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园束方航莎 说明: 公司2015年每股收益是按母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即127907亿 股计算,而2014年同类财务数据是按照母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即126743亿股计算 八、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同时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单位:百万元币种:人民币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科目 本期数 上期数 期末数 期初数 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4.541 3.417 35.137 27.696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的项目及 金额 无形资产(商誉)(a) 2.242 2,242 由于不同折旧年限而造成飞机、发 动机折旧费用及减值准备的差异(b)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调整 其他 少数股东权益/损益(c)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4.537 3.410 37411 29974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a)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对吸收合并上航股份的收购 成本的公允价值及上航股份于收购日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方法不同, 因而就本次吸收合并所确认的无形资产(商誉)的价值有所不同 (b)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于2001年6月30日前,飞机及发动机的折旧以 其成本减去3%的残值后按10至15年之预计可使用年限以直线法计提折旧;自 2001年7月1日起,飞机及发动机的折旧以成本减去5%残值后,按预计可使用 年限15至20年计提折旧,此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由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下飞机及发动机折旧年限一直为15至20年,以致在执行上述变更当年相关飞机 及发动机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账面净值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账面净值不 (c)为以上项目对少数股东损益、权益之影响。 72015年年度报告
说明: 公司 2015 年每股收益是按母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即 127.907 亿 股计算,而 2014 年同类财务数据是按照母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即 126.743 亿股计算。 八、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同时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本期数 上期数 期末数 期初数 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4,541 3,417 35,137 27,696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的项目及 金额 无形资产(商誉)(a) 2,242 2,242 由于不同折旧年限而造成飞机、发 动机折旧费用及减值准备的差异(b) -4 -4 41 45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调整 -3 其他 -3 -3 少数股东权益/损益(c) -6 -6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4,537 3,410 37,411 29,974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a)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对吸收合并上航股份的收购 成本的公允价值及上航股份于收购日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方法不同, 因而就本次吸收合并所确认的无形资产(商誉)的价值有所不同; (b)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于 2001 年 6 月 30 日前,飞机及发动机的折旧以 其成本减去 3%的残值后按 10 至 15 年之预计可使用年限以直线法计提折旧;自 2001 年 7 月 1 日起,飞机及发动机的折旧以成本减去 5%残值后,按预计可使用 年限 15 至 20 年计提折旧,此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由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下飞机及发动机折旧年限一直为 15 至 20 年,以致在执行上述变更当年相关飞机 及发动机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账面净值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账面净值不 同; (c)为以上项目对少数股东损益、权益之影响。 7 2015 年年度报告
中园束方航莎 九、二零一五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百万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科目 (1-3月份)(46月份(79月份)(10-12月份) 营业收入 21,91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64 2.000 1770 9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477 1759 1,577 -1,621 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556 7685 7.137 6.947 十、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百万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2015年 2014 2013年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378 -25 317 处置长期投资取得的收益 41 