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七校2013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说明:(一)本试卷共五部分18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三)命题人:漳州双语实验学校高三语文备课 组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1.背诵默写(6分,每处1分)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韩愈《师说》 (2)一肌一容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 宫赋》) (3)臣密言 夙遭闵凶。 (李密 《陈情表》 (4)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 园田居》) (5)伤心秦汉经行处, 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 天祥《过零丁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 省辟之,谢去。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 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 礼甚至。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 不言。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 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 大破之,以克敌赏基,基辞。 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 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大旱,请决滞狱,即命基平反,雨随注。因请立法 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 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 中丞兼太史令。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 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 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 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 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 “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来源:学优髙考网 GkStK] 洪武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授为资善大夫、上护军,封为诚意伯 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 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明史·刘 基传》) 2.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福建省漳州市七校 2013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说明:(一)本试卷共五部分 18 小题。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三)命题人:漳州双语实验学校高三语文备课 组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1.背诵默写(6 分,每处 1 分) (1)__________________,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韩愈《师说》) (2)一肌一容,___________,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 宫赋》) (3)臣密言:_________________,夙遭闵凶。 (李密 《陈情表》) (4)开荒南野际, 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 园田居》) (5)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 。 (张 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山河破碎风飘絮, __________________ 。 (文 天祥《过零丁洋》)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15 分)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 省辟之,谢去。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 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 礼甚至。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 不言。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 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 大破之,以克敌赏基,基辞。 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 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大旱,请决滞狱,即命基平反,雨随注。因请立法 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 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 中丞兼太史令。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 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 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 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 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 “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 洪武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授为资善大夫、上护军,封为诚意伯。 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 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明史·刘 基传》) 2.