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七校2013-2014学年高三年第二次联考语文科试卷(2014.02) 说明:(一)本试卷共五部分19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三)命题人:芗城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1.背诵默写(6分,每处1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2 渐车帷裳。(《诗经·氓》) 忍尤而攘诟。 (屈原《离骚》) (4)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5)当余之从师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张朴村墓志铭 君讳云章,字汉瞻,号朴村,江南嘉定人也。曩者崐山徐司寇好文术,以得士为 名,自海内耆旧①以及乡里朴学、雍庠②才俊有不能致,则心耻之,而士亦以此 附焉。余初至京师,所见司寇之客十八九;其务进取者,多矜文藻,驰逐声气 即二三老宿亦争立崖岸,相镇以名;惟君处其间,敛然静默,体恭而气和。余心 异之,而君亦昵就余。 君始以校勘《宋元经解》客司寇家,其后诸公贵人考订文史,必以相属,而君尝 就陆稼书先生问学,独阴以名义自砥。方稼书先生为当路所排,君上书崐山相国 其后仪封张中丞与江督噶礼互劾奏,谳③久未决,君上书安溪相国。在君见谓义 不可以苟止,而以言之不与为众所哈④。君在举场数十年,所与比肩游好次第登 要津,司贡举,每欲引手,君辄曲避,以是终无所遇。 康熙五十二年,诏求岩穴之士。时华亭王司空承修《尚书》,奏君参校;书既成, 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余间诘其所以然?君曰:假予急功利,乃佗傺⑤到今 邪?顾窃自念生逢明圣平生所志具上殿笱欲进见时一自列之耳。既出京,会仪 封公总督仓场,留主潞河书院;又逾年,然后归。今上嗣位,诏举孝廉方正,江 苏布政使鄂公以君为举首,君老不能行,再书辞。大江以南,遂无列荐者。君内 行饬修,遭母丧,既禪⑦,子孙请少进肉洎,君固不肯,时年六十矣。将终,语 不及私,慨然曰:吾生独君臣义缺,命也夫! 铭曰:敛其容,志则强。居虽蔽,闻既彰。身寿者,嗣衍昌,归幽墟,宜乐康。 注:①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②朴学、雍庠:这里泛指有知识的人。③谳(yan) 奏折递上去后等候裁决。④哈(hai):讥笑。⑤佗傺( cha chi):失意的样 子。⑥筍(zha)子:古时官用上奏的一种文书。⑦禪(dan):古时除丧服时 的礼仪。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务进取者 务:谋求 B.多矜文 藻 矜:夸耀 C.余间诘其所以然 间:私下 D.君固不肯 固: 本来 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可“敛其容”的一组 是(
漳州市七校 2013-2014 学年高三年第二次联考语文科试卷 (2014.02) 说明:(一)本试卷共五部分 19 小题。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三)命题人:芗城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1.背诵默写(6 分,每处 1 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渐车帷裳。 (《诗经·氓》) (3)____________________,忍尤而攘诟。 (屈原《离骚》) (4)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5)当余之从师也,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15 分) 张朴村墓志铭 君讳云章,字汉瞻,号朴村,江南嘉定人也。曩者崐山徐司寇好文术,以得士为 名,自海内耆旧①以及乡里朴学、雍庠②才俊有不能致,则心耻之,而士亦以此 附焉。余初至京师,所见司寇之客十八九;其务进取者,多矜文藻,驰逐声气; 即二三老宿亦争立崖岸,相镇以名;惟君处其间,敛然静默,体恭而气和。余心 异之,而君亦昵就余。 君始以校勘《宋元经解》客司寇家,其后诸公贵人考订文史,必以相属,而君尝 就陆稼书先生问学,独阴以名义自砥。方稼书先生为当路所排,君上书崐山相国; 其后仪封张中丞与江督噶礼互劾奏,谳③久未决,君上书安溪相国。在君见谓义 不可以苟止,而以言之不与为众所咍④。君在举场数十年,所与比肩游好次第登 要津,司贡举,每欲引手,君辄曲避,以是终无所遇。 康熙五十二年,诏求岩穴之士。时华亭王司空承修《尚书》,奏君参校;书既成, 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余间诘其所以然?君曰:假予急功利,乃侘傺⑤到今 邪?顾窃自念生逢明圣平生所志具上殿箚欲进见时一自列之耳。‛既出京,会仪 封公总督仓场,留主潞河书院;又逾年,然后归。今上嗣位,诏举孝廉方正,江 苏布政使鄂公以君为举首,君老不能行,再书辞。大江以南,遂无列荐者。君内 行饬修,遭母丧,既禫⑦,子孙请少进肉洎,君固不肯,时年六十矣。将终,语 不及私,慨然曰:吾生独君臣义缺,命也夫! 铭曰:敛其容,志则强。居虽蔽,闻既彰。身寿耇,嗣衍昌,归幽墟,宜乐康。 注:①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②朴学、雍庠:这里泛指有知识的人。③谳(yān): 奏折递上去后等候裁决。④咍(hāi):讥笑。⑤侘傺(chà chì):失意的样 子。⑥箚(zhā)子:古时官用上奏 的一种文书。⑦禫(dàn):古时除丧服时 的礼仪。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务进取者 务:谋求 B.多矜文 藻 矜:夸耀 C.余间诘其所以然 间:私下 D.君固不肯 固: 本来 3. 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可“敛其容”的一组 是 ( )
①独阴以名义自砥 ②每欲引手,君辄曲避 ③而君淹留逾 ④遂无列荐者 ⑤君内行饬修 ⑥将终,语不及私 A.①②③B.①②⑤C.③④⑥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朴村曾因为仪封张中丞和江督噶礼互相上奏折弹劾对方而长期没有结果 事,上书给安溪相国 B.张朴村认为义是不可以因为苟且停止下来的,只因这一观点与众不同,所以 大家才纷纷讥笑他。 C.与张朴村他并肩游学交好的人一个个获得了要职,管理着贡生和举人,他们 每每想要伸手援助他。 D.张朴村临终前表示自己此生惟一的遗憾是没有实现君臣大义,而且认为这是 他自己的命运所致。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余心异之,而君亦昵就余。 翻 (2)书既成,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 翻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江月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作者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 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这首词写于元丰三年(1080)。