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考试答题本复旦投毒案法理分析目录第一章案情基本情绍1.1案件基本程1.2案件一审判决21.3案件后续发展1.4案件二审焦点..4第二章案件法理分析..5S2.1一审判决量刑是否得当.2.2法理与人情的碰撞d2.3舆论对审判的影响..9第三章案件引发相关的思考3.1大学校园恶性伤害事件.93.2药品的监管问题.93.3媒体的社会作用10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考试答题本 1 复旦投毒案法理分析 目 录 第一章 案情基本情绍.1 1.1 案件基本程.1 1.2 案件一审判决.2 1.3 案件后续发展.3 1.4 案件二审焦点.4 第二章 案件法理分析.5 2.1 一审判决量刑是否得当.5 2.2 法理与人情的碰撞.7 2.3 舆论对审判的影响.8 第三章 案件引发相关的思考.9 3.1 大学校园恶性伤害事件.9 3.2 药品的监管问题.9 3.3 媒体的社会作用.10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考试答题本第一章案情基本情况介绍复旦投毒案是指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案件。该案件发生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中,犯罪嫌疑人为被害人室友林森浩,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2013年4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通过官方微博发出通报:“我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时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黄洋住院期间,医院组织全力抢救、多次会诊,我们为挽救自已的学生尽了最大的努力。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该官方微博同时将头像调至黑白,以示哀悼。名校、投毒,这两个元素组合起来的案件新闻迅速引发全社会的关注。1.1案件基本过程2013年4月1日前后,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士生黄洋,在寝室使用饮水机喝水时,感觉水的味道不对,还特意将饮水机中的水倒掉,并对机器和水桶进行了清洗,原因是怕室友喝了这些不好的水。4月1日,黄洋出现呕吐、发烧等症状,2日晚间病情恶化住院治疗,被诊断为急性肝损伤。得知消息的黄父在第二大赶来了上海,但黄洋的身体一大不如一天。4月9日,黄洋病情持续恶化,被定性为中毒。4月11日,警方接到报警展开调查,并在当日通报在黄洋宿舍的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有毒化合物。经调查,导致黄洋中毒的物质基本确定为N-二甲基亚硝胺,该物质毒性强,常用于医药及食品分析研究,可在实验动物中人为制造肝损伤的模型。较小剂量的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普通医院并无库存,一般由课题组购买。4月12日,警方基本认定黄洋同寝室的林森浩存在重大犯罪嫌疑,林森浩被警方带走刑事拘留。4月16日,黄洋抢救无效去世,年轻生命就此定格。4月19日,黄洋被投毒致死案有新进展,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该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黄洋关系不合、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于2013年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4月25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祭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日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捕。5月5日,黄洋父母给复旦校长杨玉良写亲笔信,质疑学校推透避责,官僚作风。6月26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出具《上海市公安局鉴定意见通知书》,诊断称林森浩并无精神异常。2013年10月30日,上海市二中院披露,市检二分局对犯罪嫌疑人林某的公诉已被该院正式受理,公诉方指控涉案人林某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2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考试答题本 2 第一章 案情基本情况介绍 复旦投毒案是指 2013 年 4 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 毒后死亡的案件。该案件发生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中,犯罪嫌疑人为被害人室友 林森浩,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 N-二甲基亚硝胺。 2013 年 4 月 16 日下午,复旦大学通过官方微博发出通报:“我校 2010 级硕 士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 4 月 16 日 15:23 时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黄 洋住院期间,医院组织全力抢救、多次会诊,我们为挽救自己的学生尽了最大的 努力。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该官方微博 同时将头像调至黑白,以示哀悼。名校、投毒,这两个元素组合起来的案件新闻 迅速引发全社会的关注。 1.1 案件基本过程 2013 年 4 月 1 日前后,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士生黄洋,在寝室使用 饮水机喝水时,感觉水的味道不对,还特意将饮水机中的水倒掉,并对机器和水 桶进行了清洗,原因是怕室友喝了这些不好的水。