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除高安丞 除:授予官职 B、伏兵邀 取之 邀:拦截 C、请决滞狱 狱:监狱 D、寻 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寻:不久 3.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刘基“以仁义治天下”的一组是( 3分) ①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②以克敌赏基,基辞③大旱,请决滞 狱 ④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⑤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 ⑥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 4.以下对文章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基在元朝时曾被行省辟之,他嫌官职太小而谢去。明太祖对他宠礼甚至封 他为御史中丞,他才竭忠尽智为太祖出谋划策。 B、刘基善于总揽全局,因人制宜,陈友谅是主要威胁,刘基建议太祖消灭他; 对胡美则主张收编,不改组他的部队,于是兵不血刃平定了江西 C、刘基淡泊名利,明太祖攻下京华,平定了括苍,听说刘基的名气,拿钱币来 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大败了陈友谅,朱元璋用打败敌人的奖赏奖励刘基,刘 基推辞了。还乡后隐居山林,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 D、刘基对几个大臣的认可可以说明察秋毫,更可贵的是他排除私人恩怨,持心 如水,为李善长开脱罪责,还向太祖提出了好友杨宪不能为相的理由。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3分) (2)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有怎样的表达效 果?(3分) (2)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天下大雪,众姐妺在栊翠庵再起诗社。宝玉和湘云在那儿割腥啖膻,大吃鹿 肉。在联句中,宝玉的联句最多,大家都笑说是那块鹿肉的功劳。(《红楼梦》)
A、除高安丞 除:授予官职 B、伏兵邀 取之 邀:拦截 C、请决滞狱 狱:监狱 D、寻 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寻:不久 3.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刘基“以仁义治天下”的一组是( ) (3 分) ①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 ②以克敌赏基,基辞 ③大旱,请决滞 狱 ④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⑤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 ⑥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 A、 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 4.以下对文章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刘基在元朝时曾被行省辟之,他嫌官职太小而谢去。明太祖对他宠礼甚至封 他为御史中丞,他才竭忠尽智为太祖出谋划策。 B、刘基善于总揽全局,因人制宜,陈友谅是主要威胁,刘基建议太祖消灭他; 对胡美则主张收编,不改组他的部队,于是兵不血刃平定了江西。 C、刘基淡泊名利,明太祖攻下京华,平定了括苍,听说刘基的名气,拿钱币来 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大败了陈友谅,朱元璋用打败敌人的奖赏奖励刘基,刘 基推辞了。还乡后隐居山林,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 D、刘基对几个大臣的认可可以说明察秋毫,更可贵的是他排除私人恩怨,持心 如水,为李善长开脱罪责,还向太祖提出了好友杨宪不能为相的理由。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3 分) (2)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3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有怎样的表达效 果?(3 分) (2)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天下大雪,众姐妹在栊翠庵再起诗社。宝玉和湘云在那儿割腥啖膻,大吃鹿 肉。在联句中,宝玉的联句最多,大家都笑说是那块鹿肉的功劳。(《红楼梦》)
B.觉民躲在黄存仁家,在觉慧的安排下,趁张太太不在家,觉民与琴终于见面 了。两个饱受相思之苦的情人见面后,互相诉说着别后的思念。(《家》) C.杜竹斋虽是吴荪甫的姐夫,但他谨小慎微好贪小利,对吴荪甫的事业不但不 支持,反而在关键时刻拆吴荪甫的台,直接造成吴荪甫的破产。(《子夜》) D.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监,提出要与马斯洛娃一起流放来赎罪。受到她的怒斥 和谴责后,他展开了“沉重而痛苦”的内心斗争,这是他思想转变的关键。(《复 活》) E.神父说:“这才是牌局里最妙的一着呢。”公证人说:“赢了个大满贯 两人妙语双关,说法不一,但说的都是欧也妮嫁给德·篷风这件事。(《欧也妮·葛 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单福曰:“此非的卢马乎?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玄德曰 已应之矣。”遂具言跃檀溪之事。福曰:“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 主。某有一法可禳。”玄德曰:“愿闻禳 法 (《三国演义》第 三十五回) 请问:①“终必妨一主”为小说后面的什么情节作铺垫?②单福教刘备怎样的 “禳法”?其目的何在? (2)阅读下面《巴黎圣母院》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伽西莫多看见小屋里空空的,埃及姑娘不在屋里 他跑遍整个教堂去寻找 埃及姑娘……他忽然想起副主教。他记得只有克洛德才有通到钟塔楼梯的钥匙 他想起了副主教对那姑娘的黑夜偷袭。第一次伽西莫多给他帮过忙,第二次阻 止过他 (《巴黎圣母院》第十一卷) 请问:①文中的“第一次”、“第二次”分别指哪两件事?②这一次伽西莫多 跑遍整个教堂去寻找埃及姑娘,他找到埃及姑娘了吗?为什么?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 分) (万章)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 (孟子)曰:“以君命将①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②继粟,庖人继肉,不 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 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 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 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孟子·万章 下》) 【注】①将:拿去、送。②廪人:管粮仓的官吏 (1)选段中孟子引用尧尊重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2分)