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答 (2)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3分) 答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①独阴以名义自砥 ②每欲引手,君辄曲避 ③而君淹留逾 时 ④遂无列荐者 ⑤君内行饬修 ⑥将终,语不及私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朴村曾因为仪封张中丞和江督噶礼互相上奏折弹劾对方而长期没有结果一 事,上 书给安溪相国。 B.张朴村认为义是不可以因为苟且停止下来的,只因这一观点与众不同,所以 大家才 纷纷讥笑他。 C.与张朴村他并肩游学交好的人一个个获得了要职,管理着贡生和举人,他们 每每想要伸手援助他。 D.张朴村临终前表示自己此生惟一的遗憾是没有实现君臣大义,而且认为这是 他自己 的命运所致。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每小题 3 分) (1)余心异之,而君亦昵就余。 翻 译: (2)书既成,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 翻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西江月 [宋]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 公元 1079 年(神宗元丰二年)作者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 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这首词写于元丰三年(1080)。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高老太爷刚刚死去,高家就上演了分家的丑剧。克定对高老太爷的遗命非常 不满——高老太爷给了觉新三千元西蜀商业公司的股票,给了女儿张太太五百块 钱的股票,给了陈姨太一所公馆。(《家》) B.加西莫多救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她安置在钟楼里。一天晚上,克洛德溜进了爱 斯梅拉达住的小屋欲行非礼,爱斯梅拉达高声呼救。加西莫多再一次救下她。克 洛德把加西莫多踢倒在地,冲下了楼梯,他重复着那句要命的话:“你逃不出我 的手心!”(《巴黎圣母院》) C.欧也妮23岁生日那天,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便争先恐后地来到葛朗台家,向 欧也妮小姐祝寿。公证人的侄儿送来了索漠城少有的鲜花,银行家的公子献上了 欧洲少见的望角铁树。老葛朗台心里明白:“他们都看中我的女儿。”(《欧也 妮葛朗台》) D.吴荪甫提议和杜竹斋共同凑出五十万来与赵伯韬进行抗衡,借着长沙方面张 桂军的新发展,市场就会转向卖风。然而筹资做公债的提议引起了杜竹斋对益中 收购小厂的不满。吴荪甫便以收旧房加价钱粉刷装修之后再以好价钱卖出的道理 作比,说服杜竹斋扩充益中的股本。(《子夜》) E.一开始,涅赫柳多夫对玛丝洛娃的求婚不坚定,是岀于忏悔。同玛丝洛娃结 婚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贵族生活,涅赫柳多夫的内心很矛盾。同时,玛丝洛娃 沦落风尘,酗酒享乐,也不再是往日自己深爱的那个纯洁可爱的卡丘霞,很多时 候他都觉得她不可救药,因此涅赫柳多夫常常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复 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时庞羲探知张鲁欲兴兵取川,急报知刘璋。璋平生懦弱,闻得此信,心中大 忧,急聚众官商议。忽一人昂然而出曰:“主公放心。某虽不才,凭三寸不烂之 舌,使张鲁不敢正眼来觑西 《三国演义》 正当刘璋束手无策之际,谁自告奋勇前去许都?他准备把西川地图秘密献给曹 操,但后来这地图又到了谁的手上?请你简述事情的经过 (2)宝钗忙问因何又打他,探春悉把昨夜怎的抄捡,怎的打他一一说了出来。尤 氏见探春已经说了出来,便把惜春方才之事也说了出来。探春道:“这是他的僻 性,孤介太过,我们再傲不过他的。”(《红楼梦》 抄检大观园时,探春为何打人?“惜春方才之事”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 选第(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列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②子曰:“当仁不让于师①。”(《论语·卫灵公》)
A.高老太爷刚刚死去,高家就上演了分家的丑剧。克定对高老太爷的遗命非常 不满——高老太爷给了觉新三千元西蜀商业公司的股票,给了女儿张太太五百块 钱的股票,给了陈姨太一所公馆。(《家》) B.加西莫多救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她安置在钟楼里。一天晚上,克洛德溜进了爱 斯梅拉达住的小屋欲行非礼,爱斯梅拉达高声呼救。加西莫多再一次救下她。克 洛德把加西莫多踢倒在地,冲下了楼梯,他重复着那句要命的话:“你逃不出我 的手心!”(《巴黎圣母院》) C.欧也妮 23 岁生日那天,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便争先恐后地来到葛朗台家,向 欧也妮小姐祝寿。公证人的侄儿送来了索漠城少有的鲜花,银行家的公子献上了 欧洲少见的望角铁树。老葛朗台心里明白:“他们都看中我的女儿。”(《欧也 妮·葛朗台》) D.吴荪甫提议和杜竹斋共同凑出五十万来与赵伯韬进行抗衡,借着长沙方面张 桂军的新发展,市场就会转向卖风。然而筹资做公债的提议引起了杜竹斋对益中 收购小厂的不满。吴荪甫便以收旧房加价钱粉刷装修之后再以好价钱卖出的道理 作比,说服杜竹斋扩充益中的股本。(《子夜》) E.一开始,涅赫柳多夫对玛丝洛娃的求婚不坚定,是出于忏悔。同玛丝洛娃结 婚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贵族生活,涅赫柳多夫的内心很矛盾。同时,玛丝洛娃 沦落风尘,酗酒享乐,也不再是往日自己深爱的那个纯洁可爱的卡丘霞,很多时 候他都觉得她不可救药,因此涅赫柳多夫常常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复 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1)时庞羲探知张鲁欲兴兵取川,急报知刘璋。璋平生懦弱,闻得此信,心中大 忧,急聚众官商议。忽一人昂然而出曰:“主公放心。某虽不才,凭三寸不烂之 舌,使张鲁不敢正眼来觑西 川。” 《三国演义》 正当刘璋束手无策之际,谁自告奋勇前去许都?他准备把西川地图秘密献给曹 操,但后来这地图又到了谁的手上?请你简述事情的经过。 (2)宝钗忙问因何又打他,探春悉把昨夜怎的抄捡,怎的打他一一说了出来。尤 氏见探春已经说了出来,便把惜春方才之事也说了出来。探春道:“这是他的僻 性,孤介太过,我们再傲不过他的。”(《红楼梦》) 抄检大观园时,探春为何打人?“惜春方才之事”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 选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列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②子曰:“当仁不让于师①。”(《论语·卫灵公》)