终止在职人员退休后福利产生的损益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收益 33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1,234 862 923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被合并方被合并 18 前净利润 所得税影响额 190 12 少数股东损益影响额 127 合计 1349 3.647 1144 十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单位:千元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 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当期变动 对当期利润 的影响金额 利率互换合约 78.757 127409 外汇远期合约 26.699 15,939 -10.760 交叉货币互换合约 7.040 7.040 合计59,987 -55,778 4,209 112,186 8|2015年年度报告
九、二零一五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 第一季度 (1-3 月份) 第二季度 (4-6 月份) 第三季度 (7-9 月份) 第四季度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22,393 21,918 27,652 21,88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64 2,000 1,770 -79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477 1,759 1,577 -1,62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556 7,685 7,137 6,947 十、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378 -25 317 处置长期投资取得的收益 41 -5 9 终止在职人员退休后福利产生的损益 - 3,129 -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收益 33 -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 1,234 862 923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被合并方被合并 前净利润 - 3 -18 所得税影响额 -169 -190 -12 少数股东损益影响额 -168 -127 -75 合计 1,349 3,647 1,144 十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当期变动 对当期利润 的影响金额 利率互换合约 -86,686 -78,757 7,929 -127,409 外汇远期合约 26,699 15,939 -10,760 15,223 交叉货币互换合约 - 7,040 7,040 - 合计 -59,987 -55,778 4,209 -112,186 8 2015 年年度报告
中园束方航莎 第三节公司业务概要 、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本公司主要业务范围为国内和经批准的国际、地区航空客、货、邮、行李运 输业务及延伸服务。此外,本公司还获准开展以下业务经营:通用航空业务;航 空器维修;航空设备制造与维修;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代理业务;与航空运输有关 的其他业务;保险兼业代理服务;电子商务;空中超市;商品批发、零售。 公司通过运营精简高效的现代化机队,构建并完善了延伸至179个国家、 1,057个目的地的航空运输网络,为全球旅客和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航空客货运 输及延伸服务,致力于打造航空服务集成商和现代物流服务商 二零一五年,中国民航业安全形势平稳,行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根据民航 局公布的《中国民航2015年12月份主要运输生产指标统计》显示,全行业全 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850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7%:旅客周转量7,270.7亿客 运人公里,同比增长148%,旅客运输量4.36亿人次,同比增长11.1%;货邮周 转量207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4%,货邮载运量6253万吨,同比增长5.2% 公司作为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之一,不断提升行业领先地位,在枢纽市场与核心市 场保持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截至二零一五年末,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95709亿元,较二零一四年末增 长1967%,其中境外资产为人民币10.35亿元;净资产为人民币376.51亿元, 较二零一四年末增长2769%;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30.78亿元,较二零一四年末 增长26.50%,其中货币资金为人民币91.15亿元,较二零一四年末增加人民币 77.22亿元;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726.31亿元,较二零一四年末增长18.81%, 其中固定资产为人民币1,31430亿元,较二零一四年末增长2251%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地处上海及长三角发达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本公司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作为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之一,公司总部和华东 地区运营主基地位于国际特大型城市上海。上海位于亚欧美大三角航线端点,飞 往欧洲和北美西海岸航行时间约为10-12小时,飞往亚洲主要城市时间在2至5 92015年年度报告