B.觉民躲在黄存仁家,在觉慧的安排下,趁张太太不在家,觉民与琴终于见面 了。两个饱受相思之苦的情人见面后,互相诉说着别后的思念。(《家》) C.杜竹斋虽是吴荪甫的姐夫,但他谨小慎微好贪小利,对吴荪甫的事业不但不 支持,反而在关键时刻拆吴荪甫的台,直接造成吴荪甫的破产。(《子夜》) D.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监,提出要与马斯洛娃一起流放来赎罪。受到她的怒斥 和谴责后,他展开了“沉重而痛苦”的内心斗争,这是他思想转变的关键。(《复 活》) E.神父说:“这才是牌局里最妙的一着呢。”公证人说:“赢了个大满贯。” 两人妙语双关,说法不一,但说的都是欧也妮嫁给德·篷风这件事。(《欧也妮·葛 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单福曰:“此非的卢马乎?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玄德曰: “已应之矣。”遂具言跃檀溪之事。福曰:“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一 主。某有一法可禳。”玄德曰:“愿闻禳 法。” (《三国演义》第 三十五回) 请问:①“终必妨一主”为小说后面的什么情节作铺垫?②单福教刘备怎样的 “禳法”?其目的何在? (2)阅读下面《巴黎圣母院》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伽西莫多看见小屋里空空的,埃及姑娘不在屋里,……他跑遍整个教堂去寻找 埃及姑娘……他忽然想起副主教。他记得只有克洛德才有通到钟塔楼梯的钥匙。 他想起了副主教对那姑娘的黑夜偷袭。第一次伽西莫多给他帮过忙,第二次阻 止过他。 (《巴黎圣母院》第十一卷) 请问:①文中的“第一次”、“第二次”分别指哪两件事?②这一次伽西莫多 跑遍整个教堂去寻找埃及姑娘,他找到埃及姑娘了吗?为什么?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 分) (万章)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 (孟子)曰:“以君命将①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②继粟,庖人继肉,不 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 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 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 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孟子•万章 下》) 【注】①将:拿去、送。②廪人:管粮仓的官吏。 (1)选段中孟子引用尧尊重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2 分)
(2)下面选段孟子所说的这句话和上面的文字在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析。 (分)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 子·公孙丑上》)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网开三面 红苇 往往是在环境不能再承载的时候,才会想起环保:往往是在华南虎已经灭绝、中华鲟接近灭绝的时候 才会开始环保。许许多多环保宣传采用的策略是“恐吓”式的:如果再不节約用水,设想地球上只剽下最 后一滴水,想一想,都会令人生畏:如果碳排放再没有节制,温室效应会融掉南极冰山,想一想,就会想 到电影《2012》。 古人的环保不是这样的—一就姑且把古人一些做法也称作环保吧。商代的 汤,有一次到郊外散步,发现有人在张网捕鸟。让汤感到惊讶的是,其所张之网 不是一张,而是四张,有从四面八方合围之势。对于鸟来说,就只有进的道,再 也没有逃生的路了。尤为可恨的是,那位捕鸟的人还在那里念念叨叨,让天下所 有的鸟都进入我的网中,而且是越大越好,越肥越好。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激 起了汤的怜悯心肠。他感叹道,这样捕鸟,那不是要把天下的鸟一网打尽吗?就 下令把四面中的三面撤下去。捕鸟人赶忙把三面网撤下,他口中念叨的词也颇为 识相地变了一一想往左飞的就往左飞,想向右飞的就向右飞,那些命不好的就飞 到我网中吧。 在环保问题上最早采取“政府行动”的是子产。那是鲁昭公十六年的时候, 九月,郑国大旱。派大臣到桑山上搞祭祀活动,向老天祈雨。这些大臣祭祀完毕, 看到天还不雨,就砍了山上的一些树。这让子产非常生气。他这样说,祭祀山神, 应该在山上植树造林;现在反而到山上砍伐树木,这简直就是犯罪。结果屠击、 祝款、竖拊这三位就成为中国第一批因“环保”问题而被罢官夺邑的官员。 孔子在“环保”问题上也坚持自己的做法。《论语》中说孔子是“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就是说孔子偶尔也钓钓鱼,但不会用大网去捉鱼;孔子也会打鸟来 提高射艺,但不会打已在树巢中归宿的鸟儿。钓鱼与射击飞鸟,那是君子陶冶性 情的活动,用大网捕鱼,是贪夫的谋利之举,而偷袭已经入睡的归鸟,就是乘人 之危、欺负弱者的行为。这不是英雄所为,更非君子之行。 在“环保”问题上,曾子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 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这就把“环保” 问题提高到“孝”的高度来认识了,也就是要以君子姿态,合适合宜地来对待身 外的动植物
(2)下面选段孟子所说的这句话和上面的文字在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析。 (4 分)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 子•公孙丑上》)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网开三面 红 苇 古人的环保不是这样的——就姑且把古人一些做法也称作环保吧。商代的 汤,有一次到郊外散步,发现有人在张网捕鸟。让汤感到惊讶的是,其所张之网, 不是一张,而是四张,有从四面八方合围之势。对于鸟来说,就只有进的道,再 也没有逃生的路了。尤为可恨的是,那位捕鸟的人还在那里念念叨叨,让天下所 有的鸟都进入我的网中,而且是越大越好,越肥越好。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激 起了汤的怜悯心肠。他感叹道,这样捕鸟,那不是要把天下的鸟一网打尽吗?就 下令把四面中的三面撤下去。捕鸟人赶忙把三面网撤下,他口中念叨的词也颇为 识相地变了——想往左飞的就往左飞,想向右飞的就向右飞,那些命不好的就飞 到我网中吧。 在环保问题上最早采取“政府行动”的是子产。那是鲁昭公十六年的时候, 九月,郑国大旱。派大臣到桑山上搞祭祀活动,向老天祈雨。这些大臣祭祀完毕, 看到天还不雨,就砍了山上的一些树。这让子产非常生气。他这样说,祭祀山神, 应该在山上植树造林;现在反而到山上砍伐树木,这简直就是犯罪。结果屠击、 祝款、竖柎这三位就成为中国第一批因“环保”问题而被罢官夺邑的官员。 孔子在“环保”问题上也坚持自己的做法。《论语》中说孔子是“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就是说孔子偶尔也钓钓鱼,但不会用大网去捉鱼;孔子也会打鸟来 提高射艺,但不会打已在树巢中归宿的鸟儿。钓鱼与射击飞鸟,那是君子陶冶性 情的活动,用大网捕鱼,是贪夫的谋利之举,而偷袭已经入睡的归鸟,就是乘人 之危、欺负弱者的行为。这不是英雄所为,更非君子之行。 在“环保”问题上,曾子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 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这就把“环保” 问题提高到“孝”的高度来认识了,也就是要以君子姿态,合适合宜地来对待身 外的动植物