③淳于髡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 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 以手者,权③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 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孟子·离娄上》) 注〕①不让于师:不必按“师道尊严”之 礼谦让。②淳于髡:战国时齐国有名的辩士。③权:变通。 (1).请简要概括孔子对“仁”和“礼”关系的看法。(3分) 答: (2).孟子为什么赞同“嫂溺,援之以手”的做法?请简要分析。(3分) 答 、现代文阅读(24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 ntillectual Responsibilty)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还是 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 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 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 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 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 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 因为这是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特 别的注意。我们忝属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题 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 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 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 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从 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牲,决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 牺牲。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到荒僻的地 方调査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蛮族杀害 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 而可以负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 表现 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 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 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 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 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我们读
③淳于髡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 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 以手者,权③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 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孟子·离娄上》) 〔注〕 ①不让于师:不必按“师道尊严”之 礼谦让。②淳于髡:战国时齐国有名的辩士。③权:变通。 (1).请简要概括孔子对“仁”和“礼”关系的看法。(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孟子为什么赞同“嫂溺,援之以手”的做法?请简要分析。(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Intillectual Responsibilty)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还是 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 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 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 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 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 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 因为这是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特 别的注意。我们忝属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题。 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 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 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 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从 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牲,决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 牺牲。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到荒僻的地 方调查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蛮族杀害 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 而可以负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 表现。 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 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 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 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 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我们读