第三节 公司业务概要 一、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本公司主要业务范围为国内和经批准的国际、地区航空客、货、邮、行李运 输业务及延伸服务。此外,本公司还获准开展以下业务经营:通用航空业务;航 空器维修;航空设备制造与维修;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代理业务;与航空运输有关 的其他业务;保险兼业代理服务;电子商务;空中超市;商品批发、零售。 公司通过运营精简高效的现代化机队,构建并完善了延伸至 179 个国家、 1,057 个目的地的航空运输网络,为全球旅客和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航空客货运 输及延伸服务,致力于打造航空服务集成商和现代物流服务商。 二零一五年,中国民航业安全形势平稳,行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根据民航 局公布的《中国民航 2015 年 12 月份主要运输生产指标统计》显示,全行业全 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 850.4 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13.7%;旅客周转量 7,270.7 亿客 运人公里,同比增长 14.8%,旅客运输量 4.36 亿人次,同比增长 11.1%;货邮周 转量 207.3 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10.4%,货邮载运量 625.3 万吨,同比增长 5.2%。 公司作为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之一,不断提升行业领先地位,在枢纽市场与核心市 场保持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截至二零一五年末,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 1,957.09 亿元,较二零一四年末增 长 19.67%,其中境外资产为人民币 10.35 亿元;净资产为人民币 376.51 亿元, 较二零一四年末增长 27.69%;流动资产为人民币 230.78 亿元,较二零一四年末 增长 26.50%,其中货币资金为人民币 91.15 亿元,较二零一四年末增加人民币 77.22 亿元;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 1,726.31 亿元,较二零一四年末增长 18.81%, 其中固定资产为人民币 1,314.30 亿元,较二零一四年末增长 22.51%。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地处上海及长三角发达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本公司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作为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之一,公司总部和华东 地区运营主基地位于国际特大型城市上海。上海位于亚欧美大三角航线端点,飞 往欧洲和北美西海岸航行时间约为 10-12 小时,飞往亚洲主要城市时间在 2 至 5 9 2015 年年度报告
中园束方航莎 小时内,航程适中;间接服务区2小时飞行圈资源丰富,涵盖中国80%的前100 大城市、54%的国土资源、90%的人口、93%的GDP产出地和日本、韩国的大部 分地区。二零一五年,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航空枢纽,浦东机场及虹桥机场旅 客吞吐量近1亿人次,其中浦东机场国际和地区旅客运输量继续保持全国第 本公司在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拥有最大市场份额;本公司旗下东航江苏 和浙江分公司分别在江苏、浙江两省具有基地运营优势和较强的品牌影响力。本 公司的发展将持续受惠于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和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的政策支持、上海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四个中心建设和具有全 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本公司积极打造上海核心枢纽,完善“四进四出”航班 波,充分把握上海迪斯尼、极地海洋世界及乐高探索中心等旅游休闲设施即将投 入运营的市场契机,进一步提升在上海乃至长三角航空运输市场的影响力 2、合理均衡的枢纽与网络布局 本公司以经济高度发达、出行需求旺盛的上海为核心枢纽,以地处东南亚门 户的昆明、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门户的西安为区域枢纽。通过与天 合联盟成员合作,公司构建并完善了覆盖全国、通达全球的航空运输网络 国内航线方面,公司在上海、北京、云南、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 山东、湖北、山西、甘肃、四川、河北等14个省市设有分子公司运营基地,公 司航线网络可通达中国全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国际航线方面,公司航线网 络可直接通达港澳台、日韩、东南亚的主要知名城市和旅游目的地以及欧洲的巴 黎、伦敦、法兰克福、罗马、莫斯科,美洲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夏威夷、 温哥华、多伦多,澳洲的悉尼、墨尔本、奥克兰等知名国际都市。此外,公司还 通过加强与天合联盟内外成员的合作以增加联程中转机会,拓展国际航线布局, 在北美、欧洲、澳洲分别与全球知名航空公司达美航空、法荷航、澳航加强了以 航线联营、代码共享和中转联程等为核心的业务合作。通过与天合联盟伙伴航线 网络对接,本公司航线网络通达179个国家的1,057个目的地。 3、精简高效的机队结构 本公司始终致力于机队结构的更新优化,围绕四大系列主力机型,持续引进 新飞机,淘汰老旧机型。截至二零一五年末,公司机队主力机型占比超过94% 平均机龄不超过5.5年,机龄优势位列世界前列,成为全球大型航空公司中拥有 102015年年度报告
小时内,航程适中;间接服务区 2 小时飞行圈资源丰富,涵盖中国 80%的前 100 大城市、54%的国土资源、90%的人口、93%的 GDP 产出地和日本、韩国的大部 分地区。二零一五年,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航空枢纽,浦东机场及虹桥机场旅 客吞吐量近 1 亿人次,其中浦东机场国际和地区旅客运输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本公司在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拥有最大市场份额;本公司旗下东航江苏 和浙江分公司分别在江苏、浙江两省具有基地运营优势和较强的品牌影响力。本 公司的发展将持续受惠于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和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的政策支持、上海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四个中心建设和具有全 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本公司积极打造上海核心枢纽,完善“四进四出”航班 波,充分把握上海迪斯尼、极地海洋世界及乐高探索中心等旅游休闲设施即将投 入运营的市场契机,进一步提升在上海乃至长三角航空运输市场的影响力。 2、合理均衡的枢纽与网络布局 本公司以经济高度发达、出行需求旺盛的上海为核心枢纽,以地处东南亚门 户的昆明、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门户的西安为区域枢纽。