4 月 1 日,黄洋出现呕吐、发 烧等症状,2 日晚间病情恶化住院治疗,被诊断为急性肝损伤。得知消息的黄父 在第二天赶来了上海,但黄洋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4 月 9 日,黄洋病情持续恶 化,被定性为中毒。4 月 11 日,警方接到报警展开调查,并在当日通报在黄洋 宿舍的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有毒化合物。经调查,导致黄洋中毒的物质基本确 定为 N-二甲基亚硝胺,该物质毒性强,常用于医药及食品分析研究,可在实验 动物中人为制造肝损伤的模型。较小剂量的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普通 医院并无库存,一般由课题组购买。4 月 12 日,警方基本认定黄洋同寝室的林 森浩存在重大犯罪嫌疑,林森浩被警方带走刑事拘留。4 月 16 日,黄洋抢救无 效去世,年轻生命就此定格。4 月 19 日,黄洋被投毒致死案有新进展,上海警 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该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经警方初步查 明,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黄洋关系不合、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于 2013 年 3 月 31 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 入饮水机水槽。4 月 25 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 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捕。5 月 5 日,黄洋父母给复旦校长杨玉 良写亲笔信,质疑学校推诿避责,官僚作风。6 月 26 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 卫分局出具《上海市公安局鉴定意见通知书》,诊断称林森浩并无精神异常。2013 年 10 月 30 日,上海市二中院披露,市检二分局对犯罪嫌疑人林某的公诉已被该 院正式受理,公诉方指控涉案人林某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考试答题本发生事件时间2013年4月1日一杯水改变生命轨迹病情加重住院治疗4月2日4月9日病情持续恶化定性为中毒4月11日警方接到报警展开调查4月12日犯罪嫌疑人林某被刑拘年轻生命就此定格4月16日4月19日上海警方提请速捕林某4月25日上海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速捕10月30日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表1.1案件基本过程1.2案件一审判决2013年11月27日上午9时30分“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C101法庭公开开庭。法庭审理中,林某当庭供认了起诉书指控其采用投毒的方法致黄洋死亡的事实,但对作案动机、目的等进行了辩解。2014年1月27日,林森浩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庭审上承认投毒行为,林森浩表示:在2013年3月29日自己与同学一起做实验,想起了上次实验中留下来的药品。正好当天在宿舍,黄洋和其他同学调侃说到愚人节快到了,想做个节目整人。林森浩当时看黄洋笑得很得意,又想起曾听说其他学校也有过用毒来整人的事,就在心里暗想先投毒“整”黄洋,而投毒是为了给受害人开个愚人节玩笑,让他难受些。法庭就林某的犯罪动机、目的、作案手段、被害人的死亡原因等展开了调查,并充分听取了庭审过程公诉人、诉讼代理人、被告人、辩护人的意见,并对证据进行了质证。至下午6时15分,该案庭审结束,上海市第二人民法院择日对该案作出宣判。3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考试答题本 3 时间 发生事件 表 1.1 案件基本过程 1.2 案件一审判决 2013 年 11 月 27 日上午 9 时 30 分“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 院 C101 法庭公开开庭。法庭审理中,林某当庭供认了起诉书指控其采用投毒的 方法致黄洋死亡的事实,但对作案动机、目的等进行了辩解。2014 年1 月 27 日, 林森浩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庭审上承认投毒行为,林森浩表示:在 2013 年 3 月 29 日自己与同学一起做实验,想起了上次实验中留下来的药品。正好当 天在宿舍,黄洋和其他同学调侃说到愚人节快到了,想做个节目整人。林森浩当 时看黄洋笑得很得意,又想起曾听说其他学校也有过用毒来整人的事,就在心里 暗想先投毒“整”黄洋,而投毒是为了给受害人开个愚人节玩笑,让他难受些。 法庭就林某的犯罪动机、目的、作案手段、被害人的死亡原因等展开了调查,并 充分听取了庭审过程公诉人、诉讼代理人、被告人、辩护人的意见,并对证据进 行了质证。至下午 6 时 15 分,该案庭审结束,上海市第二人民法院择日对该案 作出宣判。 2013 年 4 月 1 日 4 月 2 日 4 月 9 日 4 月 11 日 4 月 12 日 4 月 16 日 4 月 19 日 4 月 25 日 10 月 30 日 一杯水改变生命轨迹 病情加重住院治疗 病情持续恶化定性为中毒 警方接到报警展开调查 犯罪嫌疑人林某被刑拘 年轻生命就此定格 上海警方提请逮捕林某 上海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考试答题本2014年2月18日,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3案件后续发展林森浩的辩护律师随即提请上诉,对判决结果表示不服。2014年5月,复旦177名学生签署请求信,请求法院不要判林森浩死刑立即执行。由复旦大学177名学生联合签名的《关于不要判林森浩同学“死刑”请求信》寄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随之一起的还有另外一份《声明书》,此信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它迅速导致两种观点交锋一一一种认为这是一种正常举动,也是舆论的一部分;另一种则痛斥“求情”是非不分,触犯了文明底线。