(颜色、量)、腹腔脏器尤其是肝、肠系膜血管有何变化,再剖开胸腔,观察心、肺变化如有无心包积液、肺水肿。最后,取出肺脏,观察切面有何改变。【注意事项】(一)颈部血管分离、插管、固定须小心。(二)注射液体石蜡时一定要缓慢,出现血压较明显降低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否则动物会因急性肺梗塞很快死亡。(三)注射液体石蜡后应尽量加快输液速度。(四)户检时先不要损伤胸、腹腔血管。附:(一)氢氧化铁溶液亦可作栓塞剂。(二)若仪器等条件允许,也可同步测定反映心泵功能、心肌收缩及舒张性能的指标。(三)若有条件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则有助于分析几种病理过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四)中心静脉压的测定:调整检压计的零点,使之和右心房在同一水平线上,旋动三通开关,使检压计与输液管相通,排除水检压计中气泡并使水充盈满刻度。旋动三通开关,使检压计与静脉插管相通,这时可见水柱下降,至不降为止(此时液面尚能随呼吸有轻徽搏动)。读水柱压(液面高度)即为中心静脉压(cm水柱)。(五)肝一颈静脉回流征试验:压迫肝区,中心静脉压升高为阳性,反之为阴性。【思考与讨论】(一)实验中观察到的呼吸、血压、中心静脉压、肝一颈静脉回流征试验说明了什么?(二)实验是如何造成心衰的?是哪个部位的衰竭?其原因何在?(三)尸检所见说明了什么?(四)本实验有无肺水肿的发生?若有,其发生机制如何?
口(约为管径的 1/2),小心插入预先充满生理盐水用以测量中心静脉压的导管(深度约 5-7cm),此时导管口在上腔静脉近右心房入口处。结扎固定插管。 2.左侧颈总动脉插管:用于描记动脉血压。 (1) 导管的准备同颈外静脉导管。 (2) 结扎远心端,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两端距离尽可能长)。 用眼科剪在靠近远心端 结扎处的动脉上剪一斜口(约为管径的 1/2),插入动脉导管。插入后用已穿好的线打结,其 松紧以放开动脉夹后不致出血为宜。小心缓慢放开动脉夹, 将导管再送入约 2cm 左右,结 扎得更紧些使导管不致脱落。 用远心端的结扎线绕导管打结使导管固定。 3.气管插管:用于描记呼吸。在甲状软骨下 0.5-1cm 处两个软骨环之间剪开气管,再向 头端作一纵切口,使之呈倒“T”形,插入“Y”形气管插管,并用线缚紧固定。 (六)连接呼吸、血压描记装置:描记一段正常的呼吸、血压曲线, 同时测量记录中心 静脉压、血压、心率、心音强度、呼吸频;率和深度,做肝-颈静脉回流征试验。 以上资 料为对照值。 (七)急性心力衰竭模型复制: 1.自耳缘静脉缓慢注入(约 2 分钟)加温至 37℃的液体石蜡(0.5ml/kg 体重),2-3 分 钟后,观察上述各项指标有何变化。 2.待动物的呼吸、血压稳定后,加快输液速度(5-8ml/kg/min,约为 70-120 滴/min)。 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每 10min 重复测定上述各项指标,观察有何变化。 注意肺部听诊有无 湿性罗音。 (八)尸检:待动物死亡后(或处死),剖开腹腔,观察有无腹水(颜色、量)、 腹腔脏器 尤其是肝、肠系膜血管有何变化,再剖开胸腔,观察心、肺变化如有无心包积液、 肺水肿。 最后,取出肺脏,观察切面有何改变。 【注意事项】 (一)颈部血管分离、插管、固定须小心。 (二)注射液体石蜡时一定要缓慢,出现血压较明显降低时应立即停止注射, 否则动物 会因急性肺梗塞很快死亡。 (三)注射液体石蜡后应尽量加快输液速度。 (四)尸检时先不要损伤胸、腹腔血管。 附: (一)氢氧化铁溶液亦可作栓塞剂。 (二)若仪器等条件允许,也可同步测定反映心泵功能、心肌收缩及舒张性能的指标。 (三)若有条件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则有助于分析几种病理过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四)中心静脉压的测定:调整检压计的零点,使之和右心房在同一水平线上, 旋动三 通开关,使检压计与输液管相通,排除水检压计中气泡并使水充盈满刻度。旋动三通开关, 使检压计与静脉插管相通,这时可见水柱下降,至不降为止(此时液面尚能随呼吸有轻徽搏 动)。读水柱压(液面高度)即为中心静脉压(cm 水柱)。 (五)肝-颈静脉回流征试验:压迫肝区,中心静脉压升高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思考与讨论】 (一)实验中观察到的呼吸、血压、中心静脉压、肝-颈静脉回流征试验说明了什么? (二)实验是如何造成心衰的?是哪个部位的衰竭?其原因何在? (三)尸检所见说明了什么? (四)本实验有无肺水肿的发生?若有,其发生机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