总起来说,“恐吓”式的环保也比不环保要好。但“恐吓”式的环保与出于 仁德之心的环保,是两个环保。“恐吓”式的环保太过功利,我还是喜欢“兼 爱”“推恩”式的环保,这使人胸襟开阔,气度高远 其实,世人对于姜太公有着深深的误读。因为姜太公在渭水上用直钩钓鱼, 被文王发现重用了,就说姜太公直钩钓鱼,钓的其实是文王,这就有点太武断了。 这或许真的就是他老人家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呢,这种可能性倒是非常大的, 不管怎样,网开三面与直钩钓鱼,都可看作是人类向大自然发出的友好信号 吧 10.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当下许多环保宣传策略是“恐吓”式的。 B.作者认为商汤“网开三面”可称作环保。 C.作者认为应该把“环保”问题提高到“孝”的高度来认识。 D.作者倾向于把“直钩钓鱼”视为姜太公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 11.作者对“恐吓”式环保持什么态度?为什么持这种态度?(3分) 2.本文大量引用古人“环保”的主张和做法起到了哪些作用?(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 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俄〕索洛杜布 天清晨,一位妇人带着一个4岁的小男孩在郊区的街道上散步。那孩子天真活 泼,面色绯红。那妇人年龄不大,穿着考究。她一边幸福地微笑着,一边细心地 照看着自己的儿子。孩子正在滚着一个黄色的大铁圈,他穿着短裤,挥动着棍棒 欢快地笑着,跟在铁圈后面跑。他把棒子举得高高的,本来没有那种必要,可他 就是那么做的 真开心!方才他还没有铁圈,可是现在有了,真叫人高兴!一个双手粗 糙、衣服褴褛的老头,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好让那女人和小孩走过去。 老头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个富户人家的公子”,老头心里思忖道,“是个好孩子,你看他多么天真可 爱,毕竟是阔人家的孩子!” 当他一一这个老头儿—一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过的是苦难的日子。即使现 在,他虽然不再挨打受饿了,但生活还谈不上美好。在他的孩提时代,他过的是 挨打受骂、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他没有铁圈,也没有其他这类阔少爷的玩具。 他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他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也没有一件让 人高兴的事 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梦来。机器隆隆的响,工作机械单调,没有必要 过多操心,再说他已干惯了这种活。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 转着,远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人们像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的说 话声淹没在机器声里
总起来说,“恐吓”式的环保也比不环保要好。但“恐吓”式的环保与出于 仁德之心的环保,是两个环保。“恐吓”式的环保太过功利,我还是喜欢“兼 爱”“推恩”式的环保,这使人胸襟开阔,气度高远。 其实,世人对于姜太公有着深深的误读。因为姜太公在渭水上用直钩钓鱼, 被文王发现重用了,就说姜太公直钩钓鱼,钓的其实是文王,这就有点太武断了。 这或许真的就是他老人家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呢,这种可能性倒是非常大的。 不管怎样,网开三面与直钩钓鱼,都可看作是人类向大自然发出的友好信号 吧。 10.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认为当下许多环保宣传策略是“恐吓”式的。 B.作者认为商汤“网开三面”可称作环保。 C.作者认为应该把“环保”问题提高到“孝”的高度来认识。 D.作者倾向于把“直钩钓鱼”视为姜太公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 11.作者对“恐吓”式环保持什么态度?为什么持这种态度?(3 分) 12.本文大量引用古人“环保”的主张和做法起到了哪些作用?(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 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铁 圈 〔俄〕索洛杜布 一天清晨,一位妇人带着一个 4 岁的小男孩在郊区的街道上散步。那孩子天真活 泼,面色绯红。那妇人年龄不大,穿着考究。她一边幸福地微笑着,一边细心地 照看着自己的儿子。孩子正在滚着一个黄色的大铁圈,他穿着短裤,挥动着棍棒 欢快地笑着,跟在铁圈后面跑。他把棒子举得高高的,本来没有那种必要,可他 就是那么做的。 真开心!方才他还没有铁圈,可是现在有了,真叫人高兴!一个双手粗 糙、衣服褴褛的老头,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好让那女人和小孩走过去。 老头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个富户人家的公子”,老头心里思忖道,“是个好孩子,你看他多么天真可 爱,毕竟是阔人家的孩子!” 当他——这个老头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过的是苦难的日子。即使现 在,他虽然不再挨打受饿了,但生活还谈不上美好。在他的孩提时代,他过的是 挨打受骂、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他没有铁圈,也没有其他这类阔少爷的玩具。 他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他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也没有一件让 人高兴的事。 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梦来。机器隆隆的响,工作机械单调,没有必要 过多操心,再说他已干惯了这种活。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 转着,远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人们像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的说 话声淹没在机器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