面对公众对复日学子的争议及指责,“求情信”的倡导者一一复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百三介绍了这封“求情信”的出炉内情。2014年3月,林森浩之前帮助过的学弟学妹和林父共同找到律师咨询,在律师的建议下,由学生执笔写了这份“求情信”。随后,学生们又找到了谢百三,希望由他倡导,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参与下,才有了“177名学生联名上书”事件。“一审判决刚出来时,林森浩的父亲和同学(医学院的学弟学妹)来咨询过我,并问我愿不愿意做林森浩二审的辩护人。”上海律师严义明告诉《法制晚报》记者。严律师向前来咨询的林父及同学提出了部分建议,这些建议当中包括“能不能让同学写一封求情信”,让林的家人、同学和被害人黄洋的父亲沟通,尽最大努力求得他的谅解。“同学们觉得这些建议他们能做的一定去做。”严义明说,之后,这些同学把写好的东西(求情信)拿给他“过目”“因为这信是同学们最真实的心理反映,看了以后我觉得原则上没有大问题,我就一个字也没有改。”严义明说。林的同学找严律师时反复强调,以他们对林的了解,他平时并不是一个很歹毒的人。严义明律师说,这些同学都是林森浩的学弟学妹,对“学哥”发生这样的事,有一些个人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林森浩平时在学业上,能帮助他们的也是愿意帮助他们的。《法制晚报》昨天再次联系到这封求情信的执笔者,采访要求被婉拒。但从其他几位同学的描述中,记者还原了学生签名的过程。“签名的同学基本上都不认识林、黄二人,更谈不上和他们二人有私交了,包括我也不认识他们,应该说本来是案件的局外人,但作为复且的师生,我们对此事是关心的。”谢百三说。4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考试答题本 4 2014 年 2 月 18 日,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 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3 案件后续发展 林森浩的辩护律师随即提请上诉,对判决结果表示不服。 2014 年 5 月,复旦 177 名学生签署请求信,请求法院不要判林森浩死刑立 即执行。由复旦大学 177 名学生联合签名的《关于不要判林森浩同学“死刑”请 求信》寄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随之一起的还有另外一份《声明书》,此信引 起社会各界热议。它迅速导致两种观点交锋——一种认为这是一种正常举动,也 是舆论的一部分;另一种则痛斥“求情”是非不分,触犯了文明底线。 面对公众对复旦学子的争议及指责,“求情信”的倡导者——复旦大学管理 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百三介绍了这封“求情信”的出炉内情。2014 年 3 月, 林森浩之前帮助过的学弟学妹和林父共同找到律师咨询,在律师的建议下,由学 生执笔写了这份“求情信”。随后,学生们又找到了谢百三,希望由他倡导,在 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参与下,才有了“177 名学生联名上书”事件。 “一审判决刚出来时,林森浩的父亲和同学(医学院的学弟学妹)来咨询过我, 并问我愿不愿意做林森浩二审的辩护人。”上海律师严义明告诉《法制晚报》记 者。 严律师向前来咨询的林父及同学提出了部分建议,这些建议当中包括“能不 能让同学写一封求情信”,让林的家人、同学和被害人黄洋的父亲沟通,尽最大 努力求得他的谅解。 “同学们觉得这些建议他们能做的一定去做。”严义明说,之后,这些同学 把写好的东西(求情信)拿给他“过目”。 “因为这信是同学们最真实的心理反映,看了以后我觉得原则上没有大问题, 我就一个字也没有改。”严义明说。 林的同学找严律师时反复强调,以他们对林的了解,他平时并不是一个很歹 毒的人。严义明律师说,这些同学都是林森浩的学弟学妹,对“学哥”发生这样 的事,有一些个人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林森浩平时在学业上,能帮助 他们的也是愿意帮助他们的。 《法制晚报》昨天再次联系到这封求情信的执笔者,采访要求被婉拒。但从 其他几位同学的描述中,记者还原了学生签名的过程。 “签名的同学基本上都不认识林、黄二人,更谈不上和他们二人有私交了, 包括我也不认识他们,应该说本来是案件的局外人,但作为复旦的师生,我们对 此事是关心的。”谢百三说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考试答题本“签名的同学都不认识林、黄二人”一说,记者从多位签名学生那里得到了证实。但受害者黄洋的父亲表示不接受请求信内容,他说黄洋去世对家人打击很大,他也不认同“林森浩不是一个极为凶残的人”的说法。1.4案件二审焦点2014年12月8日上午,复旦大学投毒案二审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5法庭公开审理,犯罪嫌疑人林森浩被指在饮水机内投放二甲基亚硝胺致室友黄洋死亡。二审时,林森浩在庭上辩称自已没有杀人动机,在投毒后对水进行稀释。辩方律师指黄洋死亡为爆发性乙型肝病巧发致死,要求法庭重新鉴定黄洋死因,这也成为案件二审进行讨论的焦点。2014年12月8日23时30分,复旦投毒案二审结束,法庭会择日宣判。新民网xinmin.cn被告人新民晚报新民网图1.1林森浩在二审现场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考试答题本 5 “签名的同学都不认识林、黄二人”一说,记者从多位签名学生那里得到了 证实。 但受害者黄洋的父亲表示不接受请求信内容,他说黄洋去世对家人打击很大, 他也不认同“林森浩不是一个极为凶残的人”的说法。 1.4 案件二审焦点 2014 年 12 月 8 日上午,复旦大学投毒案二审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5 法庭 公开审理,犯罪嫌疑人林森浩被指在饮水机内投放二甲基亚硝胺致室友黄洋死亡。 二审时,林森浩在庭上辩称自己没有杀人动机,在投毒后对水进行稀释。辩方律 师指黄洋死亡为爆发性乙型肝病巧发致死,要求法庭重新鉴定黄洋死因,这也成 为案件二审进行讨论的焦点。 2014 年 12 月 8 日 23 时 30 分,复旦投毒案二审结束,法庭会择日宣判。 图 1.1 林森浩在二审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