通过与天 合联盟成员合作,公司构建并完善了覆盖全国、通达全球的航空运输网络。 国内航线方面,公司在上海、北京、云南、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 山东、湖北、山西、甘肃、四川、河北等 14 个省市设有分子公司运营基地,公 司航线网络可通达中国全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国际航线方面,公司航线网 络可直接通达港澳台、日韩、东南亚的主要知名城市和旅游目的地以及欧洲的巴 黎、伦敦、法兰克福、罗马、莫斯科,美洲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夏威夷、 温哥华、多伦多,澳洲的悉尼、墨尔本、奥克兰等知名国际都市。此外,公司还 通过加强与天合联盟内外成员的合作以增加联程中转机会,拓展国际航线布局, 在北美、欧洲、澳洲分别与全球知名航空公司达美航空、法荷航、澳航加强了以 航线联营、代码共享和中转联程等为核心的业务合作。通过与天合联盟伙伴航线 网络对接,本公司航线网络通达 179 个国家的 1,057 个目的地。 3、精简高效的机队结构 本公司始终致力于机队结构的更新优化,围绕四大系列主力机型,持续引进 新飞机,淘汰老旧机型。截至二零一五年末,公司机队主力机型占比超过 94%, 平均机龄不超过 5.5 年,机龄优势位列世界前列,成为全球大型航空公司中拥有 10 2015 年年度报告
中园束方航莎 最为精简高效的机队的航空公司之一。本公司将远程B777系列飞机主要投入跨 太平洋航线、中远程A330系列飞机投入欧洲和澳洲航线、中短程A320系列和 B737系列飞机投入国内及周边国家和地区航线,不断提高机型与航线、运力与 市场的匹配程度。未来公司将进一步致力于机队结构的精简优化,实现机队结构 进一步年轻化、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和维护成本进一步降低 4、信息化引领不断提升经营管理及改革创新能力 本公司致力于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和互联网化,通过推进营销、服务、运行 等九大业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实现业务自动化覆盖率突破95%,成为国家首批“两 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标杆试点企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 提髙市场分析和决策能力:通过实现航班自动化管控,日监控航班30万个,生 成舱位调整指令5万条/日,提升收益管控水平;依托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及时 回收预算费用,有效降低财务成本;完善线上服务集成,推进空地互联建设,不 断提升服务品质,优化客户乘机体验。 本公司通过不断巩固和提升上海、昆明、西安三大枢纽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积极布局北京、南京、青岛等核心市场,增强国内主干航线竞争力;通过优化生 产组织,优化运力调配,扩大公司日韩中短程国际航线市场传统优势地位;通过 与达美航空、法荷航及澳航深化合作,增强欧美澳等国际远程航线市场的竞争力 和影响力 本公司改革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体制机制变革和商业 模式创新上不断探索,逐步释放经营新活力和竞争力。顺应市场需求,推动中联 航转型低成本航空,开启“全服务一低成本”双模式运行的创新之路;成立东航 电商,主动拥抱“互联网+”,筹划资源整合,延伸服务范围;成立东航技术和 地面服务外航服务中心,逐步探索将保障性资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本公司成本 控制能力持续提升。通过持续优化机队机型,降低机队运行成本;通过严控新进 员工人数,完善人员退出机制,严格控制人工成本;通过强化资金管控、拓宽融 资渠道及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成本。 5、具有浓郁东方特色的品牌及优质服务 本公司不断致力于推进品牌形象管理、传播推广、品牌维护等相关工作。2013 年,本公司客舱服务系统统一更换了具有浓郁东方特色的“青花瓷”新制服,具 112015年年度报告
最为精简高效的机队的航空公司之一。本公司将远程 B777 系列飞机主要投入跨 太平洋航线、中远程 A330 系列飞机投入欧洲和澳洲航线、中短程 A320 系列和 B737 系列飞机投入国内及周边国家和地区航线,不断提高机型与航线、运力与 市场的匹配程度。未来公司将进一步致力于机队结构的精简优化,实现机队结构 进一步年轻化、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和维护成本进一步降低。 4、信息化引领不断提升经营管理及改革创新能力 本公司致力于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和互联网化,通过推进营销、服务、运行 等九大业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实现业务自动化覆盖率突破 95%,成为国家首批“两 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标杆试点企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 提高市场分析和决策能力;通过实现航班自动化管控,日监控航班 30 万个,生 成舱位调整指令 5 万条/日,提升收益管控水平;依托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及时 回收预算费用,有效降低财务成本;完善线上服务集成,推进空地互联建设,不 断提升服务品质,优化客户乘机体验。 本公司通过不断巩固和提升上海、昆明、西安三大枢纽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积极布局北京、南京、青岛等核心市场,增强国内主干航线竞争力;通过优化生 产组织,优化运力调配,扩大公司日韩中短程国际航线市场传统优势地位;通过 与达美航空、法荷航及澳航深化合作,增强欧美澳等国际远程航线市场的竞争力 和影响力。 本公司改革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体制机制变革和商业 模式创新上不断探索,逐步释放经营新活力和竞争力。顺应市场需求,推动中联 航转型低成本航空,开启“全服务—低成本”双模式运行的创新之路;成立东航 电商,主动拥抱“互联网+”,筹划资源整合,延伸服务范围;成立东航技术和 地面服务外航服务中心,逐步探索将保障性资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本公司成本 控制能力持续提升。通过持续优化机队机型,降低机队运行成本;通过严控新进 员工人数,完善人员退出机制,严格控制人工成本;通过强化资金管控、拓宽融 资渠道及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成本。 5、具有浓郁东方特色的品牌及优质服务 本公司不断致力于推进品牌形象管理、传播推广、品牌维护等相关工作。2013 年,本公司客舱服务系统统一更换了具有浓郁东方特色的“青花瓷”新制服,具 11 2015 年年度报告