西洋科学史,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事迹,真是“史不 绝书″。譬如哥白尼最先发现地动学说,他就因此受了教会许多的阻碍。后来布 鲁诺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教会大怒,不仅是被捕 入狱,而且被判火刑而死。伽利略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 到老年还铁锁琅珰,饱受铁窗的风味。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 来的信仰。他们虽因此而牺牲,但是科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 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伟大动力 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 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去发掘人类文化的 宝藏,才有特权去承受过去时代留下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 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大的责任,如何对得起自己天然的禀赋?如何对得 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 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 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 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 尤为重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有这种抱负, 才配做知识分子。(选自罗家伦《历史的先见》,学林出版社,有删改) 1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应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 B.负起知识的责任,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人生观,养成道德的勇气。 C.有学者签字的学术报告或论文就是负责的思想 D.文中用布鲁诺、伽利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科学真理的发现推动了人类文化 的进步 11.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 同意思。(3分) 12.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 水稻稻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 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 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 责任”。(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 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 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
西洋科学史,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事迹,真是“史不 绝书”。譬如哥白尼最先发现地动学说,他就因此受了教会许多的阻碍。后来布 鲁诺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教会大怒,不仅是被捕 入狱,而且被判火刑而死。伽利略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 到老年还铁锁琅珰,饱受铁窗的风味。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 来的信仰。他们虽因此而牺牲,但是科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 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伟大动力. 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 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去发掘人类文化的 宝藏,才有特权去承受过去时代留下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 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大的责任,如何对得起自己天然的禀赋?如何对得 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 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 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 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 尤为重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有这种抱负, 才配做知识分子。(选自罗家伦《历史的先见》,学林出版社,有删改) 1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应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 B.负起知识的责任,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人生观,养成道德的勇气。 C.有学者签字的学术报告或论文就是负责的思想。 D.文中用布鲁诺、伽利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科学真理的发现推动了人类文化 的进步。 11.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 同意思。(3 分) 12.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 水稻稻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 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 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 责任”。(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 考)(15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 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 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